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07 点击数:
简介: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诗的《秋怀》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千问解读】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诗的《秋怀》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思乡秋天写景 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秋怀》元好问 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屋里,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吟唱之声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注释1﹑凉叶:在寒风中的树叶。

萧萧:落叶声。

散:散播﹑散发。

雨声:指落叶声像雨声一样。

2﹑淅淅:风声。

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盖着。

掩,铺散,遮盖。

3﹑黄华:指菊花。

华,同“花”。

4﹑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

5﹑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

黄庭坚《胡宗元诗集序》说:“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6﹑眼暂明:指因喜悦而眼神顿时明亮起来。

暂:顿时。

《秋怀》元好问 古诗鉴赏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诗人从三乡镇移居登封,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然而,战争的形势却日趋险恶。

当年九月,蒙军主帅木华华黎集结大军,包围了太原,并攻破了濠垣,诗人面对破碎的山河,怀旧沦陷的故乡,心中抑郁难平。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候虫和寒鹊自喻,抒发了流落他乡的凄凉苦闷和对于家乡的殷切怀念。

元好问名句推荐 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作者:元好问: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

作者:元好问:出自《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作者:元好问:出自《玉漏迟·咏杯》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作者:元好问:出自《过晋阳故城书事》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作者:元好问:出自《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

作者:元好问: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作者:元好问:出自《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作者:元好问:出自《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加入收藏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