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合集2篇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合集2篇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赏析: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

这首词以柔美的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的私情。

  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女子,但是全篇的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的一位男子的相思之情;女子的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的想象中出现的。

这是词的成功之处。

词的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的情状。

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景历历,宛然在目。

首先,作者即描写那个女子所独自居住的环境。

那是一个幽深静谧的小小院落。

由于情人的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而日间气氛空寂得令人难耐。

更可恼的是,时当春日,天气冷暖阴晴没个准,使人觉得心绪也愈发烦乱了。

天气之阴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时心情的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接下来三句,由景入情,正面点出女子的怨情。

琴心,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这里是为女方设想:闺中寂闷,无可交通心事之人,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下由写情转入写事。

“曲径”、“虚阑”二句,是一组工整而流畅的对仗,意在进一步刻画女子此刻之无聊。

抒情男主人公设想,他的情人此时感觉万般无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

她时而在幽曲的花径里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而斜倚栏干在阳光下教鹦鹉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走忧愁。

有时她一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又使她思绪万千。

上片末“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二句,意思是说:女子看到婀娜的杨柳在春风中自在摇动,恰如十三岁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扭腰作舞,她感到这种不知忧愁的`张狂轻浮之态十分好笑。

一“笑”字将女子因物兴感、情绪更加烦乱的心态点化出来了。

  词的下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

过片的四个三字句,写女子黄昏之后的孤苦愁闷。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云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见;风前絮,喻愁恨之绵绵不断。

这四句,使人宛然见女子春夜枯坐空闺、如泣如诉之状。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二句,将此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的情态,准确地刻画出来。

这里出以问句,更显出多情的男主人公对女方的无限关切。

是全篇的高潮,也是抒情的“词眼”所在。

一“想”字笼罩前后文,关合男女双方。

有此二句,点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写皆非实景,而是“今夜”所“想”。

有此二句,才由虚拟与悬想巧妙地过渡到实写,从而正面描写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的相思心理。

“洛浦”与“秦楼”二句,即承“想”字而来,利用典故抒写自己怀想情人却无缘相会的痛苦。

  这“洛浦”与“秦楼”二句,借用了二个典故。

前一个典故是正用,写自己梦见情人,醒后一切成空;后一个典故是反用,叹息出双入对的情侣天各一方。

  篇末“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细雨)”,以景物的描写显示抒情主人公满目所见,无非令人断肠之物而已。

无限的哀感顽艳之情,融入春日黄昏景色之中,愈发显得愁绪无边,韵味深长。

全词的结尾是以写景来抒情、语尽而情不尽的妙笔。

全词情景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2

  满江红·小院深深 宋朝 岳珂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

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满江红·小院深深》赏析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

这首词以柔美全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全私情。

  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女子,但是全篇全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全一位男子全相思之情;女子全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全想象中出现全。

这是词全成功之处。

词全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全情状。

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入历历,宛然在目。

首先,作者即描写那个女子所独自居住全环境。

那是一个幽深静谧全小小院落。

由于情人全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而日间气氛空寂得令人难耐。

更可恼全是,时当春日,天气冷暖阴晴没个准,使人觉得心绪也愈发烦乱了。

天气之阴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时心情全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

“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接虑来三句,由入入情,正面点出女子全怨情。

琴心,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这里是为女方设想:闺中寂闷,无可交通心事之人,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虑由写情转入写事。

“曲径”、“虚阑”二句,是一组工整而流畅全对仗,意在进一步刻画女子此刻之无聊。

抒情男主人公设想,他全情人此时感觉万般无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

她时而在幽曲全花径里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而斜倚栏干在阳光虑教鹦鹉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走忧愁。

有时她一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又使她思绪万千。

上片末“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二句,意思是说:女子看到婀娜全杨柳在春风中自在摇动,恰如十三岁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扭腰作舞,她感到这种不知忧愁全张狂轻浮之态十分好笑。

一“笑”字将女子因物兴感、情绪更加烦乱全心态点化出来了。

  词全虑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

过片全四个三字句,写女子黄昏之后全孤苦愁闷。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情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见;风前絮,喻愁恨之绵绵不断。

这四句,使人宛然见女子春夜枯坐空闺、如泣如诉之状。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二句,将此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全情态,准确地刻画出来。

这里出以问句,更显出多情全男主人公对女方全无限关切。

是全篇全高潮,也是抒情全“词眼”所在。

一“想”字笼罩前后文,关合男女双方。

有此二句,点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写皆非实入,而是“今夜”所“想”。

有此二句,才由虚拟与悬想巧妙地过渡到实写,从而正面描写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全相思心理。

“洛浦”与“秦楼”二句,即承“想”字而来,利用典故抒写自己怀想情人却无缘相会全痛苦。

  这“洛浦”与“秦楼”二句,借用了二个典故。

前一个典故是正用,写自己梦见情人,醒后一切成空;后一个典故是反用,叹息出双入对全情侣天各一方。

  篇末“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细雨)”,以入物全描写显示抒情主人公满目所见,无非令人断肠之物而已。

无限全哀感顽艳之情,融入春日黄昏入色之中,愈发显得愁绪无边,韵味深长。

全词全结尾是以写入来抒情、语尽而情不尽全妙笔。

全词情入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是南宋词人吴潜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是一首送别之作。

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由衷关切以及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朝代:宋代  作者:吴潜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鉴赏:  此词是送别之作。

“御带”,又为“带御器械”,是武臣的荣誉性加官。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词的开头即问友人李珙何以辞官,可见这不是一般的聚散迎送,牵动肚肠的也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

“问何事”,语气也显得比较重。

可是下文却没有回答。

而是写李珙辞官后的逍遥生活。

“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写其“翩然”之状:出朝后漫游湖海,与鸥鹭为友,出没于烟波雨浪,显得多么自在、轻快。

“海客无心随白鸥”,似乎友人对这种境遇还很满足。

作者这里有意引而不发,使人感到飘逸的表象下隐藏着别种意绪。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这里是回答了,经过上面一番周旋,显得有很重的感情份量。

辞官后遨游江海固然自在浪漫,但辞官实是无奈之举。

虽有报国之志,济时之策,怎奈落得“空自怨”  “从谁吐”,用问句表达出来,其中含有无奈、落寞、怨恨、孤独等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垂虹亭位于吴江长桥头,这里是南宋连贯东西水路必经之地,李珙离临安往西自然经过这里。

这里还有一处著名的古迹:晋代吴江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慨然叹道:“人生贵在适志,安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哉!”便辞官返乡。

后人在这里建有鲈乡亭。

“垂虹亭”地名融合典故用在这里很合适:友人经过此地正是鲈肥堪脍时节,可尽地主之谊;友人亦是辞官归去,正与张翰同怀,可谓异代知音,不妨小住。

并且有用张翰“人生适志”安慰友人之意。

“鲈堪煮”,“堪”字耐人寻味,除了传达出主人殷勤款留之意外,还替友人表达了心里的多少不得已!  “拚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可以说,这里才是送别之题,上片全是题前之意。

由于题前之意写得很充分,别意就显得分外珍重、深厚了。

“留君住”须“拚一醉”,这种态度表现出了多么执着、灼热的感情,“歌一曲”中有着多少依恋、怜惜。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友人此去,怅然若失,仿佛在追循友人足迹似的。

顺承上句,这种意思是明显的。

  可能还有别的意思。

李珙大概是四川人,四川人来下江做官,路途遥远,一旦罢官就有流离之感。

吴潜友人吴泳也是四川人,在写给吴潜的信中就说:“西州(指四川)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

”如果是这样,那么“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就有双层含义:一为问询,一为慨叹,即罢官之后很可能“无所于归”,天地之大,难道没有你容身之处?其中的关切、忧虑表露无遗。

这与下面的情绪表现又是紧相联贯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还有收拾旧山河这样的大事业等待成就,朝廷本该多多任用贤才,但李珙这样有志又有才的人却被迫辞官漂泊江湖,这真让人又痛惜又悲愤。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不理解,因而发为天问。

“一笑”,是被悖谬所激怒的笑。

读到这里,读者可以想见作者在向青天发问:人世间的举措何以如此荒唐,是非何以如此颠倒?“天无语”,他得不到回答,陷入了深深的悲愤之中。

  这首送别词写得悲郁慷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理解、对其遭遇的‘深厚同情,同时也对朝廷的昏愦表示了强烈愤慨。

这些情绪的表达是有层次的推进,词中的几个问句显示了情绪推进的节奏,结句达到了高潮。

从全词不难看出,作者通过抒写李珙的遭遇,寄予了个人的身世感慨,所以这首词亦是自况。

在当时的环境下,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是爱国人士的普遍命运。

  词句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

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

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李御带珙(gǒng):李珙,作者的友人,《宋史·杨巨源传》中有“成忠郎李珙投匦,献所作《巨源传》为之讼冤”(巨源,蜀人,平吴曦后,为四川宣抚安丙倾轧,被杀),此李珙或系其人。

御带:也称“带御器械”,官名。

为武臣的荣誉性加官。

  ⑵红玉阶:红色的台阶,此处代指宫殿。

  ⑶翩(piān)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⑷汀(tīng):水边平地。

  ⑸济时:拯救时局。

从:跟,向。

  ⑹垂虹亭:地名,在今江苏吴江县虹桥上,建于宋仁宗庆历(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年间。

宋代许多文学家都在诗词中提到了它。

扁(piān)舟:小船。

  ⑺鲈堪煮:晋代吴江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的鲈鱼脍,于是慨然叹道:“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便辞官返乡。

鲈(lú):鲈鱼。

堪:可。

以上两句写李珙将回故乡隐居。

  ⑻拚(pàn):舍弃,不顾惜。

  ⑼悠悠:众多的样子。

浑:全。

  ⑽冉冉:形容时间渐渐过去的样子。

  白话译文  好端端地在朝廷里做官,因为什么事要翩然辞官引去?遥望湖海上满滩沙鸥白鹭,远处船儿微露半帆笼罩着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怅怨,济时有良策又能对谁倾吐?路过垂虹亭下不妨暂系小舟,那里著名的鲈鱼堪煮。

  我甘愿拼死一醉,真诚地挽留你住。

我将含泪高歌一曲,送你踏上归乡之路。

踏遍江南江北,你将要归向何处?天下大事那么多全没有解决,大好年华就在这无结果中渐渐消逝。

举头一笑问湛湛青天,青天也只沉默无语。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八月,吴潜任平江(今江苏苏州)知府时,李珙辞官途经此地,作者为了送别李珙作下了这首词。

  作者简介  吴潜(公元1196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宣城)人。

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进士第一,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改签广东军判官。

绍定年间,历太府少卿、淮西总领,迁太府卿兼权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留守。

后陈九事,忤时相,罢。

又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拜同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

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转左丞相兼枢密使,封许国公。

以论丁大全、沈炎、高铸之奸,被劾,一再贬徙循州安置。

卒年六十七。

《宋史》、《南宋书》有传。

有《履斋遗集》四卷,续集一卷,别集二卷。

词集《履斋诗余》一卷,存二百五十六首。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原文、赏析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原文、赏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

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

天正远,伤飘泊。

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译文:  万里西风助我登上滕王阁,楚江波涛惊起,云层翻腾。

远远望去好像船从树梢上驶过去,有时水鸟雀沙边飞落。

晚上阴雨遮天,与唐时无异。

秋天来临、气蓑悲伤,自叹十年官场浮沉,多次落职乡居。

唉,算了算了,不去说它了。

天地之大,却没有我落脚之地。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宋以来始填此词调。

  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万里”三句:暗用王勃故事。

写自己登临高阁时的兴致。

传说王勃往道南昌,水神以风助之,一夕行四百余里。

  正槛(jiàn)外:门外正是。

  楚山:指西山又名南昌山(今湖北省西部)。

古时南昌属楚地,故称西山为楚山。

  楚江:指赣江。

作:起。

  木末(mùmò):树梢。

一作“林杪”。

  紧:深,浓。

秋意已深。

  休休莫莫:罢休,罢了。

乾坤:指天地。

  着(zhuó):安放。

  断送:逗引。

角:号角。

  吴潜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

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

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

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

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

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

格调沉郁,感慨特深。

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一、兄弟两“吴公”  吴潜与哥哥吴渊还是幼童的时候,生母就不幸染病去世。

兄弟俩是在饱读诗书的父亲和慈爱的后母管教下成长的,聪明好学,相亲相敬,只是性格迥异,哥哥沉默寡言,弟弟活泼好动。

两人最终均由读书步入仕途,位居高官,都想为朝廷为百姓干一番事业。

但哥哥为政过于严酷,往往一点事情而兴师动众,牵连罗织,以致遭到不少人怨恨,说他太狠毒。

吴潜曾多次当面或以书信劝谏哥哥,哥哥也虚心接受,只是事到临头,多年养成的弊病竟一发而不可收。

平日忌恨吴家兄弟才德的奸臣贾似道之辈便乘机鼓噪,编造童谣诬陷他们。

两兄弟姓吴,众人尊称为“吴公”,童谣即以谐音称之为“蜈蚣”:“大蜈蚣小蜈蚣,尽是人间毒业虫,夤缘攀附有百足,想使飞天能食龙。

”但兄弟俩胸襟坦荡,敌手抓不到把柄,谣言最终不攻自破。

  二、反对立昏君  公元1260年,是宋理宗景定元年,在皇位坐了30多年的赵昀,见自己年近花甲还没有一个亲儿子,便想立自己的侄子赵祺为皇太子,以便将来接自己的班。

吴潜知道赵祺是个口舌迟钝、呆头呆脑的人,难以承担天下重任,便密奏理宗说:“微臣没有丞相史弥远的才干,忠王赵祺也没有陛下您的福寿。

”理宗听了很是恼火,听信奸臣沈炎的诬陷挑拨之言,革去吴潜的左丞相之职,将他贬到当时十分偏远的广东循州当有职无权的地方团练使。

结果,吴潜再次以直谏丢官,而赵祺后来也只当了10年短命皇帝。

  三、预知生死  吴潜学富五车,为官之余,不仅喜欢吟诗作词,而且颇精星象之学。

他的‘诗,多感情之作,激昂凄劲,一如他的为人。

他被贬到广东后,看到南宋王朝日衰一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内心悲愤,常常独自望着夜空,久久默然无语。

一日,他突然对身边人说:“我将死之夜,必定雷风大作。

”他的话语好象还在空中回荡,几天后的一个夜里,果然风大雷响,四鼓开霁。

他挥笔撰作遗表,作诗诵颂,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儿,闭上眼睛,便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

  四、吴潜故里—玉堂巷  在休宁县城东南隅中街通后街处。

昔日,巷内为吴氏家族聚居地,巷北侧依次为坊表林立的东街、瞻云书院、县前街、休宁县衙等。

从宋末至民国年间,为“表宅里树风声”,各朝陆续建筑于东街各巷弄的牌坊即近30座。

其中,东南街头的保宁坊,东南城门的敉宁坊,县前街的近民坊,双井前的进士坊,学宫东路的东南邹鲁坊,东门的经魁坊、秋官大夫坊、孝子坊、母节子孝坊,陪郭头的父子尚书坊、及第坊、学士坊等,都曾显赫一时。

特别是玉堂巷口的“画锦坊”,还记载着一段“衣锦荣归”、“母慈子孝”的历史:状元吴潜的哥哥吴渊读书做官,官至副宰相之职,荣华富贵到了极点,老了却整日里思念着故乡、惦记着将自己抚育成人的后母。

后母病重,他毅然辞官,特地从宣城赶回休宁玉堂巷侍奉汤药。

后母离世后,厚加安葬,并庐墓守孝。

孝满,自号退庵,整日吟诗作画于玉堂巷故居,直至葬身于休宁故园。

人们感其节孝,特立“画锦坊”以示纪念。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合集2篇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