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兮:曹操奸臣形象是怎么来的?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9-10 点击数:

结兮:曹操奸臣形象是怎么来的?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被称为奸臣、逆贼,不过这些称号都是怎么来的呢?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他本人并没有篡位夺权,严格来说还没走到最严重的那一步。

而且对于曹操来说,也一直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称帝,毕竟他也很在乎后人对他的评价。

但在演义当中,曹操算是一位不忠不义之人,这到底是事实还是说罗贯中在故意丑化曹操呢?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吧。

曹操奸臣形象是怎么来的?

一、《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概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代表作之一。

以其紧凑的故事结构,鲜明的人物个性,同时兼具一定的历史事实。

成为人们追捧热读的经典小说。

时至今日依然不断被各种影视剧翻拍,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三国演义》主要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在此基础上加入作者的主观判断,使本来苍白枯燥的史料,跃然成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以至于影响了后世的戏曲创作,其忠君思想也深入人心。

小说主要介绍东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汉室倾坯无力控制,在此期间逐渐形成三股势力,也就是此后的魏蜀吴三国,三国成鼎力之势,最终天下归于一统。

概述了魏晋时期国内政治变化多诡,暗讽朝政昏聩与人性的贪婪,抨击丑恶,宣扬正义。

将忠君勤勉的诸葛亮树立为忠君的典型加以肯定,曹操则成为欺世盗名之徒,最终也难逃“三马分槽”的厄运。

这段历史的脉络作者着力描写,通过自己的笔墨来艺术发挥,突出每一个写作人物的个性。

曹操奸臣形象是怎么来的?

二、作者罗贯中的介绍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号湖海散人,罗贯中一生笔耕不辍,是一位高产作家,除了其著名代表作《三国演义》之外,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等,其所传之后世作品均影响颇深。

罗贯中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自幼深受周围环境熏染,对于小说、杂剧等颇感兴趣,父亲有意培养罗贯中,便让他随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农民起义军皆已揭竿而起,此时一代书生也想凭借自己的才华遇到一位赏识自己的伯乐,于是他投靠于张士诚帐下,但罗贯中发现张士诚安于享乐,胸无大志。

于是脱离了张士诚集团回到老家,开始潜心写作,1368年大明帝国建立,朱元璋称帝,罗贯中由于早年曾在张士诚幕下做事与朱元璋为敌,而此时朱元璋又践祚称帝,罗贯中更是心灰意冷放弃了出世做官达济天下的梦想,或许正是这种特殊的遭遇才使得罗贯中对于政治类小说的描写有着别样的滋味,更能杂糅作者本人的心境与想法。

1388年,已是古稀之年的罗贯中在江西吉安去世。

罗贯中虽然一生的壮志难酬,但却留给后人一部经典之作,以致今天的我们读起这部书时都不禁被作者的文笔所折服钦叹!

曹操奸臣形象是怎么来的?

三、文学作品中的曹操

曹操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同时也是曹魏政权的重要奠基人。

在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一个个复杂矛盾的人物,特殊的家庭背景,早年的经历以及此后一生的追求。

作者着力用笔将其描绘成一位诡谲多变、利欲熏心、残忍多疑的篡国逆臣,这样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通过曹操的反面形象的树立,来达到作者思想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衬托蜀国的刘关张三人情义以及诸葛孔明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以至于影响到此后的戏曲都把曹操画成一个白脸的奸臣之相。

但如果我们细品《三国演义》一书似乎也能发现如此典型的反面人物其实也有着许多闪光点,比如宽宏大度即便在官渡之战大大胜之后,收到许多许都臣子写给袁绍的信,但曹操都一烧了之。

此外还虚怀若谷,求贤若渴,这些都体现出一个政治家的大度自信的性格。

这方面的描写作者也都酌有泼墨,并不回避。

所以在《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可以说是一位让人既爱又恨的人物。

曹操奸臣形象是怎么来的?

四、真实历史中的曹操

曹操出生于东汉,,字孟德,小字阿瞒。

生于155年卒于220年,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无论是中国的曹操还是外国的拿破仑,似乎每逢乱世之时,都会有一个强人振臂一呼来引导人们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曹操即是如此。

或许人们最为熟悉的即是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曹操使用最为熟练的权谋,曹操用数年的征伐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对于人民的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对于盘踞于中国周边的少数民族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也都一一降服,使得对内对外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曹操爱惜人才,唯才是举,使得当时大量人才纷纷聚于曹操账下,这也使曹操统治下的曹魏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此外,他又推行峻法严惩豪强,延缓了大地主土地兼并速度,缓解阶级矛盾,对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百姓亲附,甲兵强盛”。

对于如此复杂的历史人物似乎很难用三言两语就能概其一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似乎是对其最为贴切的评价,即便时隔千年的今天,每每读到曹操的诗词依然能够感受到一位政治家的心胸,依然可以理解作为一个身逢乱世的曹操他的无奈与不甘,或许对于曹操的理解即便当下每个人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与出入。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