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1-19 点击数:

【千问解读】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出自清代:顾太清的诗的《玉烛新·白海棠》 初晴新雨后。

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

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

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咏物写花述志玉烛新 顾太清的简介 顾太清(1799-1876),名春,字梅仙。

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

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 清代第一女词人 。

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

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

《玉烛新·白海棠》顾太清 注释[1]缟(gǎo)衣:白绢衣裳。

[2]憨憨:痴呆貌,质朴貌。

[3]乌衣:黑色衣。

古代贫贱者之服。

[4]盈盈:仪态美好貌。

《玉烛新·白海棠》顾太清 鉴赏词作于庚子,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该年太清四十二岁。

此词为咏白海棠,实则借咏海棠,抒写对美好情志的追求。

可以这样说,素洁高雅的白海棠,就是词人自己。

词中说,一番新雨初晴后,那白海棠像是被洗褪了胭脂,穿着洁白素色的衣服一样。

按海棠以红色为多,白海棠为稀有品种。

人们多见红色海棠,词人欣喜地形容白海棠为“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接着又形容它的可爱姿态:“东风倦倚,憨憨态”,说有着憨态可掬的样子。

它“不管敲残更漏”,从白日到夜晚,都是这番惹人喜爱。

到了夜晚“嫩寒天气”中,它睡着了,变成一种“乌衣”打扮,但却“微香暗侵襟袖”,仍然觉得有一股幽香透出。

上片写花,是透过人的审美心理来表现的。

其中浸透了人与花的交融,下片延续这一手法。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这是赏花女子与花的对话。

说花儿盈盈芳心,占尽春光,女子的芳心,也在春光中被花儿激发。

在红装素裹的争奇斗艳中,赏花人独独赞赏这白海棠,“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还赞扬它的“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赞扬它在花中也数第一,有着清秀高雅的神态。

花有肥腴之态,鲜艳之色,代表了一种富贵态,词人的审美欣赏却在于花中“净骨天然”的挺拔素洁,它代表了一种天姿国色,而且神韵高雅,不媚俗,非浓妆艳抹。

词人以这里的白海棠为知音,表示要像伯牙与子期一样,在它面前弹奏“流水高山”一曲,为它慢慢弹奏,倾诉自己的芳心。

交融对话,写得灵动活泼,借咏花,表达了词人的审美追求。

顾太清名句推荐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作者:顾太清:出自《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作者:顾太清:出自《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作者:顾太清:出自《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作者:顾太清:出自《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作者:顾太清:出自《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红妆莫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