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1-26 点击数:
简介:《襄阳怀古》鲍溶 古诗赏析从《全唐诗》所收鲍溶的三卷诗看,鲍溶到过南方很多地方,取道襄阳或许不止一次。

这是一首写襄阳的怀古咏史诗。

这首诗写了襄阳太守杜预沉碑的故

【千问解读】

《襄阳怀古》鲍溶 古诗赏析从《全唐诗》所收鲍溶的三卷诗看,鲍溶到过南方很多地方,取道襄阳或许不止一次。

这是一首写襄阳的怀古咏史诗。

这首诗写了襄阳太守杜预沉碑的故事。

杜预,西晋时著名的政治家、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

杜预本人极有才略,但是好名。

他曾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长期驻襄阳。

此诗前两句:“襄阳太守沉碑意,身后身前几年事。

”沉碑,指杜预刻二碑记功之事。

襄阳城西北十里有万山;其下有沉碑潭。

《晋书·杜预传》:“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刻古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自此以来一直为后人所传闻。

后两句:“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湘:系“襄”误。

这两句是说:襄江并未随着岁月的推移变成山谷。

那沉入水底的碑文,应该还是清晰可见吧。

这里说明人的功业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沧桑而消失的。

鲍溶名句推荐

加入收藏
               

湘江千岁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