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6-08 点击数: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千问解读】

说到《祭侄文稿》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非常的出名也十分的著名,那么它厉害到了什么地步呢?话说被誉为是天下第二行书,这个名头就很给力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么厉害的一件书法作品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会被誉为是天下第二行书呢?其实当然是有原因的呀,下面接着往下看吧!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

要讲颜真卿还是要回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的时候,唐玄宗毫无思想准备,朝廷上下毫无思想准备,整个军事行政系统毫无思想准备。

那么大家都在准备什么呢?准备当夜的乐舞,准备明天的梨园,准备山间的论道,准备河边的郊宴。

唐朝的1/3军队都掌握在叛将安禄山手里,当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大地的时候,唐玄宗着急地问,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诚吗?很快,他听到有一个忠臣站出来了,他就是颜真卿。

皇帝还问,这个人我为什么以前不知道?颜真卿站出来很不容易。

因为他和他的哥哥颜杲卿,都是安禄山管辖下的太守。

颜真卿所在地叫平原,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德州。

他哥哥的所在地是现在的河北正定。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首先发表了讨伐安禄山叛变的檄文,他在这一天之内就募集到一万多名士兵。

由于他的号召力,黄河以北的正义力量纷纷投向他,他很快集中了20万军队,并被推举为主帅。

他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要与哥哥商量每一个环节,但彼此隔得太远了,就选了一个年轻的联络员,那就是哥哥的儿子、自己的侄子颜季明。

季是季节的“季”,明是光明的“明”。

由于这个颜季明,颜真卿和他哥哥的英雄行为就遥相呼应了。

但是不幸,哥哥在战斗中被安禄山逮捕,安禄山用最残酷的方式对待了颜真卿的哥哥,割下了他的舌头,剁了他的手,而且还把颜家30余口全部杀害。

颜季明也被砍了头。

对于颜家的这种巨大的牺牲,皇帝当然也有高度评价,但是朝廷老是打败仗,又逃又退,也顾不上去纪念这个伟大的家族了。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朝廷不纪念,那就自己来纪念。

颜真卿用文章祭祀自己的家人,其中祭祀侄子颜季明的那份《祭侄文稿》,满篇都蕴含着斑斑血泪和铮铮铁骨,成了中国书法史上除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外的第二经典。

在这里我要插一段话,说说我自己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关系。

壮烈的生命

我九岁时从浙江老家来到上海,叔叔余志士先生不仅带我参观了各种展览,还领我到上海旧书店去感受书籍的魅力。

就在那里,他买下了一部由珂罗版印刷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而且还跟我讲了相关故事,让我激动不已。

九岁的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和鲜血与文化的关系。

十年之后的1967年,叔叔这一场浩劫中为了抗议暴徒的恶行,三次切割动脉自尽,用鲜血捍卫了生命的尊严。

而我妈妈前去处理后事的时候,我一次次地询问,有没有看到一部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我亲眼看到叔叔购买的。

但妈妈说没有,什么都被暴徒们收走了。

我当时想字帖的名字叫《祭侄文稿》,现在反而倒了过来,由我这个侄子来祭祀叔叔了。

后来我不管遇到多大灾难,包括前些年那些暴徒用谣言和诽谤反扑,我都坚定不移,继续从事我的文化大业,因为心中有颜真卿的血泪笔墨。

后来我把叔叔的事迹告诉了我的妻子马兰,马兰就在叔叔去世25周年的日子里,上演了黄梅戏《红楼梦》,进行了心照不宣的隆重的悼念。

因为叔叔受迫害与《红楼梦》有关。

因此,我在这里要对我的博士研究生说一句话:你们如果要更好地了解老师我,请再看一遍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因为这是我的人生教材。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插话到这儿结束,我们还是要赶紧回到颜真卿那儿去,因为我还没有把他讲完。

颜真卿带着20万兵马向安禄山进攻的那一年,他46岁。

又过了整整28年,谁也没有想到,74岁高龄的颜真卿又一次接受了朝廷的使命。

原来安史之乱平定后,有一些地方军事势力因为参与过平叛,似乎也得到了扩张的理由,其中河南许昌的李希烈与另外一些部队联合起来,准备与朝廷唱对台戏,自己称帝。

对此,已经很衰弱的朝廷除了派人去劝解和安抚,已经没有其他办法。

那么派谁去比较合适呢?皇帝想到了颜真卿。

皇帝的理由两点:第一,你李希烈现在那么张扬,是因为平叛有功,但评判的第一功臣是谁?是颜真卿。

他完全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来教训你。

第二,颜真卿已经74岁,又是全国敬仰的文化名人,你能把他怎么样?当然朝廷也有一些历来嫉妒颜真卿的政客,也希望他老人家跳进这个陷阱。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对这件事朝廷的态度也有点犹豫,因为很多官员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有两点:第一,长安到许昌路途遥远,老人家身体折腾不起;第二,李希烈如果害了颜真卿,唐朝也就失去了国魂。

但是颜真卿本人觉得义不容辞,还是上路了。

一路上有各地的官员和将士在半道上劝阻,都没有什么效果,老人家还是继续前行。

到了许昌,李希烈指挥一千多个干儿子拔刀而立、面目狰狞,颜真卿举止自若、毫不畏惧。

李希烈又放下笑脸,对颜真卿说,我做皇帝,你做宰相吧。

颜真卿立即怒斥,说分离大唐是天下罪恶。

后来,李希烈用各种方法威胁老人,试图让他屈服。

一会儿挖一个一丈见方的大泥坑,说如果再不听话就推下去活埋。

颜真卿回答说,生死有份,不用罗嗦。

一会又架起木材,浇上油、点起大火,说立即要把颜真卿烧死。

颜真卿觉得自己作为朝廷的使臣,已经把大是大非讲明白,决定以更壮丽的举动来告示天下,就自己跳进了火中,但是被叛军拉了出来。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被李希烈关在一个庙里,他自己觉得年龄已高,将不久人世,就自己给自己写了墓志铭和祭文,也向朝廷写了遗表,然后对着墙壁说,这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在这以后,颜真卿只要看到李希烈再来动员,总是一次次劝诫,阻止他继续谋反。

后来朝廷的军队在其它地方杀了李希烈的弟弟,李希烈为了报复,就用绳子勒死了颜真卿,这时老人已经76岁。

他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对于如此壮烈的生命,我实在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的敬仰。

用生命捍卫唐朝

直到今天,我们全世界的中国人都在为美好的唐代而骄傲,但是一切美好都会被邪恶的目光觊觎,时时面临着分隔和分裂的危险。

唐代也是一样,先有安禄山,还有李希烈,还有其他一些人,一心想着破坏唐代。

颜真卿居然以文化人的身份,每次站在危难的最前沿,用生命捍卫了唐代。

为了战胜安禄山,他付出了整个家族30余口的生命。

为了战胜李希烈,他付出了自己苍老的晚年。

每一次他都不是偶然遭遇,而是早就做出了牺牲的准备。

唐代就是这样保卫下来的,或者说正是这样,唐代才叫唐代。

因此,中国文化的最高坐标、中国人的最大骄傲,都与这位文人有关。

记得那年我在讲授中国文化史的时候,讲完这一段,曾经对北大的学生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把记录稿读一下,我说:

最近媒体上几度出现有关世界末日的传言,很多年轻朋友问我,如果真到了这一天,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摆脱了末日传言的真伪,把我们推向了终极意义上的精神拷问,不能不回答。

我的回答是,如果真到了这一天,我会站在高处指挥我的学生化解人们的最后混乱,然后以从容的微笑为人类打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心中有颜真卿,他总是在大混乱中站在最前面,然后用生命让世界安静。

其实这也是文化的最高力量和最后力量。

同学们,你们也许为自己成了一个文化人而暗暗得意,但是想到颜真卿,你们就不会得意了。

反过来,也许你们会为自己成了一个文化人而暗暗沮丧,但是想到了颜真卿,你们也就不会沮丧了。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这是我对北大学生说的一段话。

在颜真卿壮丽牺牲的二百七十年以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里激动地写道:

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我把它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大体是:啊,不管是一千年还是五百年,他的英烈行为高不可及,就像严霜烈日一样,人们除了敬畏就是仰望。

欧阳修说的不错,颜真卿的人格高度难以重复,但是既然出现了,也就证明这里具有出现这种高度的充分可能。

集体人格最值得重视的是两种形态,一是广泛普及型,二是高标独立性。

颜真卿显然属于第二种,虽不普及却具有标志意义。

这就像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地标,高到了难以企及,却是整片土地向外部世界呈现的标记和品号,地标不容易攀登,却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域的代表。

祭侄文稿为什么是天下第二行书

这么说来,颜真卿也就是唐代文化人格的地标,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品号,也是中国人的代表。

好,讲了颜真卿,我真的可以把唐代结束了。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