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节南山》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10-06 点击数:
简介: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诗经小雅《节南山》原文及翻译注释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节南山》原文 《节南山》 诗经小雅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千问解读】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诗经·小雅《节南山》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小雅《节南山》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节南山》原文

《节南山》

诗经·小雅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

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节南山》的出处

  《节南山》出自:《小雅·节南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节南山》译文

  巍巍的终南山高耸入云端,层层叠叠的山石危立险矗。

太史尹氏正得势权位显赫,引得普天下百姓万众瞩目。

仁人君子为国政忧心如焚,不敢开玩笑哪来幽默谈吐!国运已经衰落得如此不堪,你为什么还这样熟视无睹!

 

  巍巍的终南山高耸入云端,山谷幽深草密林木可参天。

太史尹氏正得势权位显赫,但他执政不平有何善可言?苍天无眼正降下重重祸患,丧乱何其多竟是不可言传!百姓们怨声载道没人说好,你却不曾有丝毫愧怍嗟叹!

 

  我敬爱的太史尹氏大官人!你可是咱大周王室的根本,执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臣。

天下四方的安稳靠你支撑,天子权威的牢固靠你辅振,百姓的生活道路靠你指引!现在却得不到苍天的眷顾,你不该总让我们饱受穷困!

 

  周王你不亲政勤政,已经失去天下百姓的信任!你对朝政也总是不闻不问,不要再欺哄瞒骗至德圣君!你就该静心执政莫再发昏,不要再委政小人危及国运!那些委琐宵小的裙带姻亲,就不该教他做高官厚禄人!

 

  苍天大老爷不肯阳光普照,给人间降下如此大的灾疫;苍天大老爷不肯施恩眷顾,给人间降下如此深重戾气。

至德的圣君如果降趾莅临,一定会让百姓的乱心平息;至德的圣君如果执政公允,一定会让百姓的怨怒远离!

 

  可叹命多舛不被苍天怜悯,天下槽乱至今还没有平定;祸患滋生伴随着岁月增长,使黎民百姓生活不得安宁。

我忧国忧民之心痛如沉醉,是谁执掌国政竟如此无能!你不能鞠躬尽瘁亲劳勤政,遭秧受害的还是天下苍生!

 

  我驾驭着那四匹高头大马,四马奔腾抖动着粗壮脖颈。

我站在车上瞻望四方风景,心头茫然不知向何处驰骋!

 

  你刚才还肆意为恶抖威风,两眼盯着矛戟想和人作战。

很快又平息戾气悦色和颜,犹如宾朋对坐把酒来言欢。

 

  苍天总是如此不公,害得我君王整日不得安生。

太史尹氏不但不自警自省,反倒抱怨别人对他的规劝纠正!

 

  家父大夫苦心孤诣作讽诗,为的是探究我王遭难深因。

抑或是为了感化你的狠心,以有利国家造福天下黎民!


  《节南山》的注释

  节:通“巀(jié)”。

长言之则为巀嶭(niè),亦即嵯峨。

 

  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

 

  师尹:大(tài)师和史尹。

大师,西周掌军事大权的长官;史尹,西周文职大臣,卿士之首。

 

  具:通“俱”。

 

  惔(tán):“炎”的误字,火烧。

 

  卒:终,全。

 

  何用:何以.何因。

 

  有实:实实,广大的样子。

《诗经》中形容词、副词以“有”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

猗:同“阿”,山阿,大的丘陵。

 

  荐:再次发生饥馑。

瘥(cuó):疫病。

 

  憯(cǎn):曾,乃。

 

  氐:借为“榰(zhī)”,屋柱的石磉。

 

  钧:通“均”,制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转轮盘。

 

  毗(pí):犹“裨”,辅助。

 

  吊:通“叔”,借为“淑”,善。

昊天:犹言皇天。

 

  空:穷。

师:众民。

 

  式:应,当。

夷:平。

已:依全诗前后及此处文义,今理校为“己”,义为以身作则。

 

  殆:及,接近。

 

  琐琐:细小卑贱,《尔雅·释训三》:佌佌,琐琐,小也。

姻亚:统指襟带关系。

姻,儿女亲家;亚,通“娅”,姐妹之夫的互称。

 

  膴(wǔ)仕:厚任,高官厚禄,今世所谓“肥缺”。

 

  佣:通“融”,明。

 

  鞠讻(xiōng):极乱。

讻,祸乱,昏乱。

 

  惠:通“慧”。

 

  戾:暴戾,灾难。

 

  届:临。

 

  阕:息。

 

  式月斯生:应月乃生。

 

  成:平。

 

  卒:通“瘁”,劳苦。

 

  牡:公牛,引申为雄性禽兽,此指公马。

 

  项领:肥大的脖颈。

 

  蹙(cù)蹙:局促的样子。

 

  茂:盛。

恶:憎恶。

 

  矛:通“务”,义为侮。

 

  怿:悦。

 

  覆:反。

正:规劝纠正。

 

  家父:此诗作者,周大夫。

诵:诗。

 

  讹(é):改变。

 

  畜:养。


  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周幽王大夫斥责执政者尹氏的诗,控诉了尹氏的暴虐,指斥上天不公,让坏人执政祸害百姓,希望周王追究尹氏罪恶,任用贤人,使万邦安居乐业,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时、直言敢谏的精神。

全诗十章,前六章每章八句,后四章每章四句。

开头两章从强调尹氏的政治地位出发,指斥尹氏失政情形“丧乱弘多,民言无嘉”;中间四章集中表达怨刺之情;最后四章转为悲叹。

此诗融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体,自然熨帖,一气呵成。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译
  2、“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的原文翻译
  3、“陆机《门有车马客行》”的原文翻译
  4、“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的原文翻译
  5、“陈亮《南乡子·风雨满苹洲》”的原文翻译
 

诗经的创作过程:诗经是在何时产生的?

《》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用的也是《诗》,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产生年代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经文史专家考定,《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

《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仅存的史诗。

关于《大雅》这十八篇的创作年代,各家说法不同:郑玄认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时代的诗,《生民之什》从《生民》至《卷阿》八篇为、成王之世诗。

朱熹认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

”但均认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诗。

《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

《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创作者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

《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所作。

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周族在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

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

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传承历史 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诗有目无诗)。

孔子编纂诗经之后,最早明确记录的传承人,是“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他对诗的领悟力最强,所以由其传诗。

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

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流传,而今只剩外传10卷。

现今流传的诗经,是毛公所传的毛诗。

随机文章二战期间,“猪队友”意大利的几次坑队友行动王思潮分析北京不明飞行物,飞行高度普通飞机无法达到中国400吨重型运输机简介,发动机比运20大2倍德国超前黑科技之歌利亚履带炸弹,希特勒又点歪科技树了盘点二战十大废柴武器,600毫米的卡尔臼炮摧毁一栋楼(重达124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从《城门开》弦音中,解锁数学的奇妙密码

在音乐的奇妙宇宙里溜达,我冷不丁就被木小雅抱着吉他浅吟低唱的《城门开》给“逮”住了。

那吉他弦音,活脱脱一群撒了欢的小精灵,在琴弦上蹦跶得那叫一个欢快,它们七手八脚地捣鼓出的旋律,扯着诗意的歌词,“嗖”地一下就钻进咱心里,挠得人心里直痒痒,瞬间就把咱变成这美妙旋律的“铁杆粉丝”。

“墙外的月光惹思念, 城里的人呐又怎眠, 斑驳心事止于唇间 内敛成诗篇, 是我的无言, 墙内的窗前雨绵绵, 城外的人呐在天边, 如果人间还有什么 值得去眷恋, 是你的欢颜。

” 这段歌词,乍一听,嘿,挺有画面感,像讲着相思的事儿。

可您仔细琢磨琢磨,在数学这儿,它就像在说懂数学和不懂数学的人,中间像隔了一堵大城墙。

不懂数学的,瞅见那些公式概念,脑袋都要炸了,觉得这玩意儿高深莫测,跟自己的生活压根不沾边,就像在城外眼巴巴望着; 懂数学的呢,心里头明白这里头的乐趣,可跟别人说,别人都一脸懵,只能把这心事憋在肚子里,像城里睡不着觉的人干着急。

不过呢,随着那句“城门开,请君莫徘徊,当时少年,骑白马归来”一唱出来,这城门“嘎吱”一声就开啦! 就好像把隔开咱和数学的那堵墙给推倒了,热情地招呼咱:“别在外头傻愣着犹豫啦,赶紧进来瞧瞧这神奇的数学世界!”而我呢,就好比那个“骑白马归来的少年”,在数学的世界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发现了好多不为人知的好玩秘密,今儿个就迫不及待要跟大伙唠唠。

您还真别不信,音乐和数学,看着好像是艺术和科学两个不同赛道上跑的,实际上关系好得就像穿一条裤子的铁哥们。

就拿木小雅手里那把吉他来说,这小小的家伙,里头全是数学的奥秘。

琴弦长度和音高之间,那可是有着精确的数学比例关系。

您看木小雅手指在品格上滑来滑去,可不是瞎比划,那是按照数学规律在精准调控音高呢。

短琴弦振动快,声音就像小麻雀叽叽喳喳,清脆得很;长琴弦振动慢,声音就像老黄牛哞哞叫,低沉又厚实。

数学就像个隐身的大导演,在背后偷偷掌控着一切,让每个音符都服服帖帖的。

再说说音乐的节奏,那“哒哒哒”的节拍,和数学里的数列一样,规律得很。

强拍和弱拍你方唱罢我登场,小节划分得清清楚楚,全靠数学逻辑在背后撑着。

还有和声,吉他通过不同琴弦组合拨弦,发出的声音为啥那么和谐好听?这就得归功于不同频率之间精确的比例关系,这可是数学在音乐世界留下的神秘密码。

音乐啊,就像是用吉他当画笔,以数学为调色盘,画出的一幅超级绚丽的画,每一笔都透着数学的影子。

在大多数人眼里,数学就像个高冷的神秘客,那些公式复杂得像迷宫,概念抽象得像外星语,一看就头疼,感觉数学高高在上,和日常生活没啥交集。

但实际上,数学哪有那么高冷,它就像个爱捉迷藏的调皮鬼,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呢。

您去超市买东西,纠结哪个性价比高,数学在背后帮您精打细算;您计划旅行,绞尽脑汁想怎么玩得又好又省钱,数学在旁边偷着乐,早给您准备好了攻略;您装修房子,为了怎么把那点空间利用到极致愁秃了头,数学正偷笑呢,它早就有主意了。

咱从《城门开》的弦音里,就能解锁数学的奇妙密码。

就像顺着旋律的小溪流,能找到藏在深处的数学宝藏;从乐曲的结构里,能发现数学的逻辑之妙,就像顺着吉他弦音搭的梯子,一步步爬上数学的智慧高塔。

希望你能跟我一样,发现数学的奇妙魅力,不再觉得它高冷神秘。

因为《城门开》这首歌,使我我成为木小雅的“铁杆粉丝”;如今,通过《城门开》,希望你也能爱上数学,成为数学的铁杆粉丝。

以后咱在生活里,都能拿着数学这个“魔法棒”,让日子变得更有趣!

加入收藏
               

诗经·小雅《节南山》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