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之战齐国战胜为什么没有顺势灭了魏国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3-04-18 点击数:
简介:说到马陵之战,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这场战役对于齐国来说,虽然战胜了,但是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这场战役是齐国和韩国联合抗魏国。

最后魏国战败。

但是很好奇的是,齐国在这场战役中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那为什么不趁势把魏国灭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国和强国你能指望

【千问解读】

说到马陵之战,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这场战役对于齐国来说,虽然战胜了,但是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这场战役是齐国和韩国联合抗魏国。

最后魏国战败。

但是很好奇的是,齐国在这场战役中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那为什么不趁势把魏国灭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马陵之战齐国战胜为什么没有顺势灭了魏国

大国和强国你能指望一战灭国,那只能是痴心妄想,魏国是诸侯国中国力最强大的国家,虽说因为马陵之战大伤元气,从霸主的位子跌落下来,从此走向衰落,一举改变了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轻易都能被齐国灭亡的。

马陵之战齐国战胜为什么没有顺势灭了魏国

齐国没有灭亡魏国的实力,齐国在战国初期比魏国弱小,虽然通过齐威王励精图治,国力有所增长,拉低与魏国的差距,但实力有所不敌,马陵之战主要还是用了孙膑的减灶计,使魏惠王和大将庞涓上当,中了齐军的埋伏,最终魏国精锐之师全军覆没,给不可一世的魏国沉重的打击,从此魏国一蹶不振,但根基尚在仍能和齐国比肩,齐国根本就不可能灭掉魏国,即使后来的秦灭六国也是用了六代人一百三十多年,在此期间也只能是步步蚕食,逐步削弱的方法,可见灭一个大国是何等之难。

马陵之战齐国战胜为什么没有顺势灭了魏国

要知道,战国初期,魏国可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啊,比赵国、秦国都强,魏武卒可是吊打秦国,夺了秦国河西之地,秦孝公的父亲气死了,秦孝公才学习魏国变法,

马陵之战时是前341年,魏惠王时期,虽然比起魏文侯魏武侯时期有点弱,但是一小霸啊。

不能因为齐国胜了两场战争,也不能因为孙膑厉害,就认为可以灭了魏国,哪有那么容易?何况齐国实力显然是弱于魏国的。

齐国是如何登上春秋争霸的舞台的?齐国有哪些优秀的君主?

是如何登上春秋争霸的舞台的?齐国有哪些优秀的君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齐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首位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

齐国从西周后期直到一直保持着强国姿态,春秋四霸和齐国都位列其中。

不过齐国早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那齐国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齐国原本内乱不止,处在被分裂的边缘,但周王室的权利每况愈下,反而给了齐国一个发展的机会。

加上齐国当时上任了几位优秀的国君,使得国力逐渐壮大起来。

在齐胡公后,齐厉公又成了新的牺牲品,而巧合的是,齐厉公的死,跟齐胡公的关系也不小。

我们之前提到过,齐胡公因为迁都的问题死于非命,但是这种死亡必然会带来一些附加的恶性影响,比如齐胡公的支持派在一系上台后究竟会作何打算?毫无疑问齐胡公迁都到薄姑虽然侵害了营丘系统旧贵族的利益,但是相反的薄姑系统的贵族自然会受益,当齐胡公死于非命后,无论是从什么角度来说,薄姑系统的贵族们自然而然的要保护好齐胡公的后裔子嗣。

这不仅仅是由于齐胡公的所谓“恩德”,政治斗争中从来不会讲什么知恩图报,大家都是有奶就是娘的活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薄姑系统的贵族需要一个砝码和代言人,担任这个角色的人,不需要太多的能力,只要有一个足够有号召力的血统优势,就能在未来找到机会,重新,拿走本来就属于他们的一切。

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不管史书上记载齐厉公统治暴虐,频繁作死是否真实,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齐厉公一定得罪了不少贵族,这件事情多半跟齐厉公不遗余力的支持小叔子王发动战争有关。

须知打仗是要花钱的,而周代的天子征讨,经费却不只是由王室单独负担,有很大一部分也要靠诸侯的赞助和进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齐厉公的外交政策方针在本国贵族眼中某种程度上就是靠献媚周王室来为齐国增添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沉重的民生负担。

屡次协商未果后,最终齐厉公只能用生命来为自己的政治目标买单了。

齐厉公的死后,齐国政局一片混乱,薄姑系统的贵族把握了这个关键的时刻,将齐胡公的儿子迎接回国内。

如此从容不迫的操作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让人不禁怀疑齐厉公的死是否跟薄姑系统的贵族在背后煽风点火有关,但是浸润在政治圈的诸位都不傻,营丘系统的贵族也已经计划很久。

他们只是对齐厉公这个人有着不满,却不代表对齐厉公这一系有什么看法,实际上营丘系统之所以能够在之前的迁都问题上获得了优势地位,还是因为齐厉公的爷爷齐献公当机立断,在上位后保证了自己一派的利益。

所以推翻了齐厉公后,下一步就是彻底解决掉薄姑系统,让齐胡公后裔再也没有上位的可能,这样整个齐国的大权才可以永远把握在自己这群人的手中。

下面的故事就是之前的历史上发生过,之后的历史还会频繁发生的一幕:薄姑系统和营丘系统的贵族相互之间展开了惨烈的斗争,最终以齐胡公的儿子被杀,薄姑系统的彻底崩盘为结局。

营丘系统的贵族依然拥立了厉公的儿子继位,这就是,齐文公上台后最先做的就是把薄姑系统的残余的力量一并绞杀,七十多名残余谋杀齐厉公的贵族被处死,齐文公坐稳了位置,而这也标志着自齐胡公至齐厉公延续齐国四代的营丘与薄姑系统对抗的动乱划上了一个句号。

之后就是历史上喜闻乐见的韬光养晦,积攒实力,齐文公和自己的儿子齐成公统治时间不算太长,加起来不到二十年。

在这段时间内一方面受制于齐国的国力影响,另一方面刚解决了国内政治问题没多久,他们在发展内政之余无法有什么大的作为。

但是当其孙继位的时候,有了一个天赐的机遇,当然这里要多说一句,就是这里的齐庄公,一般叫做齐前庄公,之后还有一个齐庄公,叫做齐后庄公。

齐前庄公在位共64年,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长寿,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其统治的后期,爆发了事件,被异民族所杀,西周灭亡。

新即位的周天子再也没有西周时代的那种法理权威性,甚至出现了和二王并立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的天子对强有力诸侯的依赖度大大提升,各大诸侯国终于开始摆脱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而这种情况对于齐国来说则更为绝妙,经过多年的积攒和发展,齐国早已经拥有了首屈一指的国家实力,甚至于几次动乱因为爆发的早且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对国家没有根本性的伤害,这跟在春秋时代其他国家发生的内部冲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是乎,齐国终于得以放开手脚,正式投入到春秋争霸的大舞台中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代奸雄曹操如此谨慎,为什么赤壁之战会轻信庞统黄盖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加入收藏
               

马陵之战齐国战胜为什么没有顺势灭了魏国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