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3-29 点击数:
简介:帕帕戈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的元帅,全名叫做亚历山大·帕帕戈斯。

帕帕戈斯在1883年12月9日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军官世家,1902年的时候进入到了布鲁塞尔军事学院研究骑兵应用学说,1906年正是入伍。

希腊军事学院和比利时军事骑术学校毕业。

参加过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任康斯坦丁王子参谋部的军官。

由于他亲近王室,在1917年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发动的政变

【千问解读】

帕帕戈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的元帅,全名叫做亚历山大·帕帕戈斯。

帕帕戈斯在1883年12月9日出生于希腊雅典的一个军官世家,1902年的时候进入到了布鲁塞尔军事学院研究骑兵应用学说,1906年正是入伍。

希腊军事学院和比利时军事骑术学校毕业。

参加过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任康斯坦丁王子参谋部的军官。

由于他亲近王室,在1917年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发动的政变中他也被清洗出军队,但随着1920年康斯坦丁一世的复位他也重回军队。

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1922年希土战争期间,先后任骑兵团团长和旅长,亲临安纳托利亚作战,但这次战争以凯末尔的土耳其军队的大胜而结束,在战后的清算中,他又一次被革命委员会清洗出军队 。

1927年他再次被启用,并提升为少将,1933年起历任骑兵总监和第三、第一陆军团司令。

1935年任国防大臣。

在推翻帕纳吉斯·查达里斯政府,终结第二共和国和乔治二世复辟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因而在1936年任陆军总参谋长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

整训希腊武装力量。

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墨索里尼宣布意大利入侵希腊

1940年10月12日,墨索里尼得知希特勒未通知他就占领了他垂涎已久的罗马尼亚,决心以同样的方法出兵攻占希腊,以求得轴心国内部的“平衡”,改变其被动的配角地位。

墨索里尼在阿尔巴尼亚和希腊边境上集结了8.7万兵力、163辆坦克、686门火炮和380架飞机,以希腊帮助英国违反中立原则为借口,于10月28日开始向希腊发起了全面进攻。

作战初期,意军凭借其强大的优势,突破了希军防线,迫使希腊军队后退了50-60公里。

11月1日,希腊总司令帕帕戈斯将军下令反击,希军巧妙利用地形,顽强抗击,意军损失惨重。

11月7日,意大利军队被迫转入防御。

12月初,希腊军队攻入意大利的殖民地——阿尔巴尼亚,将意军一个山地师歼灭。

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到了年末,不幸的意大利军队不但寸土未得,还沿整个战线从阿尔巴尼亚边境后撤了30公里。

意大利的27个师被希腊的16个师围困在阿尔巴尼亚达数月之久。

后来,墨索里尼为了独占希腊,抢在希特勒之前,于1941年1月和3月两次组织大反攻,但无一成功,很快被希腊军队击退。

这一胜利使帕帕戈斯名声大振,甚至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纳粹德国入侵希腊

意大利入侵希腊的惨败,使希特勒大为震惊,他立马下令解决希腊。

威廉·李斯特将军率领德国第12集团军左翼(6个师,其中包括1个坦克师)于4月6日向希腊军队发起进攻。

1941年4月9日,德军占领萨洛尼卡,希腊“东马其顿”集团军投降。

德军继续南进,对英希联军中央集群造成包围的威胁,并对意希战场上希军后方造成威胁。

4月12日希军指挥部开始从阿尔巴尼亚向国内撤军。

意军(22个师)跟踪追击。

军事上的失利在希腊统治集团和希军领导人员内部引起危机。

4月23日签订希军投降书。

4月27日德军进占雅典。

4月29日日终前进抵伯罗奔尼撒半岛南端。

损失近1.2万人的不列颠远征军,毁掉重武器和运输工具,经海路撤往克里特岛。

4 月23日被逼到海边的希腊军队无路可退,被迫投降,德军占领希腊时帕帕戈斯被捕,囚禁于达豪集中营。

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政治巅峰

1945 年被美军释放。

回国后率部镇压希腊人民解放军。

1947年升为上将,1949年1月第二次任陆军总司令,和美国顾问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合作,进行火炬行动攻势,击破了希腊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结束了希腊危机,10月28日被授予希腊陆军元帅(这是希腊空前绝后的荣誉)。

1950年任希腊武装力量总司令兼参谋长。

1951年5月辞去军职进入政界,建立希腊振兴党,在接下来的1952年11月16日的大选中大获全胜,赢得了国民议会300个席位中的239个,1952年任希腊首相兼国防大臣。

给希腊带来了1945年以来的第一个稳定的政府。

他和塞浦路斯的马卡里奥斯大主教一起宣言合并问题,因而导致和英国和土耳其的关系非常紧张。

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去世

1955年4月,他由于肺出血在雅典的办公室去世。

著有回忆录《希腊战役-帕帕戈斯》。

结语

作为一个能干的陆军统帅,在20世纪30年代,帕帕戈斯是扬尼斯·梅塔克萨斯的支持者和受惠者,他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其所属部队的高超的战斗水平使得1940年意大利的进犯被轻易阻止,但他在第二年的春天却对德国的猛烈进攻无能为力,他任首相导致了20年以后的军队对希腊政局的干预 。

希腊“公民军队”如何打败波斯“多族杂烩兵”?都分别装备了怎么样的武器

古希腊的文明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不过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被外族入侵所湮灭,只留下《荷马史诗》这样的神话传说。

公元前800年左右,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周围的岛屿和希腊半岛附近出现了成型的城邦。

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运动场进行的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到兴盛阶段。

这一文明持续了650年,直至公元前146年罗马大军吞并了这个古国为止。

古希腊由众多城邦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城市雅典实行奴隶主共和制,斯巴达实行的是君主制。

雅典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民主”一词即“Democracy(原来汉译为“德谟克拉西”)”,起源就是“德谟”,属雅典的一个区,这个区议会里面的决定都是由贵族代表们讨论制定的。

古希腊公民制和民主制的社会基础是将私人财产、公民权利和保卫国家的义务相联系,被后来的西方人所推崇称颂,认为它为近现代的西方社会民主共和的制度模式播下了种子。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希腊公民制是社会上少数人的“民主”和“权利”。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5世纪,雅典城内有2万自由民,加上周围城市和农村自由民约15万人,这里面包括了前来经商的2万多的异邦人,而奴隶总数却有40万之多。

在雅典的自由民中,妇女也没有权利,只有少数贵族和自由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只是像牲口一样被奴役或贩卖。

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压迫占人口多数的奴隶的基础之上的,雅典灿烂的文明之下是受奴役者的累累白骨!当然,这种贵族民主制度,比君主寡头专制还是有着优越性,也算是当年人类进步的一种表现。

古希腊的各城邦,公民有义务服兵役,各城邦几乎都实行公民兵制度,全体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城邦公民既是生产者又是军人。

兵力不足时,也会招募一些外族的雇佣兵。

古希腊各派军队行动时还要征用奴隶,陆战时他们的任务是为主人背粮食、扛武器,伺候其起居,海战时则被铁链拴着在舰船上充当划桨的苦役。

不过,到了打仗时,不论陆地上的冲锋陷阵还是海战时的拼死搏杀,还都靠公民士兵。

这种“公民兵”制度的优点,是让每个公民士兵把个人利益同政权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保卫城邦也就能保住自己的家园,打胜仗后还能分到缴获的财物和奴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古希腊军队斗志。

公元前5世纪末,古希腊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发展已颇具规模。

与此同时,它的主要敌人,在西亚兴起的也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马其顿等广大地区。

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西至埃及,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公元前6世纪时已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

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和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在政治、军事上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大流士政治改革的内容包括:采取分权制,将其国土划分为20个郡(也有译为省),各郡每年向中央缴纳一定的贡赋,并在打仗时提供兵员。

各郡有自己的自治权,保留各自的语言、货币和度量衡,风格各异的众多文明第一次联合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大大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和渗透。

但是,这样的帝国实际上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表面的稳定下面蕴藏着时刻会爆发的危机。

波斯进行的军事改革,在古代确有许多创新。

大流士为了进一步巩固波斯人的统治以及自己的专制政权,而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严格规定每郡驻防军的规模;国王是最高军事统帅,军队由波斯贵族领导,在腓尼基人的协助下建立海军。

每个军区下辖若干郡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以互相牵制。

人类军区制度的起源,应该从古代波斯算起。

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战车兵、象兵、海军、工兵等组成,战时还可从各省和各部落征集相当庞大的军队。

国王身边1.2万人的“不死队”(即损失一人补一人)是由精锐的上层武士组成的忠诚力量。

因波斯的分权制和奴隶制社会结构,帝国时期这些部队分散在波斯各地,因此波斯军队主要由语言不通、风俗各异的多民族部队组成,战前临时集结,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战斗力也参差不齐,军队数量虽庞大却质量不高。

而且各郡提供的部队的成分包含不少奴隶或受雇佣者,士气同希腊的公民军队自然有天壤之别,这在使用冷兵器面对面厮杀的年代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德国哲学家尔有句名言:“主人为了尊严、自由而战,而奴隶却为了自己的口粮而妥协。

”希腊的公民制军队在当年士气最高,是因为一个国家的主人翁才会愿意拿生命去捍卫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利益共同体。

至于当时被强行拉入军中充当仆从的奴隶,他们不仅一无所有,连自身都是主人的,怎么会自愿牺牲生命来保卫他人的东西?打起仗来,希腊军中的奴隶要严格监押才不会逃跑开小差,不临阵倒戈就算不错了! 希腊小国寡邦的地理条件,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决定了平时没有财力供养多少常备军,除少数军官和军队骨干外,普通士兵基本都是战时临时征召,而且要自备武器、盔甲等装备,而全套装备价值不菲。

希腊军队最主要的兵种是重装步兵,重装步兵的基本武器是一支长3米的矛,外加一柄短剑做辅助兵器。

最主要的防护装备是一面直径约1米的圆盾,通常挽在左前臂。

圆盾是木制结构,呈凸镜形状,外表有一层青铜蒙皮。

重装步兵头戴青铜头盔保护头部和双颊,上身穿戴整块打造的青铜胸甲,腰带上悬挂有貌似短裙的青铜片甲保护腹部,两腿穿着胫甲保护脚踝至膝盖的小腿正面。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城邦开始成为希腊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与此同时,希腊人的军事文化也开始从毫无章法的单打独斗,迅速转换成为有组织的集团战斗,希腊密集阵应运而生。

希腊密集阵士兵肩并肩排列,通常有八行纵深,前四排士兵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长矛叠在前排长矛之上,而后四排则将矛竖立。

方阵通常稳步前进到距离敌阵150米的距离,然后开始奔跑,逐渐加速,最后50米全力冲刺。

希腊密集阵战术对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术素养要求非常高,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需要负重四十公斤,进行长距离的奔跑和高强度的冲刺。

一个希腊方阵必须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队形紧密,,这需要长时间的队列训练才能达到。

这种战术思想源于希腊人以神话英雄为楷模的英雄主义情怀,以及将战场视为竞技场的观念,也使战争更加血腥残酷,更具有决定性。

强劲的冲击力是希腊密集阵进攻的诀窍。

八行纵深的密集方阵长矛如林冲刺而来,接敌时动能惊人,防守一方前几排的步兵阵线往往会立刻崩溃,或被洞穿,或被践踏。

密集阵前排每一个士兵身后都有7名士兵拼命向前推挤,整个方阵如同人肉坦克一样不可阻挡,敌军的阵形通常很快就会瓦解。

现代科学家研究过,由于希腊重装步兵40公斤的负重和接敌前的高速奔跑,接敌以后30分钟以内体力就会耗尽,因此30分钟成为希腊密集阵的进攻极限。

公元前198年,罗马军队就是通过有秩序地后退消耗希腊步兵的体能,然后利用希腊密集阵因某些士兵力竭而出现的空隙突入肉搏,取得了胜利。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拼的是体力,在频繁的战争间隙期内,希腊公民们中体格合格的中青年都要参加体能锻炼,如当时奥林匹克运动中的竞赛项目赛跑、投标枪、掷重球都是军事体能培训的项目。

每逢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希腊城邦中相互征战的各方都会休战,让各自的运动员到竞技场上比赛。

后来的人们依此解释,称这种体育运动象征着和平竞争,然而追溯其源头其实是为战争服务,只不过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也属必然。

随机文章勾践尝粪惑夫差最终灭了吴国精灵干尸长天使翅膀,生吸人类鲜血与骨髓浅显易懂的拜伦法则,授权并非授责(国际版的用人不疑)外道魔像最后去哪了,斑从带土体内通灵后不知行踪(或变回神树)长剑20巡航导弹射程,俄专家认为在3000公里以上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罗德岛在历史上到底是属于土耳其还是希腊?为什么罗德岛战略意义这么大

希腊是个旅游大国,但希腊的旅游重点地区,却不在大陆,而在希腊东南部的罗得岛(也称罗德岛)。

邻居土耳其特别痛恨希腊的岛屿分布,而罗得岛在土耳其看来,很怀念,也非常痛恨。

说怀念,土耳其曾统治罗得岛数百年。

而如今,罗得岛是希腊岛屿群最东南部的大岛,正好阻止土耳其的爱琴海与地中海有效连接。

而有了罗得岛,希腊和希族人占优势的塞浦路斯联系,就非常方便了。

你仔细看罗得岛的形状,像不像东方某个大岛?罗得岛比如东方大岛小多了,只有1398平方公里,但已经希腊第四大岛。

罗得岛历史悠久。

公元前408年,还没出生呢,罗得岛上就建立了港口城市罗得港。

罗得岛是希腊的心头肉,古希腊时期,在岛上就有一座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太阳神雕塑。

这是纪念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神像高33米,公元前226年地震,神像坍塌。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从古至今,罗得岛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遥远的马其顿,到,以及强势崛起的,都把罗得岛当成战略要塞。

奥斯曼有个非常厉害的苏莱曼一世,他在1520年继位后,就准备出兵罗得岛。

那么,他准备打谁呢?这个对手到现在依然存在,却寄居意大利首都罗马孔多迪大街68号的大楼里,这就是著名的马耳他骑士团。

马耳他骑士团是简称,全称让人崩溃:“耶路撒冷、罗得岛及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骑士团。

”你应该注意到了,全称里有罗得岛。

马耳他骑士团和罗得岛有关系吗?太有关系了! 马耳他骑士团最早驻在耶路撒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元1291年,马耳他骑士团被迫离开巴勒斯坦,去邻近的塞浦路斯岛安家。

在塞浦路斯岛没几年,骑士团又看上了罗得岛,举军迁到罗得岛。

骑士团有是兵力的,而且他们在信仰上和中东不一样,所以他们认为有责任把罗得岛建设成为阻止中东信仰西进的要塞。

奥斯曼崛起后,商船在地中海四处游弋,骑士团就以罗得岛为基地,四处袭击奥斯曼的船队。

其实就算是骑士团不袭击船队,奥斯曼也不会放过罗得岛,毕竟位置太重要了。

拿下罗得岛,奥斯曼就可以在地中海上通行无阻。

在苏莱曼一世即位之前的1480年,奥斯曼军队就进攻过罗得岛。

但骑士团善于防守,再加上罗得岛的地形优势,奥斯曼付出很大伤亡,也没拿下罗得岛。

苏莱曼决定不惜代价拿下罗得岛。

1522年7月26日,十万奥斯曼军队杀向罗得岛,仅战舰就有四百艘,黑压压驶向罗得岛。

骑士团并不是很害怕,因为他们的防守力量同样强大。

虽然正规军只有1800人,但加上强壮的男性岛民,也能凑出七千人。

更何况,罗得岛上的骑兵团,还有欧洲的支援。

罗得岛是个岛,这就决定了奥斯曼最好的解决方式是炮击,先把罗得岛的防御工事炸平,一切就OK了。

奥斯曼军队开始挖壕沟,慢慢向城池逼近。

可骑士团也有大炮,精准度非常高。

对准奥斯曼士兵一通炮,就能炸死一大片。

奥斯曼看地上挖沟不行,那就在地下挖。

骑士团早有准备,派人带上炸药,埋伏在各个可以预见的地道口,发现敌军过来,先炸一通。

实在炸不掉,那就用乱捅,也能干掉很多敌军。

问题在于,好汉架不住人多,骑士团兵力有限,而奥斯曼军队好像不止十万,源源不断从地下杀出来。

到了9月4日,奥斯曼军队挖到城墙下,炸出一个豁口,杀上了地面。

奥斯曼军论单兵作战,不如骑士团,可还是那个优势——人多。

通过人海战术,奥斯曼军牺牲了大量士兵,才杀进城内,也不过只占一块地方。

奥斯曼人希望骑士团识趣,赶紧投降,但这怎么可能呢?骑士团的历史荣誉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苏莱曼一世通过中间人告诉骑士团:罗得岛我必须拿下,但我可以保证你们所有人员,包括所有财产安全离开。

岛上的百姓如果不离开,他们可以在五年内不用上缴赋税,且信仰自由。

这样的条件,对奥斯曼来说已体现极大诚意了。

骑士团也知道再打下去,奥斯曼会付出更大的伤亡,而自己必然灭亡,实力差距太多。

而且欧洲的朋友们,摇旗呐喊的,多过的…… 骑士团最终同意离开罗得岛,去了地中海的另一个岛屿——马耳他,这才了“马耳他骑士团”的名称。

罗得岛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盘,一直统治到1912年,被意大利接管。

36年后,1948年,希腊收回了罗得岛。

随机文章中国古代建筑简介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天坑,世界上最深水洞(达到339米)最紧张的高空定点跳伞,英国狂人开伞慢1秒险摔死揭秘印加儿童木乃伊真相,活生生儿童被当成祭品活埋(陋习)小行星撞击地球2018年若发生,威力堪比1000颗原子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二战希腊元帅是谁?有哪些军工?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