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到底有多狠毒?差点毒死自己儿子
【千问解读】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正史里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
刘邦死后,汉朝真正的掌权者就是吕后,当然吕后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因为吕后做过太多狠毒的事情出来,而且就连自己儿子的兄弟都不放过。
吕后是怎么对戚夫人的大家肯定都了解过,直接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已经是最残忍的手法了。
等刘盈上位后,吕后还杀了很多功臣,实在令人气愤。
汉高祖刘邦死后,惠帝刘盈继承皇位,但大权掌握在吕后手中。
吕后专权独断,陷害刘氏宗亲和大臣,就连刘盈的兄弟都不能幸免。
刘盈的同父异母兄弟刘肥在此之前被封为齐王。
刘肥,是高祖最大的庶子,他的母亲是高祖从前的情妇曹氏。
惠帝二年(前193年),刘肥进京朝见刘盈,刘盈以兄长之礼在吕太后面前设宴招待刘肥,并以一家的长幼之序让刘肥坐在上座,这一坐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主要问题是被吕后看见了,吕后看见后感到十分不爽,于是在暗地里派人让人在酒中投了毒药,并令刘肥喝完这杯酒为了给自己祝寿,意图就是杀了刘肥。
但是吕后没有想到的是不明真相的刘盈也一同拿起斟满了酒的杯子,起身为吕后祝福。
吕后看到后当然是十分十分的着急,毕竟是亲儿子,于是赶忙拉着惠帝的酒杯把酒泼在地上。
刘肥对吕后的举动感到十分奇怪,因而也不敢喝那杯酒,于是谎称自己已经喝醉了就离席而去了。
后来,他知道了那是吕后赐给他的毒酒,对此感到非常恐慌,担心自己很难活着离开长安。
这时,与他随行的一位内史为他谋划了一个脱险的计策。
他对刘肥说:“吕太后仅仅只有惠帝这么一个儿子和鲁元公主这么一个亲女儿。
如今您作为齐国的诸侯王,拥有大小70多座城池,而鲁元公主却仅仅享有几座城池的食俸。
如果您能献上一座郡城给吕太后,作为赠给公主的汤沐邑,太后一定会转怒为喜,而您也就不必担心了。
”
没想到刘肥采用了这个计策,效果十分的显著,刘肥当时马上派了人去告诉吕太后,说自己想把城阳郡送给鲁元公主,并说自己有意愿想尊公主为王太后。
吕太后听到刘肥这么说,当然是非常高兴,非但没有了刺杀齐王的念头,吕后还在齐国驻京城的官邸里置酒款待了齐王一行,而齐王也因此安全地回到了齐国。
大汉奸吴三桂冲冠一怒只因陈圆圆 历史上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朝廷发给将领们的嘉奖令还没焐热乎,河南、河北的大旱灾就接踵而至,李自成平地一声“开了门的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瞬间又聚集了数十万之众。
只能说大明朝真的是气数已尽了。
明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打败了孙传庭,率领农民军攻占了北京,在景山自尽。
此时平西伯、辽东总兵吴三桂代表关宁集团驻扎在山海关,东边是交手多年的满清军队,西边是刚刚大获胜利的农民起义军,吴三桂和关宁集团成为了两边竭力争取的对象。
山海关 李自成集团和满清集团都不乏高瞻远瞩的战略家。
对于刚刚攻下北京城的李自成集团而言,收服了吴三桂和关宁集团,兵锋便可如熊熊烈火一样直扑关外,统一关外的满清势力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满清集团而言,倘若吴三桂来降,用关宁集团作为的先锋再好不过了,这可以大大的减少明朝遗老势力和地方实权阶层的抵制。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派部将以银四万两犒赏吴三桂军,作为军饷。
看起来不错,但随后就逮捕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大肆勒索,据说要价高达20万两,又抢走了吴三桂的小妾——,这还没卸磨就杀驴的做法实在是让人心惊!还没正式结盟,就已经这么不放在眼里的做法很是让吴三桂难堪。
关宁集团的话事人尚且如此,其他人的家属就更不用说了,被人收买还要自己掏钱,身为既得利益者的关宁集团就这么被李自成挤成了他的对手。
闯王李自成 反观满清这边,对吴三桂的许诺成为鲜明的对比。
(当时满清摄政王)亲承吴三桂:“伯(此处指吴三桂)诚率众归来,当裂土封王。
”(出自《吴三桂传》)由于之前崇祯帝的多疑和的前车之鉴,吴三桂屡立战功才封平西伯,还不时地受到各路言官的弹劾和君王的猜忌。
这边一出口就是裂土封王,这对任何一个将军来说都是足以动心的许诺。
吴三桂的决定也一定是他背后关宁集团的整体意愿,必然是使他们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所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只能是后人在戏剧里一厢情愿的说辞。
吴三桂 两边对吴三桂采取截然不同态度的原因其实显而易见。
李自成手下有号称百万之众,谋士如云,将士如雨,吴三桂跟这些人一比,不过是泛泛之辈。
作为关宁集团的话事人,他的使命就是给底下的部众谋取利益最大化,他必然能够明白,倒向李自成,不说,势必不会有高官厚禄。
家人被辱、爱人被占不过是正好给他提供了起兵的借口。
而满清则不一样,他们作为异族统治者,正需要汉人将领的声望帮助他们去开辟势力范围,而自己正好可以作为借兵勤王的不世功臣。
后来吴三桂的反清檄文中说明当初降清的条件是向多尔衮借兵勤王的约定。
多尔衮画像 再者,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后,到处追查富家大户、,仍旧是一股流寇进城的做派。
这种做法触犯了既得利益者和阶层的利益。
吴三桂代表的关宁集团倒向满清也是当时明亡后地方实力派的倾向。
最后满清能顺利入关、问鼎中原也得益于李自成集团的失衡政策。
所以说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后人英雄史观的臆想,轰轰烈烈的爱情的背后掩藏的历史真相其实是权衡各方利益之后所做出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羽的妻子到底是哪位?为什么很少有人知道呢?
在《演义》中,对于关羽的婚事,介绍得非常简单。
只是在第十三回,关羽攻占襄阳城后,诸葛谨对说:“云长自到荆州,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寥寥几句,一笔带过。
至于关羽的妻子,究竟,都未提到,真是神秘得很。
因而,过去有地方建立关夫人庙,据说曾有人写过这样的一副对联:“生何时,殁何年,盖弗可考也;夫尽忠,子尽孝,可不谓贤矣。
”措词灵活,模棱两可,实在也是了。
倒是在一些戏曲舞台上,对此有所渲染与描述。
元人杂剧有《关大王月下斩貂蝉》一剧,写吕布在白门楼殒命后,爱妾貂蝉为张飞所获,送给关羽。
关羽虽怜惜貂蝉美貌,但念及历来的英雄豪杰,往往都因迷恋女色而身败名裂,乃令其自刎。
京剧也有《斩貂》一剧,后有改名为《赞貂》的。
情节不尽相同,写欲以美色迷惑关羽,遣貂蝉前往引诱。
关羽不为所动,杀死貂蝉。
当年,程永龙、林树森、李洪春、周信芳、李万春等,都曾演过此剧。
貂蝉,并未成为关羽的老婆,而在淮剧《关公辞曹》中,关羽却有了妻室——曹月娥。
曹月娥原是曹府的使女,被曹操收为义女,许配给关羽。
但是,关羽与她同床异梦,终于辞曹出走。
曹月娥闻讯追赶,恳求同行。
关羽不允,曹月娥便拔剑自尽。
情怀壮烈,是一出颇有特色的悲剧。
另外,在《·关羽传》中,则有裴注之引说:关羽在下邳时,曾屡次想“乞娶”美妇为妻。
那杜氏原是吕布下属秦宜禄的妻子,秦宜禄投奔后,抛弃杜氏。
关羽想娶她为妻,但曹操没有同意,自己纳入了后宫。
结果,关羽也未娶成。
不过,在民间与野史中,都认为关羽早有妻室。
野史记载 关羽的妻子叫胡定金,野史记载。
《全像通俗三国志传》在“关索荆州认父”一段中,有这样的描写:“忽有小校报曰:‘门外有一小将军,姓名花关索,身长七尺,面似桃花,他要进见,特来报知’。
关公曰:‘唤他入来见吾’。
小校传令与索。
索谓母曰:‘母亲与妇暂切在此片时,儿先入见爹爹’。
索入见关公,双膝脆下,垂泪曰:‘儿三四岁时,见父不在家,常问于母。
母道父亲自杀本处霸豪,逃难江湖,雁沓鱼沉,不知何所。
又值家贫,只依外父胡员外抚养长成,指教说父昔日在,今闻在荆州,特来寻见’。
关公迟疑不语”。
紧接着,经过张飞的提醒,关羽终于想起:“吾逃难时,妻小果有怀胎三个月。
但此子即是吾儿,宜,花,名关索,吾故不敢遽认”。
经关索追忆:他七岁时因迷路被一的员外拾去,又送与一叫花岳的人学本领,因此兼三姓,取名花关索。
关羽这才认下,夫妻也因此团圆。
原本只以为这个故事是《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作者和之前的民间艺人的杜撰,不料到后来居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离奇的事情。
据钱静方(别号泖东一蟹,近代青浦人)《小说丛考》一书记载:“清戊午,解州守王朱旦浚井,得关公圹砖,上刻公之祖考两世讳字生卒甲子甚详”。
圹砖,也就是墓碑,上面刻有关羽上两代人的资料。
王朱旦根据这些资料,写下了《关侯祖墓碑记》。
在该文中也提到了关羽的妻子:“侯长娶,于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
《全像通俗三国志传》和《关侯祖墓碑记》中居然同样提到关羽的妻子。
这一惊人的巧合,不由得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这是历史真实呢,还是以讹传讹的附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