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出处介绍以及是什么意思?
【千问解读】
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还算是挺常见的,不管是课本里还是电视当中都能看到。
那你知道迅雷不及掩耳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一下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的典故。
故事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潼关之战上,曹操用计大败了韩遂和马超,而这次战役则体现了曹操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一起来看看原文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主人公是曹操。
原文如下:
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
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
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
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操说:“敌军驻守潼关,如果我军贸然进入河东一带,他们必将派兵守卫各个渡口,那么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地渡过西河。
因此,我故意带领大队人马进逼童贯,敌军尽全力守卫南边,西河守备空虚,所以徐晃、朱灵二将才能轻松渡过西河。
之后我再率军北渡黄河时,敌人不敢再与我抢夺西河,就因为我已经有两位将军的军队的缘故。
我军连起战车、树立木头成为栅栏,筑甬道向南前进,造成让对手无法战胜的姿态。
此后,我又故意向敌军示弱,麻痹他们。
渡过渭水之后,我又下令修筑坚固的营垒。
之所以不与敌军交战,是为了让他们产生骄傲轻敌的心理,所以敌军才不扎营反而请求割地讲和,我就顺从他们的心意答应了。
之所以这样,是为了使他们自以为安全而不设防备。
之后,我积蓄力量,一旦发动进攻,便以最快的速度开始进行。
用兵之道变化多端,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
”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曹操口中的“迅雷不及掩耳”,意为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遮掩耳朵。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可见于《六韬》中的“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潼关之战,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进行的最大规模战事,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之前对付其他的诸侯,曹操的骑兵可谓占尽优势,但面对彪悍的西凉铁骑,曹操却讨不到丝毫的便宜。
故此,曹操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方式,巧渡西河,避开了西凉铁骑的锋芒,取得了战术上优势。
在最终进行的决战中,曹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总攻,马超等关中诸侯猝不及防,最终兵败潼关。
“迅雷不及掩耳”可谓是曹操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