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诗句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
【千问解读】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夏天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夏天诗句1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2、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 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关于描写夏天的诗句。
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杜甫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 10、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1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 1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 1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 17、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18、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 1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21、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22、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24、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25、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6、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戴叔伦 27、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 2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 2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0、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31、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32、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33、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3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描写夏天诗句2
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2、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7、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8、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11、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
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
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12、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13、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
1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1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9、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0、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21、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2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2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4、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
2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7、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28、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1、明日暴雨来,继以雷大震,平地成江河,吞卷才一瞬。
32、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
33、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35、可惜和风夜来雨,醉中虚度打窗声。
36、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37、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支春带雨。
38、霹雳一声震天响,开闸洪水倾盆发。
39、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描写夏天诗句3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柳宗元的《夏昼偶作》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7.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杜甫《江村》 8.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9.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10.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11.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杜甫《夏夜叹》 1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午睡起》 1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 15.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即景》 16.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初夏绝句》 1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的`《乡村四月》 18.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的《夏日山中》 19.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2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诗句4
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仰彼朔风。
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
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
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
翻飞南翔。
霜重天高日色微,颠狂红叶上阶飞。
北风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初闻澒洞怒涛翻,徐听骖驔战马奔。
纸帐蒲团坐清夜,恍如身在若耶村。
微风起秋色,樽酒亦时开。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钟口瓜洲一水间,两岸只隔数重山。
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兰。
人是自是长恨水长东。
桃花流水鳜鱼肥。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白毛浮绿水 树荫照水爱晴柔。
一道残阳铺水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桃化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火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岑参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南。
---白居易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 暖拥红炉炉火,闲搔白发头。
---白居易 火销灰复死,疏叶已经旬。
---白居易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杜甫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杜牧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
---陈子昂
描写夏天诗句5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____高骈《山亭夏日》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____王籍《入若耶溪》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6、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8、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10、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____范成大《喜晴》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____赵师秀《约客 / 有约》 1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____高骈《山亭夏日》 13、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 1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____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王昌龄《采莲曲》 18、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____陶渊明《四时》 19、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____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2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____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1、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____李商隐《赠荷花》 2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____司马光《客中初夏》 2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4、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____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25、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____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26、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27、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____王安石《初夏即事》 28、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____秦观《纳凉》 29、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____苏舜钦《夏意》 30、午梦扁舟花底。
香满两湖烟水。
____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31、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32、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____苏舜钦《夏意》 33、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____白朴《天净沙·夏》 3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____白居易《观刈麦》 35、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____李商隐《晚晴》 36、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7、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____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38、楝花飘砌。
蔌蔌清香细。
____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39、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____杜甫《为农》 40、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____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41、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42、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____司马光《客中初夏》 4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____杨万里《夏夜追凉》 44、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____曾几《三衢道中》 45、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
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46、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
____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47、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____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48、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____陆游《幽居初夏》 4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____杜甫《江村》 50、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____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51、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____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52、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____白居易《采莲曲》 53、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____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5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____杜甫《夏夜叹》 55、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____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56、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____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57、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____李爽《芳树》 58、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____陆游《初夏绝句》 59、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____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60、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____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61、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____李白《渌水曲》 62、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____戴敏《初夏游张园》 63、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____李白《采莲曲》 64、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____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65、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____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66、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____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67、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____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68、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____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6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____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7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____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71、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____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72、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____韦应物《夏花明》 73、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____李白《折荷有赠》 74、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____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75、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____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76、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____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77、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
____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78、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____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79、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____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8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____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 81、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8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83、酒盏旋将荷叶当。
莲舟荡。
时时盏里生红浪。
____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84、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85、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____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86、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____关汉卿《大德歌·夏》 87、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
____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88、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____白朴《得胜乐·夏》 89、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____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90、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____赵以夫《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91、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萍花汀草。
____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92、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____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93、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____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94、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95、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96、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____白朴《得胜乐·夏》 97、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____白朴《天净沙·夏》 98、翠葆参差竹径成。
新荷跳雨泪珠倾。
____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99、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____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00、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
____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描写夏天诗句6
1、《初夏》古时候人是如何制冰的?帝王夏天用冰是多么奢侈?
他们把河水结的冰挖出来,存放到地窖里,夏天用。
咱们以清朝为例。
每年冬至过后就是皇家凿冰储冰的日子。
此事归工部都水司负责。
每年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谢河神赐予的冰块。
古人对大自然还是敬畏的。
是天的儿子嘛,动爸爸的东西,不恭敬还行。
凿出来的冰会修整的四四方方,并且有标准的尺寸要求,这样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间了。
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
在清朝大部分时期里,建冰窖是国家垄断行业,老百姓不允许建。
冰窖有两种,一种是官窖,专供皇家使用,另一种是府窖,供王爷们使用。
在北京就有个冰窖口胡同。
就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官窖所在地。
它之所以修建在此地,是因为旁边就有城市水系的枝蔓。
从西边的玉泉山引水至此,与东边的通州大运河水系贯通,南边就是皇室的什刹海景区,当然还有后来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这么丰富的水源源不断流过,自然为古人制冰提供了方便之地。
像现在的供暖季一样,每年有个供冰季。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位置,供冰两个月有闰月就算是抄上了,可以多享用些时日。
用冰主要有两个地方。
一是来给皇家的屋子降温,当绿色空调使用。
装冰的容器也是有讲究的。
外面是木制的,内里是铅或锡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会重金属中毒。
二是冰镇食物的。
因为夏天的冰非常珍贵,所以,皇帝会对喜爱的大臣的防暑降温赏赐是按等级发“冰票”。
大臣可以凭票领冰。
所以如果您在清朝的夏天能喝上一碗冰镇酸梅汤,绝对比82年的拉菲要款式的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古人衣服那么长,夏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他们虽然没有空调,但却可以在衣服上大做文章,让自己尽量保持凉爽。
其中,最主要的能保持凉爽的穿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穿的少,一种是穿的薄。
穿的少很好理解,人类是一个聪明的种族,早在远古时期,布料还没有发明之前,人类就会用树叶编制草裙穿在身上。
那个时候不是没有更好的材料,有虎皮之类的动物毛皮,只是大夏天穿一身皮太热了,所以古人就选择了更凉快的树叶草裙。
到了朝代诞生之后,人类同样会选择穿的少来度过炎热的夏天。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穿的少就会有各种独特的要求了。
比如,既要穿的少,还不能裸露太多;或者既要穿的少,还不能被田间地头的毛草扎到皮肤。
于是人们就根据生活的需求,发明出了一些独特的服饰。
针对田间劳作的农民,古人发明出了一种“胫衣”,胫衣从外表上看,有点类似于现代人穿的短裤,只不过胫衣与短裤有很大的区别,胫衣只有前面能看,后面那一节没有布,就和小孩子穿的开裆裤一样。
除了减少衣服的布料,古人还想到了一种可以避暑的衣服制作方法,那就是增大布料的孔径。
这种衣服被我们称之为“麻衣”,麻衣比起普通的衣服,由于增大了缝隙,使得古人穿在身上走路的时候,有更多的风能吹到皮肤上带走热量,从而给人们带来凉爽。
当然,以上的防暑策略,仅限于古人外出之时,如果夏天待在家中,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只需两个字就能彻底解决穿衣烦恼,这两个字就是——不穿。
封建时期的古人,哪怕条条框框再多,在家里同样谁也管不到,只要你不出门,在家裸奔都没人管你。
现代人要想做到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还是比较容易的,互联网的发达已经可以让我们在家里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就连一日三餐,都可以让人送到门口来。
不过,古人可没这么好的待遇,他们要想不被饿死,就只能参加劳动。
就算是那些富家小姐,也避免不了出门,见见朋友之类的。
既然避免不了社交外出,穿的少这招就不太好用了,人们只能从衣服的厚度上寻找突破点,于是夏天的衣服就越变越薄,用薄如蝉翼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在马王堆里出土的“素纱禅衣”,就向世人展现出了古人高超的布料制造水平,这件衣服,还是长袖长袍,整体重量连五十克都不到,据说叠起来能塞进火柴盒里。
此外,在中学课本上也出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阿拉伯人到游玩,看见一位唐朝官员身上的痣都从衣服中透出来了,于是这位阿拉伯人就对这位官员感叹道:“你穿的衣服也太少了吧,连痣都漏出来了。
”官员听完回答道:“不少不少,我可穿了五件衣服。
”阿拉伯人不信,凑上前仔细一看,果然是五层。
可见,古代的纱衣到底有多薄。
不过,这种级别的纱衣,其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价格也相当昂贵,因此,在古代,只有一些官员或者富商才有能力购买,普通老百姓买的纱衣,虽然也薄,可比起素纱禅衣却差了许多。
此外,古人在纱衣穿戴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单独穿一件纱衣,这点可以理解,要是单独穿着出门,和裸奔有什么区别,他们会在里面搭配一些吸汗的珍珠衫或者竹衣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保守,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古人生活的错误看法呢? 其实,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对古代社会不太了解的同时,还被一些信息给误导了,在笔者看来,影响人们对古人夏天穿衣看法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首先是古装电视剧对我们产生了误导。
任何一部古装电视剧,里面的人物角色穿的都十分繁琐,哪怕夏天都是如此。
尤其是女性角色,长衣长裙,发簪发髻,甚至就连睡觉都要船上包裹住全身的睡衣,盖上厚厚的大花被子,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热。
这其实对观众是一种的误导,古代也有薄衣服,或许是为了拍视频省事,导演就没管这种小细节吧。
其次,影响我们对古人穿着看法的因素,是温度。
从公布出来的年平均气温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代平均温度比现在冷很多。
这也很好理解,如今的夏天如此炎热,不得不提的就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碳排放量急剧增加,使得全球变暖加快,进而使现代人对古人的生活产生了误区,认为古代夏天也这么热。
最后的一个原因,是幸存者偏差。
我们了解古人的穿着,除了电视剧电以外,更多的恐怕要属历史图片了,包括各种画像,公主画像等等,这些画像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穿着长长的衣服,把除了头和手以外的地方,都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但其实,这种就属于幸存者偏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画像就类似于如今的证件照,古人在画像的时候,往往会穿的十分正式,这些衣服就是那时候的正装,所以,看多了这类照片,就给人一种原来古人穿这么多的感觉。
所以,还是那句话,别觉得古人傻,古人只是科技不发达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