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为什么皇太极继位首先是彻底征服朝鲜

作者:小菜 更新时间:2025-02-26 点击数:
简介:继位之后,对内大力调整方针政策;对外的第一个重大举动,则是出兵朝鲜。

从死、皇太极登极,到当年十月,一个多月时间里,朝鲜作为邻国,没有派人来吊唁亡灵,也不前来祝

【千问解读】

继位之后,对内大力调整方针政策;对外的第一个重大举动,则是出兵朝鲜。

从死、皇太极登极,到当年十月,一个多月时间里,朝鲜作为邻国,没有派人来吊唁亡灵,也不前来祝贺新汗登基,相反,接纳了数量可观的从后金国出逃的辽人,据朝鲜史料记载,前后可能达到数十万人,仅价川一地即达三千多人。

(《李朝实录》仁祖卷十四) 这些人,在努尔哈赤编汉为奴的政策下从自由民变成奴隶,然后,不堪忍受而出逃,于是就成了前清极为有名的所谓“逃人”。

为此,后金汗国和后来的大清国制定了严厉的“逃人法”,力图以严刑酷法遏制他们逃亡。

并一直蔓延到清军入关之后很多年,成为前清时代的恶政与恶法。

大之所以曾经在历史上特别声名狼藉,这些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恶声恶气的恶政恶法肯定是其原因之一。

此时,后金汗国与朝鲜交涉,要求朝鲜将这些“逃人”一概驱逐回来。

朝鲜置之不理,将这些逃过鸭绿江的辽东汉人遣送给了。

对此,皇太极感受到的肯定不仅仅是轻蔑,还有利益上的重大损失,因为这些人全部是人的奴隶,刚刚继位的皇太极在自己必须承受损失的同时,还必须承受这些满族人士的抱怨与压力。

以往,努尔哈赤时代曾经数次有过出兵朝鲜的动议,最后均未实施。

最重要的原因有两条:一是避免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二是没有现实利益上的压力和考虑。

如今,和议和,解除了战略上的顾虑;王公贝勒们又正因为“逃人”的损失怨气冲天,此刻出兵朝鲜,立即可以得到这帮家伙的好感与拥戴,真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于我。

大约这是皇太极将自己继位后第一个重大军事行动锁定在朝鲜的原因。

而且据说努尔哈赤临死时,也曾经嘱咐那几,要把解决朝鲜问题放在第一优先考虑。

所以皇太极即位后,首征便是朝鲜。

皇太极的八位公主:哪个年方12岁就出嫁? 公主的奉献、痛苦、牺牲最终都为清王朝的崛起、实现海内一统、对西北部疆域的开拓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马喀塔(1625—1663):固伦长公主。

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二女。

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与三女、八女同母。

后金天聪九年(1635)许配给察哈尔部蒙古汗之子博尔济吉特氏额尔孔果洛额哲。

清崇德元年 (1636)出嫁,时年12岁。

是年,额哲受封为察哈尔亲王。

六年(1641)额哲去世。

二年(1645)复嫁给额哲的弟弟阿布鼐。

顺治十四年(1657)受封为固伦长公主。

十六年封为永宁长公主。

后来改封为固伦温庄长公主。

阿布鼐在顺治五年袭其兄额哲遗爵受封为亲王,后因“负恩失礼”被削去爵位并被处死。

公主于二年(1663) 去世,时年39岁。

固伦端靖长公主 靖端长公主 清太宗第三女,其母为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与皇太极之二女马喀塔和八女同母。

后金天聪二年(1628)七月初三日生。

初封固伦公主。

崇德三年(1638)十二月许配给科尔沁部蒙古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哥哥之子即许配给她亲娘舅之子奇他特。

四年12岁时出嫁。

崇德八年(1643)奇他特受赐固伦额骆仪仗,顺治六年(1649)被封为科尔沁多罗郡王,八年闰二月去世。

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十四年晋封为固伦长公主。

十六年晋封为延庆长公主。

后改为端靖长公主。

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去世,葬于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瓦房屯之东北,时年59岁。

雅图(1629—1678),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四女。

其母为皇太极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五女阿图、七女同母。

后金天聪三年(1629)正月初八日生。

初号固伦公主。

七年许配给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哥哥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第三子,也是她亲娘舅之子弼尔塔哈尔。

后来吴克善有罪,皇太极十分生气,欲断此婚姻,由于吴克善入朝服罪,仍维持其婚配。

祟德六年(1641)公主年13岁时出嫁。

八年(1643)弼尔塔哈尔被赐封为固伦额驸,康熙五年(1666)弼尔塔哈尔袭其父爵受封为卓礼克图亲王,六年去世。

顺治十三年(1656)公主回到北京。

翌年晋封为固伦长公主。

十六年(1659)十二月受封为固伦兴平长公主,后改为固伦雍穆长公主。

康熙十七年(1678)闰二月去世,时年50岁。

阿图(1632一1700),清太宗皇太极之第五女。

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及七女同母。

后金天聪六年(1632)二月十二日生。

崇德六年(1641)正月,许配给喀尔喀蒙古额驹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尔哈。

八年12岁时出嫁。

索尔哈在崇德元年(1636)袭其兄额尔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顺治初年去世。

顺治五年(1648)阿图复嫁给蒙古巴林部辅国公博尔济吉持氏色布防,所以人称巴林公主。

色布腾为21世孙,顺治五年晋封为辅国公。

七年晋封为巴林郡王。

康熙七年(1668)二月去世。

阿图自嫁色布腾后,顺治十四年(1657)被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二月被封为固伦和顺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淑慧长公主。

阿图公主为孝庄文皇后所钟爱。

色布腾去世后,康熙十二年(1673)孝庄文皇后有病,派人把公主接到北京,以后又多次到北京。

三十一年(1692) 沼设护卫长史视贝勒例。

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于京师,时年69岁。

固伦端献长公主 淑哲公主(1633—1648),皇太极的第七女。

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持氏布木布泰(后来的孝庄),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五女阿图同母。

后金天聪七年(1633)十一月十六日生。

初号淑哲公主。

崇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内大臣俄尔齐桑之子铿吉尔格。

顺治二年(1645)13岁时出嫁。

五年去世,时年16岁。

固伦端贞长公主 八女(1634—1692):固伦长公主。

皇太极的第八女。

其母为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待氏哲哲,与皇太极的二女、三女同母。

后金天聪八年(1634)闰八月十六日生。

初固伦公主。

祟德六年(1641)许配给蒙古科尔沁部土谢图亲王额驸博尔济吉特氏巴达礼之长子巴雅斯护朗。

顺治二年(1645)12岁时出嫁。

十四年(1657)二月被封为固伦长公主,十六年被封为固伦昌乐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永安长公主。

康熙十一年(1672)五月,巴雅斯护朗袭其父爵为土谢图亲王,是年八月去世。

二十一年(1692)正月公主去世,时年59岁。

赐谥端贞长公主。

固伦端顺长公主 十一女(1636-1650),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一女。

其母为皇太极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与皇太极的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同母。

崇德元年(1636)三月二十五日生。

初号固伦公主。

顺治四年(1647)12岁时,嫁给蒙古部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七年去世,时年15岁。

十三年(1656)六月赐谥固伦端顺长公主。

相关阅读:改造强抢民色官员的手段 题记:李汉超,北宋初年著名将领。

历任散指挥都指挥使、绵州刺史、控鹤左厢都校、恩州团练使。

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随军平定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

不久升任齐州防御使、关南兵马都监。

开宝二年,即公元969年,赵匡胤亲征北汉,李汉超任北面行营都监。

太平兴国元年,即公元976年,升任应州观察使、判齐州、关南巡检。

翌年,李汉超去世,追赠太尉、忠武军节度。

李汉超善抚士卒,能与士卒,去世时军中士卒都为他流泪。

李汉超在关南任职期间,政治稳定、断案合理,深得官民爱戴,纷纷请求朝廷为其立碑颂德。

这就是《李公德政碑》的由来。

宋太祖赵匡胤文功武略,闻名古今。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政变让他一夜成名。

赵匡胤导演了一场史上最为高端的行为艺术,兵不血刃地登上了皇帝宝座,领导着初期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史料显示他不仅治国有方,而且驭人有术。

据《石林燕语》记载: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吴越王钱俶迫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去朝拜宋太祖,宋朝很多官员建议扣留钱俶。

赵匡胤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胸怀大度地说:“你们不要担心,假如不是真心归降的话,钱俶不敢亲自来朝拜,他来了,就表示他是真心归降的,放他走,正好可以结纳人心,让他。

” 钱俶在离开宋都城时,向赵匡胤表白愿把吴越国交给宋朝,其实这何尝不也是一种试探。

赵匡胤说:“尽我一世,尽你一世”。

这意思是说,在我,我都信赖你把吴越国交给你,只要你还活着你就可以统治吴越。

钱俶临走时,赵匡胤送给他一个用御条贴封住的匣子,地说:“您回到家后,再打开来看。

” 钱俶捧着匣子朝家赶,路上他对神秘匣子尊崇备至,每天都要焚香跪拜,狐疑满腹却又小心备至。

终于到了江南。

回到家中,吴越王这才敢打开匣子。

不看则已,一看吓了一跳。

原来匣子里不是金不是银,也不是什么高档工艺品,而都是些宋朝大臣的请示报告。

再仔细看内容,老钱更是吓得脊梁骨发冷:这些大臣都要求把钱俶给扣留下来!钱俶看完这些文牍,汗水和泪水都“哗”地流下来了! 对赵匡胤的胸怀大度,钱俶真是,认为赵匡胤“独许我归,我何可负恩?”吴越国不战而降于赵宋王朝。

不想过了一年,赵匡胤就去世了,其弟即位,是为。

但是,他就没他哥哥那般胸怀和涵养了。

太平兴国二年,即公元978年,钱俶奉旨入汴梁,即被扣留,并整整地被软禁10年。

北宋名臣的《归田录》中有个记载:宋朝开国,边境战争不断,郭进是守卫重要关口的武将,有个下属向朝廷汇报说他私下通敌,有反叛之心,赵匡胤。

但他不是对郭进发火,而是训斥告发的人“以其诬害忠臣”,叫人把他绑了交给郭进处理。

郭进也是大度之人,不但不杀告发之人,还给这个下属一个赎罪的机会:“假如你能帮我取得敌军的一座城或者一个寨子,我不仅饶恕你的死罪,还给你官当!” 一年后,那个告发之人果然破敌立功,宋军轻而易举就获得了一座城池,郭将军履行诺言,打报告为他向朝廷请官。

但是,赵匡胤却不答应:“这个人品行有问题,诬害忠良,所立之功正好赎他的死罪,不用再谈赏赐了!”郭进不愿意自食其言,就又打一个报告请求皇帝批准自己的建议,并说:“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

”这意思说,不能失信于人,这有损公信力啊!于是,赵匡胤便同意郭进的请求。

打下四百座军州的赵匡胤武艺如何? 在很多的小说中,都讲赵匡胤是一个杆棒等身齐,打得八百连营都,也有人说赵匡胤创立了太祖长拳,号称武艺天下第一。

赵匡胤武艺超群当不假,不过是不是最能打,这个并没有信载。

关于棍的使用在宋朝确实有了很大发展,李小龙的二截棍源头就在宋朝,是从“大扫子”演化过来的,“大扫子”长的一截齐眉,短的一截两尺,专门扫马腿。

《》里各路英雄防身大都用哨棒,都说明宋朝棍棒使用非常普及。

不过太祖长拳应该不是他创立的,拳法套路大概是清朝在成型的,宋朝恐怕还是散手阶段,而且军人出身只讲实用,不可能去搞拳法套路的。

信史也没记载宋太祖上过少林,太祖当兵出身,军阀手下一个普通军官,因为能力超强,逐渐成为军事统帅,最后和平兵变夺权。

在954年,郭威去世,即位。

柴荣为郭威内侄,后为郭威认为养子。

而郭威有外甥名李重进,当时为统兵大将,与柴荣不睦。

郭威临终之时,召见女婿德,外甥李重进,养子柴荣,宣布传为柴荣,并要求二人当面下跪,定君臣之分。

张永德是柴荣心腹立刻下跪,而李重进许久方下跪。

见郭威新丧,柴荣权势未稳,北汉刘崇乘机勾结契丹进攻后周,双方在高平发生激战。

当时北汉军三万,契丹精锐骑兵一万,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初战不利,全国震恐。

此时柴荣,决定御驾亲征。

李重进率领左军,樊爱能率领右军,自己的妹夫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

可面对敌军的猛烈攻势,樊爱能怯战,连连败退,而猛将李重进却徘徊观望,全军士气低落,面临崩溃。

此时周世宗柴荣亲上前线督战,却被敌军围困,当时作为禁军将领的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救下柴荣,士气大振,柴荣立刻下令全军反攻,结果大败敌军。

高平之战是五代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这一战奠定了周世宗柴荣不可动摇的地位,也让赵匡胤从一位普通将领,正式走进了皇帝的视野。

赵受命从禁军中选拔精锐,组建皇帝亲军,而由赵匡胤担任统帅。

此后的赵匡胤顺顺风顺水,官职一路飙升。

随机文章历史上的杨家将到底有多强宋朝宰相寇准的出身与来历著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密码,壁画中隐藏着各种人体器官日本三菱零式战斗机2012再飞,太平洋战争完败P51美国民兵3式洲际导弹能打多远,14800公里可实施全球打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为什么说他们振兴了明代文人画?

吴门画派指的是中期苏州地区出现的一个文人绘画流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为沈周、、唐寅和仇英。

因为苏州为古代吴国的都城,又因为沈、文、唐、仇四人均是吴郡人,因此这一画派称为吴门画派。

沈周《垂钓图》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号白石翁,因此人称白石先生。

他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出身于,自幼饱读诗书,但是从未参加考试。

沈周家中殷实,他是明初著名大商人的后人。

宣宗时,朝廷同意获罪的沈家后人回到旧地经商,沈家人回到故地周庄后,重操旧业,很快又成为了江浙首富。

因此沈周不用为生计发愁,能够终日沉迷于书画之中。

沈周十一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作画,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沈周的名气很大,据说当时每天向他来求画的人很多,河边都停满了船,而沈周是有求必应,所以他的画流传很广。

目前流传下来的有《庐山高图》、《三桧图》、《烟江叠嶂图》、《弈棋图》等等。

唐寅《秋风纨扇图》 文徵明和唐寅都是沈周的弟子。

文徵明与宋末的名臣同族。

他原名文璧,从现在他的传世作品的署名来看,直到四五十岁时仍在使文璧这个名字。

文徵明属于的人物,他从小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是他的父亲却坚信他一定能够成才。

文徵明的家中比较拮据,有一次御史俞谏就曾询问文徵明能否吃饱饭,他想要接济他一些,不过文徵明很有骨气,他回答到家中有足够的稀饭可以填饱肚子。

文徵明早年在科举上毫无建树,年过半百才通过吏部考试,做了翰林侍诏。

不过文人的成就我们不能拿他们的仕途来衡量,文徵明诗、书。

文、画无一不精。

沈周的另一弟子唐寅成名较早,29岁时,就考中了的的乡试第一名,并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

但后来受科举舞弊案的牵连,仕途断绝,转而潜心研究书画,成为一代大家。

唐寅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等,他的人物画继承书画传统,多以仕女和历史故事为题材,代表作有《秋风纨扇图》、《王蜀宫妓图》等。

仇英《汉宫春晓图》 吴门画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仇英本是漆工出身,后来才专事绘画。

不过仇英的最初成名是因为他擅长临摹古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很多人都因为他高超的临摹技术来拜访他。

仇英的画作内容十分广泛,不过尤其擅长擅人物画。

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文姬归汉图》、《梅石抚琴图》、《汉宫春晓图》等。

随机文章揭秘贵州空中怪车之谜,大型UFO飞船失速撞上林场树木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奥丁和宙斯什么关系,奥丁和宙斯谁厉害/北欧神王奥丁更胜一筹电磁爆发的反重力引擎,美国遭遇技术瓶颈/或许被中国破解日韩人为什么长得那么丑,科学家解析可能是喜欢跷二郎腿所致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只有几十人的伤亡

亲自指挥的战胜蒙古小王子达延汗的“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非常奇怪的战争。

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很奇怪呢? (明武宗画像) 这场大战,明军参战兵力有五万余人,蒙古小王子参战的兵力也有四五万人,双方的兵力加起来,至少有十来万人。

这场战争最后以蒙古小王子败退结束。

按照《·鞑靼/" 鞑靼列传》记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也就是说,这场大战给予了蒙古沉重的打击,此后蒙古人虽然还是会按照惯例,每年都会到边关抄掠,但也就是抢一点东西就赶紧逃走,不敢往内地走得太远。

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这个蒙古小王子达延汗,在蒙古历史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6岁即位,在位38年,16岁亲政以后,就东征西伐,先后征服了、火筛、亦卜剌等部落,统一漠南蒙古,被称为蒙古历史上的“中兴之主”。

而且,按照《蒙古黄金史》的记载,达延汗恰好也就是在与交战的这一年去世的,去世时44岁。

去世后,统一的漠南蒙古再一次分裂。

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明,达延汗的去世,是否与应州战败有关。

但是,本来他还能,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攻打明朝,突然就去世了,肯定与这场战争不无关系。

可以这么说,明武宗指挥的这场应州大捷,不仅仅让蒙古人从此不敢轻易进犯明朝边关,而且还及时阻止了蒙古统一的进程,避免了蒙古草原上第二个的崛起,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达延汗画像) 既然这场“应州大捷”参战人数这么多,战斗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战斗所产生的影响那么深远,为什么史书上对这次大捷的记载,会如此奇怪呢? 说史书对这次大捷的记载很奇怪,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明史·武宗本纪》记载比较简略。

就一句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

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

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

” 二是《明史·鞑靼列传》的记载充满戏说的味道。

“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

帝幸阳和,亲部署,督诸将往援,殊死战,敌稍却。

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值大风黑雾,昼晦,帝乃还,命宣捷于朝。

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这段记录,有过程,有结果,但满满都是戏说的意味。

三是《明实录·武宗实录》对战果的记载耐人寻味。

其中对战果有一个详细的说明:“是役也,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

”一场十万人参与的大战,战了五日,竟然只有几十个人的死亡。

这仿佛打的不是的肉搏战,而是现代的高科技战争。

(应州大捷) 那么,为什么正史会有这么奇怪的记录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史书把明武宗定性为荒唐。

所谓盖棺论定,古代皇帝去世后,史官一般都会着手写这个皇帝的“实录”。

在写“实录”的时候,一般都会给他定个性。

从为尊者讳的角度出发,一般都不会把皇帝写得很惨。

但是明武宗是个例外。

一来,他在世的时候,说话行事都与大臣们格格不入。

包括应州之战,大臣们本来就是反对他亲自带兵参战的,他却一定要去。

所以就算战胜了,写史书的大臣们也对他这场大战不以为然。

二来,明武宗去世后,继位。

朱厚熜在“大礼议”中就表现出来了,他不把明武宗放在眼里。

所以肯定就默许史官们那样轻描淡写地写。

其二,应州大捷的时候没有文官在场。

因为文官们都坚决反对明武宗亲自率军指挥作战,因此明武宗一赌气,一个文官也不带在身边。

后来战争打赢以后,明武宗回去向文官们讲这件事。

但是文官们都不相信,觉得他在吹牛。

但是又不敢明说他在吹牛,所以才写了个很荒唐的数据,通过“微言大义”,表明文官们的态度。

但文官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记载一下暴露了他们的无知。

一场十多万人参加的大战,残杀五天,怎么可能才死十几个人! 其三,清人贬低的一贯做法。

《明史》是清人编写的。

清人在编写《明史》的时候,本来对明朝皇帝就很不公允。

现在他们得到的明朝史料《明实录》就已经对明武宗不公允了,所以乐得在原先史料上,进一步戏说。

因为这样原因,我们现在读到的史书,就成了这个样子。

随机文章源氏家族简介汉武帝马邑之谋之后美国黑鹰战斗机简介,最先进海军直升机(531万美元一架)巴西亚马逊外星人事件,外国游客意外拍到外星人/真实外星人图片空中屠夫德国FW-190战斗机,杀得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生产2000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加入收藏
               

解析:为什么皇太极继位首先是彻底征服朝鲜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