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障碍大多因为成长环境中缺乏爱
【千问解读】
近年来,一些如“公交司机因私人纠纷报复社会,开车坠江造成严重伤亡”“一男子当街行凶,对着路边群众随机捅刺”等骇人新闻报道不断出现。
大家在震惊的同时,,对行凶者的行为也感到很疑惑:被伤害的人和他毫无关系,为何要下此毒手,为何在他们眼里,生命好像一文不值?
这些极端、无差别暴力犯罪的行凶者里面,有巨大一部分可能存在“反社会人格”。
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这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又称为“无情型人格障碍”,它是人格障碍中对社会影响最严重的类型。
一般起病于18岁之前,典型表现是:不能遵纪守法;为了个人利益和乐趣多次欺骗别人;做事很冲动;具有高度攻击性,容易被激惹;无视他人的安全和权利;无法感受后悔或罪疚感;不负责任。
他们很难适应社会,常常做出欺骗、操纵、伤害别人、偷窃等行为,有的人甚至被多次逮捕。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形成,与遗传、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其孩子也容易有这个问题。
此外,如果教养方式不佳、长时间和亲人分离、父母离世、曾遭到虐待或抛弃等,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这类人格的发生。
因为成长环境中缺乏爱,让他们觉得自己被轻视,得不到他人赏识,就没办法形成良好的自尊感,可能表现为很自大。
因为不懂得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缺乏同理心,就无法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感受,更不懂得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而当他们面对焦虑、压力,往往无法纾解情绪,很容易有酒精、药物成瘾等问题。
还容易冲动、受某种偶然事件刺激,从而采取极端残暴的方式宣泄,做出上文提到的犯罪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一般不愿也不会寻求医生帮助,因此门诊上极为少见,多是被迫来就诊。
目前医治方法重要有心理医治和药物医治,但总体疗效并不理想。
因此,对于这类人格,更有意义的措施是“预防”。
很多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就表现出一些“信号”:如逃学、破坏财物、欺诈、偷窃、斗殴、虐待动物、严重违反规则等,但因为还不满足“至少18岁”的诊断标准,这样的行为问题会被诊断为“品行障碍”等。
之所以不轻易下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诊断,是因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处于进展阶段,他们的人格也尚未定型,还有进展和改变的空间。
所以,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们出现了上述的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尽早干预。
而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预防的手段更多在于正确的家庭养育方式、对孩子多给予正性的情感支持、多沟通引导,用爱来塑造孩子的完整人格。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