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小宛》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小宛》原文 《小宛》 诗经小雅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
【千问解读】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诗经·小雅《小宛》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宛》原文
《小宛》
诗经·小雅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式穀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宛》的出处
《小宛》出自:《小雅·小宛》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小宛》译文
那个小小斑鸠鸟,展翅高飞在云天。
忧伤充满我内心,怀念已故我祖先。
直到天明没入睡,又把父母来思念。
聪明智慧那种人,饮酒也能见沉稳。
可是那些糊涂蛋,每饮必醉日日甚。
请各自重慎举止,天恩不会再降临。
田野长满大豆苗,众人一起去采摘。
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蠃会把它背来。
你们有儿我教育,继承祖先好风采。
看那小小鶺鸰鸟,边翻飞呀边欢鸣。
我天天在外奔波,我月月在外远行。
起早贪黑不停歇,不辱父母的英名。
交交啼叫青雀鸟,沿着谷场啄小米。
自怜贫病更无依,连遇诉讼真可气。
抓把米去占一卦,看我何时能吉利?
温和恭谨那些人,就像站在高树上。
担心害怕真警惕,就像身临深谷旁。
心惊胆战太不安,如踩薄冰恐沦丧。
《小宛》的注释
宛:小的样子。
鸠(jiū):鸟名,似山鹊而小,短尾,俗名斑鸠。
翰飞:高飞。
戾(lì):至。
戾天,犹说“摩天”。
先人:死去的祖先。
明发:天亮。
有:同“又”。
齐圣:极其聪明智慧的人。
温克:善于克制自己以保持温和、恭敬的仪态。
昏:愚昧。
不知:愚昧无知的人。
壹醉:每饮必醉。
富:盛、甚。
敬:通“儆”,警戒,戒慎。
仪:威仪。
又:通“佑”,保佑。
中原:即原中,田野之中。
菽(shū):大豆。
这里指豆叶。
螟(míng)蛉(líng):螟蛾的幼虫。
蜾(guǒ)蠃(luǒ):一种黑色的细腰土蜂,常捕捉螟蛉入巢,以养育其幼虫,古人误以为是代螟蛾哺养幼虫,故称养子为螟蛉义子。
负:背。
尔:你、你们,此指作者的兄弟。
式:句首语气词。
穀(gǔ):善。
似:借作“嗣”,继承。
题(dì):通“睇”,看。
脊令:鸟名,通作“鶺(jí)鸰(líng)”,形似小鸡,常在水边捕食昆虫。
载(zài):则、且。
斯:乃、则。
迈:远行,行役。
而:通“尔”,你,作者称他的兄弟。
征:远行。
忝(tiǎn):辱没。
所生:指父母。
交交:鸟鸣声。
一说是往来翻飞的样子。
桑扈(hù):鸟名,似鸽而小,青色,颈有花纹,俗名青雀。
率:循、沿着。
场:打谷场。
填:通“瘨(diān)”,病。
寡:贫。
宜:犹“乃”。
岸:诉讼。
毛传:“岸,讼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与“犴”通,犴,狱也。
温温:和柔的样子。
恭人:谦逊谨慎的人。
如集于木:像鸟之集于树木,惧怕坠落。
惴(zhuì)惴:恐惧而警戒的样子。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追往思来,劝戒别人谨慎处世,小心做人。
全诗六章,每章六句,内容跌宕起伏,情感沉郁恳切,将怀念父母的思想感情却或明或暗地贯穿于全诗中,语言生动,重点突出,组织严密,层次分明。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译
2、“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的原文翻译
3、“陆机《门有车马客行》”的原文翻译
4、“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的原文翻译
5、“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的原文翻译
董小宛做了九年贤妻,她得到了什么?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董家绣庄”,这个绣庄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作为绣庄唯一的小姐,董小宛自小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好的。
作为独女,父母对她宠爱有加,也因为如此,养成董小宛有些清高的性子。
如若可以如此富足的过下去,董小宛的一生也许只会平凡无奇,她会嫁个的相公,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吧。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董小宛十三岁时,她的父亲患上了暴痢,没多久就去世了。
她的母亲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就带着董小宛隐居于半塘河滨,将绣庄交给伙计打理。
没过两年,恰逢明末清初的战乱,白氏打算关闭绣庄准备逃难,谁知一盘点,绣庄不仅没有盈余,反而欠了不少外债。
白氏知道是伙计们搞鬼,但无可奈何,一气之下就病倒了。
母亲病重,巨额外债,这一切都压在董小宛一人身上。
偏偏董小宛性子又高傲,不愿意的找人借钱,在万般无奈下,答应别人的引进,去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
虽然她的美貌让她出了名,她也以买笑为生,但她依然选择看人下碟,对不喜欢的人流露出厌恶的表情,得罪了不少客人,鸨母见她得罪自己的财神爷,对她也起来。
一气之下,董小宛离开了南京,回家后,看着依旧躺在床上的母亲,与不断上门要债的债主,董小宛一个头两个大,在那个时代,她一个弱女子,没有什么谋生的本事。
最终她还是入了妓院,当了“三陪”,陪笑、陪酒、陪出游。
就这样一番折腾,她总是安稳下来。
这时候,她人生的另一半出现了,那就是冒辟疆。
这个冒辟疆,是个小有名气的公子哥,也是当时反清复明的一员。
他们的见面可谓是一波三折,冒辟疆求见了董小宛五六次都没有成功,直到准备离开苏州的前一天才见到了董小宛。
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但是冒辟疆毕竟有离开的行程,所以这只是一次短暂的会见。
没过多久,董小宛的母亲白氏病逝了,董小宛也因此生病了,这一次,冒辟疆的到来,点燃了他们之间的爱火,两颗心,依偎的更近了。
那时候的冒辟疆应该是真心喜欢董小宛的,他为董小宛赎了身,娶她当了小妾。
婚后的生活,也算甜蜜,董小宛是个十八岁的少女,对爱情充满期待,她为了冒辟疆变着花样的研究菜色。
那些流传于后世的董肉,董糖,都是她为了讨冒辟疆的欢心所研制的,毕竟她自己并不是个吃货,她是一两碟水菜香谷就可以打发一餐的人。
那个时候,冒辟疆的原配身体不好,董小宛自觉承担起照顾苏氏的两个孩子,以及公婆的重任,在她的不辞辛苦下,赢得了乡里邻居的称赞。
那是个战乱时期,冒家为了生存,举家逃亡,一路的,冒辟疆病倒了。
为照顾他,董小宛把一张破草席摊在床榻边作为自己的卧床,彻夜无休的照顾丈夫,为他整理呕吐物,擦拭身体,悉心照料。
历时五个月,冒辟疆病好了,但董小宛却骨瘦如柴,仿佛也曾大病了一场。
这仅仅只是开始,冒辟疆又病了好几次,董小宛都一直照顾在旁,终于,她的身子到达了极限,丈夫好了,她却病倒了,这一病,再也没醒来过。
就这样,嫁入冒家九年,时年二十七岁的董小宛病死了。
这九年的婚姻生涯里,董小宛落了个贤妻的名声,但那又如何?这场婚姻,从头到尾都是她一人当然独角戏。
还记得他们举家逃亡时,董小宛就因为动作稍慢,就被冒辟疆嫌弃,觉得她拖他后腿。
男人的爱,如过眼云烟,消散得太快,丈夫远走的心,聪明如董小宛,又怎会不知? 只不过这场爱情梦,她不愿醒,甚至为之不惜付出了生命,但她得到了什么? 那个活了八十多岁的冒辟疆,又记得她多少的好?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两天,毕竟冒辟疆太忙的,他的一生,有文献可考,就与10多位女性有过情爱关系,没记录在册的又有多少呢? 董小宛是谁?在他那漫长的人生中,不过是寥寥无几,他可能记得,也可能早就忘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简介是怎么回事?董小宛是如何死的?
明末清初,国家动乱,英雄美人层出不穷。
“秦淮八艳”在那一段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她们每一个都才情无双,才艳双绝,受诸多文人雅士追捧。
“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原名白,字字宛君,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后因家道中落,为给母亲治病堕入风尘。
她才情无双,精通诗词女红,,受名士追捧。
在乱世洪流、风尘烟火中,董小宛一直,后与当时著名的抗清志士相恋,于战乱中嫁与冒辟疆为妾。
从良后,一心一意为冒辟疆操持家业,完成了从一代名妓到贤妾的转变。
名士风流,名妓惊艳,董小宛与冒辟疆两人的结合,算是一桩佳事。
虽然在这段爱情中,冒辟疆居高临下,董小宛一直都是处于下位,但董小宛能嫁给自己倾心之人,也是幸事。
“秦淮八艳”的名声不止在当时流传颇广,她们的故事就算是现在也一直为人称道。
人们不仅好奇她们的爱情,同时也她们最后的结局。
而其中董小宛的人生结局,更是有多种说法,让人争论不休。
第一种说法,董小宛是病死的。
董小宛嫁给冒辟疆之后,一直安分守己。
后来清军入侵,董小宛随冒辟疆一路避祸。
等辗转回到冒家的时候,发现已经家产尽失,要不是董小宛精打细算,过日子都成问题。
后来冒辟疆几次身患重病,都是董小宛费心费力照顾,甚至在病中的时候,董小宛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
所以后来冒辟疆身子康健以后,素来体弱的董小宛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受病痛折磨而亡。
第二种说法,董小宛被掳劫进宫中,殉节而死。
董小宛与冒辟疆躲避清军的时候,与冒辟疆在战乱中走失,后来因为名声太大,加之在帝身边教唆,被清军掳劫入京。
被关在紫禁城的董小宛想要自尽而亡,听说冒辟疆来到北京之后,辗转与其相见,告诫其千万不要降清,随后在冒辟疆走后,撞柱而死。
第三种说法,指的是董小宛就是宫中的董鄂妃,最后在紫禁城香消玉损。
这种说法说的是,董小宛当年并未身死,而是被洪承畴所劫,为了讨好,博取帝欢,因而送入皇宫。
冒辟疆辗转得知董小宛已被顺治帝纳入后宫,受尽宠爱之后,惊惧不已,赶忙对外谎称董小宛去世,并且为了证明死亡真实性,还作《金人捧露盘词》,寄托悲思。
后来清宫的董鄂妃是怎么死的,就是董小宛的死因。
第四种说法,在维扬拒辱自刎而死。
公元1645年,清军大举南下,兵临南京城,南明守将史可法率城中军民浴血御敌七昼夜。
战争期间,董小宛受丈夫所托,特地制作酥糖分发给南明将士,劳军鼓励。
可惜最终孤城南守,被清军攻破。
城破之日,史可法壮烈殉国,而董小宛也自刎拒辱,血洒琼城。
第五种说法,死于姑苏城。
此种说法与洪承畴和有关。
说的是肃清余孽之事,在1650下半年已经差不多了,所以两人将驻扎地从南京移到了姑苏。
姑苏自古出美女,而洪承畴和多铎都是,到了姑苏之后,两人暴举。
他们先是把黄功亮的继室常熟美女刘三季弄来进贡,后又派人四处寻找董小宛。
当时冒辟疆避祸在外,为了不连累冒家之人,董小宛虽明知有祸,但仍然赴约前去。
去之前,董小宛在自己的衣胞之地以身藏的剪刀自尽殉节,血溅苏州五云轩。
关于董小宛的死因,多种多样,虽不知历史真相如何,都不能掩盖董小宛其高尚的民族气节。
冒辟疆没有降清,很大一部分都是受董小宛影响。
相比于那些投降清朝的士大夫,董小宛一个小小女子有如此觉悟,值得人们尊敬赞叹。
随机文章秦始皇是成功的皇帝吗?运30运输机最新消息曝光,或改用两喷气式发动机怎样判断老人即将去世,呼气大于吸气和老人吃不下饭都是去世的征兆量子武器杀伤有多大,可轻易摧毁一颗星球/未来星球大战必备武器冷知识丨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4大悬疑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