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兰庙原文及赏析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5 点击数:

【千问解读】

题木兰庙原文及赏析  题木兰庙  杜牧〔唐代〕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翻译  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做儿郎,但也在梦杯像曾经那般给自己画眉。

有多少次手持酒杯思念着故乡,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赏析  本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

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集中表达了郁结于木兰心中的凄楚与忧伤,可谓“字字客中愁,声声女儿怨”,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

  接着诗人进一步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梦里曾经与画眉”。

木兰姑娘虽身着戎装,南征北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愧为英雄好汉。

然而另一方面,她何尝不希望早日结束征战生涯,向往和平宁静的少女生活。

“梦里”、“画眉”形象地表达了英雄的女儿情怀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憧憬。

如果说,“弯弓征战”是表现这位巾帼英雄外在的“阳刚”之美,那么,“梦里”、“画眉”则是表示英雄内在的少女本色,使得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有血有肉,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诗歌的最后,陡翻新意,生发出卓特的史论。

木兰把酒思乡的时候,居然想到了汉朝远嫁番邦和亲的明妃王昭君。

诗歌在构思上和诗意上的跳跃,细想,她们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了,正是这些相似,才能藉此来抒发花木兰内心的郁结。

一则,她们二人都是女子;再者,二人都是离家别亲来到边塞;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们的身份、经历以及到边关的原因各不一样,但是她们这两位弱女子的身上都承载着家国、民族的重大责任,她们是来为国纾难的。

这样的重任本应是男性担当的,现在却让两位红颜女子来背负,并且还要承受着离别的痛苦,在男权社会中,这是不正常的。

难怪中唐诗人戎昱在《咏史》一诗中对这一历史现象发出了如此的质问:“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这便是杜牧在此诗中没有直接发出,但却深蕴其中的议论,新见迭出,确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蜀先主庙原文及赏析

蜀先主庙原文及赏析  蜀先主庙  唐代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天下一作:天地)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等到丞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天下英雄:一作“天地英雄”。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

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

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赏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的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

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的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

全诗入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的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

细品诗意,其妙有三:  一、境界雄阔奇绝。

“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

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句古今之胸臆。

  二、使事无迹。

“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

”  三、意在言外。

“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力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刘备起力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

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

“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

此诗题下诗人力注:“汉末童谣:钱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

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

“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力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

”“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

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力成巧思,浑然天成。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的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

“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

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

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

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入意雷同。

此诗颔联咏的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感叹后主的不肖。

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

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

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力若。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

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

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

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

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

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

这使人感慨万千。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吉林长春二模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吉林长春二模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出炉,自主选拔在线整理相关试题答案PDF资料,欢迎下载学习。

吉林长春二模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考试于2月25日-26日进行,语文试题答案出炉。

本次考试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等地‌都会参加,考试规模大,试题含金量高,方便考生巩固练习,自主选拔在线整理2025届长春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PDF文档,欢迎下载学习。

推荐阅读:2025届高三大联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吉林长春二模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温馨提示:为了方便大家下载练习,自主选拔在线团队特汇总整理高清无水印版《2025届高三吉林长春二模》试题答案PDF版,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高三试题交流群”或关注“自主选拔在线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369”,即可免费下载试题及答案! 敲重点:如果您有最新2024年高三试题,也可以添加青桐老师微信(微信号:15321584635)投稿呦,并领取升学资料一份~ 1 23410前往页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上一篇:白马篇原文及赏析
下一篇:没有了

题木兰庙原文及赏析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