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5000年前经济技术未解之谜(图)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4-06-17 点击数:
简介: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史传说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故事,但是不能作为信史。

那一大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依据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的研究结果来撰写。

因此,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誉为是为中华民族修家谱的盛举。

【千问解读】

探索5000年前经济技术未解之谜(图)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史传说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故事,但是不能作为信史。

那一大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依据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的研究结果来撰写。

因此,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誉为是为中华民族修家谱的盛举。

多年来,我们的考古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人工遗迹和遗物的形状、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对于古代的技术与经济状况涉猎极少,留下大量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

为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专门设立“技术与经济研究”课题组,围绕考古发掘出土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铜器、陶器、玉石器等进行探讨。

本文着重介绍技术与经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迄今为止的植物考古研究证明,10000多年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民以食为天,获取食物资源始终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迄今为止的植物考古研究证明,10000多年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距今10000年前,在北京地区又发现了种植粟和黍的证据。

在后来的数千年里,一直延续着南方地区种植水稻、北方地区种植粟和黍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到距今55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发现水稻的遗存(图1)。

到距今4000多年前,这个地区又发现了小麦的遗存(图2),而且在中原地区还发现了种植大豆的证据(图3)。

至此,种植粟、黍、水稻、小麦和大豆等五种谷物的方式在中原地区已经全部具备了。

中国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家畜是狗,位于河北的南部地区,时间是距今10000年左右。

最早的家猪位于淮河上游地区,时间是距今9000年左右。

在后来的数千年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许多遗址里都发现了饲养狗和猪的证据。

但是到距今5000年左右,在黄河上游地区发现家养绵羊的骨骼,到距今4500年左右,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多个遗址里都发现了绵羊的遗骸,显示出绵羊有一个自西向东逐步扩散的过程。

而且在这个时候段里,整个黄河流域都发现了饲养黄牛的证据(图4)。

尽管现有的研究还不能对马和鸡的出现给出比较肯定的认识,但是在甘肃和内蒙古距今3500年以前的遗址里都发现了一些线索,这两种家养动物在当时可能已经存在了。


推荐文章:

« 1

以上就是关于探索5000年前经济技术未解之谜(图) 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解析处女木乃伊之谜:500年前的印加冰女尸

导读:医生们都感到很吃惊,他们表示很难想象这些木乃伊拥有500年历史,感觉她们是几周前死亡的。

第一次看到她的双手时,我的脊背阵阵发凉,因为它们看起来与活人的手没什么两样。

在对一具拥有500年历史的少女冰冻木乃伊进行分析时,科学家发现这名少女死前肺部被细菌感染。

通过对这具名为“处女”的木乃伊进行研究,科学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古代的疾病。

此外,这一发现也有助于预防新型疾病或者过去曾经出现,现在又的疾病。

500年前,这位15岁的少女在海拔22100英尺(约合6736米)的阿根廷尤耶亚科火山被献祭,死前感染上一种与肺结核类似的疾病。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利用拭子从木乃伊的嘴唇上提取样本,而后与病人的拭样进行比较,最后得出这一发现。

据悉,在如此古老的尸体上诊断出疾病还是第一次。

研究论文主执笔人、纽约城市大学约翰杰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安格里奎-考哈尔斯表示:“在古尸组织内发现病菌并不是第一次,但直到现在,科学家也无法确定致病因子到底是处于潜伏状态还是活跃状态。

我们采用的技术为破解历史上一些最大的谜团打开了一扇门,例如1918年的流感为何具有破坏性。

此外,这项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未来可能面临的巨大威胁,例如出现新的致病因子或者已知传染病又重新出现。

” 这具木乃伊被完好保存下来,让进行这种分析成为一种可能。

在她的发内,科学家甚至发现了虱子。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利用拭子从印加木乃伊的嘴唇内提取样本,而后将发现的蛋白质与人类基因组数据库内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蛋白质与慢性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蛋白质类似。

对DNA进行的分析显示,木乃伊体内发现的病毒可能是分支杆菌,这种病毒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

对肺部进行X射线检测结果显示,这位少女在死亡前不久1999年,美国学家乔翰-雷哈德所在的考察队在海拔22100英尺的尤耶亚科火山发现包括“处女”在内的3具木乃伊。

他当时表示:“医生们都感到很吃惊,他们表示很难想象这些木乃伊拥有500年历史,感觉她们是几周前死亡的。

第一次看到她的双手时,我的脊背阵阵发凉,因为它们看起来与活人的手没什么两样。

” 据信,她们因美貌被古代的印加人选中,成为一项被称之为“capacocha”的仪式上的祭品。

雷哈德指出:“印加人并不经常进行人祭。

之所以选择儿童作为祭品是因为他们最纯洁。

献给神灵之后,他们便可进入神灵的世界,与他们一同生活在天堂。

古印加人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 古印加人相信登上被白雪覆盖的高山能够让他们进一步靠近天堂,更好地与神灵交流。

因此,他们才在高海拔的火山上举行人祭仪式。

由于遭到污染以及其他因素,科学家很难在古人遗骸上发现疾病。

基于微生物DNA的技术很容易因环境污染受到影响,只能证实病原体是否存在,而无法证实死者是否感染。

不过,考哈尔斯找到了一种方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研究中,他们将目光聚焦蛋白质而不是DNA,分析从拥有500年历史的木乃伊上提取的已退化样本的免疫系统反应。

考哈尔斯等人利用蛋白质组学、DNA和X射线技术对“处女”以及一同发现的另外一具木乃伊进行分析,最后发现“处女”存在呼吸系统感染,另一具则没有这种迹象。

他说:“我们的研究率先利用蛋白质组技术进行分析。

一直以来,科学家很难确定古人遗骸是否存在患病迹象。

研究中,我们对这名死者的免疫系统蛋白进行了分析,这种方法更准确,能够告诉我们死亡前是否出现感染。

我们的研究为破解很多历史上和当前的生物与法医学谜团打开了一扇门,例如揭示1918年的瘟疫如何如此致命或者确定何种病原体应该对出现多种感染的死亡病例负责。

”出现肺部感染。

随机文章隋炀帝杨广的政治行为是怎样的朱元璋扮乞丐在路边要饭!回朝后直接怒斩5位一品大臣黑化版的白雪公主,联合王子让生母穿烧红铁鞋跳舞致死ufo为什么都是圆的?阻力更小/转向升降更灵活(科学分析)火星四十亿年前有文明,因冲突而爆发全球核战/环境巨变文明灭亡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4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养老的记载 古人养老制度又是如何运转的

还不知道:古人养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王永彬的《围炉夜话》中曾说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中国自古以来都注重孝道文化,并且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整个封建礼仪的框架。

受这一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特别的强调孝顺和养老,并且把它当成的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

不过,不同于现代社会的五险一金或者养老保证金,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并没有把人权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但是为了国家的稳定性,他们还是采取了不少的措施。

而且根据史书记载,养老这件事情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古人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完善,使得老有所养,幼有所爱,基本成为了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

那么这一制度到底是如何运转的呢? 一、中国古代养老的历史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可谓是真正的历史悠久,因为最早关于养老的记载是在夏商时期。

据《礼记·王制第五》记载:“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 所谓的序和学,就是只读书与养老的地方。

由此可见,早在4000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开始了养老的规定。

但是,那时候的养老制度并不完善,而且保障人群也并非是指平民和奴隶,指的大部分都是贵族。

不过这一切到了周王朝时期,有了很大的改观。

周王朝与夏商两代王朝完全不同,他们抛弃了过去的鬼神崇拜,而实施祖先信仰制度。

所以在这一背景之下,周王朝开始尊敬老人,并且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完善养老制度。

《大道之行也》有记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周王朝的统治者会定期给这些老人还有一些残疾人发放一些福利奖金,甚至还会在特定的时候发放肉类,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人群的慰问。

这是周王朝的一个传统,也是那个蒙昧年代里面的一种人性的绽放。

二、战国到秦代大变革 等到周王朝的历史结束以后,接下来的历史就陷入到了一种空前的战争之中。

由于平民力量的崛起,贵族社会的崩盘,所以战争变得越来越恐怖化,而且整个社会也迎来了激烈的变革。

数不清的平民遭受了难以想象的伤害,大量的鳏寡孤独人群出现。

为了确保国家战斗力,也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个激烈的时代,所以早在战国的时候就有法律规定,残疾的人可以得到国家的抚养,而那些年龄超过70岁的人更是会被国家好好的照顾,并且可以帮助免除徭税。

在秦代有法律记载,家里面如果有一个70岁的老人,可以免除一个儿孙的徭役,如果有一个80岁的老人,则免除两个儿孙的徭役。

甚至如果家里面有一个90岁的老人,那么全家都可以免税。

可以说,在战国到秦代时期,社会对于老人特别的尊重,而且国家给予了足够的福利待遇,让老人得到温暖。

不过,这种温暖是在残酷战争之下的一种迫不得已,大量的成年男性的死亡,长时间的战争损耗,使得老人成为一种稀罕物品,而且成为一种社会的温暖催化剂。

三、的荣誉化 到了汉王朝时期,又对养老制度进行了新的变革,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汉高祖刘邦把养老制度变成了一种荣誉化的产物。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颁布一条法律,当年战国和秦王朝时期的养老政策并不改变,不仅如此,刘邦还提出所有达到80岁的老人都要到中央政府来统计,并且每个人都发放一根拐杖。

这根拐杖有着无穷的奥妙,它既代表着国家对于80岁老人身份的认可,而且拥有了这根拐杖还可以拥有一种特权,类似于一个新兴的特权阶层。

凭借这根拐杖可以出入县衙,不被官府给制约,而且这根拐杖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其他的族人。

总而言之,凭借这根拐杖,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对老人尊重,哪怕是中央官员。

这可谓是刘邦的一次大放血行动,也表示了他对于老人的无限尊重。

当时还有学者调侃,在汉王朝年龄老就是一种富贵,甚至比读书还有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汉王朝,特别是刘邦那个时代,能够活到60岁已经很不容易,活到80岁那简直就是“人精”中的“人精”,所以这种特权,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四、唐宋的鼎盛 经过汉王朝的酝酿以后,后来的王朝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的增长,也对养老制度进行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在唐宋年间,养老制度可谓是达到了一个高潮。

根据唐书记载,唐王朝时期,特别是在开元天宝年间,经济发展的非常迅速,对于制度也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

史书就有明确记载,君主颁布法律,进一步确保80岁以上老人的特权。

例如年龄在80岁以上90岁以下的老人,可以拥有国家专门配备的一名服务人员,这个服务人员类似于古代的家庭,但是必须全程负责老人的起居。

而90岁以上的老人则可以拥有两名家丁,期待已经和某些9品官差不多了。

不仅如此,唐朝还明确规定,如果有谁不孝顺,那么情节比较轻的可能要被鞭打一顿,情节严重的还要被砍头抛尸。

不仅如此,《唐律》还规定,对于父母的爱护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之上,而且还需要在精神层面给予关爱。

国家会定期去查看那些有老人家的家庭,如果老人日子过得很不好,年轻人总是给他们脸色看政府,也会给予警告罚款,甚至是犯法的处理。

可以说,唐代的养老制度是比较好的,而且政府给予了高层次的关注。

到了宋王朝时期,养老制度应该说是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当年宋王朝不仅在官方层面专门设立了养老场所,在这里面所有的官方田产,都无偿的向老人开放。

而且每到过时过节之时,不仅有礼品赠送,而且还有粮食与肉类的补给。

更有甚者,所有的老人都会被发放一个令牌,从50岁一直到90岁以上,不同的令牌拥有不同的特权。

而且大家肯定会惊讶的发现,的退休年龄居然是50岁。

所以,宋朝的老人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就算是现代人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丝丝的羡慕。

应该来说,宋王朝养老制度达到鼎盛。

结语 所以总结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大家会发现,虽然并不太多的注重人权,但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却是一直在朝着人权方面前进。

在野蛮的夏商时期,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年老人群的保障问题。

即使在惨无人道的,大家也知道要通过爱护老人来提高社会宣传,来保障那些士兵的作战勇气。

等到唐宋年间,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个高潮,大家对于养老保障的问题,那可是由内及外都关注到了。

所以说,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从野蛮到文明,从制度非人性到人权的过程。

这不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心,也不是封建制度的大发慈悲,而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内在动力迫使着这个制度在前进。

所以说人类未来要追求的目标,可能不是统一世界,也可能不是更强大的战争力量,而是所有的人过上温饱的日子,大家都走入社会,这或许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东西。

参考资料: 《唐六典》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加入收藏
               

探索5000年前经济技术未解之谜(图)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