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虎牢关之战?

作者:小千 更新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千问解读】

夏军败后,左仆射齐善行与建德之妻领百骑逃回洺州(今河北邯郸),余下部众打算拥立窦建德养子为王,齐善行排众议,最后带领百官以及传国八玺向投降。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窦建德被送至长安处斩。

李渊历数的罪状,王世充回答说:“我的罪固然该杀,但秦王曾答应我不死”,李渊赦免,并且贬为庶人流放巴蜀。

没几日,王世充仇家独孤机的儿子独孤修德,趁著防守不备杀掉了王世充及其兄长,高祖仅罢免了独孤修德的官位,后来其他亲族也以谋反罪被处死。

窦建德被杀害后,昔日部下将士愤慨,推刘黑闼为王,半年内收复窦建德的旧地。

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被平定。

在决定天下归属 的虎牢关之战中,将智谋、勇猛、耐心、果断等各种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至,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遁,随后,洛阳的王世充也被消灭。

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李世民一举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两大集团,统一中国北方,奠定唐朝版图基础,军功显赫,李渊特设天策上将策封李世民,也间接导致日后的。

随机文章图坦卡蒙木乃伊的超豪华墓室,高富帅图坦卡蒙木英年早逝(谋杀)详解北极和南极的区别,南极最低温度零下90度比北极更冷谷歌是哪个国家的,美国巨头曾深陷好莱坞艳照门十大超人系果实排名,霸主震震果实竟然不是第一揭秘深海一万米压力有多大,水压强达到惊人的一吨每平方厘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关于形容好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形容好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关于形容好的成语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形容好的成语有哪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形容好的成语有哪些  1、抱宝怀珍:怀:藏有。

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2、坚贞不屈: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

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3、别有风味:风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为事物的特色。

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

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4、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

比喻以真心相见。

  5、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

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6、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

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

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

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7、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8、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9、乘鸾跨凤:乘鸾:求得佳偶。

比喻结成美好的佳偶。

  10、芳年华月:芳年:妙龄。

指美好的年华。

  11、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12、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13、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14、大好河山:河山:国土。

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15、婀娜多姿: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16、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

举止文雅优美。

  17、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

形容十分忠诚。

  18、拾金不昧: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

()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

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19、白璧无瑕: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

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20、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21、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2、虹销雨霁: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

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23、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24、阐扬光大:发扬光大。

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25、皓月千里: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

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26、全神贯注:贯注:集中。

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7、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28、好景不常: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29、良时吉日: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

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同“良辰吉日”。

  30、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时节。

②好时光,好日子。

  31、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32、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33、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34、完美无疵: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35、无疆之休:无限美好;无穷幸福。

  36、休声美誉:休:美好。

美好的声誉。

  37、年高德劭:劭:美好。

年纪大,品德好。

  38、美景良辰:良:美好;辰:时辰。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39、姱容修态:姱:美好;修:长远;态:志向。

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

  40、沾沾自炫: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41、窈窕淑女:窈窕:美好的样子。

美好的女子。

  42、休明盛世: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

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43、美不胜收:胜:尽。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44、春宵一刻: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

  45、吉日良时: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光。

同“吉日良辰”。

  46、京兆眉妩:用以称女子眉样美好。

  47、倚姣作媚:倚:凭借;姣:美好;媚:迷人。

凭着自己美貌,任意撒娇胡闹。

  48、大好河山:河山:国土。

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49、苦尽甜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50、苦尽甘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关于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  1、友情: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关怀备注、心心相印、海誓山盟、拔刀相助、亲密无间。

  2、语言: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

  3、容貌或体态: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心慈面善、冰清玉洁、雍容华贵、文质彬彬。

  4、骄傲: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忘乎所以、自我陶醉、自命不凡。

  5、高尚:不同流俗、功德无量、良金美玉。

  6、正气:一身正气、气宇轩昂、气吞山河、正气凛然、顶天立地、大智大勇、深明大义、童叟无欺、刚正不阿、冰清玉洁。

  7、宽容:宽宏大量、网开一面、息事宁人。

  8、著名:驰名中外、大名鼎鼎、德高望重、风云人物、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

  9、杰出:风华正茂、盖世无双、绝世超伦。

  10、助人:普度众生、轻财好施、设身处地、雪中送炭、与人为善、仗义疏财、助人为乐。

  11、坚定:海枯石烂、坚持不渝、至死不变、忠贞不渝、言必信,行必果。

  12、真诚:诚心诚意、金石为开、开心见诚、披心相付、披肝沥胆、推诚相见、 推心置腹、真心实意。

  13、诚实:开诚相见、天人共鉴、心口如一、胸无城府、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14、虚心:不耻下问、功成不居。

  15、慷慨:高义薄云、慷慨解囊、乐善好施。

  16、团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坚如磐石、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同心合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17、齐心: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同心协力、一体同心。

  18、帮助:博施济众、解囊相助、相濡以沫。

  形容说话好的成语  1、沉密寡言:犹沉默寡言。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2、察言观色:察:详审。

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3、巴巴结结:①勉强,凑合。

②勤恳;辛劳。

③指说话不流利。

  4、别别扭扭:说话、作文不通顺,彼此意见不投合。

亦指争执之事。

  5、半吐半露:指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6、捕影系风: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7、沉毅寡言:沉毅:深沉宁静。

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8、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

指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9、白日说梦:大白天说梦话。

比喻毫无根据地说话。

  10、比手画脚:说话的同时用手脚来比画。

  11、巴三揽四:指说话东拉西扯。

  12、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

指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13、不动声色:声:言谈;色:脸色。

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指非常镇静。

  14、不识进退:识:懂得,知道;进退:比喻轻重高低。

指说话做事轻率莽撞,没有分寸。

  15、不疼不痒:比喻说话做事只是做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

  16、不知所云:云:说。

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指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17、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

指怕羞而不说话。

  18、不讳之门:讳:忌讳。

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19、不知高下: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20、不言不语:不说话,闷声不响。

  21、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

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22、藏头护尾:原指书法的用笔笔力强劲。

现指说话、做事躲躲闪闪,怕把真相全暴露出来。

  23、笨嘴笨腮:笨:不灵巧。

说话表达能力很差。

  24、不露辞色:辞色:言辞神色。

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指说话沉着老练。

  25、不着边际: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

挨不着边儿。

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26、帮闲钻懒:指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和兴趣。

  27、笨嘴拙腮:口才不行,不会说话。

  28、薄唇轻言:指多嘴,说话随便。

  29、阿谀谄媚: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

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30、不露声色: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

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31、捕影捞风:捞:随便拾取。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32、不声不吭:指不说话;不出声。

  33、不蔓不枝:蔓:藤蔓,引伸为蔓延。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34、笨嘴笨舌: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35、比手划脚:指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36、不言而谕: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指道理很明显。

  37、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38、不明不白: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

也指行为暧昧。

  39、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指道理很明显。

  40、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41、闭口结舌:闭着嘴不说话。

犹言闭口藏舌。

  42、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43、查查胡胡:咋咋呼呼。

指人说话爱炫耀自己。

  44、沉默寡言:沉默:不出声;寡:少。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45、不知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46、板上砸钉: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47、本本分分:非常本分诚实,说话做事不越轨。

  形容气质好成语  天姿国色:国色指的是国花牡丹,用天姿国色形容女子一般是指女子的气质非常的高贵,就像我们的国花牡丹一样  仪态万方:形容女子的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

气质非常的好  天生丽质:自然形成的气质美丽  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秀而不媚:形容女子的相貌长得秀丽但是一点也不妖媚  秀色可餐:现在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

  宛转蛾眉:漂亮的眼眉轻轻扬起。

常用作美人的代称。

为什么说丢荆州的是关羽,却是诸葛亮造成的?

提出《隆中对》后,随即加入集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从此开始了他从事政治、军事斗争的一生。

他辅助刘备,贯彻《隆中对》的路线,取得许多重大的胜利,直至以益州为根据地,建立稳定的蜀国。

但他始终没有达到复兴汉室、卒成霸业的目的。

这固然是由于魏、吴力量的强大,然而与诸葛亮在斗争中犯了某些错误,特别是在荆州问题上措置失当,有很大的关系。

按照《隆中对》的路线,首先是夺取荆州。

荆州是曹、孙、刘三方必争之地,谁占据了荆州,谁就可西进四川,东下三吴,为统一中国打开通路。

然而从刘备与的关系来说,荆州既是双方矛盾的焦点,又是建立联盟共同抗曹的交点。

网络图片 刘备不取得荆州,就没有立足之地,不能形成一支强大的力量,孙权就不会重视与他的联盟;若刘备不与孙权联盟共破,任何一方都难以夺取荆州,夺得了也难以保住,这是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事实。

怎样夺取荆州,如何保住荆州,是刘备集团始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诸葛亮犯了急躁冒进和重益轻荆的错误。

起先是夺取荆州时急躁冒进。

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指向荆州时,盘踞荆州的病逝,内部随之发生分裂。

以长子刘琦为首的一派倒向刘备一边,这支力量不大,且屯驻在夏口(今汉口,属江夏郡),时刘备屯樊城,相距颇远。

以次子刘琮为首的一派动摇于曹操、刘备之间,屯聚襄阳,离刘备近,力量也较强。

当时诸葛亮主张立即吞并刘琮,乘机占领襄樊,为夺取全荆州建立基地。

对这个建议,刘备以为不可,借口“(刘表)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没有采纳。

结果刘琮降曹,让曹操占领了襄樊,接着南下江陵,兵临孙吴。

后世史家对此事有不同议论:一种意见认为当时刘备完全有力量解决刘琮,占领荆州,没有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是坐失良机;另一种意见认为,刘备虽能吞并刘琮,但不能抵御曹操南下大军,即或占领了荆州,也是保不住的。

应该肯定,在荆州问题上,刘备与诸葛亮并无根本分歧。

刘备对荆州早已,刘表在世时对刘备也早有戒心。

此时刘备不立即吞并刘琮以夺取荆州是正确的,所谓对已故刘表不愿“背信自济”只是托词。

他审度当时形势: 第一,以武力解决刘琮虽不困难,但是难以完全制服刘表集团将士,民心未服。

在刘表集团内掌握兵权并有相当影响的是蒯越、这一干人,他们是当地的望族,反对刘备而倾向曹操,是刘备夺取荆州的极大阻力。

刘备从他的政治生涯经验中,深深感到不取得荆州大多数人的拥护,要在那里站稳脚跟是不容易的。

为此他曾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些成绩,史称:“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但人数毕竟有限,刘备还难以服众。

的诸葛亮还缺乏这种政治经验,。

第二,荆州是曹、孙、刘三方必争之地,谁抢先占据了荆州,将成为其他两方攻击的目标。

若刘备抢先占领荆州,不仅会受到曹操大军的全力攻击,同时还可能引起孙权的嫉妒,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使自己陷于孤立境地,最后还是被迫退出荆州。

第三,曹操是刘备、孙权的共同劲敌,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与之抗衡,“外结好孙权”,建立孙刘同盟是战胜曹军的保证,本是《隆中对》的决策,而如何解决荆州的归属问题,是孙刘能否合作的关键。

曹操南下的矛头虽主要指向孙吴,若按诸葛亮的意见抢先占领荆州,孙刘联盟必然不可能建立起来。

孙吴难以抵抗南下的曹操大军,刘备集团更不是曹军的对手,也必然是损兵折将, 再度飘零,只有利于曹操。

网络配图 所以刘备主张暂时不夺取有争议的荆州,先与孙吴建立联盟,同心破曹,是完全符合孙刘双方共同利益。

以后的事实表明,诸葛亮也认识到暂时不取荆州的正确性,故能担当起与孙吴结盟的谈判并完满地达成协议的使命。

曹操大军威逼东吴,孙权忙派人与刘备联系,刘备就毫不迟疑地派诸葛亮与之进行结盟谈判。

建安十三年(208)十月,诸葛亮去柴桑(今江西九江市)劝说孙权,他说曹军虽众,但皆“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

今将军(孙权)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会谈中诸葛亮只着重分析各方军事实力,争取孙权全力抗曹,绝口不提荆州的归属问题。

“权大悦,即遣、、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随后的能取得胜利,正是孙、刘联盟的结果。

刘备趁胜轻易地占领了荆州江南的零陵、桂阳、长沙、武陵四郡,从而初步实现其《隆中对》夺权荆州的计划。

后来曹操听说刘备取得了荆州,大为震惊,“方作书,落笔于地”。

赤壁会战后,曹操兵败北归,当时的主要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在荆州的归属问题上,孙、刘两家的矛盾上升到突出地位。

王鸣盛指出:“周瑜方结刘拒曹,曹甫败,旋欲制刘以取荆而并图蜀。

”形势的新变化,刘备是清楚的,所以进取四川时,留诸葛亮、、、等率大军镇守荆州,自己在、等人辅佐下,率兵进攻益州。

诸葛亮镇守荆州的任务是很重大的。

一是要继续极力保持刘孙友好结盟关系,维持刘平共处的局面,保住已得的疆土,使刘备专力西进巴蜀而无后顾之忧,不至于东西两面同时用兵。

二是必须保住荆州的安全,防止曹操再度挥师南下争夺荆州。

在夺取益州的计划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庞统不幸中箭而亡。

与此同时,诸葛亮却丢下荆州,率张飞、赵云等部大队人马开赴四川,把镇守荆襄的重任交给关羽。

网络配图 当时的实际情况正如王夫之所分析的那样,“取蜀之事,先主以自任有余,而不必武侯也”。

诸葛亮的这一行动破坏了原来兵力的战略配置。

若是为了尽速夺取整个益州,诸葛亮这次援蜀还无可厚非,但在益州取得之后,就应该还师荆州,把住入川的大门。

问题在于他没有这样做,到了四川就一直蹲在那里,眼看着刚愎自用的关羽在荆州破坏了孙、平相处的关系,以至于丧师失地,关羽被杀,让孙吴占据了荆襄。

荆州之失,导致公元222年蜀吴,刘备大败,从此刘蜀只能闭守四川一隅,《隆中对》所拟定的统一天下的战略计划终成泡影。

荆州的丧失是诸葛亮重益州而轻荆州的指导思想所造成的后果。

在《隆中对》中,他认为荆州在统一天下的战略地位只不过是“用武之国”,只有军事上的价值,而且在军事上也是处于侧翼地位,所以只需“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就行了,主力应放在益州,由刘备亲自率领出于秦川以图中原。

诸葛亮对益州的看法则不同,认为是地形险要,“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地方,政治上、军事上都非常重要,是“复兴汉室”的根基所在。

显然,这里已经包含着明显重益轻荆的思想。

网络配图 王夫之一再批评这一思想的错误,他认为这是不从当时政治形势出发,而仅依据地理形势,“以为制胜之略”,是靠不住的,“而形势之外无恃焉”,其结果是“得则仅保其疆域,失则祗成乎坐困”。

诸葛亮为蜀汉在四川经营了几十年,“而卒不能与争中原者亦在此矣”。

或许有人说,诸葛亮轻视荆州的思想和荆州在赤壁大战以后的变化是有关系的。

赤壁大战之前,“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但是,经过赤壁大战,情况不同了,并引庞统建安十六年十二月说的话:“荆州荒残,人物殚尽。

”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赤壁之战虽在荆州地区进行,但为时不久,曹操水军败于孙吴后,加之军中瘟疫流行,便立即撤兵北归,荆州再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没有遭到很大破坏,倒是孙吴把占有荆州的图谋提到日程上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

加入收藏

虎牢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虎牢关之战?

点击下载文档

格式为doc格式

  • 账号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