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元朝力挽狂澜的脱脱,最后什么结局?
【千问解读】
为力挽狂澜的脱脱,最终什么结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各个王朝由盛而衰是一个难逃的宿命,但也有好几个朝代出现过“中兴”,让王朝焕发第二春。在元朝末年,也曾出现过一抹曙光,有一个人几乎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元朝,只可惜的是,却亲自葬送了这个机会,而这个人就是——脱脱。
脱脱(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他是元朝后期权臣的侄子,元顺帝即位后,因伯颜拥戴有功,伯颜当了一大堆的官职,一时权倾朝野。
据说有一个巫婆曾预言过,说是伯颜将死于“南人”(时期统治的汉人)之手,伯颜为避免预言成真,差点要杀光全天下的张、王、刘、李、赵这五大汉姓人。
也幸亏元顺帝没听从他的主意。
伯颜在朝中遍植党羽,还特意任命侄子脱脱为禁宫侍卫长,负责监视皇帝的。
可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正是自己这个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眼线,会掉过头来帮元顺帝要了他的命。
伯颜越来越嚣张,把元顺帝不放在眼里,甚至密谋要废掉元顺帝,改立文宗之子燕帖古思为新帝。
而且,伯颜自擅权以来,排斥汉人,废除,采取了一系列民族压迫的政策,是后期一场罕见的抵制“汉法”运动。
而脱脱虽为伯颜之侄,但他从维护元朝统治的根本利益出发,他不满伯颜的“变乱祖宗成宪”。
因而,在1340年二月的某一天,脱脱发动了一场在元顺帝支持下的政变,先是削去伯颜官职,然后贬出京城,并在伯颜去广东的路上,走到江西时,伯颜又被元顺帝派去的人毒死了。
伯颜死后,脱脱取代了伯颜在朝中的位置。
1341年,元顺帝开始用脱脱当政,改元至正,希望能使元朝中兴。
脱脱在元朝存亡的关键时刻,开始施行他的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脱脱更化”。
脱脱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首先,为取得儒士的支持,恢复了被伯颜废除的科举制,置宣文阁,恢复太庙的祭祀;接着开始平凡昭雪一批冤案,这又使得满朝惊恐不安的人心得到了稳定,进而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支持。
对待百姓,脱脱又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这在一定条件下缓解了阶级矛盾。
脱脱的“更化”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文化上。
正是在脱脱执政这一时期,元朝完成了对前代历史的编修工作。
元朝建立以后,宋、辽、金三朝的历史一直没有正式编写过,因为,在谁是正统这一关键点下,史学家们争执不休。
1343年,在脱脱的主持下,脱脱任用史学家欧阳玄等人,畏兀儿族人廉惠山海牙、沙剌班,党项人余阙,蒙古人泰不花等人一起参加修史,并决定宋、辽、金三朝皆为正统,结束了长达几十年的争论,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这三部史书被列入中国正史《二十四史》,而二十四史中,只有《》、《》、《金史》三部是由少数民族宰相主编的,也只有这三史是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史学家共同完成的。
脱脱虽然给元朝带来了一丝“中兴”的希望,但这个希望也太短暂了。
脱脱在执政不到4年的时候,便因朝堂上的政敌攻击,而于1344年被迫辞相。
之后的5年,元朝的政治机体日益腐化,问题从生,自然灾害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发生。
元顺帝不得不于1349年,再次任命脱脱为相。
二次为相后,脱脱面临的是一个更加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面对当时最主要的问题,脱脱主要执行了两项措施:开河与变钞。
“开河”说的是治理黄河水患。
当脱脱重新为相时,黄河已经连续5年在河南、山东等地多处决口,洪水泛滥,两岸人民深受其害。
脱脱决定采用水利专家的方案堵截决口,并亲自担任总指挥。
当时很多人都说长道短,大谈治理黄河之难,却没有一个人想办法做实际行动,而脱脱却征发黄河南北13路共计15万民夫及庐州等地两万多军队上黄河大堤当河工,服劳役。
这十多万的民工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补筑决口,让黄河恢复了故道。
脱脱此举赢得了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
元顺帝也为了嘉奖脱脱,赏赐他世袭答剌罕(元朝时一种崇高的封号)的荣誉。
“变钞”指的是发行新钞。
元朝中后期以来,国库空虚,,而纸币发行量猛增,几代皇帝积累的纸币印量到了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年)濒临崩溃。
1350年,在脱脱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变更钞法。
具体做法是,在旧日的中统交钞上加盖“至正交钞”字样,新钞一贯合铜钱一千文或至元宝钞两贯,两种钞并行通用。
据《·食货志五》记载:“每日印造,不可计数。
舟车装运,轴护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
” 这一举措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恶性通货膨胀。
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由于修治黄河的民夫受到官吏的克扣,使他们,怨声载道。
元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也终于爆发了。
1351年,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偷偷在黄河的工地上埋下一个独眼的石人,并在石人背后刻了一句话,然后到处传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 等这个石人被干活的民夫们挖掘出来后,刘福通在进行一番挑唆后,号召起义,一时间,前来相应的农民就达到了三千多人。
但在起义前夕,消息走漏,元军包围了这些人,刘福通激战后杀出重围,韩山童不幸战死。
之后,刘福通率领义军余部继续战斗,队伍发展势头很猛,很快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由于这支起义军人人头包红巾,所以被称为“红巾军”。
1352年夏,脱脱上书元顺帝奏请亲自征讨当时占领徐州的芝麻李红巾军。
元顺帝本来就赏识脱脱的军事才干,自然准奏。
脱脱亲率大军向徐州进发,9月,抵达徐州,脱脱在城下被芝麻李一箭射中马首,却临危不乱,指挥军队奋力冲杀,最后大败芝麻李的部队,并占据了徐州的外城。
次日,脱脱集中全部兵力攻城,内城的义军抵挡不住,内城又很快被攻破,芝麻李率领残部逃出徐州。
徐州一战,脱脱缴获军资器械无数,令将其聚集于城中,全部烧毁,并派兵追赶义军,擒拿住芝麻李及其他首领后斩首。
当红巾军暂时失败之时,泰州盐贩又起兵,占据高邮,并攻破扬州,南北运河再次梗塞。
1355年,脱脱再次受命出征张士诚,他总制诸王各爱马、诸省各翼军马,领兵大小官将,号称百万,连“西域西蕃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脱脱传》)。
十一月,脱脱所率的元军抵高邮,双方激战于高邮城外,张士诚大败,退入城中不出。
元军又分兵攻破六合、盐城、兴化等地。
当脱脱正在前线激战时,毫无主见的元顺帝在不满脱脱的皇太子和宠臣哈麻等人的怂恿下,下诏指责脱脱“劳师费财,坐视寇道”,并削去其官爵及兵权,安置淮安。
但哈麻等人认为脱脱的处罚太轻,元顺帝又下诏将脱脱流放到云南大理。
不久,哈麻矫诏,派人用药酒毒杀了脱脱,脱脱逝世时年仅42岁。
脱脱一死,使得他曾经竭尽全力修补元朝统治的堤坝再度崩塌,元朝离它灭亡已为时不远了。
此后,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先后灭掉了各个割据势力,于1368年正月正式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同年8月,明军攻入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并于1370年病逝于应昌,元朝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靖康之耻中受害最多最严重的为什么是女人?
在北宋晚期,、等人专权,政治十分腐败。
但是在辽国,也几乎出现了同样的状况。
因此金国方面渡海来到北宋,和北宋签订了“”,约定了从南北两线夹击辽国的军事协议。
北宋方面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辽国,因此出兵燕京。
不料在燕京城下,被刚刚从和金国作战前线撤退下来的辽国军队击败。
最后金国从居庸关出兵,一举攻占了燕京。
根据海上之盟的约定,在击败辽国后,将归北宋所有。
但是在灭辽的战争中,北宋方面实在乏善可陈,因此金国拒绝把燕云十六州归还。
此时在金国人的眼中,北宋的羸弱和腐败,已经暴露无遗。
最终金国和北宋经过协商,金国归还燕云十六州,但是北宋方面需要将原先赐给辽国的岁币转赐给金国。
1123年7月,一位名叫张觉的原辽国将领,在投降金国后,又带着金平州来投奔北宋,被北宋接纳。
金国得知此事后,就遣使对北宋进行责问,为何私纳金国叛将。
迫于压力,北宋不得不处斩了张觉,但金国对此依然不肯罢休。
恰好此时,原先一直主张亲宋的完颜阿古打去世,他的弟弟完颜晟继位,是为金太宗。
金太宗是一位军事野心家,他一直主张吞并北宋,因此他以张觉事件为借口,兵分两路,开始了对北宋的战争,并在靖康二年攻克了北宋的首都开封。
因此,靖康之耻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政策性失误和军事性失误,而张觉事件成为了金国入侵北宋的借口,也成为了靖康之耻的导火索。
靖康之耻是哪一年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北宋不计其数的皇室成员和平民女子,被金国掳掠至北方,甚至连北宋的太上皇和也被金军俘虏。
两位皇帝最终都不能返回,客死他乡。
这场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是哪一年呢? 准确地来说,靖康之耻爆发于公元1126年底,从金国军队攻克开封起,中间见过多次谈判,直到1127年4月金国军队从开封撤军为止,前后长达近半年的时间。
早在公元1126年初,金国已经对物产丰富的中原,在经过了宋军和辽国之间的战争后,宋军的弊端已经都被金国看在眼里。
因此,金国便找了一个借口,向北宋宣战。
金国第一次进攻开封的战争并不顺利,他们兵分两路,其中有一路被阻挡在山西太原一带,并没能参加合围开封的作战。
而另一支军队由于孤军深入,也在开封城下被宋军击退。
经过短时间的整顿后,金国再次向北宋发动进攻,到1126年12月中旬,金国两路大军已经对北宋的首都开封形成了合围之势。
怯弱的北宋政府为了避免亡国之灾,答应了金国方面提出的天价战争赔款。
为了支付大笔赔款,北宋政府在开封城里掘地三尺,同时用开封城里的女子用作抵偿。
但是狼子野心的金国人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们掳掠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和大量皇室女子后,才撤兵北返,这些被金国掳掠的女子,在金国受尽屈辱,同时身为北宋皇族的帝姬、嫔妃都没能幸免。
靖康之耻的女人下场 在靖康之耻中,无数北宋宫廷女人和平面女子被迫迁往金国,遭到了非人的蹂躏,帝姬贵妃的遭遇,甚至还不如娼妓,是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女俘。
靖康之耻的女人下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在途中病死,这部分占全部女俘的半数以上。
剩下的,经过,终于到达金国,但等待她们的,却是为奴为娼的生活。
靖康二年四月,金国大军攻克了北宋首都汴梁,的女被拿来当作战争的赔款。
这段历史,成为了军民最不愿被提及往事,也成为了他们拼死抵抗金军南下的动力。
为了减少负面影响,因此南宋时期对这段历史都讳莫如深,但是从民间的一些史书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由于无法偿清金国的战争赔款,北宋朝廷采取用女人抵押的政策。
首先被遣送到金军大营的,是蔡京等人的家眷。
由于宋徽宗的女儿福金帝姬已经嫁入蔡家,因此她也在遣送之列。
刚刚进了金营的时候,福金帝姬害怕得要死,但这并不能拯救她的命运,还是被金国的皇子斡离不玷污了,成为了靖康之耻中第一个被蹂躏的宋朝公主。
其中,在汴梁城中搜寻来的女子,依然无法满足金国人的要求,因此从北宋皇室的女性成员中挑选,最终选定了嫔妃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另有皇室近亲女子成员不计其数。
这些人被送入金军营中的那一刻开始,就被金国人逼迫着更换舞衣,为金国将领作乐所用。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人不愿被金国人侮辱,当即被斩杀。
他们,以此来告诫其他北宋女性皇族。
其中宋钦宗的朱皇后不甘为金人所辱,选择了自杀。
靖康之耻的女人下场还远不至此,在迁往北方的途中,她们依然受到了非人的对待,很多人伤痛加身,死在途中。
但是在途中死去的女人,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她们不用活着到达金国,被送入洗衣院,成为娼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江为啥只敢杀李逵,而不敢动武松?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