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音?中国能打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吗?有胜算吗?
【千问解读】
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与此同时,在亚洲,日本也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亚洲。
可以说德国和日本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德国转移到亚洲,然后入侵中国,与中国军事开战,那么中国能够抵抗的了德军吗?若是想了解当年我们国家能否有实力抵挡住纳粹德国的进攻,首先要了解的是我军和德军的实力对照是怎么样的。
首先比较的就是人口方面。
二战期间,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达到4.4亿,而纳粹德国再加上苏台德地区的人口也只有8000万。
可以说,中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拥有世界上最富裕的劳动力。
其次再说说双方的工业实力。
毋庸置疑,,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最终再了解战争中的动员的力量。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动员了400万军事。
这个数字已经巨大了。
但德国动员了1700万军事,也是因为动员能力强,工业实力强,才干解决后勤问题。
那么,在兵力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我军对抗德军的胜算有多大?看了当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的采访报道,毒奶个人认为可以说是无限接近于零了。
为何这样说呢?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最擅长的是什么?那就是闪电战了。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强项是什么呢?就是拥有广阔的空间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军采纳的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
可以说这对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日军的确是有着很不错效果的。
但对于当时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纳粹德国来说可就不是这样了。
我军的撤退的速度肯定是没有德军机械化部队快的。
所以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我军极大可能将主力设置在苏沪战场上。
而且由于德军当时有很多优秀的战略家,很多都是经过首次世界大战的,拥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再加众多的炮兵和轰炸机,德军极大可能从一开始就攻击我国的命脉,从潼关进入关中,从汉中进入四川。
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肯定陷入了危机。
所以说如果当时中国直接面对纳粹德国话,基本上没有胜利的机会。
但是,我们军民虽然打不赢,但还是一定会誓死奋战,最后仍然会取得胜利。
意大利战役的稀有彩色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战役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疑云:北京人头盖骨到底去了哪里?
然而不可预料的是,美国商队在秦皇岛出海时竟然遭到了日本人的洗劫最终头盖骨被遗失。
很多人相信,就在美国遗失头盖骨的当天,日本人秘密组建了一只商队,准备前往本土……遗憾的是,这个商队被美国人击沉!头盖骨彻底成为一个悬案。
网络配图 “为什么不打捞‘阿波丸’,我想不出理由。
”张智魁说。
“阿波丸”,一艘令全世界所有打捞者魂牵梦绕的沉船。
传说中,那是一座重达40吨的“金山”。
这是一艘建造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日本远洋邮轮,船长154.9米,宽20.2米。
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军队征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一带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向日本。
4月1日午夜时分,“阿波丸”航行至我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3分钟后迅速沉没。
全船2009名乘客及船员只有三等厨师下田勘太郎一人幸免于难。
国际社会为之震惊。
而当人们听到包裹于阿波丸船壳内的惊人财富时,这种震惊更是难以言表。
据美国《共和党报》1976年11-12月号特刊报道,″阿波丸″上装载有:黄金40吨,白金12吨,工业金刚石15万克拉,大捆纸币价值不明,人工制品、工艺品、宝石40箱,价值不明。
据那托思(美国原海洋实验室观察员、国家潜水领导成员)在打捞计划中列明,最低可打捞货物价值为2.49亿美元,所有财富价值高达50亿美元。
而据台湾《中国时报》1976年11月21日报道:″阿波丸″被击沉时载有金锭40吨,白金12吨,未加工的宝石15万克拉,美、英、香港货币数捆,工艺品40箱,锡3000吨,钨2000吨,铝2000吨,钛800吨,橡胶2000吨。
1979年5月2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当年的陆军伍长(即下士)森川家光说,“阿波丸”所装26辆卡车都是金条。
日本海湾代表团向中国提供的数字:锡3000吨,生橡胶3000吨,加上锑、钨、水银,总计9812吨。
除了这些金银财宝,“阿波丸”沉船上很可能还有一件无价之宝--“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据称,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时,曾将美方所掌握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作为一件礼物送给中国政府。
尼克松提供的线索是:“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有可能在沉船“阿波丸”上。
网络配图 据有关人士调查,1941年,日本侵略者铁蹄肆虐,研究“北京人”化石的学者魏敦瑞希望将地质调查所的所有人骨化石一起带走,存放到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内。
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同意并授权驻北平美国公使馆接受这批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将其安全运往美国保存。
1941年12月5日,一列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由北平开往秦皇岛,两箱化石被放到美军专用的标准化绿色皮箱中,和所有军人行李一起,放入行李车中托运。
三天后,爆发。
日军迅速占领美国在华的所有机构,同时,那两只装有“北京人”头盖骨的绿色行李箱不见了踪影。
从此,“北京人”头盖骨的失踪成为人类科学史上一大悬案。
而半个世纪以来,日本官方始终不承认获得和收藏“北京人”。
针对“阿波丸”上载有“北京人”头盖骨之说,有人提出疑问:日本人为什么要用几年时间,花费周折将化石从中国北方运到东南亚? 跟踪研究“阿波丸”的记者李树喜找到了证据:在“阿波丸”初步打捞中,发现了伪“满洲国”政要郑禹(奉天市长,伪满元老郑孝胥之子)的家藏小官印(玉印)及郑孝胥安葬时分赠后人的圆砚,砚上有“郑公孝胥安葬纪念”字样(注,郑孝胥1938年死于长春,葬于沈阳)。
而历载“阿波丸”乘员全部是日本人。
这说明日本人将在中国北方搜罗的文物宝器运上了“阿波丸”,这是“阿波丸”可能装截“北京人”头盖骨的有力旁证。
部分传言被中国打捞者证实。
1977年1月13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由福州军区统一指挥,交通部和海军一起组织力量,对“阿波丸”沉船进行打捞,工程“7713”。
张智魁正是当时打捞工程的现场指挥。
网络配图 5月1日,发现“阿波丸”,沉船已断成两段,前段长44.7米,后段长107.8米,埋入海底泥中9至11米,该处水深在60至69米不等。
随后打捞以“清除牛山渔场水下障碍物,保障海上渔业捕捞作业生产安全”的名义正式开工。
1980年,海军“J503”号舰的指战员完成了拆解沉船首段的任务,穿引了船底4道共14根千斤钢缆,上海救捞局的“大力号”海上自航浮吊船将首段一举吊浮,并拖抵平潭岛娘宫锚地搁上浅滩。
此次打捞共捞获锡锭2472吨,售价5000余万美元,还有橡胶等货物数千吨。
然而,人们没有找到黄金,也没有发现“北京人”化石的踪影。
有人产生疑问:也许种种传言只是日本为了打捞2008具骸骨而故布迷阵?中国政府本着中日友好和人道主义精神,先后于1979年7月、1980年1月和1981年4月,在上海以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公司的名义,分三批向日本方面移交了捞起的死难者遗骨和遗物。
这件世纪珍宝到底去了哪里?美国人宣称的被日本洗劫是否为真?而日本所谓的40亿美元的珍宝和头盖骨是否具真的位于这艘船上?我们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