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如何打赢“三河大捷”这场生死存亡之战?
【千问解读】
说到太平天国时期的太平军打的三河大捷很多网友应该知道这场战役其实打得挺过瘾的,前前后后的故事也非常的多,其实三河大捷可以说是太平军当时生死存亡的一场战役了,但是最后也还是打赢了,那么这太平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1858年11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战死于安徽三河镇,湘军精锐伤亡惨重,湘军大佬胡林翼闻讯后吐血晕倒、曾国藩绝食数日。
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一战成名,获封王爵,挽回了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颓势,让太平天国政权得以续命数年,史称“三河大捷”。
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层公开决裂,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在内的数万人被杀,翼王石达开率军出走,太平军元气大伤节节败退,势力范围不断缩小。
可以说1858年的三河镇之战,是决定太平天国生死存亡的一战,太平军胜利还能继承坚持,一旦败了天京就会受到两面夹击。
而太平军能取得“三河大捷”一是陈玉成未雨绸缪、谋略得当;二是因为清军内部矛盾,使得李续宾孤立无援。
李续宾湘军第一悍将,从军以来屡次击败太平军主力,获封挚勇巴图鲁名号;1858年5月19日,李续宾攻克已经被太平军占据5年之久的军事重镇九江,闻名天下。
1858年8月23日太平军攻占庐州城,清廷害怕太平军再次进行进行北伐,因此急调李续宾收复庐州。
李续宾率8000余人从湖北出发,一个月内连克安徽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县,兵临三河镇下,看似李续宾气势如虹,但是已经埋下了败亡的结局。
李续宾打仗虽然是一把好手,但是不懂官场规矩、不会迎合上官,特别瞧不起能力平庸、依靠家族势力成为高官的湖广总督官文,遭到官文记恨。
之前官文一直没整治李续宾是因为中间有湘军大佬、湖北巡抚胡林翼周旋;胡林翼是一个精通官场交际的能人,是湘军中唯一能摆平各路满族权贵的人物,官文对他言听计从,但是就在李续宾急需援军的关键时刻,胡林翼因为母亲去世丁忧回家了。
李续宾一共就带了8000余人进入安徽,攻城的损伤再加上分兵驻守,到三河镇的时候身边只剩6000人。
李续宾当时就意识到危险,马上向官文求援,但是胡林翼不在身边周旋,官文新仇旧恨一起报,就是不派援军,还对部下说“李将军用兵如神,战无不胜,用不到咱们帮忙。
”而李续宾就在苦等待援中陷入了陈玉成的包围中。
而太平军这边统帅陈玉成虽然年轻,但是很早就认识到三河镇的重要,早在1855年就让部将蓝成春在三河镇修筑防御工事,依托河道修了9座砖石堡垒。
而太平军就是靠这些堡垒挡住了李续宾的攻势,为陈玉成、李秀成回援争取了时间。
1858年11月7日,陈玉成大军赶到三河镇附近,一个星期后李秀成大军截断湘军退路。
李续宾陷入太平军包围,最终弹尽粮绝,全军力战而死。
其实三河镇之战,李续宾并不是必输无疑,因为湘军和太平军的战损比是1比7,湘军确实悍勇无双。
但是蚁多咬死象,湖广总督官文的见死不救,使得李续宾6000人独自大战陈玉成、李秀成10万大军,这怎么打?“三河大捷”湘军精锐尽丧,就连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华都战死沙场,湘军多年之功毁于一旦,推迟了太平天国灭亡的时间。
历史上的孙权是如何看待孙策 和演义中的分别有多大呢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丰绅殷德是如何报复固伦和孝公主的
据《啸亭续录》中记载:”公主尝对丰绅殷德言:“汝翁爱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有见有日彰,吾代为汝忧。
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 这记载的是与驸马的在和坤被杀之前的一段对话。
即便公主有心帮忙,倒台却是必然,而这也注定了这场婚姻的不圆满。
皇室公主与权臣之子的结合 丰绅殷德,出生于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日,生母乃是和珅的嫡妻,而他则是乾隆年纪重臣和坤的嫡长子。
在乾隆四十五年时,更是为其亲自“赐名丰绅殷德,并将其指为十公主的额驸。
丰绅殷德与十公主乃是同年所生,他还要比十公主小上半年。
丰绅殷德与和坤一般英俊美貌,加上和坤的缘故,乾隆一直都非常喜爱丰绅殷德。
其名字中的“丰绅”在满语中是福裕的意思,希望丰绅殷德能够福裕长驻,并为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带来好运。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位十公主了。
十公主封号为“固伦和孝公主”,而按照清朝的祖制,只有皇后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之女最多是被封为和硕公主。
可见,乾隆皇帝是有多么喜欢这个女儿。
一位是重臣的嫡长子,一位是皇室最受宠的公主,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理所当然的走进了婚姻。
在驸马的加持之下,丰绅殷德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散秩大臣兼内务府大臣兼正黄旗护军统领了,可谓前途无量。
而在固伦和孝公主嫁进和家的前几年也算幸福,丰绅殷德很是听十公主的话,和府上下也对她非常尊敬。
然而乾隆一死,在她的哥哥掌权后,她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夫妻却成陌路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帝一驾崩,嘉庆便趁机处死了和珅并将其抄家。
据坊间的传闻,和珅家藏有白银足足有八亿两,相当于是乾隆年间十余年的财政收入,故而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不论和坤是否真的贪污了八亿两的白银,但嘉庆杀了和珅,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杀了和坤也就是杀了丰绅殷德的父亲,因此丰绅殷德也恨上了嘉庆,也恨上了固伦和孝公主。
和家上下被抄家,只有丰绅殷德因为娶了公主的缘故,才能好免于一死,但也被免去了爵位,成为了一个平民百姓。
自此以后,丰绅殷德,每日不是学文练武,便是饮酒女色。
对于和珅的住宅,还是留给了和孝公主,而丰绅殷德做为和孝公主的丈夫,也是可以继续住在原来的和府中。
但嘉庆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这对丰绅殷德来说,却是非常残忍的伤害。
丰绅殷德终日,每每想起自己的父亲和珅,想起如今的家散,而这都是拜嘉庆所赐。
最终,他与和孝公主之间也基本上变成了陌路人。
他对于固伦和孝公主更是生出了“报复心”。
丰绅殷德的“报复” 众所周知,按照清朝礼制,和珅死了,丰绅殷德便要为父亲守孝三年,还要搬出和府,到坟地去居住。
然而丰绅殷德不仅想离开和府,更想要永远离开京城。
可以戴罪之身,他也知道想让嘉庆皇帝批准自己离开京城,是绝对不可能的。
于是他又干了一件荒唐事,他借着小妾到墓园为他送衣服的机会,与其同房,最后在九个月之后,这个小妾为丰绅殷德生下了一个女儿。
俗话说得好:。
丰绅殷德没了和坤的庇护,后来被人诬告偷偷操演武艺以及欲行不轨之事;对公主不好,在大丧期间与小妾鬼混,生了一个女儿等罪名。
嘉庆帝在让人调查此事之后发现,尽管其他事是诬陷的,但他在此期间与小妾生了一个女儿确实是确有其事。
嘉庆本就看他不顺眼了,若不是碍于自己妹妹和孝公主的缘故,嘉庆早就动手了。
于是,嘉庆便借此次的机会将丰绅殷德发配到了乌里雅苏台。
丰绅殷德本就因酒色过度导致身体虚弱,加上生活环境的恶劣,丰绅殷德很快就病倒了。
在他病倒后,公主十分难过,便去求哥哥嘉庆,后来在嘉庆同意后,得以将丰绅殷德接了回来。
尽管有固伦和孝公主的悉心照料,丰绅殷德却还是在几个月后去世了,终年只有36岁。
在丰绅殷德去世后,和孝公主也没有再改嫁,虽然过继了一个儿子,却也免不了晚景的凄凉。
三年,固伦和孝公主走完了她受宠却曲折的一生,享年59岁。
小结 丰绅殷德的一生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在于他有一个位高权重的父亲以及一个深受宠爱的妻子,得以有半辈子的权势富贵;不幸的则是没有了家族的支撑,后半生的潦倒。
而对于固伦和孝公主来说,丈夫英年早逝,晚年郁郁寡欢,即便有着乾隆和嘉庆的宠爱有加,但她却无法享受真正的夫妻和家庭快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呢? 参考资料:《啸亭续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