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世界历史活最长寿的人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2-02-15 点击数:
简介:在历史上历代皇帝都在追求长生不老,而在历史上能活过100岁的人少之又少。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活了443岁,生于

【千问解读】

世界古代上最长寿的人,世界古代活最长寿的人

历史上历代皇帝都在追求长生不老,而在历史上能活过100岁的人少之又少。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活了443岁,生于唐朝时期在我国福建地区。

陈俊眼见了四个世纪的变化,民间传说是阎王爷弄丢了他的生死薄,所以才导致陈俊能活443岁,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u=1307891563,1992238852&fm=26&gp=0.jpg


陈俊享年443岁


长生不老是人类从古至今的追求,菜叶网,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长命百岁,特别是在历代皇帝,每个朝代的皇帝毕生都在寻找可以延长寿命的秘方,可没人能如愿以偿。

在现在这个科技快速进步的时代,能活到80岁的非常之少,但在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活了443岁!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福建的陈俊,生于唐朝,死于元朝,活了443岁,创造了一项至今尚无人打破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世界记录。

据清风流帝王风流皇帝乾隆十三年《永泰县志》12卷记载:陈俊,字克明,福建永嘉山区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人,生于唐朝僖宗中和辛丑年(公元881年),死于元朝泰定甲子年(公元1324年),终年443岁。


世界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当年,陈俊行医到永泰,看见汤泉村(今称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山青水秀,温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

陈俊为人正直,乐为乡里做好事,受到乡人的敬重。

到了晚年,他无法自食其力,“子孙无有存者,乡人轮流供养”,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此时已有一百来岁。


后来,老人年岁不断增高,肌体逐渐萎缩,身躯变得愈来愈小,“形如小孩”。

陈俊活到四百多岁的时候,整个体重,只剩下不到十斤(五公斤)。

行动十分不便,于是众乡邻就用麻竹编制了一个特大的菜篮子装着老人,由供养人轮流抬着进出家门,因此乡邻们都称他为“菜篮公”。


汤泉村人看到陈俊老人这样高寿,感到非常稀奇,都把他当成世间宝贝来供养,甚至是当成神明附体来看待。

平时,乡亲们连到田间劳动,怕老人孤单,都喜欢把老人带到田边地头,一边劳动,一边与之聊天,饿时喂以人乳,彼此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相传在菜篮公故居遗址处有一眼水质极好的温泉,水温高达73℃,把一只鸡宰杀浸入温泉几分钟后提出来,轻轻用手一撸,鸡毛便会褪得一干二净。

菜篮公长寿可能与他常年泡这口温泉有关,但人们却更愿意相信乡里的传说。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陈俊为什么能活这么大岁数,相传有个小鬼无意把穿生死簿的细绳弄断了,情急之下,就从生死薄上撕了张纸捻成细绳来代替,这撕下来的便是陈俊的生死时间表。

阎罗王的生死薄上没了陈俊的名字,陈俊自然就逍遥于死亡之外了。

(我们这儿有句话“阎王掉薄”就是意指长寿)。


可阎罗王到底是个办事认真的人。

他为了找出这个“漏死”的人,就派了两个小鬼,变成小童,提着一筐的黑炭在温泉边洗濯。

陈俊见了好奇,便凑上去询问,小鬼回答:他们在“洗白炭”。

菜篮公哈哈大笑说:“我陈俊活了444岁,没见过能把黑炭洗成白炭的。

”当天中午陈俊就死了。


世界历史活最长寿的人


陈俊去世后,乡邻们将他的遗骨塑像安放在汤泉庙作为纪念,并誉称为“小彭祖”(传说彭祖活了800多岁)。

陈俊生平事迹被刻在一块木牌上,从元朝一直保留到清代。

“菜篮公”的名字和传说至今仍在永泰县一带广为流传。

当然,陈俊活到443岁只是县志中的记载,至于科学性如何,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这个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你有何看法呢?

汉少帝刘辩:东汉历史上第一个废帝

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和母舅大将军手中。

少帝在位时期,政权已经,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凉州军阀,终于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继位为帝,是为。

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传记(即本纪),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

公元189年5月15,皇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

幼主即位后,朝政大权掌握在其母何太后以及母舅何进手中。

何进在诛杀蹇硕之后,想要一举把宦官全部歼灭,便召当时的并州牧董卓带兵进京助他一臂之力,并要求何太后同意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

皇宫之内便发生了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厮杀,刘辩母子不得已出宫避难。

董卓率领部队进京,远远望见宫城起火,便知道已经发生了变故,立即到达京城西,听说少帝就要回宫,便和大臣一起去迎接。

刘辩看到董卓率领的大部队,吓得哽咽,随后董卓上前与刘辩交流,刘辩吓得说话吞吞吐吐,而陈留王则对答如流,心下暗暗地有了立刘协为帝的念头。

回宫之后,董卓权倾朝野,在崇德殿前逼迫何太后写下了废帝诏书。

公元189年9月28,汉少帝刘辩被废为弘农王,刘协登基是为汉献帝。

在董卓废少立献的第二年,被董卓以毒酒杀害,时年十五。

汉少帝刘辩即位的时候灵帝驾崩,史称汉少帝,因为汉少帝在位时年纪很小,实权便掌握在垂帘听政的母后何太后以及自己的母舅何进大将军手中。

本来灵帝是欣赏王美人的孩子也就是刘协的,只是灵帝碍于的实力,便一直没有立太子。

直到灵帝驾崩,何太后与何进联手将刘辩扶上皇位。

可是野心勃勃的何进又怎么会甘心只做一名大将军,汉少帝怎么死的其实不关自己舅舅何进的事,但又因何进而起。

当时何进想要杀掉宦官独自称皇,可是何太后不同意,何进就找来了宫外的董卓帮忙。

而何进在董卓未来之前就死于宫乱,汉少帝跟随何太后逃亡,路上就遇到了董卓。

汉少帝怎么死的也就与董卓有很大的关系,当时董卓在看到少帝和陈留王刘协之后,就觉得刘协才是个帝王之才。

董卓入京之后,便自立为司空,掌握了大半个朝廷的实力,同时董卓很清楚朝野之上并不是很多人都服自己。

于是董卓便有了废立大计,废黜汉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汉献帝。

在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的第二年,各地地方开始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其拥护少帝讨伐自己,便想杀死弘农王。

董卓将弘农王置于阁上,派郎中令李儒送去毒酒,在弘农王的妻子唐姬舞完一曲后,便让他喝毒酒死去。

汉少帝怎么死的由此便可知道是董卓毒死了汉少帝。

汉少帝刘辩史称皇子辩,弘农王,在位时间不超过一年,所以史书上并没有对这位皇帝进行本纪。

当年灵帝驾崩的时候还没有定下来将皇位传给谁,因为是比较欣赏王美人的儿子刘协的。

可是灵帝去世后,何太后和大将军何进联手将刘辩也就是将来的汉少帝扶上皇位。

刘协也被封作陈留王,这个时候汉少帝和刘协是什么关系不难看出是臣属关系。

对于刘协可以说是命途坎坷,刘协是汉灵帝刘宏与王美人的孩子,早在王美人怀了刘协的时候,把持后宫的是何皇后。

因为何皇后天生就是一个善于妒忌的人,王美人就想打掉这个孩子,只是没有成功。

生下刘协后,王美人就被何皇后给毒死了,董太后便抚养刘协,这恰好就为后来的董卓夺权留了一个话口。

本来汉灵帝就想着立刘协为太子,可是这样做便会违背了嫡长子继承这一制度,所以才是后来的嫡子刘辩做了皇帝。

汉少帝和刘协是什么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竞争存在。

刘辩在当皇帝的这段期间手里实际上是没有实权的,因为汉少帝的年纪很小,听政这种事也都是何太后掌握着,在何进引发宫变的时候,汉少帝被迫逃到宫外,并在宫外遇到了董卓。

董卓是很欣赏刘协的,便自称是董太后的同族亲人帮着刘协登上皇位,并毒死了刘辩。

汉少帝和刘协是什么关系不难得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世界上最古老的沉船:南海一号被发现

据媒体报道,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古沉船“南海一号”,因其本身价值和承载的众多文物而备受海内外瞩目。

广东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南海一号”考古队领队刘成基23日在阳江表示,“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第一阶段正式结束,发掘出土了包括国宝级漆器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第二阶段发掘拟于10月底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2013年11月启动全面发掘与保护以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手“探秘”这艘的商船。

中新社记者23日在阳江探营“南海一号”考古现场时看到,古船上层淤泥基本清理完毕,船头和两侧的松木船舷已经露出“真容”,堆积密集的瓷器清晰可见。

刘成基介绍说,考古队从掌握的沉船整体文化堆积现状、性质和成因,结合先前的试挖掘分析,认为“南海一号”船体表面覆盖的淤泥仍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以表面清淤为主,出土了瓷器、陶器、金属器、漆木器等小件器物标本427件,铜钱800余枚,残损标本1850件,并按计划进行了泥土采样、浮选、工作发掘现场凝结物,船货和部分船体结构已经暴露,船体13个隔舱中的12个也已能见到轮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目前发掘来看,古沉船的现状比当初想象的还要好。

”刘成基说:“此次发掘还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漆木器。

”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南海一号”考古队领队孙键表示,“南海一号”在当年打造时用的船木并不是十分好,船头两侧的船舷和船尾在海底也受到大的损坏,所以很难向世人展现出一条完整的船型,但整体保存还不错,也不排除甲板尚且存在的可能,如果甲板尚存,中国古船纪录考古发现将得以刷新。

世界最古沉船“南海一号”发现国宝级漆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孙键说:“它基本上是一条以民间贸易为主的货船,船上没有任何一件能代表中国制瓷业水平的瓷器,这艘船本身的考古价值远远大于这些瓷器,‘南海一号’本身是最珍贵的文物。

” 记者看到,考古人员在现场用加湿的白布覆盖住一部分暴露在淤泥外的船体,并准备回灌海水将沉船淹没。

孙键解释说,夏天温度过高,对文物的发掘保护非常不利,第二阶段将于10月底启动,届时会对船内文物进行大规模提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世界历史上最长寿的人,世界历史活最长寿的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