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翻译及出处是哪里?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慎终: 人死为终。
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追远: 远指祖先。
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
慎终追远
【千问解读】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翻译及出处是哪里?谁说的?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的详细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慎终:人死为终。
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追远:远指祖先。
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翻译
《汉语大词典》如此解释“慎终追远”:谓居父母丧,祭祀祖先,要依礼尽哀;要恭敬虔诚。
终,指父母丧。
远,指祖先。
《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何晏集解:“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
”
翻译为: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意译:如果每个人都能谨慎庄重地对待自己一生的价值和结果,心念先祖,心中时时处处有天地、有父母,那么百姓的德行就自然地归于淳厚质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出处是哪里?
《论语》原文第1篇第9章,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曾子有哪些名言?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简评:读书做学问的人,不可以不坚强并且有毅力,因为他的责任不但非常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什么责任呢?不是赚钱,而是以天下为己任,把仁德的精神和思想弘扬光大。
2、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大学》
简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只有有了道德,才会得到大众的支持,有了大家的支持,才会有自己的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国家人民才可以受用。
3、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简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末梢,都有它的起始和结束,如果能够了解了这个先后次序,就基本接近那个最原始的、看不见摸不着又须臾不离的“道”了。
4、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
——《大戴礼记》
简评:君子也可以喜欢富贵,但必须把富贵建立在仁德的基础上,在仁德上面下功夫。
5、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
简评: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不应该把财利当成国家的根本利益,应该把仁义作为根本利益,把仁义放在首位。
6、君子以仁为尊。
——《大戴礼记》
简评:在君子的心目中,富可敌国,权倾朝野,那都算不上尊贵,只有拥有仁心、仁德,才是最为尊贵的。
7、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
简评: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德行都是根本,财富只是末梢的东西。
如果不轻视道德,而只看重财富,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曾子简介
曾子名参,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平邑县)人。
他是儒家主张的积极推行者,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他的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曾子为人谨慎,性情沉稳,举止稳重,待人谦恭,而且以孝著称。
推荐阅读: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什么意思?
共克时艰是什么意思?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是什么意思?
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什么意思?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是什么意思
第二次印巴战争期间是怎么回事?中国对印度下的最后通牒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场由克什米尔问题引发的战争,战争初期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战场取得了主动,印军为扭转不利局面,对巴基斯坦本土突然发起大规模进攻,取得了胜利。
巴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了亚克尔运河。
亚克尔运河是拉合尔的最后一道屏障,巴军此时已无退路。
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下达了军队总动员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向中国紧急求救。
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给予了巴基斯坦大力支持,同时迅速调派了部分现役坦克支援巴军。
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中国政府经过研究,还对可能出兵的具体位置进行了研究。
鉴于印军近年来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在中锡边界地区修筑了大批侵略工事,决定在这个地区展开反击,策应巴基斯坦。
1965年9月16日,中国政府向印度发出一个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修改审定的照会。
《人民日报》在17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个最后通牒式照会的全部内容,题为《中国政府复照印度政府提出严正要求:文到之日三天内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入侵工事,立即停止印军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再骚扰》。
这个照会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其中第三部分内容如下: “印度政府......的侵略逻辑是,凡是它已经占领了的地方,都是它的;它想要占领而尚未占领的地方,也是它的。
1962年印度政府向中国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是由此而起的,现在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也是由此而起的……只要印度政府有一天还在对巴基斯坦进行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就一天不会停止支持巴基斯坦反侵略的正义斗争......” 第四部分严厉谴责印军在在中印边界和中国—锡金边界的入侵挑衅活动,内容如下: “众所周知,印度政府利用锡金领土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由来已久。
远的不用说了。
自从一九六二年九月以来,印度军队就越过早已划定的中锡边界,在中国一侧和中锡边界线上修筑了大批侵略工事。
几年之间,大大小小的军事工事直至目前还有五十六个,遍布中锡边界的重要山口,对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行肆无忌惮的蹂躏和破坏......” 照会最后说,“中国政府现在要求印度政府在文到之日三天内拆除它在中锡边界中国一侧和跨中锡边界线上的所有侵略工事,并且立即停止在中印边界和中锡边界的一切入侵活动,送回被劫走的中国边民,归还被抢走的牲畜,保证今后不再越境骚扰。
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 结果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印度担心受到两面夹击,不仅迅速按期撤除了在中锡边界上的全部56个军事工事,还归还了被劫掠的同胞及牲畜等。
由于印度答应了中国方面的所有要求,中国军队最终没有出兵。
9月23日,印巴双方同意休战。
次年1月签署《塔什干宣言》,第二次印巴战争结束。
随机文章诸葛亮决意杀魏延!不是反骨是为啥?真相只有「4个字」月球上不生锈的纯铁原因,对氧产生免疫性永不生锈俄罗斯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10枚25万吨当量核弹头人类起源于3次地球浩劫,三次浩劫后人类幸存发展出现代文明莫比乌斯环的恐怖意义,莫比乌斯环的诅咒(无限循环/没有尽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印巴战争期间印度为什么会选择在冬季出兵呢是怎么回事?选择冬天的真相是什么
1947年10月,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发生武装冲突,战火延续15个月。
1949年1月,印巴双方接受联合国决议宣布停火,并于同年7月划定停火线。
1965年8月,由于克什米尔争端,印巴之间再度爆发战争。
9月6日,印军突然越过国境线向巴基斯坦发起大规模进攻,巴守军节节败退,巴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危在旦夕。
9月7日,中国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印度,把印度对巴的侵略与中国的安全联系起来,警告印度政府要承担侵略行径的后果。
巴基斯坦多次请求中国出兵进行支援。
据时任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副司长的杨公素透露,周总理以及军方领导进行了多次反复的讨论,一直无法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9月11日,毛主席在庆祝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召开的宴会上决定出兵援巴,而且要求在中、印、巴最接近处出兵。
时印度选择出兵的季节是冬季,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我们即使出兵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即使这样,美帝和我们一起看到如果再不挺巴基斯坦,印度可就彻底统一南亚次大陆了。
于是,美帝的航母编队出现在孟加拉湾,我们的陆军终于克服高山恶劣环境出现在中印巴边界,随时准备救援巴基斯坦,我们当时的许多现役装备如59坦克、歼6战斗机、63式装甲车、152榴弹炮等直接拉出来支援损失严重的巴军。
看到五大流氓中有两个准备直接或间接的干涉印巴战争后,印度在那位铁娘子甘地英迪拉的领导下,也是审时度势,见好就好,果断停火,不给中美插手的机会。
中国政府在准备军事干预的同时,开始积极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
9月17日,中国、印尼、巴基斯坦三国军方代表在北京举行会议,达成了援巴军用物资的协议。
针对巴军急需坦克的情况,中国政府甚至决定从中方现役部队使用的坦克中拨出一部分用来援助。
中国的照会及其采取的相应行动引起了美苏等国的震动。
9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限令印度、巴基斯坦在3天内实现停火,第二次印巴战争随即进入尾声。
印巴停火后,9月30日,巴基斯坦总统派自己的政治顾问法鲁克到北京对中国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认我国的国家之一。
1951年5月21日,中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进展顺利。
直到现在巴基斯坦依然是中国最大的支持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我父亲告诉我,当全世界都遗弃我们的时候,中国人把最好的东西自己不用,送给我们,我们才打败了侵略者,我愿意捐助一切,愿意去救人!”得知中国发生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
而类似的表态,这些天在巴基斯坦人中并不鲜见。
中国四川大地震,巴基斯坦动用了国家战略储备的所有帐篷!这个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几乎倾尽所有。
随机文章“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是什么意思?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特岗汀机场降落事故,每月4架飞机冲出跑道详解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区别,前者速度15倍音速无法拦截30秒电梯法则的应用,交流时用3句话完整的描述自己观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