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10大以少胜多战役 第一名以2万兵力战胜70万
【千问解读】
其实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是很多,毕竟当时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基本上只要人数占优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所以以少胜多的战役才会显得格外珍贵。
像在我们比较熟悉的三国时期,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就是以少胜多的经典,但这次介绍的10大以少胜多战役过程更加艰难,有些是运气成了主因。
不过实力和运气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只有做好准备的那一方最后才能迎接运气的眷顾。
古语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说明在古代,公认的认为战争就应该是以多欺少,才有胜利的机会;但是,也有极少数能够以弱胜强传奇;这十场战争就是其中佼佼者。
TOP、10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双方实力对比:曹操20万,孙刘联军5万。
结果:曹操北撤,损失过半。
TOP、9 白沟河之战
1400年,建文帝军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谋攻燕王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
燕王闻讯,率马步军20万人迎战。
二十四日,燕师自苏家桥循河而进,遭到建文帝将平安所部万余人伏击,先锋官平安及大都督瞿能父子督师奋战,所向披靡。
燕师死伤惨重,引军而退。
次日,朱棣复率军渡河求战,平安所部击败燕后军将领房宽部,降将陈亨中伤而逃。
朱棣率精锐数干人冒矢突入阵中,杀伤建文帝军队甚众。
是时,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出燕师背后,实施前后夹击。
燕王三易其马,矢尽挥剑作战,几被瞿能所获。
傍晚,瞿能复率兵搏战,俞通渊、指挥滕聚也领兵赴战,燕师惊惧。
时适旋风骤起,吹折李景隆将旗,军中为之相视而动。
遂乘机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斩杀瞿能父子及俞通渊、滕聚等将领,平安为朱能所败,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
燕师追至月样桥,再败其军,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
李景隆率余众逃往济南。
双方实力对比:朱棣20万,李景隆60万。
结果:李景隆60万几乎损失殆尽,朱棣取得决定性胜利。
TOP、8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双方实力对比:楚军五万,诸侯联军数十万;秦军四十万。
结果,秦军全军覆没。
TOP、7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
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双方实力对比:朱元璋20万,陈友谅65万。
结果:朱元璋以伤亡万余代价全歼陈友谅。
TOP、6 兖州之战
兖州之战发生在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
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果:曹操招降了三十余万军队,整编为青州军。
TOP、5 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
令人疑惑的是,阴晋之战却没有被《史记》及诸多史料所记载,仅在《吴子》一书中所出现,并且商鞅变法后的秦灭楚之战动用了全国的兵力也不过60万,甚至有没有此战都是令人怀疑的。
双方实力对比:魏国5万,秦国50万。
结果:秦国大败,秦国退出河西之地。
TOP、4 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在公元前205年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
彭城一战,刘邦遭到了自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双方实力对比:项羽3万,刘邦56万。
结果:刘邦全军覆没。
TOP、3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双方实力对比:东晋8万,前秦80余万。
结果:东晋以五千军队的伤亡换来了前秦的灭亡。
TOP、2 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故称为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
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双方实力对比:绿林军1.7万,王莽43万。
结果:王莽军全军覆没,王莽新朝也随之灭亡。
TOP、1 护步达冈之战
在金辽战争中,金军追击大败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的战略决战。
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阿骨打歼灭辽军七十万,辽国主力尽灭。
双方实力对比:金国2万,辽国70万。
结果:辽国70万几乎全军覆没,金国崛起。
吴九成逝世,享年111岁
金灿荣:特朗普在做与中国决战的准备,但有两方面出乎意料
而在美国国内,其授权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也是“火力全开”,从教育部、能源部、财政部一路“清洗”到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如今又把矛头对准了五角大楼…… 如何看待特朗普2.0政府的这些表现?围绕相关话题,观察者网连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
【对话/观察者网 唐晓甫】 观察者网:特朗普、鲁比奥等人近期就巴拿马运河问题对中国发表了激烈言论,巴拿马也在近期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
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政府通过运河问题成功施压巴拿马?“川罗主义”在拉美的重新席卷,会如何冲击前几年刚刚拉近的中国和拉美南方国家的关系? 金灿荣:自1月20日起,特朗普已执政三个多星期。
虽然这个时间跨度较短,但特朗普的“冲击波”已然显现。
人们普遍认识到,特朗普“2.0版”的冲击波较“1.0版”更为强烈,尤其在两个方面,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对外政策方面,特朗普开始实施更加赤裸裸的扩张主义、强权政治和帝国主义策略。
原本我们预期特朗普将继续推进贸易战,霸凌其他国家并退出国际组织等。
然而,他却公开提出,要将加拿大变为美国的第51个州,甚至计划强行购买格陵兰岛,并准备将墨西哥的毒品集团列为恐怖主义组织以实施越境打击,同时还计划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在对内政策方面,特朗普的政策颠覆了美国的许多政治逻辑。
最初人们预期他会在四个主要领域进行颠覆:第一,重振制造业;第二,驱逐移民;第三,恢复传统价值观;第四,整顿政府机构。
但实际情况出乎意料,特朗普当前最大的问题反而是“整顿政府”。
特朗普与埃隆·马斯克合作,成立了一个名为“政府效率部”的机构,进行政府部门的大规模裁减。
最近,他们关闭了“美国国际开发署”,预计该部门14000名员工中仅有294名会被保留。
此外,特朗普还整顿了CIA和FBI等特务部门,并传出信号,计划整顿教育部、农业部和国防部等。
因此,有评论指出,特朗普正在发起一场“美国版的百日维新”。
特朗普和马斯克图源:社交平台“真相” 关于这些举措是否能持续,目前尚难确定,但冲击波的初步效果已经显现。
加拿大和墨西哥对美国的政策开始有所妥协,格陵兰岛问题上,丹麦政府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在巴拿马问题上,美国的施压已初见成效。
新任国务卿鲁比奥首次出访的第一站便是巴拿马,紧接着巴拿马总统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
传闻称,巴拿马政府计划提前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公司”解除港口管理合同。
巴拿马政府一直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曾一度将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交给“和记黄埔”公司,该公司在管理上表现得比巴拿马政府更为高效。
这一安排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
现如今,巴拿马的底线是:美国不能强行夺走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利益遭遇了一定的损害。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已表示,我驻巴拿马使馆正在与巴拿马方面进行交涉,并就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事宜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
毕竟,巴拿马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是应我国的邀请,但他们也是自愿加入的。
未来,若美国的干涉加剧,可能会更加直接。
尽管此举可能引发拉美国家的反感,但美国对拉美的影响力仍然最为强大。
尽管战后许多拉美国家增强了独立性,但在与美国的关系中,这些国家始终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难以抗衡美国的压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正常的贸易交往、人文交流、政治合作等方面将面临更多挑战。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观察者网:不仅是在巴拿马运河上,在南海、台海问题上,鲁比奥也不断挑衅中国。
之前鲁比奥曾经2019年和2024年两次写作关于中国情况的报告,其中第二份《中国制造的世界:“中国制造2025 ”九年后》(“The World China Made: Made in China 2025 Nine Years Later”)的不少内容表明,其团队中至少有人长期关注中国相关产业政策,其对于中国也有一定研究。
从您的角度看,鲁比奥成为国务卿,对中美关系而言是好是坏? 金灿荣:自特朗普当选以来,他对中国的态度与首个任期有所不同。
特朗普曾多次对中国表示赞扬,并采取了一些不拘一格的做法。
例如,在去年11月当选后的记者会上,特朗普对中国作出了高度评价,称“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并表示与习近平主席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认为中美之间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此外,特朗普还邀请习近平主席参加其1月20日的就职典礼。
近期,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特朗普回答记者提问的视频,视频中他对中国的教育体制表示肯定,称中国的教育体系相当出色。
这表明,特朗普在“2.0版”政策实施后,态度较上一任期不再那么强硬,甚至在香港问题上也表达了一些积极的立场。
然而,从战略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些言论实际上充满了“虚伪奉承”。
这种奉承话语常见于商人,他们通过恭维来获取利益。
中国政府对特朗普的这些言辞保持冷静,认为不应被这些表面的好话所迷惑。
所有关注美国政治的学者都更关注特朗普的实际行动,尤其是他如何任命官员。
因为人事即政治,一个领导人的用人决策,往往反映了其政治倾向。
特朗普2.0时代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任命了大量对华持强硬立场的官员。
比如,现任国务卿的任命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根据美国宪法,国务卿的职位非常重要,仅次于总统、副总统之后,位列第5位,负责美国的外交事务。
特朗普此次内阁的任命中,鲁比奥被任命为国务卿。
鲁比奥此前长期支持“台独”势力,并多次窜访台湾,因此被我们外交部列入制裁名单。
显然,特朗普试图通过这一任命向中国施压,因为中美交流不可避免地涉及国务卿这一关键职位。
此外,特朗普还任命了沃尔茨作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沃尔茨同样以对华强硬著称。
因此,尽管特朗普在言辞上对中国相对温和,但他的行动无疑表明其对华政策依然强硬。
在近期的言论中,鲁比奥将中国视为主要威胁。
他不仅在拉美巩固美国的阵地,排斥中国,还在中国周边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支持菲律宾与中国对立,并利用渲染“中国威胁”的手段,推动日本等国联合对抗中国。
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资料图 特朗普2.0时代的外交重点之一是领土扩张,另一个则是通过贸易战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
自2月1日起,特朗普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了10%的额外关税,这无疑对中美贸易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政府采取了包括征税部分美国产品,特别是油气和粮食产品,并将部分美国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等反制措施。
此外,中国还对谷歌展开调查,并限制部分矿物质的出口,且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了抗议。
这些措施表明,中美贸易战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进入正式的对抗阶段。
特朗普2.0时期的核心外交战略依然是与中国对抗。
特朗普正在重新调整美国的外交布局,他希望通过吞并加拿大、格陵兰以及巴拿马等地来扩大美国的实力,同时也提出接管加沙,直接在中东占领一块战略土地。
这些举措虽然看似离奇,但从为与中国的战略决战做准备的角度来看,便能理解。
因为无论是特朗普的“1.0”时代还是“2.0”时代,针对中国的一系列措施显然都是为最终的决战做铺垫。
如果你认定某个对手极其强大,且未来不可避免地会与其摊牌,那么自然需要做好决战的准备。
因此,在国内方面,特朗普通过强化制造业、驱逐非法移民、促进社会凝聚力等方式为美国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并通过恢复传统价值观来增强国内经济,提升社会凝聚力。
在国际上,特朗普的战略选择包括通过大幅扩展北美本土领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通过以乌克兰为代价拉拢俄罗斯,并以此制约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核心——中东占领关键点以改善美国的战略地位;以及加强对盟友的控制等手段,增强美国的全球实力,比如最近日本首相石破茂访美,尽管他在日本国内言辞激烈,抵达美国后却显得十分谨慎。
这一系列举措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与中国的战略博弈做好充分准备。
进入特朗普“2.0”时代后,尽管他在言辞上较之前显得更为温和,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进针对中国的政策。
面对这一局面,我认为中国应保持冷静,做好充分准备,增强国内实力,并继续深化外交关系。
毛主席曾提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并未过时,坚守这些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