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12 点击数:

【千问解读】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出自五代:李煜的诗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 一作:梦里) 人生抒情写风写雨宋词三百首乌夜啼 李煜的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翻译及注释翻译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

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

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注释1.兼:同有,还有。

2.帘帏(wéi):帘子和帐子。

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

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3.飒飒(sà):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4.烛残:蜡烛燃烧将尽。

残,尽,竭。

5.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

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

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问。

6.频:时常,频繁。

7.欹(qī)枕:通彀,斜,倾斜。

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

8.平:指内心平静。

9.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10.漫:枉然,徒然。

11.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

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12.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13.稳:平稳,稳当。

宜,应当。

14.不堪行:不能行。

堪,能够。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鉴赏词的上片,主要写作者的凄苦境遇和无奈情态。

“昨夜风兼雨”,不从日而偏从夜写起,是写作者悲怀愁思的夜不能寐,“风兼雨”与“飒飒秋声”相对应,是渲染环境、气氛。

在这种凄凉寒苦的景色中,作者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

之所以说“昨夜”,当还有一种不堪回首的感触在其中罢。

这里虽然客观的写景,但主人公的形象,尤其是他的彷徨、郁闷的心情却已隐然可见。

接下来二句就是直写了。

李煜在《喜迁莺·晓月坠》中曾有“无语枕频欹”之句,与此句“烛残漏断频欹枕”用意相同,但所思不同。

以前是怀想佳人,君存情爱在先,如今却是是国破家亡成阶下之囚,境遇不同,感触自是相异,于是看“烛残”、听“漏断”,虽然仍是“无语”,但却已是“起坐不能平”了。

“不能平”的不是身体,而是心境,这一次是连梦都没有了。

上片虽似写景为主,描摹情状,但事实上作者那种愁思如潮、郁抑满怀的心情却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沉而又挚切。

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作者的切肤之痛和人生感慨。

这既是“起坐不能平”的原因,也是“起坐不能平”中思前想后的结论。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昨日一国之君,今日阶下之囚;昨夜欢歌笑语,今夜“烛残漏断”,明日明夜呢?作者的苦痛遭遇,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浩叹。

一个“漫”字,极空虚,极幻妄,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万千思绪。

一个“算来”,既说明作者是总结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得出的结论,但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的那种十分迷惘、无奈的心情,同“漫”字一样地生动、传神。

作者的这种慨叹是沉痛的,但同时也是消极的,于是作者宁愿醉去不醒,宁愿迷迷糊糊,“醉乡路稳宜频到”,原来作者指望的是一个“稳”字,一语道破天机,作者处境的危险困苦不言自明。

所以我们并不能从这个角度太过严厉地去批评李煜的颓废消极思想,环境使然,差可理解。

更何况即便如此,李煜也仍是难逃恶运,不久于世。

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

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创作背景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

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写尽后主李煜降宋后生活实况和囚居心境。

李煜名句推荐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作者:李煜:出自《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作者:李煜:出自《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作者:李煜:出自《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作者:李煜:出自《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作者:李煜:出自《喜迁莺·晓月坠》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作者:李煜:出自《喜迁莺·晓月坠》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出自五代:李煜的诗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 一作:梦里) 人生抒情写风写雨宋词三百首乌夜啼 李煜的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翻译及注释翻译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

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

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注释1.兼:同有,还有。

2.帘帏(wéi):帘子和帐子。

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

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3.飒飒(sà):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4.烛残:蜡烛燃烧将尽。

残,尽,竭。

5.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

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

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问。

6.频:时常,频繁。

7.欹(qī)枕:通彀,斜,倾斜。

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

8.平:指内心平静。

9.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10.漫:枉然,徒然。

11.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

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12.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13.稳:平稳,稳当。

宜,应当。

14.不堪行:不能行。

堪,能够。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鉴赏词的上片,主要写作者的凄苦境遇和无奈情态。

“昨夜风兼雨”,不从日而偏从夜写起,是写作者悲怀愁思的夜不能寐,“风兼雨”与“飒飒秋声”相对应,是渲染环境、气氛。

在这种凄凉寒苦的景色中,作者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

之所以说“昨夜”,当还有一种不堪回首的感触在其中罢。

这里虽然客观的写景,但主人公的形象,尤其是他的彷徨、郁闷的心情却已隐然可见。

接下来二句就是直写了。

李煜在《喜迁莺·晓月坠》中曾有“无语枕频欹”之句,与此句“烛残漏断频欹枕”用意相同,但所思不同。

以前是怀想佳人,君存情爱在先,如今却是是国破家亡成阶下之囚,境遇不同,感触自是相异,于是看“烛残”、听“漏断”,虽然仍是“无语”,但却已是“起坐不能平”了。

“不能平”的不是身体,而是心境,这一次是连梦都没有了。

上片虽似写景为主,描摹情状,但事实上作者那种愁思如潮、郁抑满怀的心情却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沉而又挚切。

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作者的切肤之痛和人生感慨。

这既是“起坐不能平”的原因,也是“起坐不能平”中思前想后的结论。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昨日一国之君,今日阶下之囚;昨夜欢歌笑语,今夜“烛残漏断”,明日明夜呢?作者的苦痛遭遇,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浩叹。

一个“漫”字,极空虚,极幻妄,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万千思绪。

一个“算来”,既说明作者是总结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得出的结论,但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的那种十分迷惘、无奈的心情,同“漫”字一样地生动、传神。

作者的这种慨叹是沉痛的,但同时也是消极的,于是作者宁愿醉去不醒,宁愿迷迷糊糊,“醉乡路稳宜频到”,原来作者指望的是一个“稳”字,一语道破天机,作者处境的危险困苦不言自明。

所以我们并不能从这个角度太过严厉地去批评李煜的颓废消极思想,环境使然,差可理解。

更何况即便如此,李煜也仍是难逃恶运,不久于世。

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

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创作背景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

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写尽后主李煜降宋后生活实况和囚居心境。

李煜名句推荐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作者:李煜:出自《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作者:李煜:出自《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作者:李煜:出自《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作者:李煜: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作者:李煜:出自《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

作者:李煜:出自《喜迁莺·晓月坠》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

作者:李煜:出自《喜迁莺·晓月坠》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出自唐代:李白的诗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劝客 一作:唤客)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离别唐诗三百首饮酒 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古诗翻译及注释翻译春风吹起柳絮,酒店满屋飘香,侍女捧出美酒,劝我细细品尝。

金陵年轻朋友,纷纷赶来相送。

欲走还留之间,各自畅饮悲欢。

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为长远?注释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酒肆:酒店。

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⑵风吹:一作“白门”。

⑶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压酒:压糟取酒。

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唤:一作“劝”,一作“使”。

⑷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⑸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

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

觞,酒杯。

⑹试问:一作“问取”《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古诗赏析柳絮飘飞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

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

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花香。

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许多笔墨来表现。

此诗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充分显示了李白的才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

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

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

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

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

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

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

“柳花”,即柳絮,本来无所谓香,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

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

”“香”字的使用,一则表明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这不但活画出一种诗歌意境,而且为下文的酒香埋下伏笔。

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其柳花之香”,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

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

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妥贴。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为诗人送行。

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

也有人认为,这是说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

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

”李白性格豪爽,喜好交游,当时既年轻富有,又仗义疏财,朋友自是不少。

在金陵时也当如此。

一帮朋友喝酒,话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

“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

“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

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他在想: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惜别之情呢?也许饯别的酒店正面对大江,诗人顺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

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启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

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构思巧妙。

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

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也不愿舍此而去。

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

李白要离开金陵了。

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

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

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

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

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古诗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

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

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别。

李白名句推荐 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

作者:李白:出自《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

作者:李白:出自《君子有所思行》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作者:李白:出自《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作者:李白:出自《君子有所思行》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作者:李白:出自《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作者:李白:出自《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作者:李白:出自《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

作者:李白:出自《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作者:李白:出自《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

作者:李白:出自《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