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当心这3个信号或是阴茎癌找上门
【千问解读】
阴茎癌是男性的一种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高发于50-70岁中年男性。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少。
但即便如此,阴茎癌仍不容小觑,因为病情一旦失控,患者将面临要切除整个部位的不可挽回局面。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因为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延迟就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身体出现的这些异常症状,这很可能是“阴茎癌”找上门的信号。
一、这3个信号或是阴茎癌找上门
1、摸到硬结、肿块
硬结和肿块是阴茎癌的早期典型症状。
患者通常表现有出现不正常的弯曲并伴有疼痛、严重还可能无法性生活。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硬结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男科主任邓军洪教授表示,大多数患者都是通过摸到硬结发现的。
想要借助仪器的话,B超检查也基本能确诊。
2、糜烂发臭
病情严重时,会出现溃疡糜烂,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伴有明显恶臭。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张金明教授表示,溃疡和脓性恶臭分泌物是阴茎癌的典型症状,出现了要尽快就医
3、排尿困难
阴茎癌另一个明显的症状就是排尿困难,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或尿痛等问题。
此外,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阴茎出现灼烧感等情况的时候也要尤其小心。
郑州人民医院在文章中提醒,出现其中一种情况时,就该去就诊了。
二、阴茎癌的真正“凶手”:包皮过长
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单中杰介绍,包茎和包皮过长是造成阴茎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包茎包皮过长会让男性生殖器局部环境变差,容易反复慢性感染,加上生殖器部位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清洁,包皮污垢和炎性物质就会不断堆积。
而慢性炎症也容易导致癌前病变、原位癌以及阴茎癌。
三、除了包皮过长引发阴茎癌的因素还有这些
1、不安全性行为:
不安全性行为可导致性疾病传播,疾病又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细胞异常增生,提高阴茎癌的发生率。
2、抽烟:
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与阴茎癌存在关联性,比如来自巴西的研究者在一项针对230位阴茎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有50%的患者都是吸烟者。
3、疾病癌变:
阴茎粘膜白斑、巨大尖锐湿疣、阴茎乳头状瘤等疾病被认为可能是癌前病变,恶化后很容易发展为阴茎癌。
4、创伤:
创伤可引起局部慢性刺激和组织修复疤痕,而这也与诱发癌变有直接关系。
温馨提示:很多患者因为对阴茎癌的认识不足,导致延迟就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身体出现以上异常症状,很可能是“阴茎癌”的信号,一定要及时就医。
口腔出现这6种味道要小心可能是疾病找上门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口腔异味往往可能是身体内部某些问题的信号。
以下六种口腔异味可能是疾病的征兆,需要引起重视。
一、这些 口腔异味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1 、 金属味 可能的健康问题: 贫血:缺铁性贫...
2024-09-14 05:01阅读全文 >>
为什么现代人的脾胃普遍不好
据《 2023 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常见健康问题中,脾、肾、肝、胃和肺失调比例较高,而其中脾的失调比例位居第一。
为什么现代人的脾胃普遍不好? 一、 为什么现代人的脾胃不好 脾,被誉为 后天之本,这一...
2024-09-13 09:25阅读全文 >>
不容易得癌的人一般都有4种特质
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介绍,我国目前新发癌症率仍在上升阶段,但不是大家以为的全球癌症最高发国家,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在世界排行上还是中等水平。
虽然农村癌症发病率相较于城市而言没有很高,但确实是逐年增...
2024-09-13 09:04阅读全文 >>
青光眼是有前兆的身体的这5大异常需多留心观察
在各种眼部疾病中青光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青光眼隐匿性高,到发现后已难以根治、无法逆转。
不过只要留心注意,还是有一定的蛛丝马迹的。
一、 青光眼的 5 大前兆...
2024-09-12 06:42阅读全文 >>
甲状腺和乳腺为什么经常一起长结节
在身体结构上,甲状腺与乳腺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器官,位置也是一上一下。
但不少人体检时,发现甲状腺、乳腺都长了结节,被建议去专科或直接去甲乳外科就诊 为什么会这样?小编现在告诉你原因,并支招如何防控结节。
一...
2024-09-12 06:14阅读全文 >>
脚底出现这4种信号应尽早去检查
俗话说得好, 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
咱们这双脚,不仅是行走江湖的风火轮,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有时候,脚底的一些微妙变化,可能就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
比如,有人常问:脚底发热,是不是大病要来的预兆...
2024-09-11 08:10阅读全文 >>
手指莫名其妙的疼痛活动受限是怎么回事
手指莫名其妙的疼痛 、 活动受限 , 被告知是腱鞘炎,但用了许许多多的治疗,还是不见好转,特别是中老年女性居多。
那究竟是不是腱鞘炎?要如何判断以及治疗呢? 一、 究竟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炎是指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
2024-09-11 07:51阅读全文 >>
为何近年来老年艾滋病患病人群迅猛增加
近日,一则关于一位 63 岁老人因腹泻发热就诊后被确诊为艾滋病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这一案例不仅突显了艾滋病在老年群体中的隐匿性,也反映了近年来老年人艾滋病患病人数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艾滋病患病人数...
2024-09-10 11:55阅读全文 >>
体内有疾背部先知这5个地方痛警惕大病信号
中医理论认为, 背部为阳,背部的健康状况能够反映人体内部的健康状态。
背部的穴位与人体的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观察背部的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当身体某个器官出现问题时,背部的相...
2024-09-10 11:47阅读全文 >>
脖子怎么会生理曲度变直了该如何拯救
脖子酸痛,经常头晕,偶尔还恶心、想吐不舒服,这大概是 低头族最常见的症状了。
去医院拍片一看生理曲度变直。
这严重不?能治得好吗? 一、 为什么有的人颈椎生理曲度会变直 颈椎生理曲度的维持,主要是靠颈椎间盘前宽后...
风流皇帝乾隆怎么样对待身边最亲密的3个女人?是怎么回事?风流皇帝乾隆的女人
乾隆帝的这种性格,成就了他的两个女人,使她们;却毁掉了另外一个可怜的女人,使她死后都不得安宁,真是吉凶难料。
第六位帝王在位60年,又当了3年多太上皇帝,掌实权达到63年4个月,是中国古代掌实权最久的一位帝王。
另外,他活到89岁,又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一位帝王。
同时,他和他的两个前任——帝和帝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这已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了,所以,乾隆帝备受世人瞩目。
让我们细数一下乾隆帝的主要功绩: 一、编修文化典籍。
乾隆帝在位期间,主要编修了大型文化典籍《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
纂修时间长达十多年,内容浩繁,有36300册,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图书,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大集合,是乾隆帝的一个大贡献。
二、统一新疆。
乾隆帝两次用兵北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并进军南疆,平定回部叛乱,设立参赞大臣,强化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三、创立管理西藏的制度。
乾隆帝两次击败廓尔喀的入侵,制定《钦定西藏章程》,首创“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事务的有效管理。
四、蠲免天下钱粮。
乾隆帝统治期间,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
因而,国家曾经五次普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蠲免江南漕粮。
据专家统计,这些钱粮累计高达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五年的全国总收入。
所以,乾隆帝也是志骄意满,自诩建立了所谓“十全武功”:“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一。
”(《御制十全记》)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立碑勒文。
《清史稿》则这样评价他:“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于斯为盛”。
对他的成就还是充分肯定的。
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资料记载乾隆帝的容貌时,只用了四个字“隆准颀身”(《清史稿》),意思就是身材修长,天庭饱满,长相不俗,也就是一个“高富帅”。
我们从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即位后的“标准照”也能看出来,他确实是一个标准的帅哥。
那么,像这样一个帅哥皇帝,在他的后宫之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我们查阅有关史料,发现乾隆帝的后宫中有名姓的女人共41位,其中,有三个身份特殊的女人,虽然同为皇后,乾隆帝对她们的态度却迥然有别:一位给予尊敬有加的待遇,一位遭遇恨之入骨的厄运,一位是宠冠后宫的爱妃。
通过这一敬、一憎、一爱的不同态度,大家对乾隆帝的性格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爱憎分明,敢爱敢恨。
让我们走进乾隆帝的后宫之中,了解一下让乾隆帝爱恨交加的这三个女人。
第一位是乾隆帝敬爱有加的孝贤皇后。
这位皇后,就是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后。
雍正五年(1727年),她16岁的时候,被雍正帝指婚给为嫡福晋。
富察氏一入宫,就得到了夫君的尊敬。
那么,富察氏何以获得如此的礼敬呢? 第一,出身高贵。
富察氏的先祖旺吉努,率领族众归顺,南征北战,战功煊赫;曾祖父哈什屯,历经、两朝,功劳卓著,赠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康熙时任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任察哈尔总管;伯父马齐,康雍乾三朝保和殿大学士;伯父为领侍卫内大臣。
第二,节俭。
我们谈到清帝后妃的时候,往往用节俭这个标准来衡量是不是合格。
这很好理解,大清发祥于关外,条件艰苦,历来节俭。
这位中宫皇后是非常节俭的。
资料《啸亭续录》里面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皇后的首饰,“珠翠等饰,未尝佩戴,惟插通草绒织等花”。
这很了不起,身为中宫高位,却不戴金银珠宝。
二是敬献给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银线织成,她认为那样很浪费,而是用鹿羔绒织成,献给皇帝,以示“不忘本之意”(《啸亭续录》)。
皇后的这种做法,就给后宫做出了榜样。
第三,勤勉。
皇后在宫中非常勤勉,有责任心。
照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侍,恪尽妇职。
”(《啸亭续录》)照顾夫君,更是无微不至,尽职尽责,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特点了。
资料记载,乾隆帝身上曾长了疖子,很厉害,御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郎潜纪闻二笔》)。
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怕奴才们照顾不周,便主动搬到乾隆帝寝宫外面,日夜照顾,直到一百天满,乾隆帝康复之后才回宫。
乾隆帝为了表达对皇后的敬爱,便决定立她的儿子做太子。
雍正八年(1730年),皇后生下了弘历的第二个儿子,这让弘历欣喜若狂。
弘历把给这个孩子起名的权力交给了父皇。
雍正帝极为重视:“当日,蒙我皇考命为永琏,隐然示以承宗器之意。
”(《实录》)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为将来这个皇子做皇太子做好了准备。
乾隆帝即位后,肯定要学父皇秘密立储的办法的。
于是,在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把写有永琏为皇太子的匣子,放到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并且告知了诸王大臣:“朕已命为皇太子矣。
”(《清高宗实录》) 这是乾隆帝首次立储。
他是十分认真的,皇后虽然并不明确知道,但是,也会隐约了解一些。
所以,她心怀感激,更加努力。
可是,不幸发生了。
这个永琏是个短命的孩子,于乾隆三年(1738年)“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清高宗实录》),竟然一命呜呼,年仅九岁。
这让乾隆帝、中宫皇后都很伤心,这是没想到的事情。
但乾隆帝并没有亏待这个孩子。
他一面命人把早年秘密立储的诏书取下来,一面布告天下,要隆重治丧,按照皇太子的礼仪行礼。
一方面,在东陵的西面朱华山,修建了规制很高的皇太子园寝,准备将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葬入。
孝贤皇后和乾隆帝的第一次努力,就这样失败了。
但是,皇后并没有气馁,她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再努力才有机会。
所以,到乾隆十一年(1746年),终于又有了结果,皇后又生下了一位皇子,这就是皇七子永琮。
这个名字无疑是乾隆帝给起的,具有特殊的含义。
琮,《周礼.春官》记载:“以黄琮礼地”,就是用于祭地的玉器。
很明显,乾隆帝对这个皇子也是寄予了厚望的。
乾隆帝也确实因为他是嫡子,而“可属承祧”(《清高宗实录》)。
真是,这个孩子仅仅活了两岁,就出天花而亡。
而这个孩子去世这天,恰恰是大年三十,宫里因此而沉浸在悲痛气氛之中,往昔过年的欢乐气氛荡然无存。
乾隆帝能说什么呢?他也只能做的事情了。
第一,劝解。
永琮的去世,无疑给皇后以最大的打击,她的忧伤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这个时候也只有乾隆帝能够抚慰皇后的心灵。
乾隆帝责无旁贷,他考虑到皇后:“乃诞育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怀。
”(《清高宗实录》)便曲为劝解,使她心里好受些。
第二,提高丧葬规格。
按说,这个皇子永琮并没被真正立为皇太子,他的丧葬也就是一般皇子那样就可以了。
但是,乾隆帝为了安慰皇后,还是进行了破格处理,“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从优”(《清高宗实录》),并把永琮葬入了朱华山皇太子园寝,与他的亲哥哥永琏葬到了一起。
第三,自责。
乾隆帝对这两次“太子之丧”,没有丝毫责怪皇后的意思,而是进行了自我检讨。
他说我本来想实现“元后正嫡绍成大统”(《清高宗实录》),让皇后所生皇子做太子,以前到现在都没有实现过。
这种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清高宗实录》),我做到了,那既对得起列祖列宗,也对得起中宫皇后,是多好的事啊。
可是,事与愿违,出了这么不幸的事,“此乃朕过耶”(《清高宗实录》),这都是我的错。
第四,陪同出游。
这么郁闷,这么沉重。
都没有过好,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乾隆帝深知太后心情不爽,皇后就更不要说了。
于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初四,春节过后一个月,就决定侍奉母后,陪着皇后出游泰山。
传说登山有辟邪的作用,去去邪气,是很好的事情。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乾隆帝确实喜欢游山玩水,他会找出种种借口,到尽兴游览。
这次山东之行,规划得很到位,由于乾隆帝很崇拜,于是先到曲阜拜孔子。
然后,登泰山一览美景。
最后,到济南,看那远近闻名的趵突泉。
从二月初四到三月初八,过去了一个多月,决定返程回京。
可是,皇后就在这返回的途中出了大事。
三月十一日,乾隆帝一行达到德州,决定改行水路,沿运河北上。
可是,就在这天晚上,皇后却死在了船上。
关于皇后之死,我们查阅了一些史料,发现是由于她的皇子病逝,悲伤过度,加之连日劳累,感染了风寒,不幸猝然离世。
这真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真是太突然了。
皇后此行,本来是乾隆帝精心安排,为她排解愁闷的一次旅行,却不幸让她走上了不归之路。
就连皇太后都很惊讶,她闻听噩耗,赶忙来到皇后的船上,看着死去的皇后,很久都没有离开。
乾隆帝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后的尊敬、礼敬,做了最后的努力: 第一,为皇后圆梦。
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谁生前为自己要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皇帝对死者的盖棺定论。
活人一般忌讳这个事情,可是,皇后富察氏却在生前向乾隆帝要谥号。
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薨,乾隆帝为她拟谥号。
当时,议定的谥号为“慧贤皇贵妃”。
本来,一般人听到这个谥号不会有什么反应。
可是,皇后富察氏听到这个谥号后,竟然哽咽起来,她对乾隆帝说:“我朝,后谥上一字皆用‘孝‘字,倘许他日谥为‘贤‘,敬当终身自励,以副此二字。
”(《清列朝后妃传稿》)皇后的意思是,如果将来给我谥号为“孝贤”,那我将终生为之努力。
乾隆帝想起皇后当年说的话,不禁。
于是,乾隆帝下旨:“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应谥为‘孝贤皇后’。
”(《清列朝后妃传稿》)这样,乾隆帝完成了皇后的遗愿。
第二,为皇后丧事大兴案狱。
皇后去世后,乾隆帝异常烦闷,心情急躁不安。
所以,他看什么都不顺眼,不断处置王公大臣,兴起了一个又一个案狱。
比如“永璜案”,永璜是他的长子。
孝贤皇后和她的两个嫡子病逝,永璜表现得不够悲伤,乾隆帝觉得永璜心存侥幸:“母后崩逝,兄弟之内,惟我居长,日后,除我之外,谁克肩承重器?遂至妄生觊觎。
”(《清列朝后妃传稿》)意思是,永璜在觊觎太子之位,永璜究竟有没有这种想法,并无确切史料。
但是,遭到父皇如此打击,永璜早已晕头转向,诚如乾隆所说:“若将伊不孝之处表白于外,伊尚可忝生人世乎?”(《清列朝后妃传稿》)永璜不久在惶恐中去世。
比如“光禄寺案”,他认为光禄寺这些人办事不认真,应付他,准备祭祀用的桌张不干净:“光禄寺所备饽饽桌张俱不洁净鲜明。
”(《清高宗实录》)于是,他处置了光禄寺大批官员。
比如“剃头案”,在孝贤皇后丧期内,发生了总督周学健、塞楞额,巡抚彭树葵、杨锡绂等地方大员剃头的事件,其中,好多省份的大小官员也都纷纷剃头,乾隆帝大怒,杀一儆百,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赐令自尽,对其他官僚也给予不同惩处。
此外,他还不断兴起了其他的案件,惩处了好多人。
第三,作文追思。
乾隆帝是一位诗文俱佳的帝王,一生传世的诗作就有4万多首,居历代帝王之冠。
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帝的风流才情便多有展示,但那不是附庸风雅之作,而是发自肺腑的动情之作。
比如,在孝贤皇后丧满百日的时候,写了一篇《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
其中“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述悲赋》)之句,让人读之落泪。
再比如《悼皇后》中有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乾隆御制诗文集》),更是表达了对皇后的殷殷之情。
这里“梦熊”缘自《.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也就是说,梦见熊罴,则是生男孩的征兆。
第四,。
孝贤皇后薨逝后,乾隆帝在其曾经居住过的长春宫建立纪念馆,在那里保存了皇后生前的所有陈设:“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
”(《清宫述闻》)并且,每到年节,都在那里张挂孝贤皇后的画像,乾隆帝会经常到那里去凭吊皇后。
这种情况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退休,新皇帝登基,才告结束。
第五,推恩母家。
乾隆帝为了报答孝贤皇后,格外照顾她的娘家人:“故宠侍后族,先后膺五等封爵者,富察氏凡十四人。
”(《清宫述闻》)一个家族就有14人封有爵位,可真是太离谱了。
所有这一切的荣宠,都是来源于对孝贤皇后的敬爱。
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官至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对此,乾隆帝说:“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
”(《清列朝后妃传稿》)同时,还通过富家与皇家联姻的形式,荣宠孝贤的母家,比如孝贤皇后侄子福隆安娶高宗第四女,乾隆帝第六子永瑢娶孝贤皇后侄女为嫡福晋。
在这里,大家看到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天子,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对元后的尊敬、礼敬。
第二位是乾隆帝恨之入骨的乌喇那拉皇后。
孝贤皇后去世后,在皇太后的主持下,册立那拉氏为中宫皇后,综理后宫事务。
那拉皇后,佐领之女,小乾隆帝7岁。
可是,谁曾想到,15年后的乾隆三十年(1765年),那拉皇后随帝第四次南巡途中,却因故剪发而忤怒了高宗,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接着,那拉皇后被打入冷宫,直至死去,也未能使愤怒已极的乾隆帝回心转意。
关于这段史实,乾隆帝这样解释道:“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
”(《录副奏折》)意思是,南巡途中,那拉皇后疯了。
乾隆帝这套话并不符合逻辑,他说将之打入冷宫的原因是皇后疯了,但是,人怎么可能就疯了呢?当时,他并没有说,直到过去了13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他才说出了实情:“自行剪发,国俗所最忌,而彼悍然。
”(《清列朝后妃传稿》)也就是说,那拉皇后的失宠,是由于她剪发所致。
那么,为什么剪发会激怒乾隆帝呢?原来,满洲旧俗,只有长辈或者尊辈去世才可以剪发,意思是以发代头,相当于殉葬之意。
在宫里面,只有皇帝和太后去世,那拉皇后才能剪发,表示哀悼。
可是,皇帝和太后活得好好的,那拉皇后为什么要无故剪发呢?那不等于在诅咒乾隆帝和太后早死吗? 乾隆帝还是不做任何解释。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个案子,使得此事真相大白。
有一个山西高平人严譄,曾在都察院做过书吏,服役期满,在京师一家旅店做账房。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他写了一封奏折,内容涉及那拉皇后剪发案件。
写好后,他交给大学士舒赫德转呈给皇帝。
舒赫德接到呈件,因涉及皇帝隐私,立即拘捕了严譄。
在狱中,严譄有一段供词:“人家都说,皇上在江南要立一个妃子,纳皇后不依,因此挺触,将头发剪去。
”(《严譄私拟奏折请立正宫案》)至此,我们明白了,那拉皇后之所以剪发,是由于乾隆帝要另立皇妃,也就等于是移情别恋了。
所以,那拉氏心理压力很大,便以剪掉头发相威胁。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乾隆帝自然大为恼怒,他立即采取了措施,令人马上护送那拉皇后回京师,不要再陪着皇帝旅游了。
这还不够,乾隆帝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 一是废掉身份证明。
乾隆帝收回了标志皇后身份的四份册宝:皇后册宝、皇贵妃册宝、贵妃册宝、妃册宝各一份。
那拉皇后辛辛苦苦得来的身份证明,也是她最引以为自豪的资格证全部给收回了,销毁了。
二是打入冷宫。
按制度,皇后身边要有宫女10名,伺候她的起居。
乾隆帝命令撤掉8名,只留2人。
她的和厨师也被调走了,只留下了必备的人员2名。
要知道,这是答应的待遇了。
很显然,皇后被打入冷宫了。
乾隆帝愤怒之余,,效仿当年,就想废掉那拉皇后。
大臣们岂能轻易接受呢?因为皇后在那个时代里,不仅仅是皇帝的老婆,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国母。
所以,王公大臣之中的那些正义之士,纷纷上疏乾隆帝,请求不要轻举妄动。
吏部尚书陈宏谋、兵部尚书讬庸、刑部侍郎阿永阿、户部侍郎钱汝诚、御史李玉鸣等人上疏皇帝,为皇后鸣不平。
据说,阿永阿在上疏乾隆帝之前很犹豫,怕连累老母亲,还是他母亲深明大义,告诉他“可舍我以申其志也”(《啸亭杂录》),阿永阿才勇敢地上疏皇帝。
乾隆帝是什么态度呢?他是:“父母失和,为人子者,何忍于其中辨是非也?”(《清列朝后妃传稿》)盛怒之下,乾隆帝把这些人全部处理了,其中两个人最惨:阿永阿流放黑龙江,而李玉鸣则被戴上九条链锁,发配新疆。
同时,乾隆帝为自己进行辩护,说他处置那拉皇后是应该的:“非因色衰爱弛。
”(《清列朝后妃传稿》)对于朝臣的意见,他全部予以否定。
可是,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全怪那拉皇后一个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乾隆的责任。
那拉皇后剪发,乾隆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乾隆帝没有处理好后宫的关系,看到那拉氏年华老去,失去了魅力,便不再宠爱她。
同时,在皇太子这个问题上优柔寡断,总不下了决心,导致那拉皇后在纠结的状态下,总怕自己的十二阿哥争不上皇太子之位,疑神疑鬼,失去理智。
二是皇太后的责任。
乾隆帝的母后皇太后——,一味地依着儿子。
按说,她有管理后宫之责,知道乾隆帝要把令贵妃晋升为皇贵妃后,应该及时制止,防止把事态复杂化。
但是她没有。
而是支持儿子,给皇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是那拉皇后自身的责任。
总体分析,那拉皇后心胸狭隘,大家想一想,虽然乾隆帝母子在杭州提出晋封令贵妃为皇贵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如果淡然处之,别做出格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意外。
可惜,皇后想得太多了,她争强好胜,绝不退让,导致极端事件发生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那拉皇后的这个年龄,48虚岁,正处在女人更年期阶段,性情不稳,脾气暴躁,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那拉皇后的一时冲动,随即给自己和她的孩子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我们查阅档案,发现这些结果的时候,十分感慨: 第一,降低丧事规格。
当皇后去世的时候,乾隆帝正在承德打猎,他没有回京料理,而是说“实皇后福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受朕恩礼”(《清列朝后妃传稿》),丝毫没有伤心之意。
并且下旨:“丧仪可依皇贵妃例行”(《清列朝后妃传稿》),这就由礼部承办的皇后国丧,降为由内务府承办的家丧,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国丧是要布告天下的,全国服丧,而家丧则只局限在皇宫之内了。
第二,不许进入裕陵地宫。
那拉皇后地位那么高,却没有机会进入裕陵地宫,和皇帝合葬,真是太遗憾了。
第三,没有自己的地宫。
逝去的皇后被人秘密塞进了别人的地宫。
典籍不记载,葬地不明,谁也不知道她究竟葬到了哪里。
第四,不给谥号。
谥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古人很重视这个。
那拉皇后是清代唯一一个没有谥号的皇后。
第五,不给她设神牌,不允许后人祭祀。
这是最厉害的惩罚了,尤其是不允许她的亲生儿子祭奠她,太没有人情味了。
第六,棺材质地低劣。
即使按照皇贵妃等级,她的棺材也应该是金丝楠木的等级,可是我们看到《内务府奏案》记载:“成造金棺,领取杉木。
”经过实地考察,也可看出她的棺材是较低级的杉木制作的。
第七,出殡极其冷清。
《内务府奏案》记载,那拉皇后出殡抬棺的人数只有64人,是静悄悄地出殡的,而典制规定皇后出殡应该是7920人,真是相差悬殊。
就是这个女人,乾隆帝终生都没有原谅她,对她真是恨之入骨,还牵连了她的孩子。
皇后的儿子永璂本来很有希望继承皇位,可是,由于那拉皇后失宠,永璂也受到牵连,乾隆帝不给他封爵,于是,永璂抑郁寡欢,25岁就去世了。
死后丧事也是极为冷清。
第三位是乾隆帝爱之愈深的孝仪皇后。
毫无疑问,孝仪皇后是乾隆帝最后一位皇后,也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这个女人佳氏,出生在一个五品管领的家庭,而且还是包衣出身,所以,她入宫后,封号也很低下,仅是一个贵人。
这样的出身,使她在宫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也正因为如此,宫中的环境使她练就了一些本领,比如,比如见风使舵,等等。
所以,这个魏佳氏在乾隆帝的眼中,是这样一位佳人: 第一,柔嘉的女人。
乾隆帝一直认为,魏佳氏是一位性格柔嘉之人,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魏佳氏封号,首次称她有“柔嘉之质”(《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再称赞她有“柔嘉之质”;二十四年(1759年),称赞她“居心柔嘉”(《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去世,乾隆帝评价她“性禀温恭”(《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追赠她为孝仪皇后,称赞她“淑顺柔嘉”(《清列朝后妃传稿》)。
可以说,乾隆帝的眼中,魏佳氏就是一个柔嘉的女人。
第二,年轻的女人。
魏佳氏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小乾隆帝16岁。
这个年龄,在宫中非常占优势。
因为乾隆帝25岁做皇帝,之前与他结婚的女人,年龄也大体如此。
而当乾隆帝做了25年皇帝以后,皇帝已经50岁了,那些与他早年结婚的妃嫔们也已经四五十岁了,而魏佳氏则刚刚三十几岁,正是一个女人最佳的年龄。
所以,乾隆帝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眼中的貌美妃子,魏佳氏恐怕是最佳的人选。
也正因为这样,魏佳氏在宫中,顺风顺水,备受乾隆帝的宠幸,因而,也就有了最大的收获了。
一是封号稳步上升。
魏佳氏初入宫的时候,仅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贵人,在后宫之中,位次是倒数的了,根本无优势可言。
经过她的努力,她的封号居然稳步上升:乾隆十年(1745年),被封为令嫔;乾隆十四年(1749年),晋升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升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1765年),晋升为令皇贵妃。
从魏佳氏的宫中封号可以看出,她是扎扎实实的由最基层的贵人升起,几乎没有跨越任何一个等级,可谓稳中求进。
到最终,她的封号已经是最高的了,因为到乾隆三十年,她晋封为皇贵妃,皇后在第二年去世,至此,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去世,这十年的光景,后宫之中没有皇后,她就是宫中的老大了。
二是生育了六个子女。
魏佳氏与乾隆帝生育了六个孩子,诚属不易。
因为,在乾隆帝的后宫之中,妃嫔成群,也有更为年轻的女子,只有她和乾隆帝生育最多,达到六个子女,是一件很荣耀又很不易的事情。
我们看看她的生育情况: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1757年),生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1758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1760年),生十五子;二十七年(1762年),生皇十六子;三十一年(1766年),生十七子永璘。
我们从魏佳氏生育的年份看,从二十一年(1756年)开始,乾隆帝46岁,魏佳氏30岁,一直到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帝56岁,魏佳氏40岁,他们之间保持了10年的生育期,这在宫中十分难得。
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里,魏佳氏宠冠后宫,是乾隆帝在这一时间里最爱的女人。
其实,魏佳氏的得宠远不止这些。
乾隆帝宠她、爱她、她,给她以最优厚的待遇,让这个女人尽享胜利者的快乐: 第一,在宫斗中。
毫无疑问,魏佳氏是一个敢于挑战强者的冒险家,她的对手就是中宫皇后乌喇那拉氏。
在后宫之中,那拉皇后的下面是令贵妃,位置是最近的了。
可是,令贵妃心气很高,她有更高的要求,就是晋封为皇贵妃。
但是,她确实犯了忌讳,因为皇贵妃的位置直逼皇后,为了不给皇后压力,一般不设皇贵妃。
尽管如此,她还是要得到这个封号。
就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陪同乾隆帝南巡途中,在杭州的“蕉石鸣琴”,这一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皇太后、皇帝都支持魏佳氏,决定晋升令贵妃为皇贵妃。
可是,那拉皇后坚决抵制,最终竟然以剪发相威胁。
其结果是:那拉皇后“论其行事,即予废黜,亦所当然”(《清列朝后妃传稿》),被打入冷宫,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黯然死去;而魏佳氏,在皇后被打入冷宫,备受煎熬之时,她却如愿以偿:“乾隆三十年六月,晋封皇贵妃。
”(《清列朝后妃传稿》)魏佳氏打败了皇后,大获全胜。
第二,儿子被立为皇太子。
打败了中宫皇后,并晋封为皇贵妃,魏佳氏如愿以偿。
但是,这肯定不是她的最终目标。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她又生育了乾隆帝第十七子,使她达到生育六个子女的最高纪录。
那拉皇后去世后,她在宫中位置最高,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节,她的儿子颙琰被“高宗密建皇储”(《清皇室四谱》)。
虽然魏佳氏并不能完全确定,但是凭她的宫中地位,凭她的直觉,还是很有把握的。
第三,死后享哀荣。
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不幸病逝,走完了她49年的人生。
她的去世,乾隆帝非常悲痛,他痛苦地写道:“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闱厪念谆。
”(《高宗御制诗四集》)表达自己悲痛而又思念的心情。
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做太上皇,魏佳氏的儿子颙琰即位,她母以子贵:“著赠为孝仪皇后,升祔奉先殿。
”(《清高宗实录》)她的神牌被摆放到太庙、奉先殿和陵寝大殿,她的棺椁被安放到裕陵地宫。
这一切都是那些宫中妃嫔们求之不得的事情,真是死后享哀荣。
由此,我们看出来,魏佳氏这个女人真是太有心计了,不仅收获了最高封号,儿子也得以成为太子。
更重要的是自己俘获了乾隆帝的心。
她成为乾隆帝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女人,也是乾隆帝最爱的女人。
我们总结一下,乾隆帝的这三个女人,虽同为皇后,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有尊敬,有憎恶,有宠爱,形同霄壤,充分反映出乾隆帝这位风流天子的爱憎分明的性格。
乾隆帝的这种性格,成就了他的两个女人,使她们流芳百世;却毁掉了另外一个可怜的女人,使她死后都不得安宁,真是吉凶难料。
随机文章传中国青海湖惊现真龙,鱼鳞胡须惊呆考察专家揭秘外星人暗中帮助中国人真相,盘古女娲大神竟然都是外星人恶魔巴尔有多少手下,统帅66地狱军团与路西法齐名日本龙三角有什么秘密,里面暗藏外星人的时空门(抓捕地球人做实验)最详海水涨潮退潮时间表,教你如何计算潮水涨退时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秦始皇嬴政33个子女的下落之谜:秦始皇嬴政几个儿子?
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子女只有长子,少子,公子高,公子将闾四人。
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这样看来,秦始皇至少有儿女二三十人。
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
秦始皇的33位子女,除胡亥在、合谋下篡得皇位,做了,其余32人皆死于非命。
长子扶苏被篡改的遗昭赐死,胡亥称帝后,怕其兄长不满而残酷的杀戮他们。
据史书记载的有,将“六公子戳死于杜”,“十二公子戳死于咸阳”。
公子高准备逃跑,又害怕家属被杀,只好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葬,胡亥准其请求公子将闾昆弟3人,被迫“拔剑自刎”。
胡亥不仅处死了他所有的兄弟,对其姐妹也不放过,史书记载:胡亥将“十公主戳死于杜”。
就这样,胡亥为保住自己的皇位,残酷的杀害了自己众多的兄弟姐妹。
近年来,秦陵的新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线索。
1976年10月,在秦陵东侧上焦村发现了一组陪葬墓群,共17座,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其中8座,8座墓中各有一棺一椁,其中7座墓中个有人骨一具,五男二女,一座墓中,棺内只有一把青铜剑,未有人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棺中尸骨非常凌乱,有的躯体与四肢相分离,有的头骨与躯干相分离,有的头骨上有箭头,这些现象表明墓主系非正常死亡。
但同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墓中的陪葬品非常丰富,计有金、银、铜、铁、陶、玉、蚌、贝、骨、漆器以及丝绸残片200余件,这种规格说明墓主是有一定身份的。
这些有一定身份而又遭到残酷杀害的墓主都葬在陵园附近,说明他们必然与陵园陪葬有关。
这使人联想到被残酷杀害的秦始皇子女。
在发掘过程中,人们在墓坑里还发现了挖墓人烤火的遗迹,这说明当时天气很冷,这与胡亥杀害诸公子的时令相符合。
因此,专家分析,这些墓葬的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儿女,在发掘中还发现了两枚私印,一枚印文为“阳滋”,出土于女性墓中。
另一枚印文为“荣禄”,出土于男性墓中。
如果推断正确,则“荣禄”是秦始皇儿子的名字,而“阳滋”是秦始皇女儿的名字。
随着挖掘的深入,人们将取得更多的证据,到时秦始皇子女下落之谜有可能被彻底揭开。
据《三辅旧事》记载:秦国有“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
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国有“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另外,“咸阳之旁二百里内”,还有“宫观二百七十”。
有宫殿就要有,在灭六国时,就把所有各国的美女都掳掠来放在所建造的宫殿之中。
宫女总人数,据三辅旧事记载:后宫列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
并且,秦始皇死后,这些宫女绝大部分都被迫殉葬。
一、秦始皇后宫的数量不少,具体的数量不详。
不过,秦的后宫,自有严格的制度。
根据继承了秦国制度的初年的情况来看,秦始皇应有正夫人一人,称号为皇后。
侧室多人,都称夫人。
夫人们的称号分别有美人、良人、八子(比如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她是惠文王的侧室,称夫人,正式的称号是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数种,她们地位的高低,比照政府官员的秩禄,也都有规定。
所以我们可以说,真正有名分,可以被称为秦始皇后宫的人,最多十来人左右。
世上盛传秦始皇的后宫列女在万人以上,都是后世的传闻和文学的夸张,是不能作为史来看的。
二、这些数量有限的后宫们,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生有子女的,另一类是没有生子女的。
三、凡是没有子女的后宫,都按照二世的命令殉葬,被埋在临潼的里面了。
四、凡是有子女的后宫,免于殉死,在秦始皇死后,与他们的子女一道,还继续活在人世上。
秦始皇子女或超32位 多数子女名字史籍失载 秦始皇后宫嫔妃人数众多,自然也就多子多孙。
秦始皇共有多少儿女,史无明确记载,但在一些间接资料上倒有不少记载,可是综合古代史话书籍所记载秦始皇的儿女人数,说法却不一样。
《史记·李斯列传》云:“(始皇)10公主托死于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至少有10个女儿。
那么,秦始皇的儿子又有多少呢?史书记载也各不相同。
《史记·李斯列传》说:“始皇有子12人”。
《秦会要订补·世系》又说:“始皇有子20人”。
但《史记·李斯列传》引《集解》则说:“辩士隐姓名,遇秦将书曰:李斯为秦王死,废17世是秦始皇第十八子”。
由此可见,说秦始皇只有12子是不确切的。
又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载,秦始皇出巡沙漠时,在顺天储驻跸,值幼子死,便葬于大城县北30公里的段提村。
《山东通志·曲阜山川考》引《大清一统志》载,始皇东巡至曲阜县北10公里的女陵山时,死一女,便葬于此处。
这些秦始皇公子公主,在秦始皇在世时的活动,史书仅记有长子扶苏在上郡监军,其余公子公主基本上没有记载。
《史记·李斯列传》中只有这样一句话“李斯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另《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等史料中提及,秦始皇将华阳公主下嫁于,其余情况史书不明。
这么多秦始皇公子公主其名可考者仅为长子扶苏、少子胡亥以及公子高、公子将闾和华阳公主,其余始皇儿女的名字史籍失载。
随机文章地球灭亡后人类去哪,美国NASA发现宜居星球成为人类退路大天使米迦勒是谁,最早与撒旦对抗的英雄(性别恐不男不女)美国超级黑科技tv-8核动力坦克,克莱斯勒打造水陆两栖核战坦克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区别,丹霞地貌是红色/喀斯特地貌是白色黄河水变清是什么异象,民间认为是吉兆/专家称可能为不祥之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