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鹦鹉能教会说话吗 怎么养亲人
【千问解读】
大头鹦鹉可以学会说话,但最好选择公鹦鹉,并且是从小开始教学说话。
训练期间需保证环境的稳定,可选择在空旷的公园或是角落内进行。
大头鹦鹉能教会说话,但需选择公鹦鹉,并且需要从小开始教学。
大头鹦鹉一般在早晨会表现的活跃,因而训练可在每天清晨进行。
在训练前不要进行喂食,可将食物作为奖励,当大头鹦鹉表现良好时进行投喂。
在训练大头鹦鹉的过程中,需保证环境的稳定与舒适,能保证鹦鹉能听清饲养者所发出的指令。
若周围环境过于嘈杂,大头鹦鹉往往无法听到主人说话,训练效果会变差,可选择在公园或是空旷的角落进行。
对大头鹦鹉进行训练时,可直接在耳边重复一些简单的句子,如“你好”、“谢谢你”等最为常用的语句。
需要重复多次的训练,也可直接用录音机播放声音。
当它将句子念出来后,可给予少量的食物作为奖励,每天需要坚持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便能说出简单的语句。
1、亲自喂食
若是想将鹦鹉养亲人,在鹦鹉幼年期间,将需要亲自给鹦鹉喂食,可以将食物放在手中,给鹦鹉细心的喂食,这样鹦鹉可能会对你产生依赖感,非常的亲近你。
2、培养感情
说到鹦鹉怎么养才亲人时,可以给鹦鹉取名字,并需要训导鹦鹉,时不时的抚摸鹦鹉的头部,使它产生安全感,这样才能使鹦鹉亲人。
3、下达命令
平时可以给鹦鹉下达几个简单的口令,例如推车,开翅,握手等动作,如果鹦鹉完成命令,可以用零食做为奖励,使鹦鹉变得懂事、亲人。
晚清的一种独特现象:民众和教会对立冲突频发
而就在这时,依然在抵制美货的南方,却接连发生了几起恶性涉外群体性命案,矛头针对西方传教士。
义和团式的民粹火山,似乎正被重新点燃,国际社会在惊疑之外,因此而对正在列国访问的大清国宪政考察团,寄予了更大的期望、给予了更大的帮助。
祸起连州 最恶性的一起命案,发生在广东连州,史称“连州教案”。
西方史学界一般称为“连州事件”,或者“连州屠杀”。
在中国的主流历史叙述中,这一事件是被当做人民群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案例。
在这起“人民群众的英勇反抗”中,被笼统地称为“美国传教士”的5名死者,4位是女性,其中包括一名11岁的女孩。
他们是: 车以纶,女,37岁,医生、传教士; 裴约翰,男,26岁,医生、牧师; 裴约翰之妻,女,27岁,医生、传教士; 麻,女,46岁,医生。
她是教堂负责人之妻,因此,被中国人按中国特色命名为“麻林氏”,“麻”是夫姓Machle的音译,而“林”则是父姓Wood的意译; 爱妹,女,11岁,麻义士和麻林氏之女,她是这群“帝国主义者”中最为年轻的。
这5人,包括11岁的爱妹,在冲突中被村民乱刀砍死,尸体被扔进了河里。
而教堂负责人、牧师麻义士(医生,有的中文史料也称为“麻医师”)及另一女传教士“扒姑娘”,在教民掩护下幸免于难。
这个教堂,严格地说其实是医院。
经过近30年的努力,美国长老会的医疗宣教士们,已经在连州菜园坝建设了男医局(后称惠爱医院)、女医局(后称博慈医院)、礼拜堂,由麻义士负责全局,车以纶则辅助他管理女医局。
惨案发生在1905年10月29日,起因则是小小的噪声纷争。
菜园坝当地村民举行打醮仪式,需要不断鸣放炮,传教士们前往抗议,说是信炮噪声太大,妨碍了医院的宁静,不利于病人,村民们则争辩说,教堂的钟声也会不时响起,为什么就不会影响病人健康呢? 当天,麻义士将村民的信炮强行收走,激起众怒,酿成冲突。
这是各方的文献都认可的,区别在于,作为传统文献的资料,重点描绘了传教士们的无礼、甚至动手打当地孩子,而在冲入医院后更是发现了解剖用的尸体,激起更大的冲突。
而教会在1906年出版的英文报告《连州殉难:十字架依然耸立在连州》,则说经当地乡绅沟通,双方已经解决了纠纷,乡民们答应打醮只做最后一天,传教士也归还了信炮,但此时大批年轻人却失控,不顾乡绅劝阻,开始攻击传教士。
各方记载都认可的是,两所医院和教堂被村民们,5名美国人也被乱刀砍死——但一方的记载中,只字未提其中4人是女性,且有一个孩子。
官方的行动还是相当迅速的。
得到报告后,连州知州沈麟书立即调动军警,连夜赶往菜园坝,保护逃得性命的教士,同时大举搜捕嫌疑人。
麻义士在官兵保护下转移到广州,美国驻广州领事立即向两广总督岑春煊提出“严重交涉”。
负责交涉的道台温宗尧,一方面要抓捕和惩办凶手,另一方面要应对美国官方甚至美国军方的巨大压力。
危机应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中美两国就连州教案进行交涉之时,福建厦门和江西南昌也爆发了类似事件,矛头针对天主教会。
厦门事件发生于3个月后的1906年2月。
漳浦县的“仙拳会”与当地天主教徒发生冲突,部分“仙拳会”成员被教徒拘禁,仙拳会首蔡禧遂率众攻打天主教堂,并顺势攻入县城,捣毁和焚烧其他教堂、医院等。
官兵紧急出动,捕获蔡禧等人,用极刑处决15人,这就是“漳浦教案”。
数天后(2月22日),南昌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南昌知县江召棠,在与法国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讨论扩大传教权时,突然在会场暴毙——教会方面坚称江用剪刀自尽,以期造成群体事件,阻碍天主教会扩大传教权;而南昌的民众则指责,教会悍然杀害江知县。
江的死亡点燃了南昌民间对教会的怒火,2月25日,数万人攻击各处教堂、学校,打死了王安之等9名传教士,此即“南昌教案”。
教案频发,美国人认为是中国政府放任民间抵制美货的恶果。
在“漳浦教案”与“南昌教案”之间(2月14日),美国国务卿路特(此人在191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照会驻美公使梁诚,指责中国政府未能对抵制美货“稍示实力严行禁遏”,正在激起大规模的排外事件。
南昌教案发生后,路特致电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指出:“自中国每一个角落传来不安的消息,显示了暴风雨的降临。
而对这些事,中国政府并无自动积极的表示,它显然已忘了义和团之乱的教训……美国政府觉得,我们有充分权利去要求:第一,采取有效措施,以阻止1900年暴行的重演;第二,凡同情排外运动者,不论其地位高低,严厉处置之;第三,采有效步骤取缔蔓延中的阻碍合法贸易的组织。
” 美国海军开始向中国沿海集结,而英法两国则把军舰开进了鄱阳湖。
各种迹象都显示,1900年义和团-八国联军般的噩梦,或许会再度上演。
在巨大的内外压力下,清政府终于喊停了抵制美货的运动,并对三起教案做了从重从快的判决。
连州教案,5名被指控杀害传教士的乡民被斩首,中国赔偿教会损失费和抚恤金共4万多两白银,知州沈麟书等官员被问责革职;漳浦教案,中国赔款8万多两白银;南昌教案,中国赔偿“恤银”5万两、教堂银25万两、医院银10万两。
列强对此的回应是,英法军舰撤出了鄱阳湖,而美国的舰队取消了来华威慑的计划。
各方都在反思:为什么过去了5年,中国特色的“民教冲突”(民众与教会的冲突)依然如此严峻和血腥? 其实,义和团运动之后,导致“民教冲突”的本质都没改变:那就是在“民教冲突”的表象下,并非信仰之争,而是乡村社会传统的、赤裸裸的利益冲突,被披上了宗教及反宗教的外衣。
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天主教,为了吸引信徒、壮大教会,往往采取利益输送的方式,比如帮教民减免租税、帮打官司等。
教会压外交官、外交官压清政府,这一生态链成为教会扩张的法宝。
在利益驱动下,常常某村集体入教,而与其有冲突的邻村,则集体加入反教阵线。
教会已经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力量,深深地介入了中国传统乡村治理,这正是当年刺激义和团大规模兴起的主要原因。
在利益“鸦片”诱导下,华人入教更多的不是基于信仰,而是基于利益,给自己弄一身趋利避害的“洋皮”。
入教在很多地方被称为“吃教”,19世纪70年代的民谚,赤裸裸地道出了其中的利益诉求:“天主我的主,鸡蛋大白薯”;“一十字,圣加号,真吃干饭假奉教”…… 同样的,反教也并非出于民族救亡的觉悟,而是基于同样的利益考量和不同的路径依赖。
有学者统计了1860年11月到1898年10月之间直隶发生的94起教案,大多数都是口角争殴、户婚田产、摊派钱文等民事纠纷,其中,与经济因素直接相关的有53起,占半数以上,而基于宗教信仰的冲突则几乎没有。
所谓的“民教冲突”,其实是中国式实用主义与投机取向的典型产物,鲁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吃教)这两个字,真是提出了教徒的‘精神’,也可以包括大多数的儒释道教之流的信者,也可以移用于许多‘吃革命饭’的老英雄……这种东西,我们为要和‘敲门砖’区别,称之为‘上天梯’罢。
”当然,在这种冲突中,教会因为有列强的武力作为后盾,往往是强势的、占上风的一方。
至于有关洋教用药迷人信教、挖人眼睛制药等传言,虽然无稽,却因为教会的傲慢与不屑,不加解释,往往成为引爆民粹的导火线。
无论从中方文献还是外方文献,从教会进入中国之后,似乎对这些广泛存在的疑虑,并没有采取过任何公关措施。
而他们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断向可怜的地方官施加压力,加剧自己在舆论中的“被妖魔化”程度。
如收容弃婴的善举,由于华人很少愿意把孩子送到洋教堂,天津的修女们甚至订出办法,为每名收养儿童付出一笔奖金,这就间接鼓励了儿童拐卖行为。
这种“收购”行为加上婴儿的高死亡率(不少弃婴本是有病的),再加上不屑于解释沟通的傲慢,自然引来猜疑。
一方面是“天主我的主,鸡蛋大白薯”的现实利益冲突,另一方面是“收购弃婴”之类的怪异举动,教会迅速地成为民众心理的第一假想敌。
而在1905/06年的宪政元年,所发生的惨烈“民教冲突”,似乎给列强们一个强烈的信号:要防止中国的民粹火山被点燃,不能只依靠对中国政府保持压力,那样反而更容易激化民粹。
最佳的办法,似乎是应当推动中国走向宪政。
大清宪政考察团在欧美各国受到极为热情的接待,或许正是体现了国际社会在防止中国民粹喷发上的“与时俱进”? 随机文章揭秘火星人头骨之谜,火星远古文明的尸骸(专家称是石头)未来的中国600吨重型运输机,超越美俄成空中巨无霸如果有一天火星撞地球,两者都将毁灭(可能性为0)牛鞭效应可不是用来壮阳的,而是商品销售流程中产生的波动黄延秋事件是真是假,黄延秋事件真相大白/科学证实外星人存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世界上体型最大最鲜艳的鹦鹉
鹦鹉属于一种聪明的动物,不仅能学说人类语言,还能手舞足蹈,模仿各种表情。
鹦鹉在体型上是有区分的,最小的可达几厘米,最大可达一米。
那你知道世界上体型最大最鲜艳的鹦鹉是哪一种呢?现在世界之最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目前为止体型最大的鹦鹉品种就是金刚鹦鹉,鲜艳的蓝色羽毛和弯钩一样的巨大鸟喙使得它们格外惹人注目。
单单是看到它的镰刀般的鸟喙就让人忍不住发出惊叹,其身长可达到1米,体重为3斤以上,接下来大家不妨和小编一起深入了解吧!世界上体型最大最鲜艳的鹦鹉目前为止,金刚鹦鹉可以说是颜色最为鲜艳多彩的大型鹦鹉,其中分为17个亚种,但是各个都是非常美丽的,比如绯红金刚鹦鹉的全身大部分虽然都呈现鲜红色,但是背部却有着非常好看的蓝色“坎肩”,在颜色交接的部位还带有明黄色条纹,而越靠近尾巴的地方就越呈现蓝色。
金刚鹦鹉中最为庞大的就是紫蓝金刚鹦鹉,它的最大体长可达一米,可以说一嘴就能钳住一个小孩子的手腕,而这种鹦鹉的全身羽毛也非常美丽,背部和翅膀都是罕见的紫蓝色,而腹部则呈现明黄色,对比非常让人注目,并且金刚鹦鹉都有着一个非常独特的外形特征,那就是它们的脸颊是没有毛的,在激动的时候就会变成鲜红色,非常有趣。
它的外形非常漂亮,尤其是羽毛为鲜艳的蓝色,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紫蓝金刚鹦鹉性格十分聪明顽皮,好奇心比较强,环境适应力强。
金刚鹦鹉有着一只庞大坚硬的鸟喙,所以它非常适合啃食棕榈果这样壳厚的大坚果,要知道这样的果子可是连锤子都很难轻易砸开的,但是金刚鹦鹉却能巧妙的将其啄食开来,而它栖息的亚马逊森林中又生长着非常多的棕榈树,所以棕榈果是它的最爱,但是偶尔它也会采集一些水果、浆果或者植物种子来吃。
金刚鹦鹉还有一个特别强的点,就是它有着百毒不侵的身体,据说它经常食用的不少植物花朵和果实都是带有轻微毒性的,但是它们往往在啃食后都不会出现中毒反应,因为它们会另外采集一种泥土,据说这种岩壁上的泥土含有某种能中和毒素的矿物质,这也是它们常常会以身试毒的主要原因。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