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出自宋代:汪藻的诗的《点绛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
【千问解读】
出自宋代:汪藻的诗的《点绛唇·新月娟娟》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抒情婉约宋词三百首饮酒写景点绛唇 汪藻的简介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
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
汪谷之子。
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
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
徽宗亲制“居臣庆会阁诗”,下令群臣献诗,汪藻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
素与王黼不和,提点江州太平观,终黼之世均不得用。
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
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今属浙江),后知抚(今属江西)、徽(今安徽歙县)、泉(今属福建)、宣等州。
绍兴十三年(1143)罢职居永州(今属湖南),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卒赠端明殿学士。
为官清廉,“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
”《全宋词》录其词4首。
《点绛唇·新月娟娟》汪藻 翻译及注释翻译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
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
我辗转难眠,心绪不宁,披衣而起,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梅影。
如此寒冷的霜天,本是众人相聚推杯换盏的时候,可现在,这双手却闲下来了。
你知道吗?宦海中的“乱鸦”叫人痛恨,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
注释①点绛唇:《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
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1] 调名取自江淹《咏美人春游》中的诗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词谱》以冯延巳词为正体。
又名《南浦月》、《点樱桃》、《沙头雨》、《十八香》、《寻瑶草》等。
②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
③斗:北斗星座。
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
④闲却:空闲。
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酒。
⑤乱鸦啼:明指鸟雀乱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
⑥归兴:归家的兴致。
《点绛唇·新月娟娟》汪藻 赏析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头北斗横斜。
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
霜天何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席官场的宴会、传杯应酬了。
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
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
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
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
“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
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
“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
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
“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
此处“闲却传杯会了。
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
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
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点绛唇·新月娟娟》汪藻 赏析二这首词构思别致,语言晓畅,婉转含蓄,情景相生。
但一般认为这首词不是通常的写景抒情,而是寄托着作者厌倦仕宦生涯、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
上阕集中笔墨描绘了一幅江寒、山静、梅瘦的霜天月夜图。
开篇两句写远而静的夜景。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一弯新月如玉镰悬空,星月交辉,把夜空装扮得十分美丽。
远山静静地矗立着,起伏的山峰仿佛把正在下沉的北斗星衔在其中一样。
江水在夜幕下流淌得更加悄无声息了,夜似乎更冷了。
“衔”字极为生动准确,将静景写活了。
以下内容由室外的星月江山之景写到室内的“起来搔首”之人。
“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
深夜无眠的人必是心事重重者,他凭窗而坐所见到的是斜映在窗上的清瘦的梅影。
“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这句“梅影横窗瘦”一是以梅花点明残冬早春时节,二是作者以“梅瘦”自喻愁情满怀、品格高洁,为下文抒发归隐之志作好铺垫。
下阕以“好个霜天”作为上阕写景的收束,又引发下文的抒情。
“霜天”好在它正是推杯换盏的时候。
“梅影横窗瘦”也可以成为酒宴助兴的美景,但作者却“闲却传杯手”。
他远离官场宴会,酒兴全无。
其中原委好似一个悬念耐人寻味,紧接着又用“君知否”对之加以强调,最后才告知是“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归隐的兴趣像酒一样浓烈。
“乱鸦啼”暗喻得志小人的聒噪,这是全词唯一写声音的句子。
这聒噪声在星沉月明之时会显得更加刺耳。
但作者对之的反应是“搔首”、“闲却”,如梅影傲霜般默默无语。
这里“无声”与“有声”相对,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因为“归兴浓于酒”,表明了作者远离官场倾轧的决心。
此两句也是全词主旨之所在,在意义上倒贯全篇,使全词的景语皆成情语。
这首词上阕写初春霜夜,词人内心激动,耿耿不寐,中夜起身,搔首踟蹰;下阕写闲愁难耐,委婉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苦闷。
作者借霜天月夜图抒发了厌恶官场、乐于归隐的清峻高洁之志。
整个作品借景抒情,写法含蓄,深有寄托,有感而发。
《点绛唇·新月娟娟》汪藻 创作背景关于此词的背景,张宗的《词林纪事》中所记比较可信,汪藻出守泉南,后为人谗毁而被移知宣城。
他心中很烦躁愤懑,便写下此词。
汪藻名句推荐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作者:汪藻:出自《春日》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作者:汪藻:出自《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作者:汪藻:出自《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