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白起有无更好战法?
【千问解读】
其实说到长平之战想必很多人应该知道这场战役是多么的恐怖,前前后后竟然杀死了竟然有40W的人,其实这放在战争中也真的是非常恐怖的一个数字,而且这还是单场的一场战役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如果白起不杀40万人,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分析看看吧!
公元前260年发生的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的未见战役,这场大战的胜利垫定了秦国打败诸国统一中国的实力,赵国因为损失惨重,再也无力与秦国争霸,最终走向了败亡的命运。
同时长平之战也造就了白起战神的名声。
对于这场战争历来不乏研究之人,很多人会问,长平之战虽然战果辉煌,但是手段残忍,他到底有没有更好的战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这场战争的背景,过程有所了解。
秦赵两国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秦虽然稍有优势,但是对赵的优势也不大,两个国家只要不出错,都有统一中国的实力。
赵国在改革兵制,胡服骑射以后国力大增,秦国经过变法以后,首重军功,国家武风盛行,两个国家之间不相上下。
长平之战前,赵军由廉颇带领,他发现秦军强势以后,采取避敌锋芒,以首待攻的策略,成功阻击了秦军,秦军无奈,只能使计策,鼓吹廉颇岁数大了,不能打仗,他们真正惧怕的是赵括,使得赵国将主将由廉颇换位了赵括。
赵括是名将之后,虽然年轻但是经常谈论兵事,都以为他很能打仗。
但是上战场以后,他对秦军并不了解,秦将白起利用他军事理论多,但是实战能力欠缺加上对秦军状况并不了解的问题,使出了计策。
首先白起令25000大军远离主力,出击到赵军退路地带埋伏待命,后令5000骑兵出击赵军与后部城池之间地带。
大战初期,秦军与赵军初一交战即大败,秦军一路向长平地区溃败,赵军不疑有他,一路追击,进入秦军包围圈,后路被堵,补给被断,赵军经过四十多天的被围以后投降。
白起诈言,对于投降的士兵强壮这会留到秦国,年小体弱者会被送回赵国,谁知道转眼白起就将四十万赵军坑杀,使得赵国一败涂地。
在这场战役中白起使用了大迂回战术,25000大军迂回到赵军退路后方,使得赵军失败以后无论可退。
大包围战略,在整个长平战场构筑了大量的阵地,并切断赵军退路补给,使得赵军没有援兵没有补给,赵军战不能战,退不能退,只生失败一途。
使用诱敌深入策略,交战初期假败,引诱赵军一路进入提前准备好的长平战场。
大规模坑杀赵国士兵,虽然很残忍很不人道,但是一举消灭了赵军的有生力量,要知道青壮年在那个年代是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此举一下子将赵国的潜力消灭,灭国只是早晚的事情。
综合来看,白起不愧为战神,整个战争时期了解敌人将领性格,使用对应的策略,整个战争过程无论换了任何人都不会比白起做的更好。
如果对国内革命战争有了解的朋友就会发现,毛主席的很多战法里边就跟白起的这个战术有一曲同工之妙,大迂回,大包围,大纵深战略等,这应该是军事家的共同之处吧。
解析成吉思汗一生最大的败仗,不是十三翼之战
在众多后世之人的眼中,成吉思汗几乎就是胜利的代名词。
无论是在蒙古草原还是中原大地,无论是中亚戈壁还是东欧列国他麾下的蒙古大军都战无不胜。
鲜为人知的是成吉思汗也打过败仗,一次是著名的之战,虽然他失败了,可是在那一战之后他的实力却大大增强了。
另一次,是在西征时败给了一个波斯的王子,损失的兵力可谓是其征战一生的最大败仗。
一、十三翼之战 铁木真和扎木合曾三次结为安答,兄弟情义很是深厚。
因为争夺几匹俊马,铁木真的长子术赤射杀了扎木合的兄弟。
所以扎木合恼羞成怒,不顾兄弟情义率领大军进攻铁木真。
公元1190年,扎木合率领三万部落联军进攻铁木真,与此同时铁木真也不含糊集合部落所有能战之士准备同扎木合决战。
双方在答阑巴勒主惕相遇,经过一番排兵布阵铁木真把自己的军队分为十三个部分列阵迎敌,所以史称:十三翼之战。
但是出于内部悲观和委靡的士气加上被迫采取他们最不熟悉的防御姿态迎战的原因,铁木真的军队一触即溃。
前锋部队更是伤亡惨重,但是他的核心部队却并没有遭受多大损失。
铁木真立刻率领剩下的军队据守在斡难河上游的狭地,坚守不出。
为了震慑草原诸部和铁木真,扎木合在阵前摆了七十口大锅,将之前抓来的俘虏统统投入锅中,做成肉羹并且还让跟随他的各部首领一起食用。
扎木合的这种做法不但没有让铁木真畏惧,反而还把自己的摆到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就连常年跟随他的部下都看不下去,而这种厌恶情绪在此后不久对他造成的恶果以及为铁木真带来的意外收获,却令双方都始料不及的。
这次战斗后不久,兀鲁兀惕氏的主儿扯歹、忙忽惕氏的忽亦勒答儿各率领自己的部众,归附了铁木真。
这两族人都非常善射善战。
后来,主儿扯歹与忽亦勒答儿都成为了蒙古国的十大功臣之一。
另外,晃豁儿坛氏的蒙力克也率领他的七个儿子,抛弃了札木合,归附了铁木真。
铁木真部在战败之后,却拥有了更为强大的力量,虽败犹胜。
二、八鲁弯之战 1215年,成吉思汗派使节到花剌子模王国,缔结通商贸易协定。
成吉思汗按协定派出使臣与商队450人,500头骆驼,携带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前往通商。
至讹答剌,总督亦难出,诬指商队为间谍,上报屠杀了所有人,侵吞商品与骆驼。
成吉思汗为集全力攻金,避免中断贸易,争取和平解决,派出使臣,致书摩诃末责其背信弃义,要求交出凶手。
摩诃末拒绝要求并杀死正使,剃光两位副使胡须,押送出境 。
成吉思汗遂以攻金事付,而自谋征讨花剌子模之事。
1218年,灭后,蒙古西境遂与西域接壤。
之后不久蒙古大军攻占玉龙杰赤城,7天屠杀该城120万人,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侵,历时五年。
消灭收编40万军队,夺取了花剌子模大片土地。
花剌子模被消灭了,钦察和斡罗思诸公国也一败涂地,河、伏尔加河一带成为激烈争夺的战场。
1221年,花剌子模的王子札兰丁率领残部进行抵抗,辗转到达加兹尼后,在周边地区募集兵士,并结集约10万军队,在八鲁弯之战中一举消灭了近3万蒙古骑兵。
但花剌子模大势己去,札兰丁被成吉思汗围困在申河边上,最后突围逃往印度,成吉思汗班师返漠北。
成吉思汗当时称赞扎兰丁之武勇,并说过希望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才能。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可谓是影响整个世界的天骄,仅有的两次小败,并不能掩盖其赫赫的武功。
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
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
他麾下的铁骑,,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
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他的脚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后金和明朝第一次交战,抚顺之战的结果如何?
后金(1616年—1636年),是明朝末年,由女真人建立的势力,其国号为金,为区别于,称之为后金。
后金历经两汗二十年,是清王朝的前身。
明朝末年,可谓内忧外患,这给了建州女真可趁之机。
十一年(1583年)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先后兼并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金,建元天命。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祭告天地,起兵反明。
对于公元1618年的这场战役,一般被称之为“抚顺之战”,此战是后金和明朝第一次交战,结果明朝损失惨重! 一 首先,万历四十一年以后,由于明朝支持女真叶赫部,并直接派兵驻守叶赫部的东西二城,妨碍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战争。
努尔哈赤经过认真准备,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初决定转兵伐明,并决定首先夺取进入辽东的咽喉要地抚顺。
在明朝时期,女真人一直居住在东北地区,后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最为强大,该部时称为建州女真。
明朝后期,建州在长白山西麓,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一带兴盛起来。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在一统女真之后,自然要对明朝用兵。
在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发动了抚顺之战。
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这场战役是后金和明朝之间的首次交锋,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元1618年四月,后金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四月十五日抚顺大开马市,明朝边防松弛之机,扮作商人混入城中,实施内外夹攻。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古代战争中,攻打城池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对于攻城一方来说,如果不是兵力、武器上拥有明显的优势,往往很难攻破意志坚定的守军。
为此,提前收买内应,从而在攻城的时候里应外合,往往成为攻城一方喜欢采用的策略了。
在抚顺之战前,努尔哈赤制定了四项决策:一以厚赏收买守城士卒,令作向导;二派人鼓动西部宰赛、暖兔等蒙古24营至抚顺讨赏,以牵制守城明军;三派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前往广宁(今辽宁北镇),窥探明军统帅部的意向;四是制造后金来此经商的舆论,以此迷惑明朝边官将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抚顺之战中,后金一方之所以能获得一场大胜,自然离不开前期的缜密部署和准备。
并且,这也说明努尔哈赤对明朝的情况比较了解,从而做出了比较针对性的策略。
二 公元1618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率军2万(一说4万),兵分两路,疾行30里,至古勒山城(今辽宁新宾上夹乡古楼村西北)宿营。
次日,努尔哈赤又兵分8路进抵斡珲鄂漠(今抚顺县境)城外扎营。
继而再兵分两路:一路由左四旗兵进取东州(今辽宁抚顺小东乡东州村)、马根丹(今辽宁抚顺救兵乡马郡)等抚顺外围;一路由努尔哈赤、率领右四旗兵及护军直扑抚顺城。
同时,后金将领麻承塔遣兵800扮作商人顺利进入抚顺城。
受后金鼓动而来的蒙古宰赛、暖兔各部亦披甲戴胄,在辽河两岸扎营,且同时入城讨赏。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前期的准备比较充分,努尔哈赤迅速包围了抚顺这一兵家必争之地。
抚顺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
到了公元1618年四月十五日清晨,扮作商贾的后金兵驱赶数十辆貂、参大车,缓缓而至,引诱抚顺居民出城东关交易。
混乱之机,皇太极所率5000伏兵与麻承塔的商队,突然拥至抚顺城下,努尔哈赤率领的大队也及时赶到。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早在时期,在白衣渡江的时候,就是让部下都扮作成商人的样子,从而成功夺取了荆州,斩杀了名将。
而在抚顺之战中,努尔哈赤提前安排士兵假扮商人,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抚顺之战中,后金将士内外夹击,全城顿时大乱。
李永芳等明朝守将闻讯登城,见势不能敌,与赵一鹤等出城投降。
千总王命印、把总王学道、唐钥顺等率部抵抗,则是战死沙场。
在守城的将领或降或死之后,其余官兵乘乱而逃。
在此基础上,后金俘获590余人,毙伤士兵2万,掠走居民近万人。
进攻东州和马根丹的后金兵相继获胜。
东州守将李弘祖战死,士卒被掠220余人,马根丹守备李大成及军民160余人被俘。
明军损失官兵近千人。
以三城为中心,波及115座台、堡,地过百里,后金还俘获了数十万头牲畜。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抚顺之战中,明朝一方可谓损失惨重,不仅丢失了城池,更损失了士兵、人口,也包括了牲畜等物资。
与此相对应的是,获胜一方的后金,自然是收获颇丰,这也给了努尔哈赤继续进攻明朝的底气。
抚顺陷落第5天,明朝总兵张承荫等才率援军万余缓缓而至。
明军抵达抚顺城南边墙口外时,蒙古宰赛、暖兔各营仍集扎于辽河西岸;察哈尔丹汗的兵马则由西向东压逼过来,炒花部屯兵镇静堡(今辽宁北镇白厂门附近)外。
后金兵云集于抚顺东,与城西相呼应,吓得明军不敢出战,只是分营列队,跟在后金军背后缓缓东向。
四 最后,努尔哈赤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四贝勒皇太极乘势拔营回击。
彼时明军分三处据险、掘壕、列火器安营。
张承荫企图以3营分进的方式与后金决战。
到了公元1618年四月二十一日,明朝和后金激战于抚顺关东边外。
在这场战役中,后金兵冒死陷阵,战不多时即将明军三大营层层围困。
面对勇猛的后金将士,明军不能敌,右营游击刘遇节率先逃走,各营相继溃乱。
在明朝将士再一次溃败的背景下,后金兵随后追杀,明军死伤无数。
总兵张承荫及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官共50余人阵亡。
后金军追杀40余里,歼灭明朝援军,获战马9000余匹、盔甲7000余副,其它器械无算。
对于这些器械物资来说,同样有助于努尔哈赤扩大后金的将士规模。
抚顺之战后,明朝立即派遣张旆率领五千兵马支援清河。
公元1618年七月二十日,后金军攻入鸦鹘关(今辽宁省新宾自治县苇子峪镇),七月二十二日,攻占清河堡(今辽宁本溪),清河副总兵邹储贤、游击张旆、守备张云程战死,清河守军达六千四百余人覆没。
驻扎在叆阳的参将贺世贤听闻清河有变,疾驰出塞,破后金一栅,击杀百余人,但是,这样的胜利已经无关整个战役的走向了。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抚顺、清河的失陷,致使全辽震动,提升了后金将士的底气,也让明朝认识到后金的强大实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