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司马氏集团是如何夺取曹氏政权的?

那么司最终又做了什么?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夺取曹氏政权的呢? 末期到魏晋始末,政权分割,藩王争
【千问解读】
那么司最终又做了什么?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夺取曹氏政权的呢? 末期到魏晋始末,政权分割,藩王争乱,整个政治局势很不明朗,呈一片混沌之势。
政权的交替过程如同一条流经山路十八弯的长河般,这时常出现比还要疯狂的巨浪和风啸。
然而有一个家族,宛如一艘巨轮,在惊涛骇浪中,在急弯险滩间,自由如常地行驶着,安全地抛锚登陆。
这个家族,就是魏晋史上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司马家族。
网络配图 早在三国时期,坊间传闻当世有四大权谋家,即“、、幼麒、冢虎”。
卧龙是,凤雏是,幼麒是,冢虎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是司马家族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西晋王朝的真正奠基者。
司马懿为后人熟知的事迹,恐怕就是和诸葛亮的七年史了。
期间虽然司马懿败数居多,可是在与纵观整个中国战争史上都能算是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的诸葛亮的战斗中,司马懿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诸葛亮在被围困多日后,于营中病逝,此后蜀郡便兵败如山倒,如果不是当时不肯下令,司马懿很可能就会成功直捣黄龙,彻底灭掉蜀国。
司马懿活到七十三岁,在纷乱不定、物质贫瘠的魏晋年代,这已经算是高寿了。
要知道魏晋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几岁,司马懿大半生都位居人臣之首,累牍繁简、驰骋沙场的政治生涯,本应是最消耗人的生命力的,并且所谓“伴君如伴虎”,人的生命一旦走上仕途就不受保障了,可是司马懿终究还是顺利走完大半人生路,靠的不是灵丹妙药延年益寿,而是他的大智慧和大机智。
司马懿擅长装病,还是一个小领主时,便找人礼聘司马懿,司马懿明白,当时的曹操还不是统治者的对手,长期待在他的身边是件危险的差事,所以就装病在床。
曹操屡次请人去打探虚实,结果每一个使者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动也不动,都相信司马懿真的中风了。
后来曹操也相信了这一事实,短时间内没有再去找司马懿。
最厉害的是,司马懿晚年的时候,魏帝年幼,曹爽党群意欲篡权夺位,司马懿为避一时风头,同时也给自己积蓄力量一举铲除曹爽党群,再次装病。
曹爽认为天下间唯一能对他篡权之事构成不利影响的就是司马懿这个老骨头,并且也早有耳闻,司马懿极其擅长装病,所以便派出心腹上门察看其是否真病了。
探子进了司马家大门后,司马懿就以他的给后学们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将计就计”。
司马懿在两名婢女的搀扶下于厅中会见了探子,这时一婢女递上一碗汤药,司马懿用嘴去接,结果喝得汤药流满了衣领,把前胸衣弄得斑斑驳驳。
探子又向司马懿试探性提问,司马懿直接伪装成说话已经不灵便的样子,吞吞吐吐、含糊结舌,一副不日就将赴死的颓态。
探子一看,老家伙都成这样了,赶紧回去把这好消息报告了曹爽。
这次装病很好地麻痹了曹爽,基本上让曹爽放弃了对司马懿的戒心,从而也对后来司马懿一网打尽曹爽党群提前投了一枚烟雾弹。
这等城府,这等演技,要放在现今,估计横扫各项影帝奖项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在当时,这种战术为司马懿避去很多不可直面的麻烦和祸事,也为他日后重新崛起进行了有效的软缓冲。
司马懿经历三代托孤辅主,多年政治经验的积累,使他培养了一群可靠精干的羽翼臣子,终于在扫除曹爽党群后,成功从幕后走向台前,如同当初曹操以魏代汉般,以魏,控制着几乎整个天下的政权。
然后司马懿到死,都没有封王称帝,其实以他当时权倾天下的条件完全可以做到,他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很可能是因为受曹氏一门恩泽太深,没有曹操就没有司马懿,曹操知司马懿、识司马懿、信司马懿,曹操之后的、都是如此,甚至到了魏文帝时期,无论是文帝还是明帝与司马懿商讨天下大事时,都是亲自奔赴司马懿家中,对司马懿的待遇宛如汉待般。
网络配图 司马懿死后,长子继承了父权,后早丧,次子便替补上台,顺袭了父兄的权位,进一步扩大司马家族在当时的统治局面,使天下政权进一步集中在手,同时也加快了代魏的进程。
司马昭在多数后人眼中也是一个文采武功一流的人物,尤其有一点是世人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他多年随父征战,练就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自三国期间到魏时伐蜀的漫长战役,中途盖世枭雄曹操也只是做到和蜀吴三足鼎立天下的地步,后魏文帝曹丕在位时多次攻打蜀国,又是陆战又是水战,使尽一切手段,最终还是兵败回朝,抑郁在胸不得舒展而英年早逝。
到魏明帝的时候,蜀国疆域虽然被不断削减,可依然在华夏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这其中三代君主,其父司马懿都辅佑始终,也没能荡平蜀国,到了司马昭的时候,他成功率领大军一举灭掉了蜀国。
灭蜀之后,司马昭做了件令后人感恩戴德的功绩,那就是派人集中整理并学习诸葛亮的军事理论,这一举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将领,这些将领在后来镇压反贼中立下赫赫战功。
司马昭从蜀地班师回朝后,直接就自号晋公,之后更堂而皇之地视魏帝如无物封自己为晋王,并立为世子。
司马昭封王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魏王曹髦,曹髦深知再这般下去,不但魏朝要被取代,自己更是性命不保。
于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召集了自己的一干心腹和部分可以信任的臣子,集聚一堂。
曹髦执剑跃到书案上,满面怒容,声色凄厉地鼓动人心,“诸位都是大魏的贤臣名将,我曹髦这些年深受诸位忠孝之恩,今日,,他这是要篡权,如此,完全不把我大魏政权放在眼里,这不仅是对我的一种背叛,更是对诸位多年来对大魏辛苦付出的一种不尊重,今日我就要上门剿杀司马贼子,可愿助我一臂之力?不成功便成仁,来日成功肃贼后,诸位就是我大魏的保国功臣。
还请诸位不要犹豫,与我一起保住大魏政权……”曹髦话音刚落,反对之声便纷纷而起,都劝告曹髦放弃,忍气吞声。
当时朝中大臣多数是拥护司马昭的,毕竟司马昭集团的势力不是曹髦所能比拟的。
曹髦也算是一血性汉子,可惜时不他待,当时他的势力太过弱小,他不听众臣的劝告,会后便带了百余亲兵,披甲戴盔,浩浩荡荡往司马昭家杀去了。
孰料,早有人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司马昭派了一支精兵在半路把曹髦给截杀了。
司马昭杀曹髦后,立为帝,即魏元帝,曹奂只是一个傀儡,此时的天下已经真正属于司马家族了。
公元265年,司马昭中风死后,司马家族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走到了台前,这就是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司马炎继承王位,并逼曹奂下台,正式建立西晋,号,成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洛阳,同时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炎创立晋国,被后人理解为顺理成章的事,他的功绩完全建立在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三代人的基础上,一路走来水到渠成。
后人也普遍认为司马炎并无杰出才能,只能说命好,投对了胎。
司马炎登基后,国家已经趋于稳定,不再有大的动乱,于是司马炎天真地认为江山从此就巩固了,便撤销边防军事,一心致力改善农田制,可他的天真幼稚最终给他带来了恶果,出现了史上有名的“”。
网络配图 从司马懿到司马炎,中国政治的变化,对于这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来说,同样也有深深的影响,比如司马昭时期,由于高度的政治压迫,连续的,使当时的中国士人们,已经不敢再去轻易地谈政治,即使是歌功颂德,有时候也容易“马屁拍在马腿上”,因此这时期的中国文学,更多的是以田园诗的兴起等借物寓情的方式为主流。
建安文学的豪迈大气,瑰丽动人,到这时期基本上荡然无存。
高度的政治压迫,使士人们的政治热情大大泯灭,关注的主流,早已经转向了哲学、思想、鬼神等方面,大量这方面内容的作品日益流行了起来。
而到了司马炎当政时期,虽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政治高压,但是这时期魏晋文学的消极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外加天下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士人集团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兴趣,也转向了逃避现实,。
司马炎的宽松,反而让高度政治压迫积累的士风流毒,在他当政时期迅速地发酵。
我们今天虽然魏晋风度,但是毫不夸张地说,魏晋时代,是中国知识分子士风最萎靡的时代,敢于为国家担当责任的知识阶层越来越少,一个没有人敢于担当责任的国家,自然最终也变成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
魏晋灭亡于“”的结局,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而说到的导火索“八王之乱”,更与司马家族,尤其是司马炎的统治政策分不开,司马炎采取的是优礼世家大族,尤其是豪门知识分子的政策,寒门知识分子与豪门知识分子在待遇上的落差日益增大,人比人气死人的结果,就是诸多寒门知识分子选择了另外一条出路:投身于许多王室的门下。
在当时西晋的各路王爷中,身边都有不少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幕僚,这些人提起西晋的世家大族,几乎个个咬牙切齿,在司马炎死后,由于即位的是个出名的白痴,给了王爷们叛乱的机会,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就是那些被日益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们。
司马炎统治政策造成的士族与寒门知识分子的对立,成为了西晋灭亡的另一大重要诱因。
虽然代取了曹氏政权,但是这种依托门阀而生存的度也为他们留下了灭亡的祸根,短短西晋一统之后,再次“五胡乱华”,中国又进入了分裂的时期,直至代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南燕是如何灭亡的?
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及江苏的一部分,国号为燕。
慕容德原是后燕宗室范阳王。
397年,当后燕君主于参合陂之战为北魏所败之后,后燕被截成南北两部分。
398年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滑县)自称燕王。
次年滑台为北魏攻占,慕容德率众向东,攻取青兖之地,入据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
400年,慕容德改称。
405年,慕容德病逝,侄子嗣位。
走向衰落 义熙元年(南燕建平六年,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超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太上。
尊崇慕容德的妻子为皇。
任命慕容钟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任命慕容法为征南、都督徐、兖、扬、南兖州四州诸军事,慕容镇加任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任命封孚为太尉,鞠仲为司空,潘聪为左光禄大夫,封嵩为尚书左仆射,其余人封授官爵各有不同。
后来又任命慕容钟为青州牧,为徐出刺史,公孙五楼为武卫将军、兼任屯骑校尉,内参政事。
封孚对慕容超说:"臣下听说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这五种人不应在边地戍守,出身贱、年辈小、关系远、资历浅、地位低的这五类低微人物不应在朝廷供职。
慕容钟是国家的宗臣,社稷的靠山;段宏是有着美好声望的外戚,亲贤的人们都瞻仰他。
这两个人正应该参与和协助处理国家政事,不宜到远方去镇管边远地区。
当今慕容钟等人外出边远的地方,公孙五楼在朝廷里辅助国政,臣下私下里感到不安。
"慕容超刚即位,害怕慕容钟的权势大自己受到威胁,就拿此事去问公孙五楼,公孙五楼想专断朝政,不想让慕容钟等人在朝廷里,多次说了离间的话,封孚的意见到底没有采纳。
慕容钟、段宏都有不平的神色,互相交谈说:"黄狗皮恐怕终究会补狐裘。
"公孙五楼听到了这句话后,和他们二人的仇怨渐渐地产生了。
当初,慕容超从长安到达梁父,慕容法当时为兖州牧,镇南长史悦寿从梁父回来对慕容法说:"我前几天见到了北海王的儿子,他天资高雅,神采不凡,才知道皇族里多奇人,仙境中的森林全都是珍穴。
"慕容法说:"当年成方遂假称,没有人能够分辨真假,这还是皇族吗?"慕容超听到了,很怨恨慕容法,在言谈脸色上都显现了出来。
慕容法也很愤怒,把慕容超安置在客舍里,因此二人结怨。
到了慕容德死时,慕容法又不奔丧,慕容超派人去谴责慕容法。
慕容法常常害怕灾祸到来,因此就和慕容钟、段宏等人谋反。
慕容超知道后征召他们,慕容钟称病不来,于是慕容超把他们的同党侍中慕容统、右卫慕容根、散骑常侍段封抓起来杀了,在东门外车裂了仆射封嵩。
西中郎将封融投奔北魏。
慕容超不久以后就派慕容镇等人攻打青州,慕容昱等人攻打徐州,慕容凝、韩范攻打梁父。
慕容昱等进攻莒城,攻了下来,徐州刺史段宏投奔北魏。
封融又招集盗贼们袭击石塞城,杀死了镇西大将军余郁,青州一带的人都很害怕,人人心里有着别的想法。
慕容凝策划杀死韩范,准备袭击广固。
韩范知道了,攻打慕容凝,慕容凝逃往梁父。
韩范兼并了慕容凝的军队,攻打并攻陷梁父,慕容凝投奔,慕容法出逃北魏。
慕容镇攻克青州,慕容钟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挖地道出了青州,独自骑马投奔姚兴。
当时慕容超不关心政事,喜爱出游围猎,百姓深受其害。
他的仆射韩稳直言极谏,慕容超不采纳。
慕容超打算恢复肉刑和九等官制,就在境内颁布诏令说:"厄运多次纠缠,永康多灾多难。
自从北都陷落,典章制度都沦减了,律令法制,没有存留下来的。
治理天下,这是根本,既然不能凭借道德来诱导百姓,就必须用刑罚来整肃。
况且像虞舜这样的大圣人,还命令咎繇来担当官吏,刑罚就是如此地不可以废弃!先帝复兴,大业草创,战争还很多,来不及修制法典。
朕愧无德行,继承帝位,安抚控制缺少良策,致使兄弟残杀纷争,终于使战争在郊野产生,典章礼仪废弃。
当今四面边境上没有忧患,应该修定法典。
尚书可召集公卿议定。
至于像封嵩这种不忠不孝的人,斩首示众也不足以表达对他的痛恨之情,应该给他使用烹煮和车裂的刑法,也可以附在法令条文里,收在死刑的条目下。
肉刑是古代圣人的常典,不能改动的,改动了以后,轻重失度。
当今犯罪的人更多,死的人也逐渐众多。
肉刑对于教化,救济抚育广泛,惩处尤其严,光寿、建兴时烈祖、世祖已经考虑恢复,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去世了。
命令博士以上的人参考以往的事情,依照《吕刑》以及汉、魏、晋的法律,进行增加或减少,商议成定《燕》律。
五刑的种类有三千,而犯罪没有比不孝更大的了。
说:"非圣人的人没有法律,非孝敬的人没有亲人,这是大乱的做法。
"车裂和烹煮这两种刑戮虽不在五品的条例里,但也是自古就已实行了。
渠弥的车裂是明写在《春秋》上的;哀公的烹刑,来自中世。
世宗在齐地建都,也哀伤刑罚失中,睡觉吃饭时都在叹息。
帝王有了刑法,就好像人有了左右手。
所以孔子说:‘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连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制定法令受到了封赏,因为制作礼仪为奉常。
建立功业是自古以来就看重的。
希望大家明白地商议条令的增减,用以制定出一代良法。
、有贡士一条,魏建立了九品的选拔制度,这两者哪一个更好,也可以详细地上奏。
"群臣的意见大多数不同意,慕容超才作罢。
慕容超正月初一那天在东阳殿大聚群臣,听到歌舞声响了起来,叹息乐舞不齐备,后悔把伎人送给了姚兴,于是商议入侵。
领军韩稳劝谏说:"先帝因为旧京沦丧,隐匿在三齐,假如时运不许可,上智的人不考虑采取行动。
当今陛下恪守成规,应该关起国门休养将士,用以等待天赐机会,不能和南方邻国结怨,广泛树立仇敌。
"慕容超说:"我主意已定,不和你废话了。
"于是派大将斛谷提、公孙归等人率领骑兵入侵并攻陷宿豫,抓获了阳平太守刘千载、济阴太守徐阮,大肆抢掠后离开。
简选二千五百名男女,交给太乐去教歌舞。
当时公孙五楼为侍中、尚书,兼领左卫将军,专擅朝政,他哥哥公孙归为冠军、常山公,叔父公孙颓为武卫、兴乐公。
公孙五楼的宗族兄弟都在慕容超左右辅助国政,王公内外没有不惧怕公孙五楼的。
尚书都令史王俨谄媚公孙五楼,官升尚书郎,出任济南太守,后入任尚书左丞,当时的人们给他评论说:"想要封侯,侍奉五楼。
" 扰晋亡国 慕容超又派公孙归等人率领三千骑兵入侵济南,抓住了济南太守赵元,抢掠了一千多男女后离开。
东晋准备率领军队讨伐慕容超,慕容超在东阳殿召见群臣,商讨抵抗晋军。
公孙五楼说:"吴兵轻疾果决,利于战斗,刚开始的时候锋芒勇猛锐利,不能和他们较量。
应该占据大岘,不让他们进来,和他们拖延时间,败坏他们的锐气。
然后可以慢慢地挑选二千名精锐骑兵,沿着海边向南前进,断绝他们的粮草运输,另外命令段晖率领兖州的军队沿着山坡向东边攻下来,在他们的腹背上猛击,这是上策。
命令各地长官凭恃险阻固守,计算好要储存的物资之外,其余的全都烧掉,铲除地里的庄稼,让敌人没有供给。
坚壁清野,等待时机,这是中策。
把盗贼放进大岘,我们出城迎战,这是下策。
" 慕容超说:"京都地方殷富,人口众多,不能立即入驻守备。
青苗遍布田野,不能全都铲除。
假使用铲除禾苗来守住都城,用以保全性命,朕做不到。
当今我们占据了五州的地盘,有山河的坚固,有战车万乘,铁马万群,即使让敌人越过大岘,到了平地,我们慢慢地用精锐的骑兵去攻打他们,他们就会成为俘虏。
"贺赖卢苦苦规谏,慕容超不听,贺赖卢退出来后对公孙五楼说:"皇上不用我的计策,眼看就要灭亡了。
"慕容镇说:"如果像圣旨说的那样,就必须在平原上使用战马为便,应该出大岘迎战,就算打不赢,还能退守。
不应该把敌人放进大岘,自找窘逼。
当年成安君没有守住井陉关,终于被降服;不占据险隘之处,终于被邓艾擒获。
臣下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固守大岘,这是上策。
"慕容超不听。
慕容镇出来后,对韩稳说:"主上既不能铲除青苗,坚守要隘,又不愿意迁徙人口躲避敌寇,真像。
国家灭亡,我一定会为此而死,你们这些中华男儿,又要像吴越人一样纹身了。
"慕容超听到这些话后非常生气,把慕容镇抓起来关进监狱。
慕容超接着就聚集了莒、梁父两处的守兵,修筑城壕,简选兵马,等待敌人的到来。
同年(东晋义熙五年,南燕太上五年,409年)夏,刘裕的部队进驻在东莞,慕容超派左军段晖、辅国贺赖卢等六人率领五万步兵骑兵进据临朐。
不久,晋军越过了大岘,慕容超害怕,率领四万士兵到临朐去向段晖等人靠拢,对公孙五楼说:"应该进据川源,晋军到来以后没有水,也就无法打仗了。
"公孙五楼率领骑兵飞速地去占领川源。
刘裕的前驱将军孟龙符已经到达川源,公孙五楼大败而回。
刘裕派谘议参军檀韶率领精锐兵马攻破了临朐,慕容超非常害怕,独自骑马逃到城南段晖那里。
段晖的军队又战败,刘裕的部队杀了段晖。
慕容超又逃回广固,把外城里的人都迁入小城里固守,派他的尚书郎张纲向姚兴请求援兵。
放了慕容镇,进升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慕容超召见群臣,对慕容镇谢罪说:"朕继承先人创建的大业,没有能够任用贤良,却刚愎自用,倒出去的水已经收不回来了,后悔莫及!有才智的人们施展谋略,一定是在事情危急的时候,忠臣树立节操,是在面临灾难的时刻,希望诸君尽力想出奇计,共同度过艰危。
" 不久,刘裕的军队围攻广固城,四边合围。
有人暗地里告诉刘裕的军队说:"如果得到张纲攻城,城市就能攻下来。
"当月,张纲从长安回来,就投奔了刘裕。
刘裕让张纲绕着城市大声呼喊说:"大破秦军,没有救兵来援救我们了。
"慕容超恼怒,用暗箭射他,张纲才退走。
右仆射张华、中丞封恺都被刘裕的军队抓获。
刘裕让张华、封恺写信给慕容超,劝说慕容超及早投降。
慕容超就给刘裕送来一封信,请求让他做藩臣,以大岘为边界,并且进献一千匹马,以通和好。
刘裕不同意。
江南的增援部队接连而至。
尚书从长安回来,又向刘裕投降,对刘裕说:"当今燕人固守的原因,是倚仗在外的韩范,希望得到秦人的救援。
韩范既是有声望的人,又和姚兴是旧日好友,如果赫连勃勃被打败后,秦人一定会来援救燕人,我们应该写密信引诱韩范,许以重利,韩范一被招来,燕人就会绝望,自然会投降。
" 刘裕听从他的建议,表荐韩范为散骑常侍,给韩范书信招引他。
当时姚兴已经派他的将领姚强率领一万步兵骑兵随着韩范去洛阳和将领姚绍聚集,联合兵力来救援。
适逢赫连勃勃大败秦军,姚兴把姚强追回长安。
韩范叹息说:"上天要灭亡燕国了吧!"碰巧韩范这时收到了刘裕的信,就向刘裕投降。
刘裕对韩范说:"你想立申包胥那样的功业,为什么空着手回来了?"韩范说:"自从我亡祖司空以来世代承蒙燕主恩宠,所以我到秦庭里痛泣求援,希望能挽救燕国于祸难之中。
适逢秦多变故,我的赤诚没有收到效果,可以说是上天要灭亡燕国,帮助明公。
明智的人见机而动,我岂敢不来呢!"第二天,刘裕带着韩范绕城巡行,因此燕人人心离散害怕,再也没有固守的心思。
刘裕对韩范说:"你应该到城下去,把生死祸福告诉慕容超。
"韩范说:"我虽然承蒙你非同一般的恩宠,但是还不忍心去图谋燕。
"刘裕对此很嘉奖,并不勉强他。
身边的人劝慕容超杀了韩范一家,以防止以后再有叛变的人。
慕容超知道马上就要失败了,又因为韩范的弟弟韩稳尽忠不贰,所以并不怪罪。
这一年东莱下了血雨,广固城门晚上有鬼哭声。
次年(东晋义熙六年,南燕太上六年,410年)正月初一,慕容超登上天门,在城上召见群臣,杀马犒赏将士,文武百官都有升迁封授。
慕容超宠幸的姬妾魏夫人跟着登上了城头,看到晋军的强盛,握着慕容超的手,两个人相对着哭泣。
韩稳规谏说:"陛下遭逢困厄。
正是尽力抗争的时刻,却反而对着女子悲泣,这是多么庸俗啊!"慕容超擦干眼泪向韩稳道歉。
他的尚书令董锐劝说慕容超出城投降,慕容超非常愤怒,把董锐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贺赖卢、公孙五搂挖地道出去和朝廷的军队作战,不利。
河间人玄文向刘裕游说道:"从前赵人攻打曹嶷,望气的人认为渑水围绕着城市,不是进攻能够拿下来的,如果堵住五龙口,城市一定会自然陷落。
听从了这个建议,结果曹嶷请求投降了。
后来慕容恪围攻段龛,也照着这么办,段龛投降了。
投降后不多久,又将五龙口震开了。
旧基还在,可以堵住它。
" 刘裕听从玄文的话。
到了此时,城中的男女有一多半人患了脚弱病。
慕容超乘辇登上城头,尚书悦寿对慕容超说:"天地不仁,助敌寇为虐,战士患病。
一天比一天衰弱,困守空城,外援没有希望,天时人事,也可以从此知道了。
假使国运已尽,尧舜让位,转祸为福,敬奉圣明。
最好是追随许、郑的踪迹,以保全宗族的继承人。
"慕容超叹着气说:"兴和衰都是天命。
我宁愿挥舞宝剑战死,也不能衔璧投降去求生。
"当时张纲给刘裕制造冲车,用木板覆置车上,用皮革蒙上,同时设置各种巧妙的机关,城头上的火石弓箭等都不起作用;又制造飞楼、悬梯、木幔之类,从速处逼近城头。
慕容超非常愤怒,把张纲的母亲悬挂起来肢解了。
城里出来投降的人接连不断。
刘裕从四面进攻,杀死和打伤了很多敌人,悦寿打开城门接纳刘裕的军队。
慕容超和身边的数十人出城逃跑,被刘裕的军队抓住。
刘裕数说慕容超不投降的罪状,慕容超神色自若,一言不发,只把母亲托付给刘敬宣而已。
慕容超被押送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南燕就此灭亡,慕容超在街市被斩首,时年二十六岁。
慕容超死后无谥号、庙号,有史家称他为南燕末主。
慕容超同时也是除系出同源的吐谷浑外,五胡十六国时期源自鲜卑慕容部的最后一位帝王。
随机文章卧底精神院揭残忍恶行、是首位独自环游世界的女人…她勇气震撼社会,真正活出了大无畏!隋朝是怎样建立的?看到未来的欧拉琳达秘书,劫数难逃论预言人类末日运20大型运输机数量猜测,未来100架造价20亿元普遍存在的羊群效应,随大流可能导致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前燕、南燕、后燕、北燕的开国帝王介绍
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
历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前燕以其所在地为战国时燕国旧地,故国号为“燕”。
前燕 1、开国皇帝,慕容皝(huang)(297年—348年10月25日),即前燕文明帝,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西晋辽东公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
在位337年―348年12年。
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攻入高句丽都城丸都,慕容皝掘开高钊父亲高乙弗利的墓穴,用车载着尸体及其母妻和,劫掠了五万余男女百姓,焚烧掉高钊的宫室,毁灭了丸都而归。
2、末代皇帝,(wěi,350年-384年),即前燕幽帝(360年―370年在位),字景茂,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第三子,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
最后投降,迁徙到长安,384年策划杀害苻坚被提前发现被苻坚杀死。
二、南燕 南燕,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所建。
398年建都滑台。
统治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史称南燕。
历二主十二年。
1、开国皇帝,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 ,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前燕景昭帝、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
在位398年―405年共8年。
2、末代皇帝,慕容超(384年―410年),字祖明,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十六国时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
生于西羌,出身慕破落贵族,曾在长安装疯行乞。
公元405年登基(在位5年),最后被打败砍了。
三、后燕 后燕(384—409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所建立的国家,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往龙城(今辽宁朝阳),全盛时有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
后燕历七主,共二十四年。
1、开国皇帝,慕容垂,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原名霸,鲜卑名。
慕容儁在位时赐名“夬”,后改为垂。
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
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
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生母兰淑仪。
2、末代皇帝,慕容云(?-409年),字子雨,原名高云,是后燕惠慜帝慕容宝的养子,十六国时期后燕最后一位皇帝(一说为北燕开国皇帝),407年―409年在位。
这位死的比较有意思,自己选拔了一批精壮的武士作为心腹、爪牙。
后来被自己的亲信离班与桃仁杀死了。
四、北燕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鲜卑化的汉人建立的政权。
传两代,共29年。
1、开国皇帝,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公元409年登基(在位21年)。
2.末代帝王,冯弘(?―438年),字文通,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北燕文成帝冯跋之弟,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
他是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在位六年。
公元436年,北魏攻打北燕,冯弘被迫逃往高句丽,两年后被高句丽王所杀。
十六国中叫“燕”的这四个国家,基本都是慕容家的,就最后一个是慕容家臣子建国,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
随机文章遂公盨铭颂大禹 治水画州诚可信中国第一块区块链牌照发给谁,区块链上市公司排名(耳熟能详)海王波塞冬的武器,波塞冬和哈迪斯谁厉害怎么看一座山的龙脉呢,山脉走向/五行/星象/外形等步骤繁多间谍卫星有什么作用,可监测核爆炸/能计算水下60米潜艇航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