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百科解读】
著名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借口离间国共两党、破坏合作排斥打击的恶劣政治事件,这一事件发生于1926年3月20日,所以也被称为三二零事件。
中山舰事件作为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重要纽带,一直以来备受很多人关注。
有人说中山舰事件是一起有组织性的阴谋,还有人说这是多方各派频繁互动顺应时势的偶然事件。
那么这一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山舰事件真相揭秘吧。
中山舰事件真相揭秘中山舰事件在广州发生,距今正好90周年。
当时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汪精卫成为了国民政府主席,强烈支持联俄容共政策。
在1928年11月,西山会议的召开十分反对容共。
苏联顾问和蒋中正的关系一度恶化,苏联顾问竭力拉拢汪精卫一起推翻蒋中正。
蒋中正当时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掌握了实权,但是不愿眼睁睁看到国民党可能会共产党化,仍然支持汪精卫反对西山会议。
对于这次事件有两种猜测。
有人认为是蒋中正故意将中山舰调动又矢口否认以制造借口打击中国共产党。
也有人认为这是和西山会议派关系密切的孙文主义学会成员欧阳格等故意向李之龙假传蒋中正的指令,两边离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
在这次事件前后,国民党、中共、苏俄以及国民党内部蒋介石、汪精卫、西山会议派、孙文主义学会等各派势力进行着频繁的互动,各种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当时广州的政局呈现出扑朔迷离的景象。
正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中山舰的一次偶然调动,触动了蒋介石脆弱的神经,导致其做出激烈的反应,从而引发了这次震惊中外的事件。
1926年3月20日在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扑朔迷离。
它的许多疑团至今尚未解开。
中山舰事件的三大谜团1、中山舰驶往黄埔并非李之龙矫令,它与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党代表汪精卫、苏联顾问季山嘉无关,也与共产党无关。
多年来,蒋介石和国民党部分人士一直大肆宣传的所谓阴谋说显然不能成立。
2、蒋介石没有直接给海军局或李之龙下达过调舰命令。
因此,所谓蒋介石下令而又反诬李之龙矫令说也不能成立。
3、中途加码,矫蒋介石之令的是黄埔军校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欧阳钟。
而欧阳钟才是中山舰事件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是孙文主义学会骨干、海军军官学校副校长欧阳格的侄子,只有了解他的这一身份,才有助于揭开中山舰事件之谜。
中山舰事件的整个过程是欧阳格与王柏龄定计之后,一面唆使欧阳钟矫令,一面向蒋介石谎报,其结果便演出了震惊中外的三二零事件。
中山舰事件的新解释中山舰事件源于一场误会,是蒋介石误以为自己会被劫而采取的过激行为。
大革命时期影响国共合作的重大事件首推中山舰事件。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悍然下令,占领中山舰,逮捕时任海军局代局长和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系共产党员,海军中将),并在广州部分地区实行戒严。
通常以为这是蒋介石向共产党挑衅的一次阴谋,但读过《细节》一书后发现,这不过是由于中山舰的临时调动引发的一场误会。
敏感而多疑的蒋介石,误以为汪精卫和苏联顾问季山嘉试图把他劫持到中山舰上,送往苏联。
不过仅仅十几个小时之后,即事变当天下午,当蒋意识到这完全是自己的主观猜忌后,他就取消了戒严,下令交还收缴的武器,并放回被软禁的党代表,重新恢复常态。
但这一事变涉及国共及苏联的关系,性质是严重的,因此蒋思想压力极大。
据说,事变当天下午,何香凝径直去见蒋介石,质问他派军队到处戒严,究竟想干什么?斥责他是不是发了疯,想投降帝国主义?蒋竟像小孩子般伏在写字台上哭了。
1926年6月28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总理纪念周训词》中又重申:我可以明白(地讲),三月二十日的事件,完全与共产党团体是没有关系的。
因此,我们中国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确定是要合作到底的。
历史真相和人们的固有认识,差距真是太大了。
中山舰事件的两个版本经过1、1926年3月18日,黄埔军校管理科交通股股长兼驻省办事处主任欧阳钟向海军局代局长、中山舰舰长共产党员李之龙传达指令,派中山、宝璧两舰出海到黄埔救援被匪徒攻击的一艘外轮。
军舰到了黄埔后向黄埔军校教育长邓演达请示任务。
邓演达回答不知。
1926年3月19日下午,由于苏联使团欲参观中山舰,李之龙电话请示蒋中正调中山舰回广州。
蒋表示:我没有要你开去,你要开回来,就开回来好了,问我做什么呢?按照共产党的说法李之龙事先得到汪的指示要将一些水兵调离以防蒋重新夺回海军,而蒋则听到了一些谣言说李之龙要将他绑架到海参崴。
1926年3月20日,蒋中正前往汕头的半路返回广州,下令全城戒严,这是防止中共和苏联顾问季山嘉要兵变。
欧阳格、陈肇英奉蒋中正命令占领中山舰并在家中逮捕李之龙,包围苏联顾问和共产党机关,扣留了第一军和黄埔军校中周恩来等中共党员,严密监视邓演达。
中山舰舰长换成欧阳格。
蒋中正表示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联俄容共政策并未动摇。
西山会议派给蒋中正发电报以迅速手段,勘定叛乱,忠勇明敏,功在党国。
但蒋中正立刻回电表示自己唯革命是从,继续反对西山会议派。
不过这显然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投下阴影,为一年后的四一二政变打下伏笔。
2、1926年3月20日,开始执行反共政策的蒋介石,设计将中山舰调出广州,随后又以该舰未接命令擅自移动为名诬其阴谋暴动,随即下令逮捕该舰长、中共党员李之龙,并展开一系列的清共行动。
史称此为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可以说是中国最为有名的军舰之一,有浓缩的中国现代史之喻。
它原名永丰舰,是清政府在1910年以68万银元向日本三菱造船厂订制的钢木结构炮舰。
战舰于1913年建成,舰长65.837米,宽8.8米,型深4.5米,设主副炮8门,最快航速每小时25公里。
武备平常的中山舰却与诸多历史事件有关联。
1922年,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炮击总统府,图谋加害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孙中山在深夜突围后即登上永丰舰指挥平叛,历时55天,使此舰成了他的流动总部。
1924年11月,孙中山最后一次搭乘永丰舰,转赴北京共商国事,次年3月在京病逝。
孙中山逝世后,1925年3月30日广州国民政府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并于同年4月13日举行更名仪式。
一年后,中山舰又因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而再度闻名天下。
1926年3月18日晚,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指使亲信,以军校驻省办事处的名义,到中山舰舰长(代理海军局局长)李之龙家中传达命令,声称奉校长命令,要海军局速派得力兵舰二艘开赴黄埔。
其实,这是蒋介石精心设计的第一步,即制造假命令将把中山舰调出广州,以便为其罗织罪名埋下伏线。
蒋介石等人制造中山舰事件,目的是夺取在粤海军实力(蒋介石完全清除了国民党第一军的共产党员,完全掌握了第一军的军权,使其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清除军队中的共产党力量。
此举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右派势力分裂国共合作、企图夺权的信号。
历经磨难的中山舰则在抗日战争中的1938年,于长江武汉附近江面被日军击沉。
59年后即1997年,这艘名舰被打捞出水。
2008年5月15日,一代名舰中山舰在武昌下水,计划5月底回归其殉难地湖北武汉金口,落户武汉市为其量身打造的中山舰博物馆。
修复后的中山舰不能自航,但已恢复自浮能力,舰体在水上基本能保持平衡,将借助大型漂浮设备航行。
中山舰是将永丰舰改名以纪念孙中山逝世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李鸿章主导经营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及之后的威海卫海战中全军覆没。
清朝政府再筹巨款重建海军。
1910年,海军大臣戴洵和北洋水师统治萨镇冰从日本三菱长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订购了同样款式的钢木结构军舰两艘。
造价为68万日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
1912年军舰竣工下水,袁世凯执掌的北洋政府付清了造船的余款。
1913年1月,两艘军舰开抵上海吴淞,编入海军第一舰队,并分别命名为永丰和永翔。
永丰舰便是后来的中山舰。
历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之后,在张作霖执政时,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运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永丰舰所在的第一舰队九艘战舰在上海起义,开赴广州,成为孙中山所掌握的少数军队之一。
1922年第二次护法战争期间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其部下围攻总统府。
孙中山、宋庆龄化妆逃出总统府,在舰长冯肇宪的护卫下,登上永丰舰。
从6月16日到8月9日,孙中山在舰上饮食起居,发出指令,之后退居上海。
1923年,孙中山夫妇再度登上永丰舰以示对救驾的感激。
中山舰原是一艘炮舰。
它是1910年由清朝海军大臣载洵和北洋海军提督萨镇冰在日本三菱工厂订造的。
该舰排水量为780吨,长62.1米,宽8.9米,型深4.5米,吃水2.4米,双机单舵,功率1350马力,时速13.5海里。
舰上可装煤150吨和淡水16吨。
舰员为108~140人。
主要武器是:阿式105毫米炮1门,47毫米炮4门,马式1磅炮2门。
造价为68万银元。
1913年该舰造成后交给中国,开到上海时被命名为永丰号。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世长辞。
4月16日,广州革命政府为了纪念孙中山,由广东省省长胡汉民下令,将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
1997年1月28日,中山舰被打捞出水。
2月19日运至湖北造船厂修复,恢复了1925年前后的整体面貌。
1999年12月,位于武昌白沙洲湖北造船厂的中山舰博物馆成立。
2008年5月15日,中山舰在南华船舶公司再次下水,借助浮船坞和拖船前往金口临时码头。
16日,中山舰在金口登陆。
经过765米的陆路迁移,26日中山舰正式落户武汉市金口镇中山舰风景区为其量身打造的中山舰博物馆。
2009年4月11日下午,位于武汉江夏金口的中山舰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
陈独秀对中山舰事件的评价关于三二○事件,陈独秀说:三二○事变发生的原因虽然很多,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阶级矛盾。
在这个时期,党的策略并不是一致的。
首先,我们党在广东工作的同志和鲍罗廷同志的意见是,我们当时应采取进攻的策略。
然而,党的意见是,当时不仅有戴季陶主义思想,不仅有蒋介石的武装力量,而且在他们后面还有整个资产阶级。
我们的力量不足以镇压蒋介石。
因此,党中央坚决主张采取退守让步的策略。
对此,陈独秀表示,支持党中央采取的妥协退让政策,并为此进行了辩解。
他说:我的意见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力量,当时的确不能够镇压蒋介石;况且蒋介石也还没有公开地暴露出自己的反革命面目,社会舆论也不会同意对他进行镇压。
因此,我认为党中央的策略是正确的。
结语:看完上述小编为大家揭秘的中山舰事件之谜,中山舰这一事件的三大谜团至今还未揭开,到底中山舰事件是一场有预谋的阴谋还是误会或者偶然事件呢~~这个毕竟时隔多年,还需要花费时间来慢慢揭开!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本页面内容仅为信息发布,不作为任何招生依据,亦不构成任何报考建议。
如果您需要报名,请直接与学校联系,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