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那么贪财,为何能成为竹林七贤之一?

但其实在这几个人中,有一个积极入世,而且十分贪财还吝啬的小气鬼王戎,这究竟是为
【千问解读】
说到竹林七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一群不染尘世的人在竹林中弹琴喝酒畅饮的场面吧,尽管每个人的身世都不一样,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他们应该都是风度翩翩,而且与当时的朝政不愿同流合污的吧。
但其实在这几个人中,有一个积极入世,而且十分贪财还吝啬的小气鬼王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王戎既然那么贪财,又为何能够成为竹林七贤之一?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说起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竹林七贤”自然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此七人,均是魏国、西晋时期非常著名的七位名士,他们不拘礼法,放荡不羁,时常聚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中纵酒酣歌,因故而得“竹林七贤”之名。
七贤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嵇康、阮籍和山涛,而被后世认为最名不符实之人,则非其中年纪最小的王戎莫属了。
为何说他最名不副实呢?原因就在于七人之中,只有王戎最在乎名利,甚至可以用“最世俗”来形容他,虽名列“七贤”,却与嵇康、阮籍、刘伶、阮咸等人那样的洒脱不羁、淡漠名利、清新脱俗相比,显得泾渭分明、格格不入,反倒是“取容于世,旁委货财”(房玄龄评语),世俗意味非常浓重。
纵观其一生,王戎绝对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大俗之人,就连与他关系最好并介绍他进了竹林“朋友圈”的阮籍有一次都开玩笑的说他是“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实际上,在他身上,有着其他六人完全不同的“七宗最”。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他都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1、第一宗“最”——出身最好王戎,字濬冲,出身于琅琊王氏。
众所周知,这个琅琊王氏可不简单,作为魏晋时期著名的门阀士族,数百年间可谓人才辈出、权倾朝野。
稍微列出几个,想必就可见一斑了。
琅琊王氏原属姬姓,其最早之开族始祖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司马王子成父,其后代以“王”为氏,到了魏晋时期,家族开始鼎盛。
王戎的祖父辈里有一位“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而在其同辈中还有两位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的王导、王敦堂兄弟,还有一位把钱称为“阿堵物”的清谈家王衍。
在后辈堂侄里,还出了有着千古“书圣”之称的大书法家王羲之。
可见,琅琊王氏在那个时代堪称繁花似锦、群星璀璨,甚至有着“王与马,共天下”的巅峰盛况。
因此说,从出身角度来看,无论是嵇康、阮籍,还是山涛、向秀等人,均无法望其项背。
“竹林七贤”的前六人,基本处于同个时代,唯有王戎年纪最小,且与其他人相差至少十年以上,我们不妨来看看每一个人的生卒年月以作比较。
嵇康——生于公元224年,一作223年,卒于公元263年,一作262年,享年40岁;
阮籍——生于公元210年,卒于公元263年,享年54岁;
山涛——生于公元205年,卒于283年,享年79岁;
向秀——生于约公元227年,卒于公元272年,享年46岁;
刘伶——生于公元约221年,卒于公元约300年,享年约80岁;
阮咸——阮籍之侄,生卒年不详,根据与阮籍的叔侄关系以及文献记载推测,其出生时间应该晚于阮籍十来年;
王戎——生于公元234年,卒于公元305年,享年72岁。
可见,王戎在七人中的年纪最小,与年龄最大的山涛相比足足小了29岁,而且他是经阮籍介绍开始参加竹林Party聚会的,当时只有15岁而已,可见其心智确实是比较早熟的。
3、第三宗“最”——家境最富如前文所述,王戎出身豪族,原本家底就比较雄厚,他的祖父王雄,官至曹魏的幽州刺史,而其父亲王浑,不仅官至凉州刺史,还加封贞陵亭侯。
王戎成年后世袭了其父的爵位,继承了家产,家境殷实。
此后,王戎官运亨通,先后担任过豫州刺史、建威将军,晋封安丰县候,后又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最后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此外,据《晋书》记载,形容王戎“性好利”,喜欢置办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王戎就曾私下修建了大园宅,还因此被免过官,后来出钱赎回。
传说他常与其夫人手握象牙筹(象牙算盘)计算自己的财产,日夜不辍。
可见,王戎的家境是相当富裕的。
其他六位仁兄在个人财富上与其相比,也是望尘莫及的。
王戎在性情上,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那就是“抠门”。
这一点,也是王戎被世人所广为诟病和鄙夷的一点。
根据《世说新语》记载,其中关于古代吝啬鬼形象的八卦典故有9条,而和王戎有关的就占了4条,可见他的抠门程度在当时便已经广为人知。
这里,九州列举其中最能彰显其本色的八卦三例如下:
例一——钻核售李:王戎家中有品种优良的李子树,结的果实那是又大又甜。
若是寻常人家,这样的好果子,应该是留作自己食用或者赠亲朋,可家境富裕的的王戎却盘算着把摘下的李子拿出去售卖。
更令人咂舌的是,为了防止买他李子的人用吃剩下的李子核种出和他家一样的好李树,于是命人不厌其烦地“钻其核而后出售”,传为笑谈。
例二——送衣索回:据说王戎的一个侄子大婚,碍于情面的他不得不在宴会前随个份子。
可他又实在舍不得什么贵重的礼品,于是便忍痛赠送给侄子一件单衣。
这倒还不算什么特别让人惊讶的,好戏还在后头。
婚礼过后几天,王戎亲自登门拜访了这个侄子,还没等侄子开口,他便委婉的表达了想要把衣服索要回去的意思,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例三——借钱嫁女:如果说王戎对待别人抠门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他在对待自己的女儿也抠到极致的做法,真的是令人大跌眼镜。
女儿出嫁之时,和常人大把送嫁妆不同,抠门的老王可是舍不得花自己一分钱呢。
他思来想去有了一个妙招,就是去借钱为女儿置办了一笔嫁妆,然后将这笔债务通过各种暗示将其转移到小两口头上。
每次女儿女婿来家中之时,只要小两口还没还贷,老王就会拉长着脸给他两看。
后来,女儿女婿反应过来,很快把债还掉,后面去拜见自己的父亲之时才见到了笑逐颜开的老王。
可以说,王戎的抠门是抠出了水平,其段位非常之高,这在竹林七贤之中也算是“特立独行”的存在了。
5、第五宗“最”——拜官最高如前文介绍,王戎一生基于其家世外加其个人的机巧功利,官运非常畅顺,步步高升。
从世袭父爵贞陵亭侯并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开始,其后一路开挂,历任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重要官职,并于元康七年(公元296年),升任为司徒一职,位列公卿。
反观其他六人,嵇康生性淡薄,最高官至中散大夫,人称嵇中散;阮籍官至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山涛算是和他有的一比的,最高也就是官至太子少傅、左仆射,离王戎的司徒还有差距;一直隐居山林的向秀被迫为官最多也就当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而对司马氏政权深恶痛绝的刘伶更是从未当过任何官职。
可见,王戎在七人之中,拜官最高。
与另外六人相比,王戎之所以能够仕途通畅、步步高升,很大的原因在于他的聪明机巧。
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一点的话,就是王戎这个人比较狡猾和圆滑。
举个例子,据《晋书》记载:“初,孙秀为琅邪郡吏,求品于乡议。
戎从弟衍将不许,戎劝品之。
及秀得志,朝士有宿怨者皆被诛,而戎、衍获济焉。
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
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
敦后果为逆乱。
其鉴尝先见如此。
”
这里其实说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说孙秀担任琅琊郡吏之时,王戎从弟王衍因为瞧不上孙秀其人,原本在“乡议”时打算拒绝品评孙秀,但王戎却力劝王衍应该给孙秀好的品级。
后来,司马伦、孙秀得势开始掌权,对曾经有宿怨的朝官大开杀戒,而王戎和王衍却得以幸免。
另一件事说的是,王戎非常厌恶族弟大将军王敦,常常托病避而不见,后来王敦造反失败,他没有被牵连。
这两件事,都无一例外的说明了王戎这个人,非常聪明,善于辨别形势和把握形势。
而这一点,其他六人则显得淡薄刚直了。
7、第七宗“最”——最善自保从第六宗“最”所举案例中,我们也隐约发现了王戎其人的另一个特点——善于自保。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之外,还有一件发生在他身上的典故非常有代表性。
据《晋书》记载,王戎在担任司徒为齐王司马冏效力之时,赶上了司马家的另外两王联合来讨伐齐王。
司马冏向他问计,他却一番慷慨陈词,力劝齐王不如放弃权力,回到齐王封地,应该还可以守得住自己的封爵。
还没等齐王听明白,他手下的谋士葛旟就跳出来怒斥他胡说八道了,理应当斩。
其实,王戎在这里确实是错判了形势,因为在当时的乱世之中,谁都知道权力就是命根子,如何能够轻易拱手相让以求自保呢?实际上当时的局面下,司马冏早已没有退路,只能迎战。
王戎着实为自己捏了一把汗,不过聪明的他立刻来了个神来之笔,他借口要去上厕所,然后故意掉进茅坑喊救命,然后被侍卫从茅坑里拖出来见齐王,他假装自己是“五石散”药性发作,前面所说均是自己丧失理智后的胡言乱语,掉厕所也是自己药性发作导致晕厥所致。
没想到,众人都相信了他,他也因此化险为夷,史书上说其“戎伪药发堕厕,得不及祸”,真可谓保身有道啊。
综上,我们对于王戎的品性有了大致的了解,与“竹林七贤”中其他六人相比,他在淡泊名利、清新脱俗上根本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可以说是“七贤”中的一个异类,有失“贤”的美名和本意。
无怪乎房玄龄评价他是“取容于世,旁委货财”,同出琅琊王氏的唐人王繇则形容他“谲诈多端”。
秦国名将章邯率领的“刑徒”,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为什么打仗那么厉害
农民起义军和六国军队所向披靡,拿下了大片地盘。
慌张的和没法,只得把在骊山修的20万刑徒组织起来,让率领,前往迎战农民起义军和六国部队。
然而,让人惊诧不已的是,那些前往迎战的士兵,都是些刑徒。
这支军队,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一群乌合之众。
可为什么他们打起来那么厉害,不但消灭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还打得六国裹足不前。
若不是最后遇到了蛮不讲理的,估计这帮乌合之众就平定天下了。
这怎么理解呢? 一、武器。
秦朝建立后,对全国的武器进行了地毯式收缴。
而且秦朝的法律又极为严厉。
可以说,基本上没人敢私藏武器。
再加上无论陈胜吴广起义,还是六国复辟,都是仓促之间的行为。
想要重新采集铜矿铁矿锻造武器,或者把废铜烂铁熔铸成武器,都来不及。
史书记载,陈胜吴广都是“揭竿而起”的。
武器不行,又怎么打得赢呢? 反观骊山刑徒,他们的武器都是从国库中拿出来的,又锋利又充足,打起来自然非常厉害了。
二、制度。
我们都知道,秦朝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军功奖励制度”。
这个“军功奖励制度”,因为打了胜仗,砍下了敌人的首级,就可以获得奖励。
获得房产,获得奴隶,获得田地。
最高的军功,还可以封侯,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骊山刑徒都是一群刑徒。
他们本来整天生活在劳苦之中,在鞭子下过着看不到希望的生活。
可是这一天,章邯把他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你们只要拼命打仗,就可以免去“刑徒”的身份。
不但如此,你们还可以获得房产,获得奴隶,获得田地,甚至可以封侯,像我这样指挥。
当刑徒们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他们怎么还会不拼死拼活地打仗,拼死拼活地去建功立业呢? 三、经验。
骊山刑徒不过是一群刑徒,没有打仗的经验。
章邯也只是一名“少府”,“少府”是皇宫的后勤保障官员,似乎也没有打仗的经验。
至于章邯在之前是否参加过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得而知。
不过,不管怎么说,秦朝有打胜仗的传统,有丰富的打胜仗的经验。
这种经验,不但军队的大小指挥官们都掌握着,,官员们都掌握着,而且还进入了每一个秦人的血脉之中的。
再说了,这些刑徒,包括章邯,他们应该都是打过仗的。
尤其是少府章邯,虽然并没有记载他以前是否打过仗。
但我们知道,在秦国要当官,靠的就是战功。
章邯如果没有很大的战功,他也当不了那样的高官。
所以说,别看只是一群骊山刑徒,他们却有丰富的打胜仗的经验。
反观农民起义军和六国部队,他们也打过仗,但是以前都是打败仗。
在他们那里,就不是经验,而是教训了。
四、对手。
不得不说,章邯率领的骊山刑徒,所面对的对手,实在太弱。
之前陈胜吴广农民军及六国部队,之所以所向披靡,并不是他们打起来有多厉害。
而是所经历的州府,都没有真正和他们打。
“天下苦秦久矣”,谁也不愿意为秦朝卖命。
不但不卖命,而且往往拥兵自立。
连率领50万军队攻打百越的赵佗,都不回防救援。
可见,秦朝有多么。
但是,一旦遇上了骊山刑徒的军队,农民军和六国军队孱弱的那一面就暴露出来了,他们就怎么也打不赢秦朝军队了。
随机文章请问秦始皇为何能创立霸业?缺一不可的安泰效应,没有他人帮助你永远不可能最成功外道魔像vs人柱力,九尾人柱力集齐面前能与魔像一战老子参透了宇宙真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诠释宇宙奥妙葫芦娃七兄弟各自有什么能力,法天象地/喷火吐水个个令人羡慕不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以身殉夫为什么在晚明蔚然成风?明朝的烈女如何那么多
我们能够理解商人妇的精明,也可以欣赏闺秀的才华,但是很难弄懂节烈妇们普遍的执拗和迷信。
她们的言语匪夷所思,她们的行为更是骇人听闻。
这主要是因为:烈女节妇是被严重塑造的一个类型。
一是历史的塑造:作为旧秩序里的极品,烈女节妇是男权社会精心锻造出的妇德典型。
面对传统权威对女性群体的伦理构想,这些烈女节妇没有躬身自省,而是笃诚地践行贞节理想,甘为牺牲。
她们、一本正经。
二是文本的塑造。
很多节烈事迹本身就己经有捕风捉影之嫌,再经过尚激好奇者反复转述、渲染,更加使人不明就里。
《·列女传》中有一类“死而不瞑”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烈女节妇们是怎样在文本的塑造中变得的,很多荒诞不经的故事居然被收入正史,成为凿凿史料。
1、 人殉在中国古代社会并不是什么怪事。
帝制之前的王朝时代,用活人去殉那些高贵的统治者,就曾经是非常普遍的社会风气。
现在每当我们要控诉所谓奴隶制的罪行时,也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性动作:我们在文字周围附上某个出土墓室里的殉葬者图片,那些累累白骨帮助读者获得对过往野蛮政治最真切的体验。
但那时的人殉,若论起来起码也还是遭人唾弃和厌恶的,绝不会说有殉葬的人积极踊跃,而看客们激动兴奋的场面。
秦国人有黄鸟之哀,的也是憎恨始作俑者的。
然而,到了,人殉风气死灰复燃,这一次来势汹涌的殉葬风潮却以文明而看似和谐的面貌出现。
没有绳索,没有坑穴,也没有野蛮驱赶。
殉葬者不是低贱未开化的奴仆,而恰恰是一群地位不低并且深沐教化的女性。
这群女性把死节殉夫看作义之当然,看作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她们怀揣着对经典烈女事迹的由衷叹慕和对女性贞节的无限信仰,凛然殉夫,蹈死而不顾——这正是烈女之最可怕的殉夫动机:从教育或伦理熏陶中发展而来的对贞节的自觉追求和宗教情绪。
杨升容是一位出嫁不到一年就以死殉夫的烈女。
她的父亲杨叔安为布政史。
王九思说杨升容在早年就从父兄那里听得古烈女事,这培养了她对贞节的信仰:“其父及诸兄为讲古烈女,至闻死节事,未尝不叹慕焉,而曰:何古今人不相及也。
”果然,在她的丈夫康生病死之后,她马上想到了从古人遗则,尽管她的父母公婆都表示反对,但她还是地殉了夫。
烈妇出身于两浙望族。
据说她的母亲就是一位品行出众的至孝之人,许氏曾经割股肉为母亲也就是查氏的外婆治病。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查氏从小就获得了良好的妇德教育,她十三岁“诵孝经列女传,曲节从教,言动有法。
”后来在她的丈夫冯让伯病死之后,那些托言古人的贞节素材激励了她。
她一心求死。
墓志说就连房屋起了火查氏也毫无逃命的意思,她反而企求这大火能把自己赶快烧尽:“火至寝所,挥手谢救者: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今得死所矣。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播。
靡灭岂不痛,根董幸相连。
我思古人,适获我心。
”在查氏看来,自己为丈夫而死是真的死得其所。
所以当她的儿子把她从火中背出来的时候,她非常不高兴。
后来,等到安排完让伯的丧事,她到底绝食而死。
这样的例子很多,那些出身于诗礼之家的女性,由于长期受到贞节观念的熏染,往往容易产生出对殉夫的崇高感和认同倾向,从而成为礼教之下自觉自愿的牺牲。
除了这种对贞节抽象的献身动机,烈女殉夫实际上还包含很多其他方面的促成原因:比如说逼婚、丧子、报夫恩等等。
宣节妇察觉到父母要把自己改嫁出去,登楼自尽。
周镒妻王烈妇,夫死不久,两个儿子又相继得麻疹夭折,烈妇于是自缢。
王汝贤妻不食殉夫,当初亲人出来制止她,她说:“往吾病疡几殆,夫子抚我曰:‘若死,我必不再娶。
’今者忍夫子独身地下乎?”任氏殉夫主要是出于情感基础上的报恩心理,而不只因为纯粹的贞节动机。
还有一类童养媳或初嫁妇殉夫的情况:幼年丧父母,依婆家以为生,十七岁时未婚而夫先病死,于是自经殉夫。
祁门程赛玉十六嫁汪良鹏,嫁一年而良鹏死,赛玉无子,于是绝食二十余日而殉夫。
李烈妇,四岁孤,七岁而母再嫁,寄食外舅氏家。
十七岁嫁李从规,嫁六十日而从规卒,韩氏于是在当晚自杀殉夫。
尽管墓志不可能再给出更多提示,但显然这些女性之所以殉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奈的客观现实,而非简单的贞节动机。
丈夫的早逝常使新妇陷入一种无依靠无未来的境地,面对巨大的生存和伦理压力她们只好选择用死来解决问题。
而所谓贞烈大义,那不过是执迷的世人加在烈女身后的道德光环。
2、 除了殉夫的烈女,更多的人活下来,熬成了节妇。
关于节妇的寡居生活状况,墓碑文的描述很多,主旨无外乎“苦节”二字。
“苦节”的重点自然在“节”,所以墓碑文不乏大量的道德铺陈。
有的篇章为了凸显节妇的坚贞,甚至不惜把她们写成是不以为苦反而似乎还的。
事实上,丧夫的痛楚、逼婚的威胁、经济的困窘、立孤的艰难,是大多数节妇普遍要面临的人生难题。
比如,来自于母家或婆家的逼婚威胁很大。
为了表示守志不二的决心,节妇们常常断发剺面、毁容自残。
有的据说是把丈夫的棺柩放到寝室内晨夕供奉,而有的干脆在墓旁结庐而居。
这些在如今看来略显夸张的行为方式,却确实反映了节妇们那时的弱势。
节妇,作为正统观念里的道德模范,却并不意味者她们就会在浮世人情中获得同等尊重与保护。
而她们能拿来抵抗再嫁命运的武器不过自我栽害和毁灭而己。
拒嫁之外,节妇还要保儿抚孤,这将是一个更加漫长和艰辛的过程。
这也往往就是节妇的人生主题,她们活着的全部寄托无非在于延续那一丝微弱的香火。
《明旌表节妇从祖母徐氏墓志铭》,节妇徐氏十九岁嫁钱顺理,嫁不足一年而顺理卒。
顺理无子,徐氏于是矢志守节,欲为亡夫立嗣。
十四年后,其夫兄生中子世显,过继给徐氏。
十几年后,世显又夭,“复抱其子谦贞”。
谦贞终得成立。
徐氏守节五十年而卒,五十年间为夫立嗣,子而复孙,辛苦遭逢。
大部分的节妇正如徐氏一般,她们用一生的悲苦换来了弱孤长成,宗祀永延。
再者,一般所称“苦节”主要指向的含义是绝欲少欢,即节妇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弃绝人世的一切欲念和欢乐,严守礼仪,笃意贞节。
这被看成是节妇最理想的孀居状态,受到热烈称颂。
“毁容孀居,趾不踰序,声不彻帷,终其身不茹荤,不服玑翠,而萧然如比丘尼”;王节妇夫死而“净洗铅华,长斋佛前”;吴节妇“非冬夏更衣则不解带,凡五十余年”。
除了这种以生为死的,还有视死如归的。
据墓志的描述,很多节妇即使生了病也不治疗,在她们看来,能够尽快死去见到久违的丈夫,那将是最大的幸事。
宋节妇病重,“家人延诸医诊脉、进药,皆不受”;张节妇病危,“二子忧惧,请延医视之,孺人曰:‘吾恨不及为汝父荐棺,视若曹以至于今,亡亦晚矣。
岂其手尚可使人脉乎?’二子又请命工像之,孺人曰:‘吾幽居五十年,虽至亲不面,奈何面画工,且遗其像面后人乎?” 至于朝廷的旌表行为,对于节妇本身来说,不仅没有增加丝毫的欢愉,反而重新唤起满腹心酸。
正所谓:荣耀归族,心酸自知。
随机文章荀子生平简介中国和美国的科技差距,中国正缩短和美国的科技差距(引美嫉妒)秦始皇陵是谁设计的,大秦丞相李斯/80万人建造40年完工一百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看任何事物只是一个点(纯猜想)土耳其SOM巡航导弹,可在防空系统外精确打击目标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