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帝王的儿子,为什么皇子分属各旗?
【千问解读】
同样是的儿子,为何皇子分属各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过清宫剧的人都知道是有制度,比如大贪官就是隶属于正红旗,通常情况下父亲隶属于哪一旗,那子女必定就属于这一旗,那么在的儿子也就是皇子们却都不是如此,他们大多分属不同的旗籍,同样作为皇帝的儿子为何他们会分属不同旗籍? 这还得从清朝的八旗制度说起。
清朝是由游牧民族女真人建立的政权,女真人最初都是以部落群居,外出狩猎也都是集体出行,女真人狩猎也就是相当于汉人耕种,只是汉人耕种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而女真人狩猎则是以部落为单位,因此女真人狩猎时人数就非常多,那就需要有一个统一指挥的首领,这个首领在满语中叫牛录。
到了起兵时期,努尔哈赤在这种有组织的部落狩猎规则之下进行改良革新建立了八旗制度,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首领为牛录额真,后来汉化官名为佐领;五牛录为一甲喇,首领为甲喇额真,后来汉化官名为参领;五甲喇为一固山,而一固山就是八旗的一旗,首领为固山额真,后来汉化后官名为都统。
八旗制度到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时期日趋完善,皇太极将八旗分为八旗满洲和以及八旗蒙古,也就是八旗囊括了满、蒙、汉三族人群,八旗制度规定八旗子弟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日从事劳动生产,一旦战事发生全民皆兵,这种制度有点类似于的,当然,八旗本质上与府兵制并不相同。
八旗制度中除了八旗中的王公贵族和普通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畸形产物,那就叫八旗包衣。
在清初时期,八旗旗主基本都是努尔哈赤的子侄,因此努尔哈赤赋予了他们非常大的权力,在八旗制度之下,旗人的婚姻、经济以及纠纷都要由旗主裁决。
但是相比之下普通旗人要比包衣好得多。
所谓包衣即是八旗贵族的奴隶,普通旗人拥有独立的经济和处理家事的权力,但是包衣奴才则没有,包衣奴才的一切都得由自己的主人即所属的八旗王公贵族决定,可是由于包衣多是服侍王公贵族,因此他们更能在王公贵族面前说得上话,清朝入关后很多包衣奴才都在王公贵族的主子提携下很快的当了官。
因此在仕途晋升方面包衣奴才反而比普通旗人更容易晋升,这也造成了按照正常八旗制度普通旗人的身份地位要比包衣奴才更高一级,但是在当时社会上反而包衣奴才自恃比普通旗人更高级一些。
清朝自入关之后,八旗制度也随着满清入关变成了一种清朝独有的政治制度,也是在顺治时期八旗才有了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
顺治幼年继位,当时一直由叔叔摄政王睿亲王摄政,随着顺治的年龄长大,他渴望亲政,而多尔衮还想,因此皇帝和摄政王之间就出现了矛盾,当然,顺治已经被多尔衮架空,所以多尔衮在世时,顺治只能仰其鼻息。
多尔衮死后,顺治终于亲政,同时顺治也开始对多尔衮进行政治清算,将多尔衮全盘否定并开棺戮尸,还将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废除,而顺治为了打击多尔衮的势力,更是将多尔衮统领的正白旗直接收归自己亲自统领。
在努尔哈赤时期,皇帝只统领镶黄旗,到了皇太极时期,皇太极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势力兼领两黄旗即正黄旗和镶黄旗,到了顺治时期,顺治在对多尔衮进行了政治清算之后,皇帝就彻底成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三旗旗主,因此皇帝亲自统领的三旗也称之为上三旗。
而下五旗旗主也在顺治时期逐渐固定,分别是:正红旗旗主礼亲王家族世袭;镶白旗旗主家族世袭;镶红旗旗主代善长子克勤郡王岳托家族世袭;正蓝旗旗主家族世袭;镶蓝旗旗主郑亲尔哈朗家族世袭。
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对于普通旗人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主要区别就在于包衣和皇子们身上。
上三旗包衣则属于皇帝的私人奴隶,下五旗包衣则是八旗王公贵族的私人奴隶,皇帝和王公贵族相比,肯定给皇帝当奴隶要比给王公贵族当奴隶更让人自觉身份,这就是在包衣心目中形成的等级划分。
在于皇子们身上那就是皇子们成年之后旗籍都会被分到下五旗,并不会出现在上三旗之中,皇子们不跟随皇帝入上三旗旗籍这不让人觉得奇怪吗? 皇子们在成年之后会被皇帝赐封爵位并由统一在皇宫外面分配府邸,也就是分府治事,在分府治事之后,皇子们都会看情况被分到下五旗之中。
比如第十三子,在继位后,胤祥因为与雍正关系亲密,被雍正册封为怡亲王,他被封为怡亲王之后,就被分到了正蓝旗之下,并负责管理正蓝旗旗务成为正蓝旗的领主,后来胤祥死后更是获得了世袭罔替的待遇,而胤祥家族的后人世代成为正蓝旗的领主。
这里说一说领主和旗主的区别,旗主就是八旗的一旗之主,上面说过下五旗的旗主都是由清初的铁帽子王世袭继承,在旗主之下还有领主,而领主则是一旗之中所统领牛录即佐领仅次于旗主的人。
在顺治入关前,八旗旗主权力很大,可以决定本旗一切事务,但是清朝入关之后,顺治亲政,他为了巩固皇权,开始着力打击各旗旗主的权力,淡化旗主们的政治影响,这时候固山额真也就是八旗各旗都统就逐渐取代了旗主们的权力。
顺治亲政之后设立了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也就是满、蒙、汉三族各有一位都统负责管理旗务,都统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由此旗主们也基本被架空,只是空挂旗主名头,没有实际权力,不过该享受的旗民供奉还是依旧不变,确切的说有富贵无实权。
皇子们分府治事之后,就要由内务府统一从上三旗中给他们分佐领。
不过佐领分为旗分佐领和包衣佐领,旗分佐领就是以军事为主,包衣佐领则是包衣奴才的头目,而皇子们分府治事之后,内务府分配的都是包衣佐领,其实就是为他们的王府服务的奴才。
在分府治事分派佐领时,也是要看封爵和皇帝对其宠爱程度,通常亲王爵位肯定分得的佐领要比郡王、贝勒等爵位要多。
而皇子们分府治事时佐领都是由内务府统一从上三旗中分派,因此要保证上三旗佐领全部归皇帝个人所有才行,因为皇子们分府治事之后都是领内务府分派的上三旗包衣佐领,所以为了确保内务府对上三旗佐领的管理便利,因此皇室近亲有封爵分封佐领的人都需要往下五旗分配。
通常上三旗除了包衣和普通旗人之外基本没有皇室贵族,即便有也都是一些血缘关系较远的宗室和远支觉罗这些没有被分配佐领的皇族,这都属于是皇族边缘人物了,也无足轻重,真正的皇帝近亲皇族成员基本都会被分配到下五旗。
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康熙第十四子胤禵就被分配到了正黄旗,但是胤禵被分配为正黄旗却并不是因为皇帝的喜爱,而是因为皇帝的监视。
胤禵是雍正的同母亲弟弟,他在康熙晚年诸子争位时一度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因此雍正继位后对这位亲弟弟着实提防,而胤禵被分到正黄旗也是雍正为了更加方便监控他特意将其分到正黄旗,胤禵也是少有的被分到上三旗中的皇族近亲成员。
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就是未成年没有分府治事的皇子们,他们的旗籍都在上三旗中,只有到成年分府之后才会分到下五旗。
看到这些是不是就得琢磨那皇子们作为皇帝的儿子反而被分到下五旗,还要归那些旗主管制,那岂不是有失皇子身份。
当然不会了,上面说过下五旗的旗主经过皇帝的削权,权力大不如没有入关之前,不过地位确实是十分尊崇,每到清朝举行国家庆典时,下五旗的旗主们都要带着旗下子弟列队跟随皇帝。
但是分为入八分爵位和不入八分爵位,入八分爵位除了比不入八分爵位多了八种待遇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身份地位象征,入八分爵位的人是不需要跟随本旗旗主身后参加典礼,而是直接跟在皇帝身后参加典礼。
入八分爵位包括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而皇子们的封爵大多都在这些爵位之中,所以皇子们即使被分配到了下五旗,他们在身份地位上依然不比旗主低。
皇子们被分旗通常是看各旗都统哪个位置出缺,最终皇帝派其出任该旗都统,由内务府分派包衣佐领,并由所在旗分派旗分佐领对府邸进行护卫。
比如雍正在还是皇子时期,成年后分府治事就被康熙分派到了镶白旗,负责管理镶白旗汉军事务,而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年妃和大将兄妹所属旗籍佐领就是镶白旗汉军被划分归雍正管理的佐领。
家族属于镶白旗汉军中的贵族,因此康熙为了拉拢年氏家族也为了让儿子雍正尽快在镶白旗中站稳脚,于是特意将年妃赐婚给了雍正当侧福晋,也因此年羹尧也成了雍正的心腹。
所以这种根据当时情形随机分配的情况也就造成了皇子们大多不在同一旗籍之内,这也是为什么皇帝所生的皇子们在成年后旗籍都不一样,让现代人看来很费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反义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及造句,欢迎大家分享 进步的反义词: 落后、后退、倒退、停顿、落伍 词语注音 jìn bù 英文翻译 (向前发展) advance; progress; improve; step foreward; move foreward 基本词意 (1) (动) 人或事向前发展;比原来好。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作谓语) (2) (形)适合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
进步思想。
(作定语) 为更好地掌握这个词语,以下是进步造句: 1、参天的大树是一枝一杈长起来的;学习的进步是一点一滴聚起来的。
2、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眼睛是知悉现代进步与发展的专家。
眼睛看齐了世界的狂飙,自己也是不会落后的。
眼睛看齐了知识的飞越。
自己的头脑也不会是一片空白与虚无。
眼睛看齐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哲理,自己终究会成为一位令人眼亮的举足的人物。
4、音乐,是人类时代进步的象征,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的音乐,音乐永远都是人们追宠的对象。
我也非常的喜欢听音乐,在不同的心情里挑选着不同的音乐。
5、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6、做老师很辛苦。
但只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他们会忘掉辛苦,心里会由衷的高兴。
老师经常的鼓励同学:“努力点!坚持努力就会有收获。
”可谓是燕儿吐哺,高风亮节啊! 7、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
9、只要有梦,我就会不松懈的奋斗下去;只要有点滴进步,我就会更加的努力;只要我永不放弃,成功的希望就会一直陪伴着我。
1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文明的象征;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唯一一把金钥匙;书,是横渡智慧神河的一叶扁舟;书,是攀登上科学之巅的一条山路;书,是至高无上的。
11、火对人们来说,是进步的象征。
有了火,人们不再茹毛饮血,从此懂得,火烧出来的食物更加美味,更加营养。
12、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3、科学的伟大进步,来源于崭新与大胆的想像力。
14、胜利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提高自己。
我们只要每天进步百分之一,那就是成功。
拓展延伸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 2、我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进步就是退步。
4、这学期,小林在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
5、希望你不断努力,祝你不断进步。
6、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敬仰的导师。
7、树立新风,破除陋习,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8、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9、表扬是鼓励进步的手段,不是目的。
10、开学以来,我们班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1、看到同学们的进步,老师的心里非常愉快。
12、鲁迅先生一向关心和爱护进步青年。
13、开学以来,小林在学习上确实有很大进步。
14、这学期,小刚学习用功,进步很快。
15、一个人有缺点就不要怕别人指出,否则,永远也不会进步。
16、只有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不断进步。
17、学习的进步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18、作为新教师,姐姐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因而教学工作进步很快。
19、鲁迅先生是进步青年仰望的文学家。
20、对同学微小的进步,老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1 1.长年累月: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
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2.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惊师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4.千回万转: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
5.车马填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同“车马盈门”。
6.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
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7.道远日暮:暮:太阳落山。
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
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8.撑肠拄腹:比喻容受很多。
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
9.惊群动众: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同“惊师动众”。
10.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同“桃李满天下”。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2 1.千条万端:犹言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2.轩盖如云:轩:古时供官员乘坐的一种便车;盖:车盖。
旧时形容官员很多,也形容官员、士绅集会的盛况。
3.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4.指不胜偻: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偻:弯曲。
同“指不胜屈”。
5.诡变多端: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6.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
形容坏主意很多。
7.鸟集鳞萃:鳞:鱼;萃:聚集。
象鸟类或鱼类那样聚集在一起。
形容聚集得很多。
8.门庭如市:门:家门;庭:庭院;如:像;市:集市。
门前像市场一样。
形容来的人很多。
9.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10.口燥唇干:口腔和嘴唇都干了。
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11.千语万言:形容说得话很多。
同“千言万语”。
12.说千道万:道:说。
指各种各样的说法。
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
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13.口干舌焦: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
同“口燥唇干”。
14.冠盖如云: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
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15.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
门槛都踩破了。
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6.十亲九故: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17.座无虚席:虚:空。
座位没有空着的。
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18.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9.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20.血流漂杵:杵:捣物的棒槌。
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
形容战死的人很多。
也泛指流血很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3 1.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千言万说:犹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3.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4.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
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
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
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6. 更仆难终: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7. 挂一漏万: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
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8.荆棘载途:满路都是荆棘。
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9.更仆难尽: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0.更难仆数: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同“更仆难数”。
11.血海深仇: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
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12.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
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3.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14.无所不通:通:通晓。
没有什么不通晓。
形容知道的东西很多。
15.血迹斑斑: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
16.人丁兴旺: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17.千疮百孔: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8.千疮百痍:犹千疮百孔。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19.灿若繁星:灿:灿烂。
繁:众多。
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
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20.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
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4 1、不可枚举:枚举:一一列举。
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2、不可胜计:胜:尽;计:计算。
不能全部计算完。
形容数量很多 3、不可胜举:无法一一列举。
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4、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5、举不胜举:不胜:不尽。
列举也列举不完。
形容数量很多 6、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7、满山遍野:布满山岭田野。
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8、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9、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0、不可限量:限量:限定止境、数量。
形容前程远大。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不失圭撮:圭撮:容量词,六栗为一圭,十圭为一撮。
形容数量准确。
13、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4、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15、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
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16、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17、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18、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
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
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19、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20、旌旗蔽日: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
战旗遮住了日光。
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21、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22、太仓一粟: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
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23、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
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24、盈千累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25、遮天盖地:形容数量多,占的面积大。
26、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27、不可胜算:胜:尽。
数量多得不可计算。
形容数量极多。
28、布天盖地:形容数量极多,散布面极广。
29、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30、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
形容数量极多。
31、斗量车载: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32、斗量筲计:用斗量,用筲计。
形容数量很多。
33、分毫不差:分毫:形容很少的数量,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
差:差 34、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35、连山排海:形容数量多、规模大。
36、连天匝地:形容规模大,数量多。
37、漫地漫天:漫:满。
充满天地之间。
形容数量极多,到处皆是。
亦作“漫天漫地”。
38、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
指多年。
39、山积波委: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迭。
形容数量极多。
40、数不胜数:数:计算。
数都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41、无万大千:不可以千万计,极言数量之多。
42、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
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43、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
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44、舳舻相继:舳:船尾。
舻:船头。
指船首尾相接,数量很多。
亦作“舳舻相接”。
45、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
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6、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5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
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
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
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
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
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
比喻准确清楚。
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
分析一毫一厘。
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
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
仍在增加,不见减少。
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
比喻双方平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
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
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
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1.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32.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33.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34.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
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5.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36.绝无仅有:极其少有。
形容非常少有。
形容数目的成语有哪些6 1、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2、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3、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4、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5、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6、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7、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8、千丝万缕:千条... 展开 9、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10、不可胜数:胜:尽。
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数量极多。
1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
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12、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13、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14、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15、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16、千丝万缕: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7、万缕千丝:千条丝,万条线。
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
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18、千头万绪:绪:丝头。
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
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19、千端万绪: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20、经纬万端:比喻头绪极多。
21、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
22、无穷无尽:穷:完。
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23、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24、源源不绝: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
形容接连不断。
25、不一而足:足:充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26、不知凡几:凡:总共。
不知道一共有多少。
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27、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
28、多多益善:益:更加。
越多越好。
29、形形色色: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30、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
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31、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
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32、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33、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
形容很多。
34、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
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3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
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6、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
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37、指不胜屈:指:手指;屈:弯曲。
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形容为数很多。
38、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
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39、倾盆大雨: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40、包罗万象: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
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41、万象森罗: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42、森罗万象: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43、丰富多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44、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
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5、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46、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47、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
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
形容数量很多。
48、满谷满坑:充满了谷,充满了坑。
形容多得很,到处都是。
49、投鞭断流: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50、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51、洋洋大观: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52、绰绰有余:绰绰:宽裕的样子。
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53、绰有余裕: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馀。
54、史不绝书:书:指记载。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
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55、实繁有徒:实:实在;繁:多;徒:徒众,群众。
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
56、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
那样的人并不少。
57、大有人在: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58、人手一册:人人拿着一本(书)。
多形容书的读者多。
59、翻来复去:翻:翻转。
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60、三番五次:番:遍数。
一再,多次。
61、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
多次命令和告诫。
62、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
旧时指反复审训。
63、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车载斗量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