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化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5-15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在越南战争达到高峰的时候,美国就已经投入了65万名士兵参战,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付出了5.8万人死亡的代价。

不过与法国人不同的是,美国凭借着更具有压倒性的火力和大规模使用直升机所带来的高机动能力,并没有导致出现“奠边府”那样的惨败。

不过尽管如此,北越正规军与南越游击队还是给美国军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尤其是在1968年的“春节攻势”期间,美军被迫打了一场堪称斯大林格勒式的惨烈巷战,这场战役就是顺化战役。

顺化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

顺化战役是北越“春节攻势”的一部分。

1968年1月31日,准备已久的北越正规军和南越游击队,集结了10万人左右的规模,在西贡、溪山、顺化等100多个南越城市、乡村,几乎同时向美军、仆从国军队和南越伪军发起了渗透和进攻。

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完全超出了美国人的预想,驻越美军最高指挥官斯威特摩兰甚至一开始都坚持认为这不过是一次“试探性进攻”。

在顺化这个拥有14万人口、有着悠久历史、虽然离非军事区很近,但之前很少受到战火袭扰的南越第三大城市,北越正规军的进攻同样突然。

此役越军直接攻城就投入了两个整编团加两个加强营的规模,兵力大约1.2万人。

越军的先头部队乔装打扮混入城内,然后再里应外合,迅速瓦解了城内兵力仅有一个营的南越守军,并且占领了顺化的皇城。

历史上,顺化皇城是越南的首都,这座仿紫禁城风格建造的皇宫,在1945年以前的阮氏王朝时期,一直是越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顺化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

反应过来的美军以陆战队为先导,发起了反击。

但美军马上发现,他们陷入了“斯大林格勒”式的战斗中。

越军经常以小股独立部队渗透入美军战线后方,不断从窗户和墙壁后面用自动武器、火箭筒和迫击炮开火。

美军不得不一个街区另一个街区地驱逐越军,在这期间得摧毁数以百计的房屋。

参战美军回忆道,“我最终开始理解为什么我们在穿越街道时经历这么大的麻烦。

房屋为躲在里面的北越军提供了有利的射击阵地。

当我们试图跑过街道时,他们可以立即从这些阵地向下直瞄射击……当我们把还击火力瞄准街对面房屋门窗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北越军也在街道上从房屋之间连通良好的堑壕阵地上向我们射击。

顺化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

好莱坞著名导演库布里克的名作《全金属外壳》,完美呈现了顺化巷战的残酷。

陆战队员们在断壁残垣中搜索,却不断被狙击手射杀,恐惧、愤怒且无助的陆战队员们,只能用手中的自动武器把无人的房屋打出一个个洞。

这并非导演的艺术夸张,众多随军记者的影像把巷战的残酷真实呈现在西方观众面前。

“这些本应训练为两栖机动作战力量的陆战队士兵们,现在成了鼹鼠。

他们像一群脏乱的老鼠一样停滞不前,在倒塌房屋的垃圾堆里俯身前进,身边是被炸出弹坑的院墙、被击毁的汽车、倒下的树木和电线。

死亡在等待着他们,死神的触碰随时有可能敲击在肩头上,许多人将永远不知道死亡从何而来。

面对到处打来的冷枪,美军没有选择,要么被隐蔽良好的狙击手干掉,要么就得用榴弹炮或空中轰炸摧毁整栋建筑,即便很多建筑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历史古迹。

顺化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

在战斗中,美军的装甲部队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一种较为小众的战车——M50。

这种装备6门无后坐力炮、装甲虽薄但机动性极强的轻型战车,逐渐改变着战局。

虽然M50最初设计是用来和苏联铁流肉搏,但却很适合顺化这种近距离作战的环境。

特别是6门106mm无后坐力炮齐射的巨大威力,简直是越军步兵的梦魇。

同时,为了切断外围越军和城内的联系,美军装甲部队在顺化外围也采取了攻势。

美军甚至为顺化城内的海军陆战队提供了来自海上的火力支援,刚刚重返现役的美海军“新泽西”号战列舰驶入顺化外海,排水量45000吨,直接使用9门406毫米主炮轰击顺化市区,这门大炮可以把1.2吨重的炮弹打到38公里之外,给越军极大杀伤。

在越南部署期间,新泽西号战列舰一共发射了5700枚406毫米炮弹和15000枚127毫米炮弹。

顺化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

战至2月底,在舰炮、榴弹炮、飞机日夜不停的掩护下,北越正规军在巨大的伤亡下终于崩溃。

随着南越最能打的部队之一——海军陆战队“黑豹营”攻入顺化皇宫,顺化战役逐步进入尾声。

此战不计城外的损失,仅攻入市内的北越正规军阵亡就至少超过8000人,尸体几乎把顺化街头堵得水泄不通。

考虑战伤比,几乎可以算是全军覆没。

但是美军也付出了超过150人战死、800余人受伤的代价,南越政府军也有阵亡400人以上。

顺化战役是越南战争当中最为血腥与漫长的战斗之一,号称越战绞肉机。

虽然美军赢得了战术胜利,交换比明显高于北越正规军,但战略上的胜利却属于越军。

“春节攻势”既显示了越共的力量,其惨烈的景象又激发了西方世界新一轮反战热潮。

最终,1973年,美国人不得不大规模撤军,离开了越南这一伤心之地。

现在,再一次踏上越南国土,面对亚太形势又蠢蠢欲动的美国人,不知对昔日这段血与火的惨痛历史作何感想。

意大利战役的稀有彩色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战役是什么样子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第二次克里木战役双方投入乐多少兵力?最后损失如何

克里木战役 1944年4月8日—5月1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乌克兰第4方面军和独立滨海集团军在黑海舰队和亚速海区舰队配合下,为解放克里木实施的进攻战役。

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三次打击。

梅利托波尔战役和刻赤—埃利季根登陆战役的结果,苏军突破了彼列科普地峡的土耳其壁垒工事,夺取了锡瓦什湖南岸和刻赤半岛的登陆场。

苏军最高统帅部考虑到对固守有利阵地德军发动战役的困难,决定周密准备这次进攻,并在粉碎右岸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德军之后开始实施。

战役企图是,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大将)由锡瓦什湖和彼列科普地域,独立滨海集团军(司令为大将)从刻赤登陆场,共同向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总方向实施突击,围歼德军集团,不让德军从克里木撤走。

乌克兰第4方面军(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为扎哈罗夫中将、第51集团军-司令为克列伊泽尔中将、坦克第19军、第116、第78筑垒地域)的战斗行动由空军第8集团军和黑海舰队航空兵支援,独立滨海集团军由原北高加索方面军所属空军第4集团军支援。

参加战役的苏军军团和兵团计有4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5982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9辆。

共有1250架飞机(包括黑海舰队航空兵)进行支援。

黑海舰队(司令为奥克佳布里斯基海军上将)的任务是支援克里木苏军在滨海翼侧的进攻,并在克里木至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港口的交通线上行动;亚速海区舰队(司令为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的任务是配合独立滨海集团军进攻。

乌克兰第4方面军和独立滨海集团军的行动,由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苏联元帅和负责协调。

德军认为守住克里木具有重大的战略和政治意义。

德国占领克里木,可对土耳其施加压力,并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控制在侵略集团之内。

克里木掩护着德军的巴尔干战略翼侧和沿黑海海峡通向黑海西岸的德军重要海上交通线。

在克里木与苏军对峙的是埃里温·耶内克上将指挥的德军第17集团军(5个德国师、7个罗马尼亚师)。

德军共有19.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6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15辆以上。

有驻克里木的148架飞机和从罗马尼亚机场起飞的航空兵进行支援。

德军统帅部在克里木北部和刻赤半岛修建了坚固工事。

在彼列科普地峡,防御由2道防御地带组成,在锡瓦什湖登陆场当面,由3道防御地带组成,在刻赤半岛,由4道防御地带组成。

苏军人员比德军多1.4倍,火炮和迫击炮多7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6倍,飞机多7倍以上。

4月8日,乌克兰第4方面军转入进攻,第51集团军从锡瓦什湖南岸登陆场实施主要突击。

冲击前,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

经激烈战斗,这一方向上的德军防御被突破,第51集团军前出到德军彼列科普集团的翼侧,近卫第2集团军解放了阿尔米扬斯克。

4月11日晨,坦克第19军进入突破口,当日攻克德军防御中的大支撑点和重要铁路枢纽占科伊,并开始向辛菲罗波尔发展进攻。

第51集团军的顺利进攻,迫使德军将主力由克里木北部向南和从刻赤半岛东部向西后退。

4月10日夜间,独立滨海集团军转入进攻,11日晨解放刻赤。

4月12日,开始在克里木全境追击向塞瓦斯托波尔退却的德军。

空军第8、第4集团军的航空兵对退却的德军、德军运输工具和公路、铁路枢纽实施密集突击。

黑海舰队航空兵和舰艇积极行动,对德军舰艇和运输船实施突击。

克里木的游击队和地下工作者进行了英勇战斗。

他们突袭德军,防止德军破坏疗养地、工业和公用建筑物、历史文物、桥梁和住宅。

4月15—16日,苏军进抵塞瓦斯托波尔,开始准备攻城。

决定以第51集团军左翼和4月18日编入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滨海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

近卫第2集团军实施辅助突击,以牵制主要突击方向上的德军兵力。

在攻城准备时节,所有部队都建立了强击群。

优秀军人和党团员受领了光荣的任务——把红旗插上塞瓦斯托波尔各制高点和市内行政机关大楼。

在强攻塞瓦斯托波尔开始前6昼夜内,远程航空兵和空军第8集团军进行了预先航空火力准备。

5月5日,近卫第2集团军转入进攻。

德军以为这里实施的是主要突击,便向此地段增调军队。

5月7日,苏军在主要方向上经一个半小时的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之后转入进攻。

突破德军防御。

方面军从北、东和东南三面实施协调一致的突击,粉碎了德军,并于5月9日解放全市。

被击溃的第17集团军残部向赫尔松涅斯角退却。

为了追击德军,坦克第19军进入交战。

苏军向屏护赫尔松涅斯角的德军最后防御地区疾进。

5月12日,粉碎了克里木陆上德军,在赫尔松涅斯角俘德军2.1万人,缴获大量技术装备和武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顺化战役是怎样的?有多惨烈?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