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遂身退典故出处介绍
【千问解读】
“功遂身退”同“功成身退”的意思相近,指达到一定成就后就退居二线,不在为官。
实际上等真正做到了那个职位,往往是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权利,就不存在隐退不隐退的说法了。
但在古代,还是有人能做到功遂身退的,只是分为主动和被动。
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典故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董卓入京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番作为激怒了天下民臣,朝中也有很多人对董卓的行为报以愤怒,虽无力阻止,但也要保证气节还在。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盖勋传》,时间是在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主人公名叫盖勋。
原文如下:
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
勋谓虞、绍曰:“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
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虞、绍亦素有谋,因相连结,未及发,而司隶校尉张温举勋为京兆尹。
帝方欲延接勋,而蹇硕等心惮之,并劝从温奏,遂拜京兆尹。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时,盖勋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共同掌管皇帝的禁军。
盖勋对刘虞和袁绍说:“我几次见到皇上,发现皇上非常聪明,只不过受到宦官们的蒙蔽。
如果我们能联合起来铲除这些奸贼,然后征召、选拔才智杰出的人,共同复兴汉室,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就退隐不再为官,这岂不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
刘虞和袁绍一直以来也有与盖勋相同的考虑,因此相互联合交结。
不过还没来得及动手,司隶校尉张温就举荐盖勋为京兆尹。
汉灵帝原本想召见盖勋,蹇硕等人非常惧怕,都劝汉灵帝批准张温的奏请,于是盖勋改任京兆尹。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盖勋口中的“功遂身退”,意为功成名就之后退隐不再为官。
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老子》中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盖勋与皇甫嵩一样是汉末名将,曾经浴血西北,为稳定西北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深得朝臣敬重。
此外,盖勋为人正直,对于汉灵帝宠信宦官非常担忧。
据《后汉书·盖勋传》记载,盖勋曾经当着宦官蹇硕的面在汉灵帝面前指责宦官专权,令蹇硕非常忌惮。
因此这才有了后来蹇硕等人极力怂恿汉灵帝将盖勋由手握进军的将领改任京兆尹之事。
这里附带说一句,盖勋对于董卓图谋控制汉末朝廷的野心早有防备,曾经建议皇甫嵩铲除董卓。
如果不是皇甫嵩胆小怕事不敢行动,董卓的阴谋将难以得逞。
董卓专权时期,仍对盖勋充满戒心,并裹挟盖勋来到长安。
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盖勋病发而亡,临终前留下遗嘱,死后不准家人接受董卓的任何礼物。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