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问题带你彻底搞清微小残留病

01 定义 残留白血病又简称为MRD(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是指用形态学方法检测不出白血病细胞,而用更敏感的方法检测得出得白血病,称为MRD。
根据这个定义,MRD必须是明确的白血病,而且很少量(一般小于5%)。
所以形态学报告的原始细胞不是MRD,白血病细胞超过5%也不是MRD。
02 检测方法 MRD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
【千问解读】
导语:带大家彻底搞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含义。
01 定义
残留白血病又简称为MRD(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是指用形态学方法检测不出白血病细胞,而用更敏感的方法检测得出得白血病,称为MRD。
根据这个定义,MRD必须是明确的白血病,而且很少量(一般小于5%)。
所以形态学报告的原始细胞不是MRD,白血病细胞超过5%也不是MRD。
02 检测方法
MRD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检查方法\融合基因定量、变异基因深度测序定量、IGH或TCR深度测序定量等。
不同方法检测的MRD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描述MRD应该指出检测方法。
有些人会把流式技术检查出的白血病称为MRD,而基因定量检查出的白血病不叫MRD,这是错误的。
03 原始幼稚细胞是白血病细胞吗?
由于形态学是人眼识别的,不同医院、不同技术人员识别白血病的误差很大;急性白血病表现为原始幼稚细胞增加,但是原始幼稚细胞不等于白血病细胞。
所以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不能仅凭原始幼稚细胞来反映白血病细胞,因为原始细胞可以是正常细胞,而每个人都有正常的原始细胞。
04 MRD 0.1%一定是好的吗?
如患者治疗后骨髓原始淋巴细胞为8%,流式检查未发现白血病细胞,流式检查的报告可能会更加准确。
但是流式细胞检测白血病与仪器校准、试剂配合、分析的技术人员的经验关系很大,而且流式发现白血病细胞小于0.1%时,需要分析很多的细胞和较好的技术,所以流式报告的MRD,尤其小于0.1%时,要谨慎相信。
如患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TEL-AML1融合基因,治疗后流式检测MRD为0.02%,多次TEL-AML1为阴性,TEL-AML1定量结果可能更加准确,因为基因定量如果试剂及检测方法好,受分析技术人员个人经验的影响相对更少。
05 做了MRD检测,为什么还要做基因检测?
即使根据MRD分析后患者不是高危险性,做几百种基因突变分析和700多种遗传易感基因检查还是有意义的。
因为加上几百种白血病基因突变分析,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可能重新划分,或者提供治疗方案的选择,比如有TP53 基因突变预后差,联合维奈克拉及奥拉帕尼可能降低复发率,CREBBP基因突变者用激素疗效不好等等。
患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如果要查几百种基因突变,需要用初次发病的骨髓涂片2-3张(玻璃涂片)。
一些患者发生白血病与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如有些患者遗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基因修复功能缺陷,或抗癌基因功能缺陷等,在外因作用下发生白血病。
有这些遗传易感基因的患者,采用化疗(毒性物质,尤其是一些容易导致基因突变的化疗药物)可能产生新的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白血病。
检查700种癌症遗传易感基因可帮助预后判断、治疗路线及方案的选择。
06 对于髓外白血病患者,MRD可靠吗?
MRD是反映白血病细胞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
由于MRD一般检测骨髓及血液中白血病细胞,不能反映骨髓外的白血病细胞,所以对一些髓外白血病高危患者,如初治时白细胞高,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曾经发生过髓外白血病(如睾丸、脑脊液)等,要注意检测髓外白血病细胞,这样才能更好地判断预后。
自考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其法律地位在1988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中得到明确,被定义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
自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面向全体公民开放,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学历等限制,真正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
自考的权威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等同,毕业证书由主考院校与省级自考委联合颁发,国家承认学历,学信网终身可查。
其灵活的学习方式(如自学、网络助学、全日制助学)和“宽进严出”的特点,既降低了工学矛盾,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自考已形成专科、本科等多层次学历体系,覆盖数百个专业,每年吸引数百万考生参与,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应用型人才。
自考基本问题解析一、自考的定义与历史沿革自考全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级高等教育形式,考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分科考试积累学分,最终取得学历证书。
该制度诞生于1981年,1988年国务院颁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后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1998年《高等教育法》进一步将其确立为法定教育制度。
截至2025年,全国自考累计培养毕业生超过3000万人,年均报考人数突破500万。
二、自考的核心性质与法律地位性质定位国家主导性:考试命题、组织、评分均由省级以上教育考试机构统一管理。
社会开放性:无入学考试,报考者仅需满足公民身份即可参与。
质量严控性:实行“教考分离”原则,主考院校负责助学但不参与命题阅卷,确保考核公正性。
法律效力自考学历与普通高校学历同属国民教育序列,具备同等法律效力,可用于公务员考试、职称评定、考研留学等。
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士学位,学位证书由主考院校授予,与全日制学位具有同等含金量。
三、报考条件与流程项目具体要求基本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含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无年龄、学历、地域限制特殊群体劳改、劳教人员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报考本科前置条件申请本科毕业时需提供专科及以上学历证明(可通过专本套读实现同步提升)报名时间各省差异显著,多数地区每年4月、10月开考,报名提前2-3个月开放四、学习形式与考试体系学习模式完全自学:考生自主购买教材备考,成本最低但通过率波动较大(约30%-40%)。
社会助学:通过培训机构或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获得辅导,通过率提升至50%-60%。
全日制助学:在校脱产学习,适合应届毕业生,通过率可达70%以上。
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频次:多数省份每年4月、10月举行统考,部分专业增设1月、7月校考。
题型分布:题型分值占比考察重点解题策略单项选择题20%-30%基础知识记忆与辨析优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结合题干关键词锁定答案多项选择题15%-25%综合理解与细节把握关注并列知识点,避免片面选择;不确定时宁缺毋滥名词解释10%-15%专业术语掌握程度提炼核心定义,避免冗长描述;可用同义词替换教材原文简答题20%-30%知识体系整合与逻辑表达分点作答,每点首句概括要点,后续展开说明论述题15%-25%理论联系实际与批判性思维构建“总-分-总”结构,结合案例或政策增强说服力五、毕业与学位申请条件毕业要求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考核),单科成绩60分。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合格。
思想品德经单位或社区鉴定合格。
学位申请附加条件本科段平均分70分(部分院校要求65分)。
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或公共英语三级(PETS-3)。
毕业论文成绩达到良及以上。
深度对比分析表1:自考与其他学历教育形式对比维度自考成人高考普通统招入学门槛无入学考试需通过全国统考高考统一录取学习自由度完全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固定学期制(函授/业余)全日制在校学习考试权威性国家统一命题校考与统考结合校内课程考核学制无固定年限(最快1.5年)2.5-5年专科3年/本科4-5年社会认可度仅次于统招中等最高表2:大自考与小自考区别对比项大自考(社会型)小自考(应用型)主考机构省教育考试院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考试科目全部统考(12-18门)统考+校考(统考6-8门)学习费用仅报考费(约50元/科)年均4000-8000元助学费用毕业周期3-5年1.5-2年适合人群自律性强、时间充裕者在职人员、快速取证需求者表3:自考专科与本科课程结构对比层次总学分要求公共基础课占比专业核心课占比实践考核要求专科70-80学分30%-40%50%-60%部分专业含1-2门实操考核本科130-150学分20%-30%60%-70%必含毕业论文(设计)自考发展现状与挑战截至2025年,全国自考开考专业超过50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12大学科门类。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超60%省份实现全程线上报名、成绩查询及毕业申请。
但自考仍面临社会助学资源分布不均、部分专业课程更新滞后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强化质量监控体系,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有关于蒙巴顿方案的详情资料有哪些是怎么回事?方案规定的相关问题是什么
英国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做出移交印度政权的决定,以便尽可能保存英国人在印度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影响。
1946年 2月19日,英国首相C.R.艾德礼在下院宣布,英国准备接受印度独立要求,并派以P.为首的内阁使团来印,寻求移交政权的途径。
劳伦斯使团的活动导致召开制宪会议,成立临时政府,但同时使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的冲突加剧。
1947年,印度形势更加紧张。
教派冲突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各种政治力量对英国的不满急剧增长。
1947年 2月20日,艾德礼宣布,英国政府准备至迟在1948年6月前把政权移交给印度人。
前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统帅蒙巴顿被选派来印,接任英印总督,办理移交事宜。
1947年 3月24日,蒙巴顿到达印度。
在同各党派接触中,他深感局势比原来估计的还要危急,因而决定提前移交政权。
6月3日,他提出具体方案,即蒙巴顿方案。
主要内容是:印度分为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先就孟加拉、旁遮普是否各划分为两部分,各部分的归属问题以及西北边省、信德和阿萨姆的锡尔赫特县的归属问题分别进行投票;待有结果后,将印度制宪会议分成印度制宪会议和巴基斯坦制宪会议两部分,它们将分别决定两个国家的未来地位;授予各土邦以自由选择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任何自治领,可以保持与英国的旧关系,但得不到自治领的权利。
蒙巴顿还宣布1947年8月15日为移交政权的日期。
1947年7月,英国议会批准蒙巴顿方案。
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虽不满意,但都宣布接受这个方案。
在完成分治手续后,1947年 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
M.A.真纳为巴基斯坦自治领总督;蒙巴顿仍为印度自治领总督。
英国在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自此结束。
蒙巴顿方案的实施标志着英国不得不承认印度民族斗争的最后胜利。
然而分治却给印度、巴基斯坦两国人民带来惨重灾祸。
有50多万人在宗教仇杀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互相逃到对方国家的难民1000多万人。
分治割断原有的经济联系,造成两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分治带来了两国政治上的不睦,酿成多次冲突。
前身 1942年3月,英国政府曾派掌玺大臣、下院领袖克里普斯前往印度,许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的地位。
克里普斯到达印度后,提出了英国对印提案,也就是“克里普斯提案”。
其内容是:英国与印度磋商后,决定发表使印度在最短时期内成立自治政府的提案,提案的内容是建立新印度联邦,使之成为自治领,其地位与英国本国及其他自治领各国相等,不论在内政和外交上,均不隶属他国。
但方案中又提出,英属印度的土邦有权不加入新建立的印度联邦,这就使得有可能在印度原有土地上建立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从而为印度的分裂打开方便之门。
同时也意味着,拟议中的东巴基斯坦—孟加拉有可能单独立国。
“克里普斯提案”成为后来“蒙巴顿方案”的雏形。
相关问题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
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
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
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府。
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
然而,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
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中,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
1989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
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
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
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
2004年1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查谟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的杰纳布河上,民间团体“印度青年之声”的一名成员在向河中投放装有糖果的盒子,希望这个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们支持印巴对话和解的美好愿望带给巴基斯坦人民。
2005年4月7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
随机文章玄武门之变的起因?隋开皇年间,隋朝与周边的民族关系探讨俄罗斯末日天坑内部,70米的坑底有座冰湖(爆炸导致)诺亚方舟遗址被发现,4800年前的木船99.9%是诺亚方舟女妖洞具体位置,杨六郎大战女妖成名/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女妖洞成景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