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介绍,真的只是为了纪念屈原么?

我们现在说到端午就会想到是纪念屈原,不过实际上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很多其他的风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让你对端午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
【千问解读】
还有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各位小伙伴是怎么安排这个小长假的呢?端午节也算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了,从第一次出现端午开始已经过去了千年。
我们现在说到端午就会想到是纪念屈原,不过实际上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很多其他的风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让你对端午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在中国古代,端午节可是相当隆重的节日,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
端午节在古代各个朝代和地方,纪念的风俗都有或多或少的区别,但是从现在看来,大体是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与菖蒲等;尤其是赛龙舟和吃粽子,成了过端午佳节的象征。
一直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赛龙舟和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传说中,那些敬爱屈原的人们,驾着龙舟在汨罗江撒粽子,避免河中的鱼虾吃坏屈原的尸体;而屈原也因此成了端午节的象征人物。
但是真是这样吗?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端午节由来已久,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
而后世学者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
学者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
在司马迁之前至屈原所在的战国时期这段时间内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
如果真的有屈原这么一牛人,史书上不该空缺的,司马迁有可能道听途说写了个《屈原列传》。
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始于南朝的文献,而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
在《荆楚岁时记》记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殉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78年前后,爱国地点和目标是楚国。
假如屈原真的是爱国,那他爱的只是他的楚国,属于当时楚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是有道理的。
但是当时的秦、齐、燕、赵、魏、韩这六个外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就莫名其妙了。
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
再来说一说赛龙舟和吃粽子的由来;据考证,端午的"龙舟竞渡"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
古代南方百越的吴越一带于春秋之前就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屈原所乘的这种狭长而轻小的舲船实质上也就是当时一种竞度所用的船。
而吃粽子也是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据记载,当时的人们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而端午节的真正发扬光大,还是在隋唐时期,原来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到此大多演变为节日娱乐活动。
“恶日”已不恶,逢凶化吉,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唐代端午龙舟竞渡尤其值得一道。
在唐代全盛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在节日娱乐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风气,另一方面对民间的一些风俗活动也受到官府的支持。
因此,竞渡之风尤为鼎盛。
不过,既然这个误会已经形成,就让它存在下去吧,有了屈原为国跳江自尽这个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端午节明显丰满了很多;就让端午节的真正的起源及含义,留在学术界吧。
朝鲜为什么会叫朝鲜?名字的由来竟是拜明太祖朱元璋所赐?
为有效控制高丽王国,元朝将其归并为元朝的辽东行省,仍保留高丽王国的国号,并且采用了古老的和亲之策,最终将高丽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因为多次联姻,高丽王室已经有了蒙古人一半的血统,故而成为元朝的死忠分子,在建立,元朝被打成北元之后,高丽王国始终归附蒙古人。
朱元璋深知稳定东北边境的重要性,于是很快就派使者出使高丽,希望其脱离北元,与大明建立宗藩关系。
高丽王王颛知道北元已经了,便趁机摆脱了北元的控制,准备接受明朝的册封,但其内部很多大臣均反对接受明朝的控制,于是双方争斗了十多年还是没有结论,直到王颛的养子辛隅继位。
这位高丽新王是倾向北元的,但他也害怕新生的明朝,于是还是派人去向朱元璋请封他父亲的谥号。
朱元璋也乐意的接受了,并派使者前去册封并吊唁,可在从高丽回来的途中,突然被人劫杀了。
虽然是在高丽境内,但不一定是高丽人干的,最大的可能是蒙古人,毕竟高丽王辛隅惧怕明朝。
但朱元璋可不管这些,人是在高丽境内出事的,高丽人必须给个说法,于是收回了给王颛的谥号,并且表示不承认辛隅的高丽王地位。
而有苦难言辛隅知道已经得罪了明朝了,便转而向北元请封谥号,并且准备先发制人的攻打明朝。
公元1387年,朱元璋派冯胜和率军平定辽东,并在铁岭设立铁岭卫都指挥所管辖辽东,铁岭是明朝与高丽的缓冲地带。
为了得到这一缓冲地带,辛隅居然向朱元璋请求将这一地区让给高丽,结果是被啼笑皆非的朱元璋严词拒绝了,于是血气方刚的辛隅便准备攻占铁岭。
其派出的军队大约四万人,此时驻守在辽东的明军约有二十万人,而且是由名将冯胜和蓝玉统帅。
李成桂为了取得明朝的支持,便派使臣来到明朝,请求朱元璋赐封国号,而朱元璋经过慎重的考虑,答应了这个请求,并赐其国名:朝鲜,意寓为"朝日鲜明之国",并下令朝鲜为用不征讨之国,从此,朝鲜半岛便有了朝鲜这一个新名字。
不但如此,朱元璋还下令,明朝与朝鲜的边境以鸭绿界。
而朝鲜为了表示诚意,尊称大明为天朝,并采用年号纪年。
从此,朝鲜便成为了明朝的附属国,其历代国王继位前都要先取得明朝皇帝的赐封,待明朝皇帝赐封后才会登基,这一惯例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此后又成了的附属国,虽然表面上改用年号纪年,但其内庭仍然采用明朝末代皇帝年号纪年,一直使用到王朝为日本灭亡,由此也让崇祯这一年号成为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随机文章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请问什么是康雍干盛世?导弹和火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导弹成本更高(千万美元一枚)曲速引擎能实现吗,NASA成功测试/未来人类到月球或许只要4小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你知道姓、氏、名、字、号的由来吗?又有什么分别呢?
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
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氏起源)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
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
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即“姓”。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
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
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
秦汉之前,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姓与氏是什么关系呢?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
姓氏,是秦汉时才开始的。
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四、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名与字是什么关系呢?广义的理解,字不妨是名的含义的诠释,也可以是名的内涵的发挥。
五、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
名、字是一般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也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与,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
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然而,近代、尤其共和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
通俗解说“中国人”的姓、氏、名、字、号。
“姓”是家族的标志,“氏”指家族中的某一支,“姓”“氏”只在先秦有分别,秦之后基本合一。
“名”和“字”分家一直到共和国之前,“名”是正式场合下才使用的,“字”是朋友之间日常称呼的,因为古人觉得直接称名字不太礼貌,称呼“字”就比较礼貌,也显得亲密一点。
“名”基本上是由父母起的,“字”可以是成年之后由尊长起的,也可以自己起的,或朋友赠与的,而且一般有文化的人才会取“字”。
至于“号”,一般由自己起,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兴趣、爱好等;也可以是朋友起的,也可能是崇拜者起的,这些人觉得直接称呼“字”依然不礼貌、不够恭敬。
有号的人不仅是高文化,而且往往社会地位也不低。
随机文章汉武帝刘彻是纯种的汉人吗?揭秘火星人头骨之谜,火星远古文明的尸骸(专家称是石头)解析第五代战斗机世界排名,歼-20力压美饿位列第三东南亚最神秘莫测的毒蛇,蓝长腺珊瑚蛇有致命神经毒素(一口就凉凉)揭秘大龄不婚的前世因果,前世风流债今世还/可能备胎到老的结局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