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怎么没有帝王选择在武汉建都啊?

【千问解读】
说到武汉其实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什么的也非常的好啊,而且物产也丰富啊,但是我们反观历史其实我们会发现好像没有一代帝王是在武汉这个地方建都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武汉有毒吗?小编感觉挺好的呀?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简单说来,历朝历代帝王不选择武汉作为首都,充分说明他们的脑子,是清醒的,理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九省通衢”的武汉,地处内地腹心的武汉以及素有“东方马德里”的武汉,不具备成为首都的条件吗?
当然不具备,为什么这么说?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几个原因:
1、历史太不久远
武汉的发迹,是从元朝开始的。
最早的时候,武汉是云梦泽所在地,地势低洼,每年的长江洪水都要将这里淹没。
1281年,忽必烈将武昌设置为湖广省治所,从此武昌成为省级行政单位所在地。
明朝时期,朱元璋将元朝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改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和湖南省,治所仍然在武昌。
万历年间,武昌成为淮盐集散地,经济兴盛起来,而对岸的汉口则是重要的港口。
清朝时期,武昌周边也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武汉三镇的规模。
1905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才开始加大对武汉的发展,武汉终于成为大城市。
可以说,武汉的历史轨迹,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相比于170多年的上海,800多年的天津,1000多年的北京乃至超过3000年的西安等地,武汉的资历太浅。
在北京长安等地作为帝国都城,享受着万国来朝的盛世之时,武汉还是个洼地里的小村镇。
这样的地方,鬼才会拿来做首都。
事实上,不仅大一统王朝看不上,就连割据政权也瞧不起。
比如孙权曾说要迁都鄂州治下的武昌,但是群臣反对:“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所以,在论资排辈如此严重的封建王朝,武汉真的排不上号!
2、位置尤其尴尬
武昌在历史上属于古荆州地区,而古荆州地区,在历史上就不是封建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关注的重点。
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北部的匈奴,为了反击匈奴,最好能毕其功于一役,汉武帝开始凿空西域,帝国的重心开始向西北方向转移。
此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的中原和关中地区。
相比直线,武昌的位置就显得比较边缘。
隋朝时期,开凿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余杭、扬州以及开封等地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唐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走向繁荣,沿海的扬州、泉州以及广州等地迅猛崛起,同样没有武昌。
唐朝灭亡后,政治中心东迁到河南,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武昌同样没有被考虑。
而元朝开始,北京成为新的政治中心,江浙继续作为经济重心,武昌则成为彻底的边缘地区。
武汉政治地位的提升,是元朝时期。
而在元朝时期,帝国的重点是西北地区;而明朝之后,则转为正北的蒙古和东北的女真以及东南的倭寇,此时就是西南地区的土司,距离武昌也有距离;清朝开始,帝国的重心仍然是北部的沙俄和西北的蒙古。
所以,地处内地腹心的武昌,不是重点!
因为不在帝国的重心之上,两头不占的武昌自然就不能挑起首都的重任!
3、地势太过低洼
武汉的前身,是云梦泽。
就是孟浩然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那个大湖。
云梦泽,分布在今天的武汉平原之上,先秦时期面积一度达到40000平方公里以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云梦泽逐渐变小乃至最后几乎消失,但是武汉地区地势低洼的情况没有变!
因为地势低洼,武汉地区的汉口才成为著名的港口,推动了贸易的繁荣。
这样的城市拿来发展经济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但是如果拿来做首都,就非常危险了。
我们知道长江穿过武汉,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和汉阳三个镇,长江和汉江在给武汉带来水资源和航运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水患。
古代的黄河,一直以来就给下游的河南、山东、江苏以及河北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而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水量是黄河的至少17倍!这就意味着一旦长江发怒,造成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在长江流域的几个大城市中,武汉的平均海拔只有23.3米,在平均海拔上和重庆的259.1米相差太远,注定是悬在水边的城市。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所以,潜在的水患让这里注定成不了封建王朝的首都!
另外,在风水上,一般的风水宝地,都是江水绕城,而武汉这样穿城而过的,确实不佳!
最后,地势低洼带来了更加湿热的环境,所以武汉一度和重庆南京并称为我国“三大火炉”。
封建王朝选择建都,不仅仅是皇帝要住得舒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以首都体现帝国的重心,比如明朝迁都北京抵御蒙古。
而武汉因为地处腹心,虽然位置安全但是不利于对边疆的控制。
加上武汉周边也没有群山等关隘,这导致一旦出现内乱,武汉基本是被群起而攻之。
因为武汉起步晚,所以只在近代有过三次做首都的经历,分别是:
1911年武昌起义作为临时首都,不过很快迁到南京;
1927年北伐军攻占武昌后,国民政府将都城从广州迁到武昌,但随着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以及后来的宁汉合流,南京再次成为首都;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后,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但随着武汉会战的失败,都城西迁至重庆,武汉再次没落!
可以说,武汉,是一个注定成不了首都的地方!
资阳考不上高中又想读高中怎么样办?
1、资阳考不上高中又想读高中怎样办在许多地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顺遂考上公立的高中,假如门生考不上高中的话普通都是在本地的普高线以下的成就,关于这部门考生,小编提出以下几点倡议,仅供参考。
(一)联络华溢教诲的教师不管本身成就怎样,在测验前尽量的勤奋,去考一个更好的成就长短常有须要的,家长和考生能够经由过程留言的方法留下考生的分数等征询信息,征询教师会在24小时内和您获得联络,为四川广阔考生供给一对一的收费升学指点。
(二)经由过程此外方法进入高中就读1.借读其他高中有一部门家长想了些法子,能够在外埠一些高中成立学籍,然后门生自己则以借读的名义,持续在城区的一般高中念书,只是这部门门生高考必需回学籍地点地参与测验。
2.“3+2”高职 3+2 高职第一指的是中高职三二分段制。
中高职三二分段制是高档职业教诲的一种情势。
由部门重点中专学校和高档职业专业学院经省有关部分核准举行、招收应届初中结业生,学制五年,结业后发给省教诲厅验印的大专文凭。
“3+2”就是指专科生在专科院校校读到大三的时分,然后报名参与最少是省一级的统应考试,假如该生被本科院校录取,便可以在谁人学校念书两年。
两年以后,该生便可以拿到该本科院校的文凭,为第一学历。
3.普职融通普职融通,是由中等职业教诲与一般高中教诲协作,单方配合设想学科、互派师资,实施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一种极新的人材培育形式,“普职融通”是教诲变革的主要内容,普职融通’契合本性开展心里需求,契合一般高中多样性开展请求。
普职融通,是经由过程一般高中和职业高中联袂协作,完成资本同享,片面施行本质教诲,出力进步门生的进修才能、理论才能和立异才能,增进门生自动顺应社会,培育立异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材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1][2][3]该观点最早是在2012年由四川省广安市在落实教诲部、四川省群众当局共建广安市变革开展实验区中试点探究而提出。
相关热词搜索:高中 资阳 门生
2025年成都市成都新津为明学校升学率怎么样样?
1、2025年成都市成都新津为明学校升学率怎样样【点击立刻获得】 2、2025年成都市成都新津为明学校升学率怎样样一本上耳目数为进校重高人数的317%,本科上耳目数为进校普高人数的209%,一切考生局部上各级各种大学录取线。
此中张翔等多名同窗以进校低于普高线100多分的成就,高考上本科线。
多名同窗以进校刚到达重高线的成就,考绩绩在600分以上。
据理解,曾经加盟我校并将于9月开学任教我校新高一年级的海内各出名中学的高中名师团队所带班级2025届高考绩绩:90%的门生得分在650分以上,95%的门生在630分以上。
3、2025年成都市成都新津为明学校升学率怎样样2025年一本上耳目数为进校重高人数的3.5倍;宏志班97.5%的同窗升入一本。
本科上耳目数为进校普高上耳目数的3.2倍;尝试班部分同窗上本科线。
高三一切考生局部上各级各种大学录取分数线。
此中,张翔同等学以进校低于普高线100多分的成就,高考上本科线;宋嘉莉同等学以进校刚到达重高线的成就,高考绩绩在一本线40分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新津 升学率 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