自叙原文及赏析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
【千问解读】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翻译 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
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诗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
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
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处,做一个隐逸之人。
赏析 这首七律,诗人写自己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恼。
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陈述怀抱,满篇韵味,生动感人。
诗的首联概述诗人的境遇和处世态度。
“酒瓮琴书伴病身”,开头七字,形象逼真地勾画出一个当时封建社会中失意潦倒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只有三件东西:借以泻愁的酒瓮,借以抒愤、寄情的琴和书,诗人是十分贫寒、孤独的。
可是诗人对这种贫苦生活所抱的态度,却出人意料,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熟谙时事乐于贫”。
原来他“乐于贫”乃是因为对当时晚唐社会的昏暗社会现实非常熟悉。
“熟谙”一词,总括了诗人“年年名路漫辛勤,襟袖空多马上尘”(《感秋》)的长期不幸遭遇;也暗示出上句“病身”是如何造成的。
“乐于贫”的“乐”字,表现了诗人的耿直性格和高尚情操。
这样正直、高尚的人,不能“乐于”为国施展才华,而只能“乐于贫”,这是统治者造成的真正悲剧。
紧接着,诗人进一步表明“乐于贫”的心迹:“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意思是说:我宁愿安守穷途,做天地间一个隐逸诗人;决不愿获取俸禄,当人间的庸俗官吏。
这一联警句,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泾渭分明,坚定有力,震慑人心。
这种掷地作金石声的语言,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冰清玉洁的品格。
诗人说宁愿作“闲吟客”,第五句对“吟”什么作了回答:“诗旨未能忘救物”。
诗人困于蒿莱,也不消极避世,而是始终不忘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
他的诗多是“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秋日山中见李处士》),表现出一片救物济世的热情。
正因为他的诗“多主箴刺”,而不能为世所容,以致“众怒欲杀之”(见《唐才子传》)。
故诗的第六句深深慨叹:“世情奈值不容真!”真,指敢于说真话的正直之士。
“不容真”三字,深刻地揭露了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现实社会。
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和高峰。
诗人单刀直入,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
诗的最后两句,以苍凉悲愤的语调作结:“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一生怀才不遇,壮士莫酬,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诉。
诗人说:“吾唐”虽大,却没有正直之士容身之地,我只好遁身世外,做个隐逸之人。
在《离骚》中,屈原也是掩泪叹息:“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此诗结尾两句和《离骚》的卒章同样感人。
诗中刻画了诗人白发满鬓、愁容满面、仰天长啸、老泪纵横的形象。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直中见曲,议论同形象相结合,议论中又饱和着浓郁的感情,字字句句“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惠洪《冷斋夜话》),充满着悲切和激情。
在谋篇布局上构思精巧,结构层层推演,环环相扣,步步进入:首联“乐于贫”,带出颔联“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颔联“闲吟客”带出颈联“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颈联“不容真”,带出尾联“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尾联“平生肺腑无言处”,又与开头“酒瓮琴书伴病身”相呼应,浑然一体。
随着层次的推进,诗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活;诗人感情的波涛,似长江后浪推前浪,逐步推向高峰;诗的主旨也一步一步开拓、深化。
此诗的意境转过一层又一层,愈来愈入佳境。
自考365真题及答案自考真题解析365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考365真题及答案”这一备考资源,分析其在自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使用方法以及如何结合其他学习材料进行有效复习。
同时,文章还将介绍相关的周边知识,帮助考生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提升考试通过率。
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自学考试作为一种灵活的教育形式,为广大在职人员和有志于继续深造的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面对繁重的学习和考试压力,如何高效备考成为了许多考生关注的焦点。
其中,“自考365真题及答案”作为一款备受推崇的备考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资源的价值与应用。
二、自考365真题及答案的重要性 1.熟悉考试题型与难度:通过练习历年真题,考生可以深入了解考试的题型、题量以及难度分布,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
2.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真题中的错题往往反映了考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错误,可以有效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3.模拟考试环境,增强应试能力:定期进行真题模拟考试,可以帮助考生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减少考试焦虑,提高应试心理素质。
三、如何使用自考365真题及答案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个人时间和能力,合理安排真题练习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每个科目都能得到充分复习。
2.注重答题技巧与时间管理:在练习真题时,不仅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还要学会总结答题技巧和时间分配方法,以提高答题效率。
3.及时总结与反思:每次练习后,都要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在正式考试中重复犯错。
四、结合其他学习材料进行有效复习除了使用“自考365真题及答案”外,考生还应结合教材、辅导书、在线课程等多种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复习。
这样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还能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五、周边知识的介绍除了“自考365真题及答案”本身外,考生还可以关注一些与自考相关的周边知识,如自考政策动态、考试技巧分享、成功案例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更好地了解自考体系,调整学习状态,保持积极的备考心态。
六、总结与展望“自考365真题及答案”作为一款实用的备考工具,对于提高自学考试的通过率具有重要作用。
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还需要考生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优质的备考资源涌现,为自考考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支持。
日本对征韩论的重要观点分别是什么样的是怎么回事?相关的进展及影响如何
1855年与美俄签订友好条约后,他说:“我与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断然背约,以失信与夷狄。
必须严定章程敦厚信义,在此期间蓄养国力,割据易取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土地作为补偿。
” 木户孝允 明治政府最早提出“征韩论”的是木户孝允。
1868年12月,他向辅相岩仓具视提出侵略朝鲜半岛的建议,把朝鲜看作“保全皇国的基础,将来侵略进攻之基本”,而“往朝鲜派遣使节,问彼之无礼。
彼若不服时,宣布罪状,攻击其国土”,并和军务官副知事大村益次郎等研究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次年,明治政府遣使携带国书往朝鲜,被以国书“不合体例”为由拒绝。
这次出使,名义上要与朝鲜打开国交,实际是为侵略朝鲜半岛制造借口。
木户、岩仓等人到1871年出国访问为止,一直在讨论和拟定侵略朝鲜半岛的计划。
日本企图侵略朝鲜半岛,是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更是为与列强争夺东亚、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跳板。
宗义达 1868年4月,对马藩主宗义达向政府建议:朝鲜正与外国滋生纠纷,日本切不可失“先发制人”之良机,如能确立“思威并行之规模,统御之术得其法”,则朝鲜“数岁之后将如日本外府”。
至于日朝交涉时,如朝鲜仍然“抱守向来偏固之风习及鄙陋之旧规”,辜负“皇国厚爱眷顾之厚意”,甚至“万一有非礼倨傲之惰况”发生,政府当可断然采取“赫然膺惩”的行动,以免危及“将来之功业”。
木户孝允 与此同时,日本总裁局顾问木户孝允也致函副总裁三条实美及岩仓具视,其中写道:“使朝鲜再纳入皇国版图,建立从前日本政府之地位。
” 发展 1869年12月4日,日本政府采纳木户孝允建议,派遣“征韩”派佐田白茅等三人到朝鲜,并下达了调查任务,如,朝鲜与清廷关系、内政是否紊乱、有无适宜军港、军备情况,其军事意图昭然若揭。
1870年佐田白茅等三人向政府报告朝鲜情况。
太政大臣三条实美采纳了,外务省综合三使者报告,向其提出的方案,派外务大丞柳原前光、少丞花房义质出使中国谈判建交与通商事宜,另派外务少丞吉田弘毅等三人赴朝刺探国情,并再次递交遭拒之国书。
然对朝外交难有明显进展。
因此,日本外务卿副岛种臣决定改弦更张,于1872年8月把驻朝鲜釜山的草梁倭馆转归外务省直接管理。
到了1873年,围绕者立刻发动征韩还是等待时机这一问题,政府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岩仓具视、大久保礼通、木户孝允,另一派是西乡隆盛、板垣退助、副岛种臣。
两派的争执以一场大政变(西南政变)的发生,西乡隆盛等征韩派退出政府而告终。
“征韩论”之争, 并不能归结征韩派与反征韩派之争。
恰恰相反, 双方所争的不是征韩与不征韩的大原则问题, 而是对征韩的时机把握的策略问题。
所以, 所谓“征韩论”之争, 只不过是“征韩论”者内部的急征派与缓征派之争而已。
事实上,“征韩论”之争虽然暂时告一段落, 但明治政府对外侵略扩张的既定方针并未改变。
影响 后兴起的“征韩论”无疑对日本的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维新元勋西乡隆盛因此造反,酿成西南之乱。
被刺杀,都与此有关。
这时又处于的时候了,又迎来日本,大院君与儿媳闵妃间矛盾激化,1882年,大院君将闵妃党羽逮捕,日本军队做乱,幸好时任大清国驻韩交涉通商大臣的袁世凯手中有兵权,将日本军杀退,救出了大院君。
到了明治43年,韩国终于被日本吞灭,改为朝鲜,成了日本的。
历史相关 白村江海战 公元618年,建立,朝鲜半岛的新罗日益强大,唐新联军灭百济,日本中大兄皇子刚刚平定国内的叛乱,就难免骄傲自大起来,于是以支援百济为由,发动侵略朝鲜半岛的战争,对抗唐新联军。
663年,中日关系史上第一次战争——白村江海战爆发,日本大败亏输,中大兄皇子也威望受损,此后的1000多年中,日本没有再对朝鲜半岛用兵。
白村江海战后,日本方面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加紧了向唐朝的学习,中日关系非但没有恶化,反而日益亲密,可见日本真的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朝鲜战争 1590年统一了日本之后,功业可谓达到了顶点,兴起了吞并朝鲜的念头。
1592年(万历二十年),政局动荡,丰臣秀吉召集了15万大军入侵朝鲜,战争历时7年,起初进展顺利,连下汉城,平壤,开城三大都城。
丰臣秀吉甚至扬言要迁都北京,由日本天皇统治中国。
然而,作为的明朝应朝鲜国王的请求也投入战争,丰臣秀吉被迫和谈。
但不久和谈就破灭了,战争继续,名将之子李如松假和谈为名,小西行长大败,在碧蹄馆遭遇日本小早川,发生惨战(战果中日史料有重大差别),战争打来打去互有胜负,到了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八月,丰臣秀吉去世,留下一子秀赖和其母淀君。
遗命召回在韩日军,石田三成传了他的遗命,战争结束了。
随机文章传海底惊现12米巨型真龙,蛟龙号专家确认为未知生物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威力惊人,导弹可摧毁120座中型城市英科学家推测人的极限寿命是3000岁,重启端粒酶就能延缓衰老金钱活门蛛有毒吗,金钱活门蛛值多少钱/值不值得饲养军方唯一承认的外星人事件,比利时不明飞行物事件/13万人目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