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的特点是什么
【千问解读】
说到蜀绣,也可称之为“川绣”,这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与另外湘绣、苏绣、粤绣这三个齐名。
蜀绣是在丝绸或是其他织物上使用蚕丝线绣出花纹或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传承时间最长的刺绣之一,以其明丽清秀和细腻精湛的针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云雾的绣品,其丰富的程度位居四大名绣之首。
1、蜀绣艺术起源蜀绣艺术起源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因为川西平原古称“蜀”,故川西的手工刺绣被国人称为“蜀绣”。
蜀绣的兴起与蚕丝织品的出现密切相关。
“蜀”字在古时是一种野蚕的名称,后来因为蚕丝业的兴盛,川西也就被称为“蜀”。
根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考证,蜀绣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蜀绣最初只是绣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如服饰、桌布、枕套、鞋垫、戏服等,并没有形成规模,且官方也未设专门的织造机构来负责管理蜀绣的生产和技艺开发,所有的蜀绣织品以散落在民间的形式存在着。
西汉时设置了锦官,即管理丝织品的机构,包括蜀锦、蜀绣等生产销售。
西汉末,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声在外。
三国时,蜀锦、蜀绣被当做军用物资,用来换取作战之需。
西晋时,蜀锦、蜀绣与金银珠玉被共同列为蜀地宝物。
这份收藏在成都市档案局(馆)的《成都县志》就记载:成都以锦为名,所以别名就是锦官城。
蜀锦、蜀绣作为上贡之物,在宋朝元丰年间,吕汲公(吕大防)建立锦院。
锦院的建立使蜀锦的生产规模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蜀锦、蜀绣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中另一份资料告诉了我们锦江名字的由来,也给大家说一说吧~
这份资料表达了众多织工在江中洗濯蜀锦,使蜀锦、蜀绣更加鲜亮美丽,濯(zhuó)锦之江也因而得名“锦江”。
1830年,“三皇神会”(该组织由:辅、料、师组成)成立,由“三皇神会”制定相关的祀奉条规中规定并负责调节行业内部纠纷事宜。
1903年,在沈荣坤和周考怀的先后主持下,成立了“四川劝业总局”对蜀绣行业的生产、销售进行管理。
20世纪50年代末,蜀绣有过一段发展的高峰,但之后蜀绣一直没有像苏绣那样大放异彩。
70年代末,蜀绣遍布四川民间。
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人数达四五千之多,相当于刺绣工厂在职职工的15倍。
她们除刺绣被面、枕套、头巾、手巾、衬衣、桌布等几十个品种外,还积极生产外贸出口的生纺绣片、绣屏等。
绣品仍保持浓厚的地方特色。
蜀绣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时常得到画家的大力支持,如《薛涛制笺图》绣屏,就是画家赵蕴玉提供绣稿,由刺绣工艺师加工再创造的一幅佳作。
它还采用“线条绣”,在洁白的软缎面料上运用晕、纱、滚、藏、切等技法,以针代笔,以线作墨,绣出来的花纹线条流畅、潇洒光亮、色调柔和。
不仅增添了笔墨的湿润感,还具有光洁透明的质感。
2006年5月20日,蜀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12月,蜀绣正式被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几年来,中国元素席卷全球,刮起了强烈的中国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也在全世界备受瞩目。
2013年国家领导人在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送出的国礼中有一款大熊猫蜀绣。
这份特殊的国礼,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蜀绣这门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上。
2、蜀绣渊源最早记载蜀绣的文字,出于西汉文学家杨雄《绣补》一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蜀绣技艺的高度赞誉。
晋代常璩(qú)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则明确提出蜀绣和蜀中其他的物产,包括壁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锦等,皆可视为“蜀中之宝”,充分说明蜀绣作为地方工艺品的珍稀独特。
其实,蜀绣的历史跟蜀锦一样,都是萌芽于古蜀时期先人的智慧和创造。
据文献记载,蜀国最早的君王蚕丛已经懂得养殖桑蚕。
汉末三国时,蜀锦蜀绣就已经驰名天下。
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蜀国经常用它交换北方的战马或其他物资,从而成为主要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
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掠夺的对象除了金银、蜀锦、蜀绣,还大量劫掠蜀锦蜀绣工匠,视之为奇珍异物。
时至宋代,蜀绣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
成都地区因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盛产丝帛,因此蜀锦蜀绣的制作生产“冠于天下”。
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
最初,蜀绣主要流行于民间,分布在成都平原,世代相传。
至清朝中叶以后,逐渐形成行业,尤以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带的蜀绣为著名。
当时各县官府所办的“劝工局”也设刺绣科,可见其制作范围之广。
当时的生产品种主要是官服、礼品、日用花衣、边花、嫁奁(lián)、彩帐和条屏等等。
明代末期著名的女将秦良玉,在丈夫马千乘遇害后,因子年幼,她代丈夫行职,带军队抗击清军、剿灭奢崇明以及张献忠之乱等,立下了赫赫战功。
崇祯皇帝在召见她时,赠送她一件黄缎绸的“金绣蟒凤衫”蜀绣官服,前身绣有金色的四爪蟒,后背及两袖是栩栩如生的彩凤,裙脚的寿山福海衬托着祥云朵朵。
崇祯皇帝还赋诗一首表彰她的战功:“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古董琐记》里也有对“秦良玉平金绣蟒凤衫”的记载,可见这件绝世“金绣蟒凤衫”稀罕之处。
据说近代的冰心、郭沫若等也对秦良玉和这件“金绣蟒凤衫”多有赞赏。
3、蜀绣的针法3.1、晕针
是一种有规律的长短针,分全三针是长短不等的三针;二二针是两长两短的;二三针是两长三短的针。
各种针脚都是密接相挨着的,每排的长短不等,但针脚是相连的,交错成水波纹;全三针适用于倾斜运针的绣面,向左倾斜的先由短针到长针;从右倾斜的先由长针到短针。
二二针适用于小面积的部位。
二三针用处较广,凡正面或稍倾斜的绣面都适用此种针法,绣花、鸟、虫、鱼、人物、走兽不仅易于浸色,而更能事物的自然和真实感。
3.2、掺针
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针脚,针与针紧密靠着,另一层接在头一层的针脚上,运针时是从内向外,如绣花瓣能够浸色多。
3.3、柘木针
是有规律的长短针,每层的色不一样,而是缝插针,头一层是长短的密针,长的柘木在短针内,第二层柘木在长的内,二层以下是稀针盖在第一层上,第三层的针脚需搭在第一层的线上,这种针法可以浸色,多用于绣花卉翎毛。
3.4、车凝针
是长短不齐的乱针脚,一针接一针先外绣,每针相接处不盖头,运针时由内向外或由两侧向中间掺拢,这种针法能够随事物的自然形态而体现生动活波。
3.5、贯针
是长短不齐的针脚,是在已经绣的绣面上表现其色彩的浓淡及其调和,一般是两针间贯一针,三针贯两针,如绣甲的尖端,碟翅的隐纹都适用与此种针法。
3.6、闩针
是一种短的针脚,一般用在绣好的绣面上是为了更能体现色彩调和,按绣物的具体需要用二二针或二三针闩,一般只用两色。
深的闩浅色,浅色闩深色。
此种针法适用于绣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体现其真实和色彩。
3.7、插针
类似晕针的乱针脚,在运针上是,头一道长短直针,二到长短针插到头一道的针脚内,针脚视绣物的面积大小而增减,一般用来绣雀鸟走兽的羽毛,或先插后载用于绣碟须和羽毛的中干。
3.8、撒针
是用于绣物上添色或调和色彩,运用一种稀疏不规则的针脚撒上去,隐约的显现一种色彩。
适用于绣金鱼的尾尖、雀鸟尾子和脊椎花纹等。
3.9、滚针
是长短针,一针靠一针的滚,在滚得不露针脚的叶藏滚;滚的稀疏现针脚的叫亮滚。
适用于蜀葵,芙蓉花的叶脉,以及树藤、松针、烟云,人物衣褶等。
这种针法能够体现绣物的自然形态。
3.10、扣针
针脚整齐,针与针之间精密靠着,一层一个色,层与层间分界有一()线,头一层须盖上次层的()线,在头一层针脚上搭头,运针时是倒起运,由内到外,能显示出绣物的凸凹形状。
3.11、藏针
是长短直线针,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后一针须盖上一针脚,逐渐靠紧,针脚交错做到伏贴平整,适宜绣人物头面能体现肌肉纹理。
3.12、飞针
是长短不一的乱针脚。
在运针上有的两针相逗,有的用柘木适用与浸色上的补充绣法,而掩藏原针层的埂子。
3.13、梭针
是长短不齐,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而上一行一行稀疏的虚针脚。
如用于绣山水的石岩等。
3.14、虚针
是长短不齐,一上一下细密不均的直线针法。
一般用纵横参差的短针,如绣山水,着墨处用密针,不着墨处用于虚针。
3.15、绩针
是一针靠一针的直线针脚。
一般用于铺地,用长短的细针在绣面上绣花纹,如凤尾上的花纹等。
4、蜀绣之题材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5、蜀绣独特风格蜀绣有自己独特的运针方法和刺绣技艺,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起源于川西民间的蜀绣,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人们把蜀绣的艺术风格概括为“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复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
当今绣品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
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座屏,就是蜀绣中的代表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