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之盟结局:盟约破裂金军南下 北宋引狼入室

但金太祖在撤离燕京时就公开宣称二三年里必再夺回来。
宋金海上之盟至此已算交割清楚,但宋朝所得并不是全部的
【千问解读】
尽管如此,徽宗君臣还是自我陶醉,王黼、童贯、蔡攸、赵良嗣等都作为功臣一一加官进爵,徽宗还命人撰写《复燕云碑》来歌功颂德,似乎太祖、太宗未竟的伟业,真的由他来完成了。
但金太祖在撤离燕京时就公开宣称二三年里必再夺回来。
宋金海上之盟至此已算交割清楚,但宋朝所得并不是全部的燕云故地,总有点心犹未甘。
而三国在这一地区的利害关系也并未最后定局,稍有风吹草动,就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时守平州(今河北卢龙)的是张瑴(亦作张觉),他原是平州所在的辽兴军节度副使,在辽末动乱中控制了平州,扩张实力,窥测方向,在辽、宋、金三国之间待价而沽。
金军攻下燕京,改平州为南京,为了稳住他,加其为同平章门下事,判留守事,一方面则打算找寻机会翦除他。
宣和五年八月,金太祖病死,金太宗即位,下令将辽朝降臣和燕京居民远徙东北。
燕民不愿背井离乡,过平州时私下鼓动张瑴叛金投宋。
张瑴与翰林学士李石计议后,与金公开决裂,派人迎奉天祚帝之子,企图复辽。
同时,他还派李石向宋朝表示归降之意,徽宗心动,以为可以藉此收回平州。
赵良嗣认为宋朝不应被盟失信自找麻烦,建议斩李石以谢天下,徽宗不听。
张瑴便以平、营(今河北昌黎)、滦(今河北滦县)三州降宋。
正当张瑴出城迎接诏书、诰命时,金帅完颜宗望(斡离不)率军来讨,张瑴仓皇逃入燕山郭药师的军中,其母、妻被金军俘去。
张瑴之弟见老母被捕,转而降金,交出了宋徽宗赐给其兄的御笔金花笺手诏。
金朝掌握了宋朝招降纳叛的证据,移牒宋朝索要张瑴。
宋徽宗指示燕山府安抚使王安中不要交人,在金人催逼下,王安中杀了一个貌似张瑴的人顶替,被金人识破,声称要举兵自取。
徽宗怕金人兴师问罪,密诏杀死张瑴及其二子函送金人。
郭药师对宋朝出而返尔、薄情寡恩的做法十分寒心,愤愤说:“若金人索要我郭药师,难道也交出去吗?”从此,常胜军人心瓦解,不愿再为宋朝效力卖命了。
尽管如此,宋徽宗对尚未收回的新、妫、儒、武、云、寰、朔、应、蔚等九州仍心心念念。
他让宦官谭稹为两河燕山府宣抚使,前往负责收回。
朔(今山西朔县)、应(今山西应县)、蔚州(今河北蔚县)守将向宋纳款请降。
金朝因太宗新立,辽天祚帝在逃,未暇顾及山后九州,十一月同意割武(今陕西神池)、朔二州归宋朝。
至此,宋朝实际控制的仅山后四州,因金帅完颜宗翰根本反对交出山后诸州,宋朝也不敢再作交涉。
宣和六年三月,金朝缓过气来,就派人对谭稹索要二十万石军粮,说是上一年赵良嗣答应给的。
谭稹以为口说无凭,金军恼羞成怒,又怨恨宋朝收留张瑴,八月间攻下宋军控制的蔚州。
宋金战争一触即发。
但是辽国灭亡以后,宋朝便变相失去辽国作为它的屏障,以阻挡金兵南下。
而此后金宋边境正式接壤,而金兵又果然于辽亡后南侵宋土。
1126年北宋便在朝政败坏,国力和军力不振的情况下,遭强大的金兵攻克其首都汴京及中原一带的领土,酿成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悲剧英雄的陨落:木曾义仲的结局
他出身名门河内源氏,是源义贤次子,与源赖朝、源义经为堂兄弟,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大放异彩,一度威震四方,人称“旭将军(或朝日将军)”,然而其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
崛起之路:从地方豪强到京都霸主 木曾义仲的崛起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
治承四年(1180年),以仁王向全国发出讨伐平家的令旨,义仲响应号召,在信浓国举兵。
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谋略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迅速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寿永二年(1183年),木曾义仲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在俱利伽罗峠之战中,他以少胜多,大破由平维盛率领的10万平家大军。
此役,木曾义仲巧妙利用地形,设下埋伏,待平家军进入山谷后,突然发动攻击,平家军顿时大乱,溃不成军。
此后,他又在筱原之战中再败平家,沿途纠集武士,以直逼京都。
平家见大势已去,决定放弃京都,挟持安德天皇和守贞亲王逃往西国。
同年7月27日,木曾义仲进入京都,与源行家一起在莲华王院参见后白河法皇,接受了讨伐平家的命令。
他被授予从五位下、左马头领越后守的官位,一时风光无限,成为京都的霸主,掌控着朝政大权。
矛盾激化:从权势巅峰到 然而,木曾义仲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
进入京都后,他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而他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失误,导致他与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走向众叛亲离的境地。
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木曾义仲与后白河法皇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后白河法皇决定从留在京都的高仓上皇的二位皇子惟明亲王和尊成亲王中选出一人为新的天皇,但木曾义仲自恃驱逐平家有功,力荐由以仁王遗子北陆宫即位。
这为使重视传统和格式化的法皇和公卿们对他产生了不满,认为他是个粗野的人物,对宫中的政治、文化、历史知识,没有教养。
同时,木曾义仲在治理京都方面也表现得极为失败。
连年的饥荒使得粮食极度匮乏,而他的军队却缺乏供给,士兵们在京都附近地区胡作非为,随意烧杀抢劫,追捕百姓,强行割取百姓的稻谷,甚至连神社下属的庄园都不放过,导致民怨沸腾。
事实上,京中守护军并非他的直属部下,而是由源行家和安田义定、近江源氏、美浓源氏和摄津源氏组成的杂牌军,木曾义仲根本无法有效管理他们。
这一系列行为使得他在民众和公卿中的声望急剧下降。
此外,木曾义仲与源赖朝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他收留叛逃赖朝的源行家,这使义仲与赖朝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后来,武田信光又向源赖朝进谗,声称义仲联合平家欲灭赖朝。
为了避免与赖朝冲突,义仲虽与赖朝达成和议,并将嫡子义高送往镰仓作为人质,但两人之间的猜忌和矛盾已无法消除。
随着木曾义仲在京都的势力不断膨胀,源赖朝对他越发忌惮,两人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
悲惨结局:从战场逃亡到身首异处 在多方矛盾的交织下,木曾义仲的处境愈发艰难。
源赖朝派弟弟源范赖率领数万大军上洛,企图讨伐木曾义仲。
惊恐之下,木曾义仲立刻停止了对平家的进攻,于闰10月15日率少数军队返回京都。
回到京都后,木曾义仲与后白河法皇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双方发生了法住寺合战。
在战斗中,木曾义仲的军队逐渐陷入劣势。
他深知自己凶多吉少,不想让心爱的妾室陪伴自己共赴黄泉,便让她离去。
巴御前虽心有不舍,但最终还是持刀策马杀出重围,从此下落不明。
木曾义仲则与今井兼平会合,此时他们身边只有二十多人,却被源范赖带领的几千人追歼。
在激烈的战斗中,木曾义仲的部下。
最终,木曾义仲在近江粟津的遭遇战中中箭身亡,大将兼平也中刀落马而亡。
另一路的兼光也被俘,其首级和义仲、兼平的首级一起,几天后被挂于街上示众。
这位曾经威震四方的“旭将军”,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木曾义仲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他本有机会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却因年轻气盛、性格粗暴,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种种失误,导致自己众叛亲离,最终走向了灭亡。
他的悲剧结局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残酷与无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和珅的生活有多奢侈?他死后家人结局如何
可是在和珅被匆忙赐死之后,他的财富还有他的感情生活以及家人后代的境况,却依旧留给了后人许多疑问。
搜集财富是所有人最大的爱好和梦想,和珅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他在变得富可敌国之后,却并没有向石崇王恺那两个蠢货一样四处显摆。
不过从人记录下的关于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还是可以看出他低调的奢侈的。
网络配图 在《清稗类钞·豪奢类》记载,和珅每日早起,会将珍珠磨成的粉,用来做早餐,但并不是为了像后世一样为了美容,而是因为和珅吃了珍珠粉之后,会变得心窍开明,办事更有效率,相当于是他的兴奋剂。
而这些珍珠也不是随便找来就可以用的,必须是品相最好的才可以,凡是有瑕疵,或者被人使用过的,都不会再用。
同时这些珍珠质量得价值也是不菲最好的两万两白银一粒,次一等的一万两一粒,最差的也要八千两银子才能买到,并且专门有一个珠宝商为和珅供应每天他所服用的珍珠。
并且为了保持从海里采出的珍珠不失“灵气”,要用赤金把珍珠包裹起来,再放在锦囊里,最后在贮藏在精美的小盒子里才能送到和珅家中,供他日后使用。
同样是服食珍珠的慈禧,也只是半个月才吃上一回,就在这一件小小的珍珠粉上的事情,和珅和慈禧高下立判,也足以看出和珅的财力有多雄厚了。
和珅因为父亲早逝,自幼困苦,最后是因为被当时的在直隶总督冯英廉看中了,将孙女嫁给他,并且对他大力资助,和珅才慢慢开始飞黄腾达的。
所以对于这位结发之妻和珅既有感恩也有尊敬,并且冯氏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就是他的长子,和另外一位早夭的次子,也正是因为次子的早逝,冯氏伤心过度,不久后也撒手人寰,和珅为了这位结发之妻,将葬礼办的十分隆重,并且王公大臣全部前来吊谒。
网络配图 除了他的正室妻子,和珅最宠爱的就是他的小妾吴卿怜。
据《梼杌近志》记载,吴卿怜本来是被王亶望花了二万两白银在苏州买的歌女,谁知道王亶望被杀之后,和珅看见了她,便特别想得到此女,可她先被京中的一位蒋侍郎买去了。
这侍郎买完之后才听说和珅喜欢此女,于是便把她赠送给了和珅。
吴卿怜到了和珅府中以后,由于聪明伶俐,和珅将家中的内务都交由她打理。
而富可敌国的和珅自然是要姬妾成群的,其中有才华横溢的豆蔻姑娘,还有从那里“虎口夺食”得到的深宫美女黑玫瑰,甚至还有西洋来的美人玛丽,林林总总,而和珅也确实对这些娇妻美妾无微不至,喜爱非常,但他一生最敬重的还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冯氏。
时过境迁,在和珅被赐死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儿子丰绅殷德,据《·和珅传》记载,因为丰绅殷德在乾隆活着的时候娶了公主,皇帝为了皇家的声誉,只好保留他的伯爵头衔,但是当和珅的家产被清点完毕之后,皇帝大怒,于是将丰绅殷德的伯爵罢黜,让他承袭和珅原有的三等轻车都尉的卑微头衔。
后来又经过各种整治,丰绅殷德被圈禁起来,最后在嘉庆十五年病死,一生无子,和珅的血脉彻底断绝。
网络配图 而和珅的那些姬妾们最后的结果也很是凄惨,首先和珅最宠爱的吴卿怜,在得到和珅死亡的消息之后,,写了八首绝句,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她在和珅自杀两天后上吊自尽,追随和珅而去,仅仅三十岁。
而另外一位小妾豆蔻在得知和珅吊死的消息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坠楼而亡,追随和珅而去。
这些有情有义的姬妾,也的确没有辜负和珅对她们的恩情。
和珅传奇的一生留下的疑问和谜题还远远不止这些。
所谓他的二十条大罪,根本就是为了定罪而找出的罪名,从定罪到赐死只有短短的五天,这其中的关节更是留给人无线猜想的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