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千古奇才张居正改革:为什么在明朝改革会如此艰难?
【千问解读】
《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某个时期的国情:“中外乂安,海内殷阜”。乍看应是出现在王朝早期的太平恢弘的景象,而事实上,这是描述晚明年间的一句话。
是的,在明末暮气沉沉的最后生命里,还有过这么一段辉煌灿烂的“回光返照”,让行将就木的朱明王朝又奇迹般地矍铄了一把。
可惜的是仅仅是回光返照,并没有起死回生,这场发生在万历年间的短暂繁荣,就称为“万历中兴”。
万历年间大明得以这番“中兴”,必须要归功于改革。
张居正是万历朝初的内阁首辅大臣,同时也是前文提到的年幼登基的万历小学习与工作的严师,《明史》评价此人“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就是说他精明能干,且城府极深——乃一代政客的必备素质。
张居正正是凭着自己如此的精明和过人的才智,得到了小皇帝的敬畏和皇帝母亲李的尊重支持,小万历即位后,随着的倒台罢官,雄心勃勃而强悍能干的张居正正式登上内阁第一把手的首辅大位,因为年幼的皇帝还无法亲政,作为天子之师、文官之首的他便掌控了朝廷政治中心的运作大权。
针对明末国库空虚、政治废弛、朝政混乱的无数弊病,他,地开始了一场阔斧的改革。
张居正改革,简单说来就是经济上重新丈量土地,改善土地兼并严重的状况,颁布“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统一征收银两,这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明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政治上严格考察官员政绩,辞陈用新;军事上任用等优秀将领,平外患固边防,并且大力训练军队,提升了不少明军的战斗力。
我们可以看到,这番脱胎换骨一般的诊治,疗效很不错。
官员队伍更新,官僚系统升级成功,强大的CPU带动国库的积银成函数增长,有钱了的大明帝国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挺直腰杆,把以前欺负自己软弱而常来门口抢剩饭的邻居小倭一脚踹回他的蜗居。
朝政又清明起来了!社会又繁荣起来了!张大人的用“力挽狂澜”来形容绝对不过分,他将一个萎靡困顿的帝国整出了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然而,正当首辅大人热火朝天地奋战在改革第一线时,他家里出事了。
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了。
在当时封建传统思想的背景下,“孝”字是一切的首位,如果官员任上父母去世,是需要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的,这个制度自以来就有,被称为“丁忧”,张居正按规定也必须辞去职务,回家守制。
可是他走得了吗?改革大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总指挥的他一旦回家丁忧三年,国家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而他好不容易奋斗来的内阁首辅之位,绘制起的大明中兴图也很有可能付之东流,于公于私他都走不得呀!,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也就是“丁忧”的反义词——夺情。
顾名思义,“夺情”就是中央要剥夺你回家尽孝之情,硬要你留在朝中办公。
在宣德、成化年间曾有过夺情的先例,虽然夺情的官员受到不孝不耻的各种骂名,但至少是可以实行的。
张大人怀着这样的心思,给万历上了一封奏疏,态度暧昧不明,左右为难,一方面表示自己必须要辞职回家,另一方面则无比忧心“我走了你怎么办”的问题。
张大人一提辞职,不知道是不是提前安排好的,立刻就有官员上奏建议要夺情,紧接着很多奏疏跟着上来,都是劝皇上留下张大人的。
于是,万历的指示很快就下来了:“朕元辅受皇考付托,辅朕幼冲,朕深切倚赖,岂可一日离朕?……准过七七,不随朝,你部里即往谕著,不必具辞。
钦此。
”意思就是,朕还年幼,国家离不开你啊,你辞职回家朕的江山社稷怎么办?至于你的丁忧,可以过了“七七”丧日,不用来上朝,以尽孝心。
嗯,就这样。
于是,张大人“不得不”留下来继续为帝国鞠躬尽瘁,但和前朝夺情的官员一样,也背上了违背纲常、不敬不孝的坏名,支持他留下的有,骂他的更是。
不要以为张居正官大就没人敢骂,的言官,一大特长就是为了“道义”冒死上书,骂张居正算什么,骂起皇帝来都毫不含糊!一本又一本反对的奏折送上来,位高权重的张首辅冷笑着,根据它们言辞的过分程度分别给予其主人数量不等的杖责,有一个叫邹元标的骂张大人是禽兽,被送了一百六十大棍,拖着被打烂的屁股贬到南方受罪。
这里要提一句,到了邹元标晚年,已是天即位后,看到国家腐败凋敝一片,他才怀念起了当年“禽兽”改革时的繁荣景象,又高呼张居正的伟大,但那个时候,距离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批判,已有几十年之久了。
张居正靠夺情留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继续热火朝天地忙着丈量土地、推行条鞭法。
然而繁重的公务和他本身急躁易怒的性格,给首辅大人的身体造成了巨大压力。
万历十年,案牍劳形的张居正陈疾发作,卧床不起。
什么病呢?太医诊断是“肠胃受伤,浊气淤血,结积生块,易生便血”,说白了估计就是肠胃炎一类的病,并且引发了痔疮便血等症。
这貌似也不是要命的大病,但改革一线宵衣旰食的张大人怎能让这个阻碍了他的步伐呢!勇毅而敢于冒险的他令医生给他割除病根,放到现在就是个很小的外科手术而已,但在当时,由一个望闻问切的中医操刀上了手术台,割掉痔疮,确实太冲动。
手术应该是不太理想,因为他术后一直卧床直到去世。
根据记载,我猜想他的病到了后期就没有痔疮那么简单了,应该是肠病最严重,现在也有猜测是十二指肠癌之类的重症,多病齐发而要了命。
呜呼!一代陨落,大明之哀!作为一个改革家,一个脾气暴躁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不可避免地结下了很多仇,他活着人们多少都忌惮这第一宰相,现在他死了,无数怨恨开始疯狂清算,举国上下揭发的奏折雪片一样飞向大权眼看着收回的万历。
反攻是从张居正的盟友——万历的监督冯保开始的,揭发的奏本指出冯保贪污受贿、欺君罔上等十二条罪名,罪罪当诛。
进而扯出张居正的各种小辫子。
其实也怪张居正为人不够居正,修齐治平的同时还不忘地贪污纳贿,虽然贪污比冯保要少得多,但也是不容小觑的数目,加上之前“夺情”的软肋,张居正在满朝大臣的笔伐口诛中从万民敬仰的救国宰相,一下成了罪恶深重的,而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惹了一群人而已嘛!最可怕的是,他还惹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万历。
我们好像好久没有顾及这位小皇帝了,他在我们讲张居正红火改革的时候已经悄悄长大了,我们忽略了倒不要紧,可张居正也忽略了,他的皇帝学生已经走出幼年,进入到一个新年龄——“青春期”,按照科学的教育方法,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容易叛逆,要需要鼓励和沟通,张老师显然没学过师范,没考过“中学生心理教育”,仍旧以严厉约束的方式管教万历。
最出名的是在一次“日讲”课上,这个课翰林院学士和内阁学士也是要在场参加的,少年万历在讲官的引领下读论语,有一句“色勃如也”的“勃”字,这个字应读入声,而万历读成了“悖”,这时有个严厉的声音破空响起:“当做‘勃’”!敢这样大庭广众斥责皇帝的,非张老师莫属,虽然老师批评学生的错误是应该的吧,但这也太不给人面子了,众目睽睽之下,人家还是一国之君呐,在臣子面前如此丢脸,万历肯定心存羞愤。
而这也只是其中一件事而已,说明张居正已然把训斥皇帝当成习惯,这在青春期逆反的小皇帝心里,不能说不留下阴影。
何况万历是谁?腹黑老道之孙,基因里就很狡猾,贵为天子的他心里恨了谁,早晚会讨回来。
《明史》说万历对张居正和冯保的收拾是早酝酿好的,其实我觉得倒并不至于,万历虽然对他的教育集团有意见,但大明江山的兴盛一直是张居正鞠躬尽瘁支持的,他一死万历难免心慌复杂。
不过肯定的一点是,万历这厮绝对是个腹黑的主,有记载说一次张居正腹痛难忍,万历亲手给老师做了一碗辣面,劝其以辣攻毒。
这是表扬万历尊师懂事的例子,我却相当怀疑这孩子的动机,上文也推断过张居正有肠炎之类的病,又引起了痔疮,肠炎痔疮吃辣椒以毒攻毒,个人认为万历是故意的!他在背后肯定是认真考虑过扳倒老师的各种方案步骤。
在朝野纷杂的吵嚷背景下,本就对折磨束缚自己的张老师怀恨在心的万历在各种弹劾声中下令查抄张居正家,张居正一家下场十分悲惨,在查抄队伍来之前,府邸就被当地官员所封,全家上下十几口人被饿死,长子自尽,惨不忍睹。
连已经西去了的他都差点被开棺戮尸,他呕心沥血培养的皇帝学生,最后送给他的是这样的一番定义:“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
念其效劳有年,免于斮棺戮尸。
”改革大部分措施也逐渐被废殆,张大人一生的心血、这一场可能会拯救大明社稷的“万历中兴”啊,让我想起来一首歌:“全都是泡沫~~虽然一下花火…”直到四十年后,时间证明了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对大明王朝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他喊冤平反的人才重新回忆起这位被抄家痛骂的改革家无法磨灭的功绩,重新给他合理客观的评价。
就像对他的概括:“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这个说法恰如其分,论起才干能力以及对社稷国家的贡献,张居正功过千秋,但若看到他为人处事的细节,过失就大了。
不仅因为他办事力度太大,操之过急,每一场改革的艰难,不是光有领导人的能干就可以成功的,历史告诉我们,它的进步受太多方面制约,如履薄冰,万分不易。
人生,其实用不了太多的大道理,起作用的却是一些小哲学。
张居正只看到了大方面的成败对误,殊不知铁腕的力量震得住一时却在群众中埋下了毁灭未来的定时炸弹,更重要的是,一心投在工作上的首辅大人难免忽略了“位置”的重要性,他功高盖主、武断强势,就算他权倾朝野,贵为天子之师,也只是集团的雇员而已,他忘我地将皇帝学生的权威抛在脑后,虽然怀着一颗耿耿丹心为朱明社稷操劳了一生,却在死后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万历的辈上来才获平反。
那时候,他一心想拯救的明王朝,也是差点给他开棺戮尸的明王朝,已经马上就要断气了,张居正若地下有知,不知是该冷笑还是该悲伤呢。
呵呵。
这也是为人不易之处啊,你有了过人的能力胆识,却因为没注意到自身修养、做人哲学,也会不慎侧翻,千万不要忽略个人和身边的重要性,指点江山做大事之外,尽量少地留给反对你的人致命把柄,这是张居正的教训、为人的巧妙,却也是人生的难题。
在张居正被抄之前,皇帝的实时监控——太监冯保已被放逐南京,罪名主要是贪污纳贿,这家伙被抄出百万金银,无数瑰宝,是张居正家的十倍之多,万历念及旧情把他扔到南京做了个闲职,慢慢终老。
没有了配合同志的李太后只能任由儿子收回大权,自己退居后宫,对他反攻之举毫无办法——儿大了管不住了啊!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件事的中心,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上来——万历。
万历在张居正改革从头至尾的过程中都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似乎就是在官员们的操纵建议中完成对事情的处理的。
但事实上,这就是他最特别最可怕的地方,看上去平静,暗中却用力使得事情朝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母亲、冯保和张居正对他的束缚,无疑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阴影,待其成长到十几岁走向成熟实际还很青涩的阶段,对自主、独立的渴望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的内心强烈地自我暗示,我本是一国之君,可我为什么没有独断的权威。
但想归想,被约束惯了的万历还不敢直接顶撞老师甚至母亲,传统圣哲之道的长年教诲熏陶也让他养成温良恭俭让的作风,的同时,只是在忍让守礼的外表下,萌芽了一颗阴暗的种子。
这种子伴随了他一辈子,成为他清算他的教育团队,以及后来许多事件错误处理的根源,在他本就老成精明的心中植下更深的沟壑,这颗种子,就是万历不能忽视的严重的性格缺陷:自私、贪婪、散漫。
他越表现得大智若愚、,越有着明白不过的计较,他的精明在那颗阴暗种子的导航下很可能带给他的统治南辕北辙的效果。
就拿这一场“万历中兴“来看,他对于张居正等人的不满,殃及到了改革上,使得改革功绩随着对张大人的查抄逐步灰飞烟灭。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战国时期同样著名的改革——变法,重用商鞅的死后,即位,因为惠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与商鞅有过怨仇,同时也忌惮他权重仇多,将他车裂处死,而最关键的是,惠文王虽因恨杀了商鞅,却完整地保留、维持了他变法的内容,使秦国继续强大,最终统一天下。
相似的历史情境,万历小哥则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否定了恩师不说,压根没有珍惜这千古难求的名臣倾尽全力给他创造的宏伟大业,他的自私散漫在其深重心机的辅助下,让明王朝与一个重生的机会擦肩而过。
由此可见,万历虽然有了治平的聪明,但在成熟的过程中并没有培养出一个帝王长远沉稳的胸怀大略,他只记住了三角教育团对他的压力,忍耐中把心思都花在怎样冲破藩篱上了。
这最终影响了他整个四十八年的统治生涯,以及他整个人的成型。
随机文章苏洵〈辨奸论〉问题讨论美国RGM-84反舰导弹,生产7000多枚服役20多个国家流星是在太阳系的吗,流星的来源不止太阳系/小行星也有可能揭秘上古神兽之王是谁?从阳气中诞生的太阳烛照/实力远超神龙赵飞燕容貌复原图曝光,妖娆美人一阵风都能够吹飞(瘦出天际)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反义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欢迎大家分享 进步的反义词: 落后、后退、倒退、停顿、落伍 词语注音 jìn bù 英文翻译 (向前发展) advance; progress; improve; step foreward; move foreward 基本词意 (1) (动) 人或事向前发展;比原来好。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作谓语) (2) (形)适合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
进步思想。
(作定语) 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进步造句: 1、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长起来的;学习的进步是一点一滴聚起来的。
2、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眼睛是知悉现代进步与发展的专家。
眼睛看齐了世界的狂飙,自己也是不会落后的。
眼睛看齐了知识的飞越。
自己的头脑也不会是一片空白与虚无。
眼睛看齐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哲理,自己终究会成为一位令人眼亮的举足的人物。
4、音乐,是人类时代进步的象征,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的音乐,音乐永远都是人们追宠的对象。
我也非常的喜欢听音乐,在不同的心情里挑选着不同的音乐。
5、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6、做老师很辛苦。
但只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他们会忘掉辛苦,心里会由衷的高兴。
老师经常的鼓励同学:“努力点!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
”可谓是燕儿吐哺,高风亮节啊! 7、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
9、只要有梦,我就会不松懈的奋斗下去;只要有点滴进步,我就会更加的努力;只要我永不放弃,成功的希望就会一直陪伴着我。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文明的象征;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唯一一把金钥匙;书,是横渡智慧神河的一叶扁舟;书,是攀登上科学之巅的一条山路;书,是至高无上的。
11、火对人们来说,是进步的象征。
有了火,人们不再茹毛饮血,从此懂得,火烧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营养。
12、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3、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14、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
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拓展延伸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2、我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步就是退步。
4、这学期,小林在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
5、希望你不断努力,祝你不断进步。
6、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敬仰的导师。
7、树立新风,破除陋习,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8、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9、表扬是鼓励进步的手段,不是目的。
10、开学以来,我们班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1、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的心里非常愉快。
12、鲁迅先生一向关心和爱护进步青年。
13、开学以来,小林在学习上确实有很大进步。
14、这学期,小刚学习用功,进步很快。
15、一个人有缺点就不要怕别人指出,否则,永远也不会进步。
16、只有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不断进步。
17、学习的进步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18、作为新教师,姐姐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因而教学工作进步很快。
19、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仰望的文学家。
20、对同学微小的进步,老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1 1.长年累月: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
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2.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惊师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4.千回万转: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
5.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同“车马盈门”。
6.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
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7.道远日暮:暮:太阳落山。
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
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8.撑肠拄腹:比喻容受很多。
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
9.惊群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同“惊师动众”。
10.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同“桃李满天下”。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2 1.千条万端:犹言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2.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
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3.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4.指不胜偻: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偻:弯曲。
同“指不胜屈”。
5.诡变多端: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6.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7.鸟集鳞萃:鳞:鱼;萃:聚集。
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
形容聚集得很多。
8.门庭如市: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
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
9.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10.口燥唇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
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11.千语万言:形容说得话很多。
同“千言万语”。
12.说千道万:道:说。
指各种各样的说法。
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
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13.口干舌焦: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同“口燥唇干”。
14.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
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
门槛都踩破了。
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十亲九故: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17.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18.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9.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20.血流漂杵:杵:捣物的棒槌。
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
形容战死的人很多。
也泛指流血很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3 1.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千言万说:犹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3.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4.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6. 更仆难终: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7. 挂一漏万: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
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8.荆棘载途:满路都是荆棘。
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9.更仆难尽: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0.更难仆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1.血海深仇: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
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12.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3.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14.无所不通:通:通晓。
没有什么不通晓。
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
15.血迹斑斑: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16.人丁兴旺: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17.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8.千疮百痍:犹千疮百孔。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9.灿若繁星:灿:灿烂。
繁:众多。
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
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20.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
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4 1、不可枚举:枚举:一一列举。
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2、不可胜计:胜:尽;计:计算。
不能全部计算完。
形容数量很多 3、不可胜举:无法一一列举。
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4、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5、举不胜举:不胜:不尽。
列举也列举不完。
形容数量很多 6、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7、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
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8、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9、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0、不可限量:限量:限定止境、数量。
形容前程远大。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不失圭撮: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
形容数量准确。
13、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4、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15、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
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16、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17、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18、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
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19、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20、旌旗蔽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
战旗遮住了日光。
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21、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22、太仓一粟: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
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23、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24、盈千累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25、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26、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27、不可胜算:胜:尽。
数量多得不可计算。
形容数量极多。
28、布天盖地: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29、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30、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
形容数量极多。
31、斗量车载: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32、斗量筲计:用斗量,用筲计。
形容数量很多。
33、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差:差 34、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35、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36、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
37、漫地漫天:漫:满。
充满天地之间。
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
亦作“漫天漫地”。
38、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
指多年。
39、山积波委: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
形容数量极多。
40、数不胜数:数:计算。
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41、无万大千:不可以千万计,极言数量之多。
42、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
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43、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
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44、舳舻相继:舳:船尾。
舻:船头。
指船首尾相接,数量很多。
亦作“舳舻相接”。
45、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6、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5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
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
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
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
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
比喻准确清楚。
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
分析一毫一厘。
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
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
仍在增加,不见减少。
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
比喻双方平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
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
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
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1.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32.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33.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34.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5.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36.绝无仅有:极其少有。
形容非常少有。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6 1、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2、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3、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4、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5、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6、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7、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8、千丝万缕:千条... 展开 9、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10、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13、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14、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15、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6、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7、万缕千丝: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8、千头万绪:绪:丝头。
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
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19、千端万绪: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20、经纬万端:比喻头绪极多。
21、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22、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23、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24、源源不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
形容接连不断。
25、不一而足: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26、不知凡几:凡:总共。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
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27、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
28、多多益善:益:更加。
越多越好。
29、形形色色: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30、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31、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
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32、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33、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34、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3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6、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
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7、指不胜屈:指:手指;屈:弯曲。
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为数很多。
38、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
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39、倾盆大雨: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40、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
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41、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42、森罗万象: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43、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44、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5、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46、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47、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48、满谷满坑:充满了谷,充满了坑。
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49、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50、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51、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52、绰绰有余:绰绰:宽裕的样子。
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53、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馀。
54、史不绝书:书:指记载。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55、实繁有徒: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
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56、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
那样的人并不少。
57、大有人在: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58、人手一册:人人拿着一本(书)。
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59、翻来复去:翻:翻转。
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60、三番五次:番:遍数。
一再,多次。
61、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多次命令和告诫。
62、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
旧时指反复审训。
63、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车载斗量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