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夫人和吕不韦是什么关系?对秦国有多重要?

【千问解读】
熟悉秦国历史的人应该对华阳夫人都不陌生吧,华阳夫人是秦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尤其是在嬴异人成为秦王的道路上,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华阳夫人之所以会接受嬴异人作为养子,与吕不韦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吕不韦究竟是如何劝说华阳夫人,他们之间为什么能够达成共识,他们有什么关系吗?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华阳夫人和吕不韦没有关系,如果非要扯上关系的话,那么吕不韦就是华阳夫人的合作伙伴。
因为华阳夫人位高权重,吕不韦想要升官发财,所以就默默的接近了她,然后二人结盟干了一番大事。
一开始吕不韦只是一个商人,虽然没有什么权利但是生活还算富足,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非常想当官,想进入朝堂之中参与政事。
但他没权没势,就算是有钱也没有用,所以他就开始寻找能够帮他的目标。
某一天他恰巧遇到了在赵国当质子的秦异人,看到一个皇子没落成这样心中非常同情,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秦异人,所以就帮了他一把,告诉他自己能够帮他成大事。
一开始秦异人并不相信他。
觉得他说的那些事情一点根据都没有,而且自己还在赵国当质子,想回去都难,何况是回到秦国当王呢?但是吕不韦一再劝说,而且每次都很诚恳,所以最终秦异人还是相信了。
吕不韦先是把他从赵国救了出来,让他安全的回到了秦国,然后又通过各种途径拉拢能够信任的人。
但是想要继承王位对于秦异人来说还是很困难,因为当初异人非常不受宠,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比他有才能,家世显赫的多的是。
所以这个时候吕不韦就想到了宫中的华阳夫人,她虽然比较受宠,但是膝下无子,正好能够把秦异人塞给她当干儿子,让她推举异人当太子。
他先是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华阳夫人的弟弟,然后又通过她弟弟买通宫中的人,终于见到了这位漂亮的嫔妃。
一开始华阳夫人并不想帮他,但是耐不住吕不韦会说,他告诉华阳夫人如果想在这偌大的宫廷之中生存下来,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儿子,否则等到自己年老色衰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很难过得安逸。
经过他这一分析华阳夫人瞬间就被说动了,然后就收了异人为干儿子,推举他上位,自己成了王太后,吕不韦也当上了丞相。
至于坊间传闻吕不韦跟华阳夫人之间有暧昧关系,那都是乱说的。
首先华阳夫人并不是赵姬那样的女人,其次她很爱安国君不可能背叛他,最后这件事情并没有史料记载,所以并不可信。
华阳夫人是安国君的正夫人,也是他最为宠爱的女人。
历史上关于华阳夫人身世的第一手资料几乎没有,也没有留下她真正的名字,但无论是历史研究者还是历史爱好者,都毫无异议地认为,华阳夫人是楚国人,芈姓熊氏,是楚国的贵族之女。
如果单看这些,华阳夫人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从秦国的历史上看,她却是自宣太后以来楚系外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
历史表明,秦楚之间的联姻由来已久,宣太后也是楚国人,原是秦惠文王的姬妾,秦昭襄王的生母。
由于秦昭襄王继位时年幼,所以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因此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也是第一位专权主政的太后。
从那时起,秦国的芈姓外戚势力便日益壮大,这不仅表现在宣太后的专权上,而且秦昭襄王的正室叶阳后也楚国宗室之女,宣太后的同父弟弟华阳君芈戎也曾经做过秦国的丞相。
其后还有助秦始皇平息嫪毐叛乱的昌平君和昌文君,也都来自于楚国宗室。
可以想象,当时秦国的楚系外戚势力有多么庞大。
因此,华阳夫人作为宣太后外戚一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秦王室中的地位确实非同一般,这恐怕也正是安国君为什么宠爱她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人认为华阳夫人是华阳君芈戎直系后人,她的名号有可能就是由此而得。
不过据《七国考》载:"孝太子妃曰'华阳夫人'。
华阳,秦太子宫名,在陕西西安府旧长安城内。
"孝太子指的就是安国君,也就是后来的秦孝文王嬴柱,他的爱姬是楚国人,华阳宫是她的专用宫,故称作华阳夫人。
也有人认为,华阳宫以秦孝文王嬴柱的以爱姬华阳夫人而命名。
由此看来,出身于楚国贵族的华阳夫人不仅年轻貌美,而且聪明并善解人意。
而政治联姻必定是出于政治目的,华阳夫人嫁给安国君,想必是宣太后和芈戎的决定,其目的就是希望她与安国君能够生下儿子,希望秦国的王位,始终掌握在芈氏外戚所生的秦王手中。
然而遗憾的是华阳夫人嫁给安国君多年却一直没有儿子,但是有没有女儿却无从知道。
然而安国君姬妾众多,仅儿子就有二十多个,却为什么对一直生不出儿子来的华阳夫人如此宠爱而不另立正夫人?
有分析认为这也是由于芈氏家族的势力所致。
因为安国君是秦昭襄王的次子,不是王位的法定继承人,若不是前太子嬴悼去世,他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机会成为太子的。
按长幼顺序,太子嬴悼死后他继为太子虽然是理所当然,但这其中难道就没有芈氏家族的力量的因素?若他真的是仰仗了芈氏家族的力量而上位,那么,华阳夫人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任何人也无法撼动的了。
安国君成为太子时已经37岁,那一年是公元前265年,直到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的那一年,安国君已经五十二岁,却一直都没有确立自己的继承人。
这一方面是因为昭襄王在位时间太长,二是他有可能还在期待着华阳夫人能够再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因为这样才能避免他的二十多个儿子在陷入继承人的纷争。
即使华阳夫人仍然无法生出儿子,那么继承人的事情等他继位为王之后再从这些儿子们之中确立也不算晚。
而且更重要的是,华阳夫人对这一问题一直没有提起过。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安国君宠爱华阳夫人是出于真心真情,无论选哪一个儿子为继承人,这都将对她的地位甚至命运产生威胁,所以他宁愿不选,也不愿意他至爱的女人受到伤害。
所以,关于确立继承人的问题,华阳夫人的态度不但非常重要,而且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巧合,也或许是历史的必然,吕不韦竟然从中看到了这个可谓天大的商机,用嬴异人这个杠杆,他撬动了秦国的历史。
绳文人和弥生人有什么分别?到底谁才是日本人的祖先
首先,我们先来区分绳文与弥生区别。
绳文时代 约前10000年~约前300年 日本最原始的时代。
人们住洞穴、逐渐发展成部落,过着采集、捕鱼、狩猎生活。
绳文是指出土的当时的绳文陶器,是那个时期的标志。
旧石器时代后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人因制作绳文图案的陶器,被称为绳文人。
成年的绳文男性身高不到1.6米,女性不到1.5米,面庞轮廓清晰、眉间突出、鼻根凹陷、眉毛浓重、大眼睛、嘴唇稍厚、颚骨发达。
来自东亚大陆(主要经过朝鲜半岛)的弥生人与绳文人相比,脸较长较平,鼻根扁平。
弥生人牙齿比绳文人大,身高也比绳文人高。
弥生时代 前3世纪~3世纪 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
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时期(3世纪),“邪马台国”的女王送使者到魏,魏的使者也来到了邪马台国。
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总结一下日本网民对绳文和弥生的看法 日本网站上对这个感兴趣的基本就两类人。
第一类。
跟学界主流观点一致,完全不认同绳文人为直系祖先,只是和真正的日本人祖先发生过混血。
也就是说认同弥生人为日本人的直系祖先(跟主流看法一致)。
但是接下来重点来了。
日本网民们似乎认为弥生人是一个热爱和平、喜欢过节日和载歌载舞的民族/人种。
日本人变成后来这种气质阴郁、充满侵略性的民族,全是因为在公元四世纪左右遭到朝鲜系民族的入侵和支配,文化被强制性改造了。
(典型的日式思维。
日本的很多反战片也是这样拍的。
即卖惨。
错误全是高层造成的,下层个个都是善良的可怜好人。
) 第二种。
认同绳文人。
但是依然不认为绳文人为日本人的直系祖先,只是认为绳文人才是真正的日本人,代表着真正的日本文化。
怎么说呢,这种观点有一种外来血统和文化污染了日本的意思在里面。
日本社会上很多思想偏左甚至带点反社会倾向的艺术家们都持这种看法。
比如宫崎骏。
一些音乐家甚至还搞过绳文音乐节。
经常关注日本文艺作品的话,会发现绳文人相当吃香,弥生人反倒没什么人信。
随机文章有关”推恩众建”典故关于神射手哲别 他的生平资料和他的功绩如何?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造价,4000万美元一枚(与民兵3相当)出丑效应是什么意思,完美无瑕的人不受人喜欢(优缺明显惹人爱)亚马逊旗下蓝色起源发射火箭回收成功,私人公司推动太空旅游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日本大和民族起源于绳文人和弥生人,他们都是来自古中国吗
目前最权威的说法是日本学者埴原和郎的“二重构造说”即大和民族最先是由3万年前的绳文人,2300年前的弥生人组成。
日本创世神 时至今日,日本本土族民血统70%以上来自东北亚的弥生人,而仅有30%的人来自东南亚的绳文人。
而无论是弥生人还是绳文人都源于古中国,都属于古中国人。
因此,大和民族是古中国人后裔,其最初起源在于中国。
这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为此日本学者提出了几个证据。
周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图 1931年4月18日,日本学者直良信夫在日本兵库县明石郡大久保町西八木海岸的洪积地质层中发现了原人腰脊化石。
日本学者经过研究之后,提出这是日本的祖型人种,因此将其命名为“明石原人”。
日本学者指出,日本在30000年前是无人岛,明石原人是日本的始祖原人,明石原人的同类最早在中国江南一带繁衍生息,并于更新世的后期从台湾、琉球一线来到日本,属于绳文人。
明石原人 1995年,日本界经过碳十四检测得知,在距今12000年至2000年的这10000年之间,是绳文人进入日本的时代。
绳文时代最大的特征是用绳子在陶器上缠绕,然后拍打陶体形成绳纹。
中国出土的古越人绳纹陶距今已经有10000多年,日本同样的绳纹陶出现在中国之后,而且样式与做工与中国如出一辙。
日本的绳纹陶是如何出现的?这绝对不是巧合,极有可能是中国南方的古越人通过大陆桥抵达日本,然后将技艺传在了当地。
绳文人与弥生人 大陆桥沉没之后,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形成,日本与大陆分离。
但日本并非从此成为孤岛,中国的古越人依然有渡海到日本的证据。
1975年,日本考古学家在日本福本县二方滨干涸的河床上,发现了一处绳文时代前期至中期的贝冢遗址。
在贝冢遗址里,日本人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石斧、红漆木容器、独木舟等,而且还有核桃、葫芦的外壳以及绿豆等。
出土的漆器 绿豆原产于印度,经东南亚传到中国,大约在6000年前,绿豆传到日本。
当时能掌握漆器技术的,仅有7000年前的中国河姆渡人。
日本贝冢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即使陆沉,依然有中国古越人东渡日本的行迹。
贝冢遗址里的漆器,成为了最好的证明。
绳纹陶 198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在《新研究·日本史》刊文指出:日本在绳文人遗址里发现了大量门齿被拔掉的头颅骨,在后期的发掘中,有多达90%以上的头颅骨门齿都是被拔掉的,这种风俗称之为“凿齿”。
凿齿行为最初是中国的濮人习俗,后来古越人也跟着效仿。
日本发现的大量凿齿颅骨,绝非是偶然事件。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最初的始祖绳文人,来自于古中国东南沿海的古越人。
绳文人是日本的最初始祖之一,是古中国迁移过去的古越人。
鸟居龙藏 那么,构成日本始祖的另一人群弥生人来自于何处呢? 日本学者铃木尚曾对日本神奈川县三浦岛出土的人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日本人除了有大量古人来自绳文时代的古越人,还有大量的人口也来自于弥生人。
自绳文时代后期起,弥生人从中国江南北上山东半岛,然后渡海去朝鲜,再下到日本。
他们带去了水稻种植技术,让日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漫话中国少数民族地带》一书中指出:中国人的纺织物、铜器图案、墓穴等与日本的,这二者之间肯定有着必然的联系。
古越人 1998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人类遗传学教授德永胜士从人类白血球抗原(HLA)的分析中,将日本始祖弥生人分为4个组群,其中B46-DR9型的人(东北亚人)最多,其他组的如中国南方人、泰国人、越南人等都与B46-DR9相似度极高。
由此可知,B46-DR9东北亚人才是日本最初的始祖。
而东北亚人最有可能就是古中国的肃慎人,肃慎人从朝鲜半岛南下,东渡日本海。
因而在记载日本历史的《古事记》中,曾有始祖大神驾驶木船从天上降落日本岛,缔造日本大和民族的记载。
由此可以推测,日本大和民族的两大族系来源,一是来自中国的绳文古越人,二是来源于中国肃慎人南迁的后裔。
随机文章汉朝的成就有哪些?地质奇观重庆武隆天坑地缝,世界最大的天坑群(80个)火星男孩预言中国圣人,就连霍金都称男孩是天才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不能双重标准,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混乱揭秘广西桂平挖蛇事件是真的吗,17米的大蛇吓晕司机/咬死两工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