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收的四名义子,最后是什么结局?
【千问解读】
古代许多帝王都喜欢收义子,比如、等。明末的农民起义也不例外,他收了四个义子,这四个人后来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秦王/义王孙可望(?—1660年),明末张献忠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人。
公元1630年(明三年),孙可望随从,因骁勇善战,受封为平东将军,与李定国、、艾能奇皆为张献忠义子。
公元1646年(三年),清军大举入川,张献忠战死于凤鸣山,余部由孙可望和李定国继承,进军云贵地区,作为抗清根据地,一路攻克遵义、贵阳,进据云南。
公元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孙可望与李定国等人一起称王,孙可望成为国主,年号兴朝。
之后大西军诸将开会,讨论战略方针。
李定国主张西进云南,建立根据地,联明抗清。
李定国的建议得到了多数将领的赞成。
但孙可望不愿联明,只想保住所得土地,对李定国的建议无动于衷。
众将一起跪地高呼拥护李定国的建议。
孙可望见李定国,随即同意进兵云南,联明抗清,但对李定国产生了猜忌。
公元1651年(永历四年、顺治八年),孙可望派大将冯双礼等人率领步数万人、战象十余只,由贵州入湖南,进攻沅州(今湖南芷江)。
冯双礼占领沅州,活捉清将郑一统、知州柴宫桂。
接着乘胜攻辰州(府治在沅陵),但因为防守甚严,未能得手。
之后,李定国率部进入湖南,会合冯双礼继续进攻。
大西军联明抗清后,旗开得胜,收复了湖南大部分州县。
公元1652年(永历五年、顺治九年),李定国两蹶名王,接连收复了几十个州县,天下震动。
孙可望见李定国战功赫赫,非常嫉妒。
公元1653年(永历七年、顺治十年),孙可望率军到沅州,立即派人召李定国到沅州议事,准备借机杀害李定国。
李定国的部下探听到孙可望要下毒手,立即派人飞报李定国。
李定国接到密报,决定退回广西,继续筹划北伐。
公元1654年(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李定国在新会与清军作战,队伍受到瘟疫传染,清军又大举增援,李定国派人向孙可望求援。
孙可望不发一兵一卒,坐视李定国兵败。
当李定国败退时,孙可望派出四万多人阻拦李定国向贵州靠拢。
之后孙可望向朝廷讨封秦王。
孙可望受封为秦王后,俨然以自居,对永历帝也极尽侮辱之能事。
永历帝便密诏让李定国前来护驾,结果事情败露,孙可望举兵问罪,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拟罪,赐死十八名朝臣,这就是“十八先生之狱”。
公元1656年(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正月,李定国迎回永历帝到昆明。
孙可望逼走永历帝和李定国后。
孙可望率十万大军进军宝庆(今湖南邵阳)。
定远大将军屯齐也带领主力北上宝庆,双方爆发岔路口之战。
结果孙可望所统明军战败,伤亡颇众,被清军缴获马七百余匹,象一头,清军趁胜占领宝庆府。
公元1657年(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八月,孙可望率十万大军向云南的李定国发动进攻。
李定国仅三万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之法,孙可望和李定国早云南曲靖附近的交水河畔展开大战。
孙可望部前锋将领白文选不愿内战,投奔李定国,白文选率所部五千铁骑冲向孙可望军队。
孙可望左军主将马唯兴也阵前倒戈,与白文选联兵直抄孙可望阵后,连破数营,许多士兵跪地高喊:“归顺晋王!”孙可望见军心已变,拔马便逃,仅剩五十余骑逃走。
孙可望遭遇大败,直接选择投降清朝,以借兵复仇。
孙可望降清后,出卖南明军情虚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
清廷封他为义王,但又戒备他,公元1660年(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借围猎之机,孙可望被射死。
孙可望死后,清廷赐谥“恪顺”。
二、晋王李定国(1621年—1662年),字宁宇,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民族英雄,陕西榆林人。
李定国出生贫苦家庭。
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张献忠看到李定国相貌不凡,收做养子。
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李定国跟随张献忠攻打河南和湖北。
公元1641年(崇祯十四年)二月,李定国乔装成明军,同二十轻骑连夜飞奔,攻占襄阳,获得了所储军资十余万。
襄阳大捷是张献忠起义军最重要的一战。
李定国在军中以仁慈出名,作战时英勇无比,被人称为“万人敌”。
清军入关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明隆武二年)八月,张献忠率大西军五十万北上抗清,李定国率部与清军交战,阵斩清军将领古朗阿、巴扬阿。
但张献忠被清军射中而死,大西军大乱 ,伤亡惨重。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将军收集残部,急速南下。
公元1647年(清顺治四年、明永历元年)正月,大西军向贵州进军,贵州西部诸郡望风而降。
之后大西军商定联明抗清,尊崇孙可望为首,四将军共同称王。
之后,定北王艾能奇战死。
八月,李定国、刘文秀破沙寨,生擒沙定洲,滇东全平。
公元1650年(清顺治七年、明永历四年),孙可望率军入贵州。
很快贵州被平定,孙可望自往贵州,留李定国固守云南。
刘文秀平定了川南,大西军又建立起以云贵为中心的新基地。
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明永历三年)清军攻占湖南,攻占桂林,被杀,永历帝投靠大西军。
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明永历五年),永历帝封孙可望为秦王。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春,清廷命定南王进攻贵州,命进攻川南。
李定国要求出兵湖广,粉碎清兵围剿。
孙可望决定大西军兵分两路出击,北路军以刘文秀为主将,进攻四川;东路军以李定国为主将,马进忠、冯双礼为副将,进攻湖南。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明永历六年),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和五十头战象出征。
连克沅(湖南芷江)、靖(湖南靖县)、武岗诸州。
之后直取宝庆,消灭清军五千。
六月,李定国出兵准备消灭桂林孔有德。
他兵分三路,进军桂林。
李定国军三路会合后驻军严关。
孔有德率精锐来攻严关,大西军战象扑向清军,清军马匹受惊,孔有德大败而跑,大西军趁势掩杀过去,孔有德一人逃回桂林。
大西军乘胜追至桂林,将城包围。
大西军登云梯攻城,孔有德额头已中一箭,他自知走投无路,自焚而死。
桂林大捷后,广西全境很快被收复。
八月,李定国又率军北上湖南,连取全州、永州(湖南零陵)。
九月,李定国攻克衡州(湖南衡阳)。
李定国又命令马宝率广西明军取广东西北部,派马进忠、冯双礼北取长沙、常德、岳州,命高文贵东进江西,连下永新、安福、永宁、龙泉,围攻赣西重镇吉安。
李定国自七月出兵以来收复两个州,十六个郡,大致有三千里的土地重新回到手里。
取得了史称“湘桂大捷”的胜利。
清军在湖广接连失利,清廷大为震惊。
清廷派敬谨亲王尼堪率领十五万精兵再次进攻湖南。
十一月,尼堪进抵衡州,李定国率军出击,,为此李定国准备采用伏击战术。
几日后,双方再战,李定国佯装败退,尼堪紧追不舍,追至演武亭,一声炮响,大西军伏兵四起,团团围住尼堪,李定国手举,将尼堪一劈两半。
清军失去主帅,大败而逃。
李定国正准备乘胜追击,才发现孙可望怕自己立功,要求冯双礼、马进忠撤退。
李定国才知自己是孤军作战,无法扩大战果,只得收兵向武岗转移。
桂林、衡州两次大捷,李定国两撅名王、天下震动,掀起了抗清高潮。
孙可望看到李定国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引起了他的嫉恨。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明永历七年)正月,孙可望怕李定国日后拥兵自重,对自己不利,便率军东进沅州。
孙可望催李定国来沅州议事,准备谋害李定国。
刘文秀之子派人告知李定国,便不准备前往。
孙可望知道后恼羞成怒,领兵前去攻打李定国军。
李定国为顾全大局,迫不得离开湖南前往广西全州。
二月,清军已得知孙、李内讧,派贝勒屯齐再入湖南,与孙可望军在宝庆相遇。
孙可望军大败,孙可望急忙逃走。
清军重新夺回湖南诸州、梧州和桂林。
大好局面被孙可望破坏。
之后李定国转战两广地区,并与郑成功商定共同出兵。
但由于孙可望不对李定国进行支援,也不提供粮草,李定国孤军作战,导致了新会之战,李定国军大败,李定国只能退回南宁。
之后孙可望向朝廷讨封秦王。
孙可望受封为秦王后,俨然以皇帝自居,对永历帝也极尽侮辱之能事。
永历帝便密诏让李定国前来护驾,结果事情败露,孙可望举兵问罪,赐死十八名朝臣,这就是“十八先生之狱”。
公元1656年(永历十年、顺治十三年)正月,李定国迎回永历帝到昆明,永历帝改昆明为”滇都”,封李定国为晋王,刘文秀为,白文选为巩国公。
公元1657年(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孙可望合兵十四万,进攻李定国。
九月,孙可望部队抵交水(云南沾益),李定国、刘文秀领五万人抵挡。
这时白文选投靠李定国,双方在交水河畔会战,白文选率铁骑直冲孙可望营,孙可望麾下诸将皆临阵倒戈,孙可望落荒而逃。
李定国挥师前进,孙可望的各营将士都大喊“迎晋王”,孙可望大败。
孙可望,仅率数十骑,投降清廷。
孙可望投降后,向清廷出卖南明军情虚实。
清军大举进攻云南,一路。
公元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明永历十三年),清兵会师昆明。
为了保护永历帝逃亡缅甸,李定国率精兵六千阻击清军。
在磨盘山与清军大战。
磨盘山战役有三分之二的明军战死,清军也死伤大半。
公元1661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清军吴三桂部十万大军进入缅甸,逼缅王交出永历帝。
次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缢杀,南明灭亡。
此时李定国还在西南边陲抗清,李定国闻讯,悲愤成疾。
公元1662年(清元年、明永历十六年)六月,李定国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三、蜀王刘文秀(?-1658年),陕西延安人,大西军、南明将领。
刘文秀早年追随张献忠,大西国国建立后,受封为抚南将军。
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进入川北。
十一月清军在太阳溪与大西军相遇。
刘文秀阵斩清军将领西特库、队长乌巴什。
但清军放箭射死张献忠,西军大乱,清军趁机大败之。
刘文秀与孙可望等率余部数万人溃逃至重庆。
刘文秀擅长游泳,夺得明军船只,明总兵曾英率部阻击,西军出其不意大败明军,大西军得以突围突围成功至贵州。
之后,大西军商定联明抗清。
永历四年(1650)九月,孙可望命刘文秀出兵四川,刘文秀率兵渡金沙江,攻建昌,大破袁韬、武大定,迫使两人投降。
之后夺取嘉定,在涪州击破于大海,李占春。
永历六年(1652年),清将吴三桂进犯四川,攻陷成都、重庆、嘉定、叙州、白文选败回贵州,孙可望命刘文秀以步骑五万由泸州等地展开全面反攻,出川南,七月,刘文秀攻叙州败清将卢光祖、杀总兵南一魁,再攻重庆进围成都,杀清朝知府周基昌,吴三桂引兵来战,明军阵斩都统白含贞、白广生等,八月围困吴三桂,清军死战突围逃往绵州,此战斩杀清军万人,迫使吴三桂败走保宁。
此时清朝在四川的地盘只有保宁一座孤城。
十月,明军开始攻保宁城,但刘文秀因屡胜轻敌,轻率攻城,结果被吴三桂窥出破绽。
不久,吴三桂联兵出战,一举先击破明军前锋,溃兵冲乱了全军阵脚,明军大败,清军也不敢追,退回汉中修养。
刘文秀命人留守四川,自己班师回贵州,孙可望趁机将刘文秀撤职,以防文秀的势力过大影响他。
永历七年(1653)当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的嫌隙已经比较深,孙可望决定起用刘文秀。
永历九年(1655年春),刘文秀率领卢名臣、冯双礼等部马步兵六万、象四十余只,踏上了东攻湖广的征途。
刘文秀进攻常德,采取水陆并进的方针。
派卢明臣率领一支军队乘船由沅江前进,自己率军由陆路进发。
卢明臣的军队乘坐一百多艘船只顺江而下。
刘文秀带领的主力却因为连日下雨,道路泥泞,行进非常困难,根本无法同卢明臣所统水路军队配合作战。
之后,卢明臣部进至常德城下,遭到清军伏击,由于得不到陆路明军的支援,激战到次日,卢明臣中箭落水牺牲,水路军几乎。
刘文秀的计划失败,他随即放弃了攻取常德的计划,带领军队退回贵州。
孙可望又将刘文秀撤职,让他返回昆明。
永历十年(1656年)三月,李定国护卫永历帝到达昆明。
刘文秀被封为蜀王。
之后,刘文秀准备进军四川。
但因为孙可望欲图进犯云南,刘文秀不得已回师。
永历十一年(1657年)九月,孙可望起兵叛明,刘文秀与李定国大败孙可望于交水。
之后,刘文秀奏请永历帝离开云南到贵阳去,便于号召四川、湖南等地的复明势力,鼓舞大家的士气。
永历帝认为有道理,决定去贵阳,但是遭到了李定国的强烈反对。
李定国认为,刘文秀是想学孙可望,将永历帝控制后好割据一方。
永历十二年(1658)三月,李定国又建议永历帝召回刘文秀,刘文秀召回后被解除兵权。
永历十二年(1658年)四月,刘文秀病逝,忠。
四、定北王艾能奇(?—1647年),张献忠义子,大西军将领。
艾能奇年少以勇猛著称,跟从张献忠起义,收为养子。
与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并称“四将军”。
张献忠称帝后被封定北王。
艾能奇督十九营兵马,所属兵力有七万人。
顺治三年(1646年)西军将领刘进忠叛变后,投降了清军统帅。
清军以刘进忠为向导,带领清军进入川北。
十一月,豪格派护军统领等将领,分率护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大西军发起突然袭击。
清军隔太阳溪与大西军相遇。
面对突然来袭,张献忠临急应战,指挥步兵猛进,艾能奇率兵自右翼下山来支援,围攻正蓝旗部清兵,射杀清军参领格布库。
正当激战之时张献忠却中箭身亡,西军大乱,清军趁机大败之。
四将军收拾余部到达重庆。
明总兵曾英率部阻击,刘文秀作为先锋,孙可望跟随出击,大败李占春,曾英驾巨舟数十,包围孙可望于江心,艾能奇放箭射杀曾英,明军大溃,大西军得以突围再次突围成功。
顺治四年(1647年),艾能奇进攻东川(今云南会泽),遭遇当地土司禄万钟的埋伏,中毒箭流血不止,毒发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施耐庵水浒传中的人物歇后语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排名高吗?到底适合吗?
那么,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排名到底高不高?这个问题并不好一概而论。
排名确实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个参考指标,但并不是决定学校是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
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综合排名如何?从全国范围来看,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排名并不算特别靠前,通常在云南省内的高校排名中处于中等偏上位置。
具体排名随着各个排名机构的不同而有所波动,但一般可以归为地方性院校。
在全国范围内,这所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内和一些西南地区。
然而,学校的排名并不完全代表其整体办学水平。
尤其是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的特色专业和师资力量往往更能决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如果你对艺术领域有兴趣,昆明艺术职业学院也许能够为你提供相对扎实的专业基础,虽然它的综合排名不算顶尖。
专业特色是判断是否适合的关键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它的艺术类专业。
对于喜欢艺术的同学来说,选择一所学校时,专业的设置和学校的教学资源才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
从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学校在艺术设计、影视制作、表演等专业上都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和经验。
特别是在云南本地,学校的某些艺术类专业享有较高的声誉。
比如,学校在舞蹈、音乐表演、以及美术类专业上有着不错的师资力量,毕业生也比较容易进入本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和艺术团体。
如果你计划未来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或许能够为你提供一个不错的平台。
地理位置和就业机会地理位置也是考虑学校是否适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有着丰富的艺术氛围。
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中,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艺术节和展览,都是学生们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
另外,昆明的文化产业逐年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学校与许多本地的文化和艺术企业有着较好的合作关系,许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这些领域就业。
对于想在云南或西南地区就业的同学来说,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地理优势也不容小觑。
是否适合你的选择?那么,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到底适不适合你?其实,选择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的兴趣和目标。
如果你对艺术类专业充满热情,并且希望在这片艺术土壤上深耕,那么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校虽然在综合排名上不算顶尖,但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和实践方面的优势还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如果你打算未来进入大城市,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的知名度可能会对你进入某些行业有一定影响,因此,你需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做决策。
如果你更倾向于去外地发展,可能需要考虑其他一些知名度更高的学校;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在本地发展,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总的来说,昆明艺术职业学院在全国的排名并不算很高,但其在云南省内和艺术类领域中的地位相对较好,尤其在一些艺术专业上具有较强的优势。
学校的地理位置和艺术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较为乐观。
如果你有志于艺术创作或想在本地发展,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最终,选择是否适合你,还是要根据你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来决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