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
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
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
【千问解读】
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
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
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
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
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
蜀亡,遂亦不仕他姓。
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 《南乡子·山果熟》李珣 鉴赏这首小令,以清新的语言,明快的色调,热情描摹歌颂了江南的风光。
荷花之最秀异者叫“水花”,这里实指菱荷之类。
头三句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山上的各种水果成熟了,菱荷也散发着清清的芳香,家家户户都有种藕养鱼的池塘。
从“家家风景有池塘”的描写里,使人不仅看到了江南山光水色的秀美,也想到了这里人民的勤劳和富庶。
在写法上,这几句是从大处着笔,范围逐渐缩小。
后面几句,则又由一个船头的侧影着笔,将意境开拓开去,使人想象到一个更广阔的境界。
“木兰舟上珠帘卷”,木兰,木兰花,木兰树质坚硬,是做舟楫的好原料。
《述异记》说:“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所云木兰舟出于此。
”这里说,在华丽的木兰舟上卷起了珠帘——未写人而想见其人。
“歌声远”三字,使人仿佛看到了词人那聆听妙音的兴致,船近时既观且听,船行远了仍在倾耳;“椰子酒倾鹦鹉盏”(鹦鹉盏,盏就是杯,是用鹦鹉螺制成的一种酒杯名。
鹦鹉螺,壳乳白色,有青绿斑,里面有光如真珠,螺层尖处屈曲如鹦鹉嘴状,制为酒器,古雅奇趣可玩。
大者可容酒二升,小者似今之酒杯稍大。
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共酌琼酥酒,同倾鹦鹉杯。
”可知这是一种较为名贵的酒杯)则是且听远音且忆方才船头所见的情景:男的手持鹦鹉杯,美美的饮着江南特有的用椰子酿制的酒浆,女的在放开她那清脆婉转的歌喉,船行远了,他还在“歌声远”中仔细地听着,品味着所见情景,这不仅使人想见到了歌声的优美,而且看到了一幅天长水远的画面,看到了一幅词人陶醉江南风光的图画。
一首仅仅三十个字的小令,却描绘出了江南山光水色之秀美,肥田沃土之喜人,农民之勤劳富庶,富者之悠闲自得,词人之喜悦欢畅,清川之舟楫往还。
这样大的容涵量,写得却不拥不挤,雍容自如,疏淡雅致,这是很难得的。
张炎《词源》说:“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
”作者的本领,就在于能将“大词之料”写成一篇小词,读来使人感到精美而有韵致。
张炎又说:“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
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
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
”这首小令的收尾,就富有余音缭绕之佳趣。
李珣名句推荐 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
作者:李珣:出自《南乡子·云带雨》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作者:李珣:出自《南乡子·乘彩舫》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作者:李珣:出自《渔歌子·荻花秋》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作者:李珣:出自《渔歌子·荻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