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4-08-13 点击数:

【千问解读】

说到周亚夫其实大家也真的是需要知道这个人的,因为他真的是超级厉害的一个人,长安是他保卫的,还有吴楚的七国之乱也是他平定的,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他的简介,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

周亚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周亚夫简介

西汉名将,曾任汉景帝时期的丞相。

周亚夫为人个性耿直,不善阿谀权贵,“将在外,钧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被汉文帝誉为“真将军也”;周亚夫一生最大的攻击在于平定“七王之乱”,在同吴王刘濞的做战中,沉着冷静,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后在景帝时期任丞相,但因功高盖主和个性耿直而被景帝处死。

周亚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周亚夫生平

1、继承爵位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

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

开始,周亚夫做河内郡守,限于自己的条件,周亚夫没有当王侯丞相的野心。

当时汉人老妇人许负,以善于看面相著名。

有次,周亚夫请她到自己的官府中,为自己看相。

许负对他说:“您的命相比较尊贵,三年之后可以封侯,再过八年,就可以做丞相了,地位显贵了。

但您再过九年,就会因饥饿而死的。

周亚夫听了根本不信,他说:“我肯定不会被封侯的,因为我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即使他死了也会让侄子继承,排不到我。

说我饿死也不可能,因为既然我尊贵了,又怎么会饿死呢?”

许负说她只是根据面相得出的结论,她还指着周亚夫的嘴角说:“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是种饿死的面相。

”周亚夫听了,惊讶不已。

事情也有凑巧的时候,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杀人罪被剥夺了侯爵之位。

文帝念周勃对汉朝建国立下战功,所以不愿意就此剥夺了周家的爵位,于是下令推选周勃儿子中最好的来继承爵位。

大家一致推举了周亚夫,所以周亚夫就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周亚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细柳阅兵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二十二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文帝急忙调边将镇守防御。

为了警卫京师,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

宗正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文帝为鼓舞士气,亲自到三路军队里去犒劳慰问。

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门,这两处都不用通报,见到皇帝的车马来了,军营都主动放行。

而且两地的主将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消息,迎接时慌慌张张。

送文帝走时也是亲率全军送到营寨门口。

文帝到了周亚夫的营寨,和先去的两处截然不同。

前边开道的被拦在营寨之外,在告知天子要来慰问后,军门的守卫都尉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

”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才命令打开寨门迎接。

守营的士兵还严肃地告诉文帝的随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

”车夫只好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走得太快。

到了军中大帐前,周亚夫一身戎装,出来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礼:“介胄之士不拜,请陛下允许臣下以军中之礼拜见。

”文帝听了,非常感动,欠身扶着车前的横木向将士们行军礼。

劳军完毕,出了营门,文帝感慨地对惊讶的群臣说:“这才是真将军啊!那些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是儿戏一般。

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也要被俘虏了。

可周亚夫怎么可能有机会被敌人偷袭呢?”好长时间里,文帝对周亚夫都赞叹不已。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去。

文帝命三路军队撤兵,然后升周亚夫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京师的警卫。

后来,文帝病重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景帝说:“以后关键时刻可以用周亚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

”文帝去世后,景帝让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

周亚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平定七国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

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这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

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

”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

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

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搜索之后果然抓获了伏兵。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

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

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

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

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

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

时间一长,周亚夫军中都有些军心不稳了。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

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

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

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

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

叛军首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

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

但梁王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和他结下了仇。

七王之乱的平定,维护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周亚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悲剧结局

在公元前152年(汉景帝五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职,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

开始景帝对他非常器重,有一次,汉景帝要废掉刘荣,刘荣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

但周亚夫却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

还有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来,都在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对他也很不利。

后来,有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

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的事。

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

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

在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刘邦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

景帝听了无话可说。

在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它匈奴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听了很不高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

周亚夫失落地托病辞职。

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

此后,景帝又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

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高兴吗? ”周亚夫羞愤不已,不乐意地向景帝跪下谢罪。

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

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儿子周阳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

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

景帝派人追查此事。

负责调查的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

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

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

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

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入朝时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闭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传国玉玺为什么会缺一个角 这个缺角到底是哪位造成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到传国玉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玩意还是挺有故事的,话说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好像少了一个角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到底是谁的锅! 传国玉玺是王莽的姑姑西汉孝元皇后摔坏的。

原因无非是王莽想当皇帝,孝元皇后觉得她的这个大侄子抢了他亲儿子的皇位,心里极度不爽,就把传国玉玺摔坏。

我们今天不说传国玉玺的事,说说王莽这个人。

绝对是穿越的。

而且我判断是,新中国的人穿越过去的。

不相信的话看看王莽的新政: 1.土地收归国有。

注意是国有,不是皇帝有。

古代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说天下土地都是皇帝的。

只有王哥说土地是国家的! 2.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

这就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啊。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不能参加分配。

3.实行专卖制度,并由国家统一发行货币。

盐铁酒只有国家国营公司才能专卖。

货币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以前是任何富豪,有钱人,地主,都可以自己造钱。

4.建立了计划经济和贷款制度。

人民群众祭祀或丧葬没钱怎么办呢?向政府贷款还不收利息。

如果为了经营农商而贷款,那就收纯利润的10%。

请注意看一下是纯利润的10%。

除了现代人,谁还能够想到这么聪明的办法。

5.征收了个人所得税。

一切工商业啊,是一切工商业,包括医生啊,算卦的,打鱼的,捕猎的,开旅馆的,妇女们家里养蚕织布的,都要交个人所得税。

国家用这些钱作为贷款或者平抑物价的资金。

在古代,国家要是做这些与商业有关的事儿,马上就会有人说这叫与民争利。

就王哥,从实际出发,完善国家税收政策。

6.造了游标卡尺。

这是用于精密加工的一个基本工具。

王哥是什么时候的人?公元8年的人。

2011年前的人才。

从现代穿过去,当个皇帝玩玩,本想看能否建立现代的国家制度,但没想到的是穿越之子最终还是败给了位面之子。

王哥,可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司马曜是唯一一个被妃子杀死的帝王吗?

司马曜是唯一一个被妃子杀死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司马曜是东晋的皇帝,在位期间因与宠姬张贵人酒后戏言,导致张贵人叫来心腹一起将司马曜给捂死了,对外宣称其在睡梦中魇崩。

张贵人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在酒席上司马曜开玩笑说她年纪大了,还要废了她。

这么一来张贵人就害怕了,与其,不如冒险一搏,对于她来说赌对了。

司马曜是东晋的第九位皇帝了,可他还只是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孙子,可见东晋的继承上面出现了大问题,而且到了他这个时候早已经摇摇欲坠了。

司马曜的父亲是第八位皇帝,而他共有七个儿子,但前五个都早亡,只有司马曜和胞弟存活下来。

司马昱本来也没有机会,但当时大军阀发动了宫廷政变,废了,拥立琅邪王司马昱即皇帝位也就是简文帝。

简文帝病重的时候,立司马曜为太子,不过却让桓温辅政。

司马曜接班的时候才十一岁,大权掌握在桓温手上,即使桓温死了,崇德临朝听政。

不过之后陈郡又粉墨登场,左右朝政,这就是东晋的门阀政治,危害很大。

而司马曜呢,倒也不是什么无能的皇帝,他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利用人才断层的空档期恢复了司皇权。

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东晋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可是他也耽于享乐,沉湎酒色,最终还害了自己。

本来司马曜的第一任皇后是“嗜酒骄妒”的王法慧,她死后,孝武帝未再立后,而是宠幸淑媛陈归女和张贵人。

事情就出在这个张贵人身上。

她所谓十来岁的时候就入宫了,年纪比司马曜小那么四五岁。

当时后宫风头正劲的是淑媛陈归女,而张贵人就是因为淑媛举荐而得圣宠。

野史上说张贵人千杯不醉,很多爱好方面与皇帝接近,于是两人常常腻歪在一起。

结果司马曜因为酒后的一句戏言被杀了。

可这件事却对张贵人没有什么影响,也没有掀起什么大浪。

太子智力有问题,不会追究这件事的,而司马曜的弟弟司马道子昏聩不比哥哥差多少,而他的儿子司马元显执政,这对父子原本就站在孝武帝的对立面,对司马曜恨之入骨,也不会追究,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司马曜被杀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张贵人的主观行为,但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里面问题很多。

历史上后宫的妃子即使在不被皇帝喜欢,心有怨言,也是敢怒不敢言。

而大部分妃子也不敢因为一句戏言就杀了皇帝,这是难以想象的。

那么可见当时的东政已经混乱不堪了,后宫也是如此,这恐怕才是张贵人敢这么的除掉皇帝的根本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周亚夫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