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历史上最好色的帝王是哪位?
【千问解读】
揭秘:历史上最好色的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人曾试图从人性的角度来定义人的意义,认为“人其实就是由欲望组成的集合体”。
先贤在《礼记》中也讲到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其实这句话解释起来就是:食和色乃是人的两个基本需求,饮食是为了满足生存之欲,而好色则是身体的欲望,是人类代代绵衍下去的驱动力。
从古至今,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无法避开食色之欲。
普通人的好色最多也就止步于拥有若干妻妾美婢、外加偶尔去风月场所去找一些花魁娇娥寻欢作乐。
而实际上, 史学家们在对400余位中国古代皇帝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皇帝都有荒淫好色的一面。
衣食无虞的他们坐拥着天下间的一切,更有条件网罗美女充盈宫室,以供皇帝满足色欲和生育之需 。
而若论起中国历史上哪个皇帝最为好色,答案自然是的第二任君王、。
杨广昏聩残暴,不但曾霸占了父皇的妃子,而且年年都在民间广征美女入宫,以供其宣淫泄欲、纵情声色。
可以说,只要是隋炀帝杨广看上眼的美女,不论其出身如何、是否婚配,都必须统统被他收入后宫、据为己有。
因此,隋炀帝杨广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好色的皇帝 。
不顾伦理,因色弑父后强横地霸占了父皇的两位夫人 隋文帝是大隋的开国皇帝,他人至暮年之时,有心在大皇子和二皇子杨广之间选出一个皇位继承人,以便自己能有人继承国祚、执掌大隋江山。
在杨坚眼里,太子的人品和性格非常重要,因此,他时常与心爱的独孤皇后一起暗中观察2个皇子的行为举止、言谈表现,希望未来的大隋能由一个明君贤主来统治执掌。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遵循“立嫡以长”原则,将温厚识礼、坦率博学的大皇子杨勇册立为太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此后再也不会改变大隋太子的人选。
为了给未来的大隋江山择定一位靠谱的皇帝,隋文帝在册立了太子之后依然暗中观察着皇子们的表现。
在他的 5个儿子之中,隋文帝最欣赏的是大皇子杨勇以及二皇子杨广,故太子之位的争夺战便暗戳戳地在隋宫之中铺散开来,贪念重的二皇子杨广摩拳擦掌,始终觊觎着江山王位 。
杨广当时被封为晋王,他小时候聪慧过人、很会,因此与性情坦率的大哥杨勇相比,杨广就非常容易讨得父皇和母后的欢心,继而更多地得到他们的疼爱。
然而成年后的杨广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私心和主意,俗话说“皇权面前无亲情”,也想得到皇位的杨广为了成功夺嫡,不惜整日戴着假面具示人,日表现、行走坐卧处处都是在精准迎合父皇母后的心意。
公元576年,21岁的晋王杨广迎娶了西梁孝明帝的嫡公主为妃,萧氏生得美丽动人,而且还善解人意,故杨广与萧氏自从成婚后一直情意相和、感情甚笃。
身为妻子,萧氏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夫君杨广日后能够登临大隋皇位、坐拥江山, 为了帮助杨广夺嫡,聪明的萧氏便不断配合杨广在独孤皇后面前演戏做样: 父皇母后喜欢节俭朴素,萧氏和杨广就总是穿着旧衣素裳、吃得简朴单调; 父皇母后希望儿子不嗜女色,杨广就佯装只钟情于萧氏一人,从不沾花惹草。
最终,独孤皇后坚信次子杨广才有贤君风范,她硬是说服了隋文帝换掉了太子, 公元600年11月,隋文帝以“好女色、宠妾室”为由废黜了杨勇的太子身份,翌日便册立了杨广为太子。
杨广本质上是个贪好美色、之人,自打他当了太子之后便多了出入宫掖的机会,一次,生病的隋文帝传唤太子杨广前来叙话小聚。
当时,美丽的在隋文帝的病榻旁奉诏侍疾,杨广一见到宣华夫人便色念骤起,暗自对这个年轻漂亮的继母、寤寐难忘。
公元604年,老迈的隋文帝病入膏肓,杨广与宣化夫人同时奉诏在一旁侍应。
杨广以为父皇已经耳聋智昏,口不能言,便情不自禁地开始对宣华夫人动起了手脚,公然非礼调戏。
又慌又羞的宣华夫人百般挣脱后便跑到隋文帝身旁垂头而泣,她的哭声很快就引起了隋文帝的注意。
当听到心爱的女人是被儿子杨广调戏了之后,隋文帝不禁开口怒骂杨广,并生起了废黜太子之意 父皇一旦殡天,杨广心心念念的皇位就到手了,在这个节骨眼上, 惊骇不已的杨广害怕,便迅速遣散了周围的宫人,叫来自己的亲信包围了隋文帝的寝殿。
不一会,宫中便传出了隋文帝的死讯 。
第二天,杨广顺利继位称帝,同日册封萧氏为后。
而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宣华夫人以及隋文帝的几位貌美如花的妃嫔强娶了过来,不但丝毫不顾及伦理纲常,而且一点都没有掩饰自己贪淫好色的本性的意思。
年年命各地官员广征美女进贡,一生临幸宫女超过2万余名 隋炀帝的荒淫好色和之举在历史上留下的记载颇多,《记》有载:炀帝继位数年后, 敕命各地官员年年都要广征民间妙龄美女入宫,一次竟有3000人之多 。
为了有足够的宫苑居所来安置这些美女,炀帝不惜拨调银钱、,营造大型的宫殿和楼苑,以便能够随时随地充分享受逸乐荒淫的生活。
为了能够把美女们安置在奢华绮丽的美苑之中,隋炀帝下令建造了“西苑”。
西苑周长200里,耗费了民力逾百万数,苑内广植,聚土石成仙山、凿深池为湖海,内里隔成16个院落,无数美女在其间恣意玩乐生活,犹如生活在仙境中一般。
后来,“西苑”也被美女填满,隋炀帝便建起了一座设计巧妙、规模庞巨的“迷楼”,以便继续安置那些被送入宫中的美女们。
“迷楼”内宫殿交错、室室相通,装饰繁复华美,即便神仙到楼中闲游恐怕也会迷失了来路归途,因此,这座规模庞大的楼便最终命名为“迷楼” 。
起初,刚刚建好的迷楼内被充入了5000多名宫女,隋炀帝入楼后在里面日日、宣淫纵欲,一直住了1个多月都意犹未尽,不愿离开此楼半步。
“迷楼”中道路交错,房室相通,隋炀帝每天在不同的楼层和房间之间往返寻欢,时间长了也觉得非常疲乏。
于是,有工匠便地修造了一辆“任意车”,此车不仅能轻松地载着隋炀帝在楼宇间穿梭,而且还有一些巧妙的机关设计,可令隋炀帝增加临幸宫女的乐趣。
每一年夏天“迷楼”中都会有新一批的美女加入,保守估计美女人数总计可达2万人之多 。
好色荒淫的隋炀帝其后更加耽迷在“迷楼”之中不能自持,不但弃朝政于不顾,而且对一切上奏劝谏的正直官员一概进行责罚斥骂,尽显昏君本色。
晚年东幸,在扬州修建亭台楼阁以与姿容娇俏的民间幼女纵欲享乐 有人曾说:男人不论何时都喜欢18岁的美女。
这句话大概很早就可以在隋炀帝的身上得到一番验证。
隋炀帝到了晚年之时,越发地纵情欢欲,他曾数次乘坐龙舟巡游江南,因为听人说扬州遍地皆美女,故炀帝便命人在大运河扬州段的两岸建起了数座亭台楼阁,依旧用以安置当地官员进献上来的民间美女。
彼时,大半生阅女无数且已鬓染霜白的隋炀帝已然开始对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产生了浓厚且专一的兴趣,他在晚年之时宠爱的美女基本上都是12岁到14岁的女孩。
据史料记载, 晚年的隋炀帝为了尽情享乐,时常带着数百名娇俏的少女泛舟在扬州的湖泊之上,与少女们肆意调笑、饮酒欢乐,扬州百姓看了之后无不骂声一片,纷纷暗中唾弃杨广这个无道的昏君 。
虽然坐上皇位之后的隋炀帝纵情声色、不顾礼义廉耻,但他对结发妻子却一直恩宠有加、十分爱重。
即便隋炀帝后来拥有了超过20000余名美女的庞大“后宫团”,但他依然顾念旧人萧皇后,让她一生都享受着隋朝后宫中最高级别的荣宠。
这样看来, 隋炀帝杨广的确好色无比,他对后宫女人中的年老色衰者不离不弃、年轻貌美者疼惜宠溺,只愿把天下间的美色都收为己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好色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康熙帝陵中石柱为什么突然向西扑倒摔碎
期间,她历尽沧桑,屡遭磨难,较其它陵寝尤为严重,下面试举几例: 十二年(1832年)正月初九日、正月十四日,东朝房和西朝房先后起火,幸亏扑救及时,为造成重大损失。
因纵火犯查拿不着,两位东陵守护大臣及看护景陵的值班官兵都受到了严厉的处分。
网络配图 三十一年(1905年),隆恩殿在一场大火中化为一片废墟,同时殃及东西配殿,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才重建起来,起火原因至今不详,已成历史之谜。
清王朝覆亡不久,不知何因,二柱门西柱向西扑倒,摔成数段,原因不详。
于1979年才修复起来。
20世纪30年代,牌楼门六根石柱中的西数第三根突然向南倒下,摔成三截,查找无因。
1978年修复如初。
20世纪40年代,宫门前马槽沟上的三路三孔拱桥上的玉石栏杆,被一伙无知激进的人腿倒,全部砸碎。
1996年在维修景陵时,将重新雕刻的石栏杆全部安装好,恢复了原貌。
网络配图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第二次盗陵狂潮中,景陵被盗,劈棺抛尸,掠走了一帝四后一妃的全部随葬。
著名的九龙玉杯也在劫难逃,后来虽然被追回,有,至今不明去向。
在这次盗案中,景陵的损失最为惨重。
至今地宫内,棺木散乱,尸骨狼藉,未能得到保护和清理。
1952年7月14日(农历闰五月二十三日),电闪雷鸣,景陵的圣德神功碑亭突燃触电起火,熊熊的火焰,尚未落地早已化成一团雾气而散。
诺大的一座碑亭竟化为灰烬。
高达7米多的东边满文碑断裂倒地,西边的汉字碑也残损严重,岌岌可危。
至今此碑亭尚未复建,仅将石碑粘接竖起。
景陵圣德神功碑亭是清王朝建的第一座立双碑的碑亭。
碑文长达4300多字,文物价值极高,竟失于天火,损失之重,可想而知。
还有其他灾难,如东西值班房全部被毁,神厨库、南北神库无一幸存,朝房、大殿、明楼的门窗、槛框全被盗走,1978年神厨库发生火警等,不再一一列举细说。
上述灾难中,前五项都是其它陵寝从来未发生过的。
大碑楼火灾也只有孝陵发生过。
网络配图 景陵是清东陵继孝陵之后营建的第二座陵寝,在相度陵址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应该说,景陵的风水是仅次于孝陵,优于其它陵寝的。
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松树围护,可称得上风水宝地,上吉佳壤,为什么还是灾星屡降,劫难常临?康熙帝在位期间,平定三藩,抗击外侵,兴农救灾,开创盛世,为什么单单他的陵寝屡遭灾殃?实在匪夷所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战略家库图佐夫:一生驰骋沙场50余年
其作战英勇,一生参加过数不清的战斗,并战胜过当时的,就连对手拿破仑都给予他特别高的评价,他是沙俄的第一名将。
库图佐夫勋章 库图佐夫于1745年出生在圣彼得堡,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军事家庭中,优良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为他之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64年服役从军后,因为才华出众,他的身份层层攀升。
从1768年升为少校后,先后又连续升为中校、上校和准将。
并在1784年正式升为少将,之后又先后升中将、上将,并开始担任总司令带军。
这是库图佐夫简介中着重描述的。
库图佐夫除了在军事上有很大成就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才能也很出众,他于1792年被沙皇派到当时与沙俄关系特别差的土耳其去当大使,他在此期间帮助俄国解决了很多重要的问题,也使得俄国和土耳其的关系得到改善。
之后又与普鲁士外交,并成功完成这次使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让普鲁士站在自己一方反对强大的法国;这是库图佐夫简介中突出介绍的内容。
库图佐夫在拿破仑出征俄国前大败土耳其军队并与土耳其签订有利于俄国的合约,使土耳其军队无法参加拿破仑的远征,大大减少了沙俄的压力。
之后库图佐夫运用游击战大败拿破仑,战胜了当时的无敌之师拿破仑大军,成为俄国的卫国将军,但是在追击拿破仑的途中病死。
库图佐夫的一生 据史料记载,库图佐夫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俄国,一生战功显赫,最终病死。
库图佐夫画像 库图佐夫的一生是光辉的,他于1745年在圣彼得堡出生,1759年14岁的库图佐夫就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在1761年仅仅16岁的库图佐夫就升为准尉,并与一年后升为大尉。
1764年19岁的库图佐夫参军从伍,并在和鲁甸采夫手下做事,在此期间,库图佐夫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后来参加了俄土战争并在战斗中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这是他之后能成为军事长官的前提。
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屡次建功被升为少校,开始指挥部队作战,并表现出优秀的作战能力,并因此在1771年再次被升为中校,1777年32岁的库图佐夫升为上校,又于1782年和1784年先后升为准将、少将,这时库图佐夫才39岁。
1790年库图佐夫指挥部队成功占领伊兹梅尔,就连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对库图佐夫都是,在这次战斗后他被升为中将,并被任命为伊兹梅尔要塞的司令。
他完美的控制住了这个要塞,多次打退前来攻占的敌军,也用自己的计策对敌军发起了毁灭性的突击,将敌军击溃。
在1806俄国再次跟土耳其发生战斗,俄国先后多年没有获得战果,只能请库图佐夫再次担任总司令,库图佐夫上任后起到了显赫的作用,打败土军并签下合约,保证了俄土边界的安全。
1813年战斗中身体抱恙死在波兰,这为库图佐夫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库图佐夫的成就 库图佐夫的成就有很多,他是俄国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库图佐夫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战斗上,他一生打赢了数不清的战斗,并打败过当时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一世,这是其一生中颇为浓厚的一笔。
库图佐夫在战斗中受伤失去了一只眼睛,因此被称为独眼将军。
因在战斗中战功显赫,取得成就无数。
库图佐夫画像 1790年库图佐夫率军队成功攻占伊兹密尔要塞,并担任伊兹密尔要塞的司令,并成功在敌军的多次进攻中守住阵地,并在之后一举击溃土军。
在1805年对拿破仑的战斗中战功也相当显赫,曾多次打败拿破仑带领的法军。
1811年因为俄国在与土耳其的战斗中一直难以取胜,俄国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结果效果显赫,成功战胜土耳其,并迫使土耳其签订《布加勒斯特合约》。
这个合约也保证了俄土边境的稳定,有利于俄国一心对付拿破仑。
1812年拿破仑侵略俄国时,库图佐夫担任总司令与拿破仑作战。
库图佐夫带军的能力十分优秀,取得了这场卫国战争的胜利。
并在之后带兵追击拿破仑,但是这时候库图佐夫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在追击中途死在异国他乡。
库图佐夫得到的军衔也成功体现出库图佐夫的成就,他1761年升准尉,1762年升大尉,1768年升少校,1771年升中校。
77年升上校,终于在1782年升为准将后,又于1784升到少将,在占领伊兹梅尔后成为中将,多次担任总司令。
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出库图佐夫是伟大的。
库图佐夫的历史评价 关于库图佐夫的历史评价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历史资料普遍对库图佐夫的历史评价颇高。
库图佐夫墓 库图佐夫一生中50多年驰骋战场,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战功也相当显赫。
他是俄国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在拿破仑进军俄国提前做好战略部署,最后成功战胜拿破仑,保卫了自己的国家,是俄国的民族英雄。
他虽然好酒色,为人也比较懒散,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在战斗上的强大能力。
他的战略方针是他成功的关键,行动上非常坚决,从不犹豫不决、拖泥带水,在作战中有多种战斗方式,为了战斗的胜利会提前准备好需要的一切条件。
在外交上也很优秀,曾去土耳其当过大使并成功帮助俄国解决了与土耳其的矛盾。
各个国家对库图佐夫的历史评价也不一样。
我国对库图佐夫的评价是比较高的,许多人认为库图佐夫是沙俄时期的俄国第一名将。
但西方就对库图佐夫的历史评价普遍不高。
就连俄国自身对库图佐夫的评价也是时高时低,俄国把苏沃洛夫捧得特别高,把那个年代称之为伟大的苏沃洛夫时代,而对库图佐夫评价一般。
在一战时期库图佐夫留下的战略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被称为。
在列宁时期爆发十月革命时,又被骂成资本家的走狗,之后又被称为俄国的民族英雄。
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才重新客观的评价库图佐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