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精粮足什么意思?
【千问解读】
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结盟,一起击败了强大的曹操。
实际上,这是东吴的一次反叛,如果东吴不敢踏出这反抗的第一步,刘备根本就不可能阻挡曹操南下。
在这之前,东吴和曹操才是真正的盟友关系,而且双方从孙策时期就开始结盟。
其实孙策和曹操心里都知道对方不是真心,但曹操当时最大的对手是袁绍,所以只能和孙策示好。
这次讲解的成语“兵精粮足”,背后的故事就和孙策的陨落有关,一起来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发生在孙策遇刺前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孙策和许贡门客。
原文如下:
却说孙策自霸江东,兵精粮足。
建安四年,袭取庐江,败刘勋,使虞翻驰檄豫章,豫章太守华歆投降。
自此声势大振,乃遣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
曹操知孙策强盛,叹曰:“狮儿难与争锋也!”遂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
留张纮在许昌。
孙策求为大司马,曹操不许。
策恨之,常有袭许都之心。
于是吴郡太守许贡,乃暗遣使赴许都上书于曹操……(孙策)命武士绞杀之。
贡家属皆逃散。
有家客三人,欲为许贡报仇,恨无其便。
一日,孙策引军会猎于丹徒之西山,赶起一大鹿,策纵马上山逐之。
正赶之间,只见树林之内有三个人持枪带弓面立……策方举辔欲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刺。
策大惊,急取佩剑从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靶在手。
一人早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
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应弦面倒。
那二人举枪向孙策乱搠,大叫曰:“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策别无器械,只以弓拒之,且拒且走。
二人死战不退。
策身被数枪,马亦带伤。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主动与孙策结亲后,孙策有向曹操提出担任大司马的要求,遭到曹操拒绝。
孙策怀恨在心,准备袭击许都。
此时,吴郡太守许贡暗中与曹操勾结,但他写给曹操的信件被孙策截获,孙策将其绞杀。
许贡的三个门客为主人报仇,利用孙策外出狩猎之际射伤孙策。
不久后,孙策病重身亡。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兵精粮足”, 意为兵士精壮,粮草充足。
形容军力强盛,战备充分。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 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中的“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
小说描述的这段孙策遇刺前后的情节,与历史记载相对比,可谓真假参半。
据《三国志 孙破虏讨逆传》载:“是时哀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
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
”可见当时曹操对于孙策采取的是安抚的政策,并无图谋江东之意。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吴郡太守许贡写信给曹操之事,也是历史的真实。
《三国志 孙破虏讨逆传》注引《江表传》称:“初,吴郡太守许贡上表于汉帝曰:‘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宜加贵宠,召还京邑。
若被诏不得不还,若放于外必作世患。
’策候吏得贡表,以示策。
策请贡相见,以责让贡。
贡辞无表,策即令武士绞杀之。
”
从这两段记载来看,由于面对袁绍的强大攻势,曹操无暇顾及江东,采取结亲这样的怀柔政策。
而吴郡太守许贡的上表仅仅是一个个别事件,也并非由曹操暗中主使。
既然如此,为何孙策要与曹操撕破脸呢?这一点在史料中没有详述,但我们可以通过孙策临终前的一段话来推测。
《三国志 孙破虏讨逆传》中孙策的遗言有一句是这样:“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
”由此可见孙策的志向就是与天下争衡。
眼看曹操将主力都集中在官渡一带,老巢许都兵力薄弱,孙策又岂能不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呢?只可惜孙策遇上了一个可怕的对手——陈登。
正是这位让刘备仰慕不已的能人数次击败孙策,又秘密联络反对孙策的江东本土势力,给了孙策致命一击,让这位志在天下的少年英雄英年早逝,这才保证曹操老巢的安全。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