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刺史刘道规危难不惊:定人心定东晋卢循叛乱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7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东晋安帝义熙六年,盘踞在广州一带、海盗出身的卢循和徐道覆趁大将军北伐之机,经过精心密谋筹划,率领几十万大军杀奔都城建康。

一时之间,东晋国内动荡不安,外围的强敌也伺机而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荆州遭到敌人的包围。

叛逃到后秦的桓谦,荆州是家族的起家之地,根基深厚,他一回来,就招集了过去的部下两万人,屯兵枝江。

后秦将军苟林率领骑兵一万人进驻江津。

两支部队对荆州首府江陵形成了合围之势。

来自西蜀的谯纵应卢循之请,也派两万大军顺流而下,星夜赶来。

摆在荆州刺史刘道规面前的,是一个异常严峻的形势。

有人向刘道规报告说,桓氏家族统治江陵几十年,现在城里的许多士兵和百起了异心,悄悄做好了另外的打算,现在应该紧闭城门,严加防范。

刘道规于是把将士们集合在一起,当众宣布说,“桓谦现在就在附近,听说先生们很多都有去投靠他的打算,我们这些从东方过来的文武官员足以应付各种事变,如果有打算去的人,可以自由地走了,我绝不禁止。

”当夜便打开城门,一直到早晨也没有关闭,那些动过投降心思的人深受震撼,由衷敬服,竟没有一个人离去。

刘道规准备率部出击,攻打桓谦,苦于人马少,无人守城。

正在这时,有人报雍州刺史鲁宗之率部几千人从襄阳来援,刘道规大喜,便要出城迎接,手下人拦住他说,“动荡之际,人人自危,鲁宗之此来,情不可测,应该先让他屯兵城外,不能使他轻易进城。

”刘道规听了,连连摇头,说,“人家以赤胆之心来援助我,我怎么能够以疑心来对待人呢?”单人匹马前去相迎,握着鲁宗之的手,并辔入城。

鲁宗之得此任,既感动又高兴。

刘道规就请鲁宗之代为守城,把他当作心腹之人,自己则带领军队出城进攻桓谦。

手下的将领们还是不放心,说:“咱们倾巢而出,万一苟林攻来,鲁宗之能守得住吗,江陵城丢了,咱们可就糟了。

”刘道规笑着回答说,“放心吧,桓谦是乌合之众,一击即溃,鲁宗之人虽少,但一定会全力坚守,坚持几天没有问题,到时咱们已经回来了。

” 将士们将信将疑,但见刘道规信心十足,也就不再好说什么。

刘道规和桓谦在枝江会战,果然如其所料,很快将桓谦打败。

后秦苟林趁刘道规大军出外,加紧进攻江陵城,鲁宗之亲自督战,苦苦支撑,刘道规得到报告,迅速回军,将苟林杀退,鲁宗之不负信任,确保城池不失。

西蜀敌军还未到达,就听到了失败的消息,半路上便打道回府,荆州之围遂解。

胜利之后,刘道规摆设庆功宴,慰劳下属,正当饮酒欢笑之时,有军士奉上了一个大箱子。

原来这是在占领枝江时从桓谦大营里缴获的,里边都是战事吃紧的时候,江陵城里的士人百姓写给桓谦的告密信,详细描述了城里的虚实情况,有的还打算在桓谦攻城时做内应。

诸将一听,气愤不已,都请求追查出与敌人私通的人,逮捕并杀了他们。

刘道规淡然一笑,说:“荆楚之地多是桓氏过去的故旧,桓谦来了,这些人不忘旧主,写信往来,也是人之常情。

”随后命令将所有书信,不再追究。

一把大火,让江陵城中许多提着的心安稳下来,无不对刘道规。

时间不长,战事再起。

发动叛乱的徐道覆在建康受挫后,率领三万主力部队,进犯荆州,想以这里为基地,同东晋王朝长期对抗。

此时鲁宗之已经回到襄阳,江陵的部队比较少,人们的心不免再次恐慌起来。

但是刘道规焚烧书信、勇于信人任人之举,已让江、汉地区的百姓心悦诚服,深怀感恩之情,尽管大敌来临,却都有了之心。

许多百姓带着武器和干粮,自发前来入伍参军,誓死守卫江陵城。

刘道规深受感动,把数千民众编成民兵,参与守城。

刘道规在军事上进行部署,他分出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到江陵外围打游击,军事上完全自主,可以相机而动。

众人对他的决定大惑不解,本来部队就少,又分兵出去,不能直接指挥调度他们,万一他们看敌人势力强大,,游而不击怎么办?刘道规,命令按要求从事。

刘道规留下的部队实力很弱,与敌人的第一次战斗就大败,城池的防守压力剧增。

刘道规却从容淡定,不慌不忙。

就在敌人全力攻城的当口,刘道规派出的游击部队拦腰横击徐道覆的部队,他们奋勇杀敌,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趁此时机,刘道规迅速组织反攻,内外夹击之下,敌人溃不成军,死伤一万多人,徐道覆仅坐一条小船得以逃命而去。

荆州的胜利,稳定了全国的战局,东晋王朝最终平定了叛乱,刘道规功不可没。

事后有人向刘道规提出自己的疑惑,何以兵无精兵,将无良将,却能战胜数倍于己的敌人呢?刘道规意味深长地回答说:“信人者,人恒信之。

” 其实这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并不是锋利的刀剑,而是凝聚的人心;而能够让人心凝聚成拳的,只有信任。

随机文章隋朝隋炀帝朱贵儿的生平事迹揭秘火星人头骨之谜,火星远古文明的尸骸(专家称是石头)测试你适合学心理学吗,学心理学的必备条件详解/你适合吗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吗,爱因斯坦的理论E=mc^可证明宇宙无限大黄皮子真有这么邪门么,能够附身人体做善事/也能够附身人体报仇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荆州失守真的是因为关羽吗 古时候的荆州到底有多难守

还不了解:失荆州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荆州失守真的是关羽的问题吗,古城荆州到底有多难守? 关羽失荆州想必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详了,那反过来说荆州真的很难防守吗?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本期三斤就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观点,喜欢记得收藏关注哦! 关于荆州,不是说它好守不好守,而是荆州这个地方,肯定会有人来抢。

荆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你看当年北伐,为什么要先收复襄阳六郡呢?地理位置真的太重要了。

西连川蜀,东接吴越,往北可以直取中原,退可以固守湖广,包括“”也说过: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所以不管北伐还是南征,只要你想统一天下,荆州是必然要打下来的。

在荆州北边儿是这个宛城,宛城往北就是古城洛阳,而往东边,你就可以顺流直下,夺取江东地区。

回看宋元之间的战争,双方的焦点基本都在襄阳这块,襄阳三面环水,一面是山,易守难攻。

在襄阳整整坚持了六年,襄阳一丢,南宋也就顺势被蒙古人平推了,由此可见,这荆州,襄樊地区是多重要,所以不管还是都非常惦记荆州地区, 时期,荆州,总共七个郡,关羽之后呢,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把湘水以东的地区都划给了孙权,这个时候关羽实际控制的,有荆州的三个郡,分别为南郡,零陵郡,还有武陵郡,而东边的这个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就都是孙权的地盘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襄阳所在的南阳郡则是在曹操手里。

这时候孙刘,如果在荆州发生冲突,对刘备是很不利的。

如果刘备从益州发兵援助荆州的话,只能走长江水路,这一路非常艰险,尤其是到了三峡这个地方。

三峡江面非常狭窄,水流还很急,两边都是重岩叠峭的大峡谷,一有不慎就可能船毁人亡,导致刘备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都非常的困难。

再反观东吴,如果他进攻荆州,就比刘备方便得多了。

从地缘上讲啊,孙权所占的扬州本来就非常接近荆州,在《地理志》里就有“荆州风俗物产颇同扬州”的说法,而且这两边也没什么天然的屏障,水路呢还,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走水路都非常的easy,再加上当时孙权的势力,早已经深入荆州的腹地,前线又进一步向前推进了,所以相对来说孙权想攻打荆州那肯定是势在必得的。

这时候的关羽北边有曹操,东边有孙权,两面受敌,而益州的老大哥刘备,这时候又指望不上,所以啊,防守荆州对关羽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最主要的是,荆州是东吴势在必得的战略要地。

东吴早在时期就将荆州定位成必夺的战略要地。

当时张纮就给孙策献策过: “投丹阳收兵无害金阳” 意思就是说,占据江东地区,并以江东为根基向荆州进发,由此全据长江中下游,成就霸业。

到了这个孙权时期,又建议孙权要“全据长江,消灭关羽”,所以荆州啊,是人家东吴两代人的战略目标。

对于东吴来说呀,荆州那就是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拿下的战略要地。

俗话说得好,“这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关羽占据荆州三郡本来就是两面受敌了,且还有个盟友东吴天天惦记,就算是关羽不发动襄樊之战,过个两年,曹操跟孙权就不可能联合进攻关羽吗?而且这时候刘备,远在益州,我们了解远水是解不了近渴的,关羽的压力可能就更大了。

所以呢,在这些种种条件下,就使得荆州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防守难度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夺荆州后的东吴在荆襄一带为什么会毫无建树?

东吴夺荆州后为什么在荆襄一带毫无建树?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为夺荆州,东吴可谓费尽心机。

在荆州一带上演了一出出好戏,但我们惊奇的发现。

在控制荆州之后,这个地区几乎销声匿迹了。

那么为什么东吴之后在荆襄一带毫无建树呢? 当然,首先还是要严谨一点。

东吴并非不曾由此北伐。

《传》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明帝即位,拒吴将于襄阳。

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

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也就是在明帝即位后,诸葛瑾主导过一次襄阳方向的战争,只不过被徐晃击退,落败而归。

此外吴国在此方向少有主动的军事动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里被吴国忽视呢?其实根本上就是地势的原因。

吴国北伐有三条道路可选: 第一条就是荆襄方向的汉水一路。

这里不仅有让猝亡的襄阳重镇,而且即便夺取了襄阳,水道也并未向北直达中原,而是就此折向西。

所以吴国就算夺取了襄阳,长远考虑也要舍舟步行。

且即将面对的是豫西丘陵或者方城隘口中的一个。

而这在行军、作战甚至补给方面显然都不是吴国人想看到的情况。

第二条是中渎水,也就是春秋时期吴国(吴王夫差那个吴国)为问鼎中原挖掘的邗沟。

这条水路历史悠久,在后世更成了京杭运河的重要航道。

但在当时因为所流经的湖泊较浅,很容易淤塞,想要同行还得看雨季的降雨情况。

比如皇初六年,从这里讨伐吴国,就搁浅在了半路,导致数千战舰“不得行”。

加上一些历史原因,徐州之民早已被曹魏迁移的差不多了。

所以吴国从未在此用兵。

(用兵可能性最大的一次应该是关羽失荆州时,劝说勿取徐州,改袭荆州。

) 第三条则是流经合肥的濡须水。

当时,淝水和濡须水贯通了长江淮河。

水流较有保障,且这两条运河与北方运河相连。

不只是孙吴北伐要走,从邺城南下时也经常一路南下在这里与孙吴决战。

有此这种便利的水道,不仅方便了用兵行军,北伐的补给也更有保证。

所以在吴国的多次北伐中都被作为了首选之地。

不过,也因为这一地区的重要,这条水路上的关键城镇合肥成了曹魏重点防御的据点。

吴魏在此爆发了多次著名的战役。

其中又尤以的逍遥津大捷最广为人知。

当然,除了地形原因,天下局势,上游环境(吴国也未尝不会担心蜀国顺流而下,袭取荆州)、补给线长度,等诸多原因也影响着孙吴的决定。

所以说,东吴并非怠于北伐,而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方式北伐。

对此曾有一个经典评价: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不能渡汉,非力有余而利不取也。

如果时机还不成熟,那有利也不会轻易去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荆州刺史刘道规危难不惊:定人心定东晋卢循叛乱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