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0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出自宋代:苏轼的诗的《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女子孤独写花夏天婉约宋词精选写景贺新郎 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贺新郎·夏景》苏轼 翻译及注释翻译厅室内静无人声,一只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

梧桐树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

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

渐渐困倦斜倚,独自睡得香熟。

帘外是谁来推响彩乡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那半开的石榴花宛如红巾折皱。

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

取一枝脓艳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又恐怕被那西风骤起,惊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得美人来此处,残花之前对酒竟不忍触目。

只有残花与粉泪,扑扑籁簌地垂落。

注释①《贺新郎》调因本词而作《贺新凉》、《乳飞燕》、《风敲竹》等别名。

②飞:《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③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

④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⑤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

⑥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⑦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⑧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

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 苏轼名句推荐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作者:苏轼:出自《送贾讷倅眉》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作者:苏轼:出自《虢国夫人夜游图》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作者:苏轼:出自《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作者:苏轼:出自《送顿起》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作者:苏轼:出自《送顿起》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作者:苏轼: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作者:苏轼:出自《送顿起》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作者:苏轼:出自《送顿起》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作者:苏轼: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作者:苏轼: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